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细胞脑内移植有效标记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质粒标记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
作者 关云谦 陈彪 +2 位作者 刘平 邹春林 张愚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3期2506-2508,T002,共4页
目的: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质粒转化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ESC)的效果,以及将转化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入正常大鼠纹状体后,GFP质粒作为细胞存活情况示踪剂的效果。方法:首先利用感受态大肠杆菌提取... 目的: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质粒转化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ESC)的效果,以及将转化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入正常大鼠纹状体后,GFP质粒作为细胞存活情况示踪剂的效果。方法:首先利用感受态大肠杆菌提取大量高纯度GFP质粒DNA,然后将GFP质粒与脂质体孵育形成的转化复合物和小鼠胚胎干细胞共同孵育,使GFP质粒转入胚胎干细胞;筛选表达GFP的胚胎干细胞。将筛选后表达GFP的ESC移植入活体大鼠纹状体内,移植21d后,观察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移植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GFP质粒转化以后的ES细胞团和单细胞都表达亮绿色的GFP,细胞打散计数证实大约60%的细胞携带GFP,移植21d后,大鼠脑内可见大量表达GFP的移植细胞。结论:脂质体可以将GFP质粒转入鼠的胚胎干细胞,携带有GFP的ES移植后21d,GFP可以作为示踪剂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状况。脂质体辅助的GFP质粒转化胚胎干细胞是移植示踪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脑内移植 有效标记 绿色荧光蛋白质粒标记 胚胎干细胞 转基因技术
下载PDF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脑内移植改善帕金森病大鼠行为缺陷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8
2
作者 许予明 邢莹 +2 位作者 杨红旗 马杰 孙玲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5期5460-5462,共3页
背景:已有较多的研究证明脐血细胞能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且成功的运用脐血治疗脑卒中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已有报道,能否应用脐血干细胞治疗神经变性疾病尚未可知。目的:探讨应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帕金森病的可行性及其机... 背景:已有较多的研究证明脐血细胞能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且成功的运用脐血治疗脑卒中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已有报道,能否应用脐血干细胞治疗神经变性疾病尚未可知。目的:探讨应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帕金森病的可行性及其机制。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18只,清洁级,体质量220~260g。脐血标本取自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每个标本60~120mL。干预:制备6-羟多巴胺帕金森病偏侧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n=6)。②PBS组(n=6):在每只大鼠右侧纹状体移植10μL的PBS。③间充质干细胞组(n=6):将3×106个用BrdU标记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植入大鼠右侧纹状体,4周后用阿朴吗啡诱发旋转试验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植入细胞的存活情况及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主要观察指标:①移植前后各组大鼠旋转圈数。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存活,与对照组相比,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阿朴吗啡诱发的旋转行为犤每30钟大鼠旋转圈数为212±60比340±30犦显著改善(P<0.05),但右侧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脑内移植能改善帕金森大鼠的行为缺陷,可作为治疗神经变性疾病的一种潜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大鼠 行为缺陷 治疗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脑内移植
下载PDF
TH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对帕金森病模型动物的旋转行为及神经生化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政 阴金波 宋业纯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5期5399-5401,共3页
背景:神经干细胞(neuronalstemcells,NSCs)能提供多巴胺能神经元来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但脑内移植NSCs治疗PD的疗效目前观察结果欠佳。研究显示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基因脑内移植能缓解PD的症状,TH基因... 背景:神经干细胞(neuronalstemcells,NSCs)能提供多巴胺能神经元来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但脑内移植NSCs治疗PD的疗效目前观察结果欠佳。研究显示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基因脑内移植能缓解PD的症状,TH基因修饰的NSCs脑内移植可能使PD的治疗效果出现新的结局。目的:探讨TH基因修饰的NSCs脑内移植对PD模型动物旋转行为和神经生化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地点和对象:本实验选择105只大鼠,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干预:构建pN2ATH反转录病毒载体质粒,用PA317细胞包装,G418筛选阳性克隆,病毒上清感染NSCs,将NSCs和表达TH的NSCs植入PD大鼠纹状体内,测定移植后不同时间PD大鼠旋转行为改善以及多巴胺和3,4-二羟基苯乙酸(dihydroxy-phenylaceticacid,DOPAC)含量变化。主要观察指标:PD大鼠旋转行为改善以及多巴胺和DOPAC含量变化。结果:TH基因修饰的NSCs移植8周后能显著降低PD大鼠旋转行为,增加纹状体多巴胺和DOPAC含量,疗效好于单纯NSCs移植组和对照组。结论:TH基因修饰的NSCs脑内移植能增加纹状体多巴胺和DOPAC含量,降低PD大鼠旋转行为,从而对PD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 基因修饰 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 帕金森病 动物模型 旋转行为 神经生化 酪氨酸羟化酶
下载PDF
雪旺氏细胞脑内移植前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8
4
作者 万虹 林野 +2 位作者 孙梅珍 张亚卓 王忠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 介绍新生鼠Schwann细胞培养方法 ,为今后临床Schwann细胞移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采用坐骨神经组织块反复种植同时加刺激因子forskolin和BTI培养Schwann细胞。相差显微镜形态学连续观察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chwann细胞胶质特... 目的 介绍新生鼠Schwann细胞培养方法 ,为今后临床Schwann细胞移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采用坐骨神经组织块反复种植同时加刺激因子forskolin和BTI培养Schwann细胞。相差显微镜形态学连续观察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chwann细胞胶质特异性标志蛋白S10 0表达和BrdU掺入。结果 形态学连续观察和S10 0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都显示 ,Schwann细胞纯度可达 98%~ 99% ;BrdU掺入显示Schwann细胞增殖活性很强。结论 坐骨神经组织块反复种植同时加刺激因子forskolin和BTI不失为Schwann细胞培养好方法。此方法简便、快速 ,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高纯度、有活性的Schwann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氏细胞 细胞脑内移植 体外培养 细胞培养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实验
原文传递
异体颈动脉体球细胞脑内移植对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及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改善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圣刚 曹学兵 童萼塘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纹状体多巴胺 异体颈动脉体球细胞脑内移植
原文传递
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获成功
6
《中国医药指南》 2003年第8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出血 细胞移植 治疗 自体骨髓干细胞脑内移植定向分化诱导术
下载PDF
河南首创世界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损伤
7
《上海医药》 CAS 2003年第7期332-332,共1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损伤 自体骨髓干细胞脑内移植定向分化诱导术 神经外科手术 疗效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成年大鼠脑内移植 被引量:6
8
作者 杨立业 刘相名 +2 位作者 惠国桢 费俭 郭礼和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 研究骨髓基质细胞脑内移植后的分布和移行 ,为细胞移植治疗疾病奠定基础。方法 常规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 ,应用免疫组织学方法对细胞进行鉴定 ,Hoechst332 5 8标记细胞 ,立体定向移植到大鼠的纹状体 ,经过一段时间后处死大鼠 ,... 目的 研究骨髓基质细胞脑内移植后的分布和移行 ,为细胞移植治疗疾病奠定基础。方法 常规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 ,应用免疫组织学方法对细胞进行鉴定 ,Hoechst332 5 8标记细胞 ,立体定向移植到大鼠的纹状体 ,经过一段时间后处死大鼠 ,脑组织切片 ,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存活的细胞。结果 细胞移植到大鼠脑内能够长时间存活 ,移植细胞与宿主细胞有很好的相容性 ,宿主脑组织的结构无破坏 ,移植细胞能够移行一段距离 ,说明脑内存在的信号诱导细胞向一定的方向迁徙。结论 骨髓基质细胞脑内移植后 ,能够与宿主脑组织整合在一起 ,无细胞过度增生和胶质瘢痕形成 ,这种细胞可能成为中枢神经系统自体移植的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成年大鼠 细胞脑内移植 免疫组织学 细胞鉴定
原文传递
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晓莉 赵岩松 +1 位作者 徐敏 李耀武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5,共3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一常见疾病,可以导致脑瘫、癫痫、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近年来脐血库及干细胞工程的兴起为其治疗带来希望...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一常见疾病,可以导致脑瘫、癫痫、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近年来脐血库及干细胞工程的兴起为其治疗带来希望。近日研究发现脐血单个核细胞脑内移植可以存活,且可以促进其远期行为学与组织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缺氧缺血性损伤 单个核细胞移植 脐血库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 新生大鼠 治疗方案 细胞脑内移植
原文传递
干细胞立体定向脑内移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向斌 熊明松 +2 位作者 唐智勇 焦汝开 杨洋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9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干细胞立体定向脑内移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的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治疗组应用干细胞立体定向脑内移植治疗。结果: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与... 目的:探讨干细胞立体定向脑内移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的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治疗组应用干细胞立体定向脑内移植治疗。结果: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5.0%和5.0%,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细胞立体定向脑内移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有较好的近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立体定向内移植 高血压出血 后遗症
原文传递
组织胚胎学
11
《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 CSCD 2005年第3期136-140,共5页
人胚胎小肠CgA-IR细胞的形态学研究;成人房窒结的超微结构;几丁质多孔体联合培养大鼠胎脑神经细胞脑内移植的实验研究;胎盘异铁蛋白对小鼠胚胎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大鼠腰髓内Calbindin D-28K样、SP受体样及Fos阳性神经元向臂旁外侧... 人胚胎小肠CgA-IR细胞的形态学研究;成人房窒结的超微结构;几丁质多孔体联合培养大鼠胎脑神经细胞脑内移植的实验研究;胎盘异铁蛋白对小鼠胚胎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大鼠腰髓内Calbindin D-28K样、SP受体样及Fos阳性神经元向臂旁外侧核的投射;重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受损周围神经施万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过程中Nogo-A降解片段的检测;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TNF-α对大鼠离子型谷氨酸受体1表达的影响;体外培养脊髓神经元损伤后c-Jun蛋白表达;施万细胞和L-NNA对脊髓半横断后脑干红核神经元存活的影响;氯化锂促进不同年龄成年小鼠齿状回细胞增殖与神经发生;不同浓度的银杏内酯B对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多巴胺含量的检测;高压力对体外培养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蛋白的影响;app/psl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脑内胶质细胞的激活及iNOS的表达;成人与新生儿心脏连接蛋白43表达差异;神经垂体多肽激素分泌颗粒释放形式和转运途径的形态学研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蛋白在成年大鼠脊髓内的表达与定位;短暂性前脑缺血后大鼠海马各区NMDA受体亚单位1 mRNA的表达变化;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及其无血清神经细朐诱导;绿色荧光蛋白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成骨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胚胎学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 重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细胞脑内移植 CALBINDIN 转录激活子3 NMDA受体亚单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