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创面组织中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尚靖智 王菲 +3 位作者 毛富吉 孙效虎 葛家艳 邢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 探究糖尿病足感染(DFI)患者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创面组织中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9年11月医院收治的196例DFI患者(感染期126例,感染控制期70例),分析患者病原菌分布,检测微管结合轻链蛋白-3(LC3)、自噬特异... 目的 探究糖尿病足感染(DFI)患者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创面组织中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9年11月医院收治的196例DFI患者(感染期126例,感染控制期70例),分析患者病原菌分布,检测微管结合轻链蛋白-3(LC3)、自噬特异性基因(Beclin-1)和泛素结合蛋白(P62)的表达量和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126例感染期DFI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47株,包括革兰阴性菌84株、革兰阳性菌52株、真菌11株,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期患者LC3、Beclin-1表达水平均低于感染控制期患者,P62表达水平和WBC、CRP、PCT水平均高于感染控制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感染患者LC3、Beclin-1表达低于中度、轻度感染患者,P62表达高于中度、轻度感染患者,中度感染患者LC3、Beclin-1表达低于轻度感染患者,P62表达高于轻度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FI患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常见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DFI患者LC3、Beclin-1表达降低而感染指标水平和P62表达提高,且三者表达水平与感染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足部感染 病原菌分布 创面组织 细胞自噬蛋白 表达情况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组织中Tricellulin、LC3和Beclin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思漫 张金秀 +3 位作者 朱晔 叶喆 彭鹏 黄杰安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1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Tricellulin)、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经外科手术切除的结直肠标本145例份,其中正常结直肠黏膜76例份、结直肠癌69例份,患者均未接受放化疗,标本均经病...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Tricellulin)、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经外科手术切除的结直肠标本145例份,其中正常结直肠黏膜76例份、结直肠癌69例份,患者均未接受放化疗,标本均经病理确诊。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Tricellulin、LC3和Beclin1表达,并分析三者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ricellulin、LC3和Beclin1在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和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蛋白表达。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Tricellulin、LC3和Beclin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与结直肠癌组织中Tricellul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 68%(37/76)、69. 57%(48/69); LC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 05%(35/76)、66. 67%(46/69); Beclin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 42%(33/76)、65. 22%(45/69),两种组织中Tricellulin、LC3和Beclin1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与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相比,Tricellulin、LC3和Beclin1均在结直肠癌细胞中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Tricellulin、LC3及Beclin1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均<0. 05)。结直肠癌组织中Tricellulin与LC3、Beclin1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 334、0. 377,P均<0. 05),LC3与Beclin1表达呈正相关(r=0. 323,P <0. 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Tricellulin、LC3和Beclin1均呈高表达,三者可能共同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 细胞自相关蛋白 细胞自
下载PDF
P53凋亡刺激蛋白2过表达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活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林明华 郭向华 +2 位作者 乔录新 谢放 石英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90-895,共6页
目的研究P53凋亡刺激蛋白2(ASPP2)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活化及凋匸的影响,并探讨自噬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小鼠原代分离培养的肝星状细胞(mHSC),采用转染试剂盒分别转染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载体空病毒Ad-GF... 目的研究P53凋亡刺激蛋白2(ASPP2)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活化及凋匸的影响,并探讨自噬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小鼠原代分离培养的肝星状细胞(mHSC),采用转染试剂盒分别转染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载体空病毒Ad-GFP及表达ASPP2的腺病毒Ad-ASPP2,12h,再分别加TGF-β1(10ng/ml)作用24 h。实验分组:对照组:转染表达GFP的载体空病毒Ad-GFP;实验一组:转染Ad-GFP并加入TGF-β1诱导,实验二组:转染Ad-ASPP2并加入TGF-β1诱导。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SPP2,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的表达情况,同时用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0(LC3)测定细胞自噬情况。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及RNA干扰(RNAi)技术观察mHSC的自噬、凋亡情况。多组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TGF-β1+Ad-GFP组mHSC的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16.83±2.41)较Ad-GFP组(3.62±0.56)明显增加(P<0.05);而TGF-β1+Ad-ASPP2组mHSC的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4.22±0.48)较TGF-β1+Ad-GFP组显著降低(P<0.05),上述各组α-SMA蛋白表达情况与mRNA表达一致。TGF-β1+Ad-GFP组mHSC自噬比例(80%)较Ad-GFP组(35%)明显增高;而两组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F-β1+Ad-ASPP2组mHSC自噬比例为42%,较TGF-β1+Ad-GFP组明显减少,但凋亡率显著增加。细胞同时给予自噬抑制剂3-MA和TGF-β1处理,其细胞自噬水平与TGF-β1+Ad-ASPP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凋亡率增加。另外,加入ASPP2的RNAi组与对照RNAi组相比,自噬(LC3-Ⅱ/LC3-I)有所增加,凋亡率明显减少。结论ASPP2过表达可以减轻mHSC的活化,并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自噬促进其凋亡,进而减轻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自噬 肝星状细胞 P53凋亡刺激蛋白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