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虫杆状病毒囊膜蛋白GP64与宿主细胞表面因子互作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冯敏 吴小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1-916,共6页
昆虫杆状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在病害防治和基因治疗、真核表达系统及基因工程疫苗生产等方面都极具应用价值。杆状病毒在对宿主昆虫细胞的感染周期中会产生遗传物质相同,但形态结构各异的出芽型病毒粒子(BV)和包涵体衍生... 昆虫杆状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在病害防治和基因治疗、真核表达系统及基因工程疫苗生产等方面都极具应用价值。杆状病毒在对宿主昆虫细胞的感染周期中会产生遗传物质相同,但形态结构各异的出芽型病毒粒子(BV)和包涵体衍生型病毒粒子(ODV)。ODV经口感染昆虫中肠引发原发性感染后,BV在感染细胞或组织间水平传播引起宿主昆虫的全身性感染。GP64作为BV囊膜上的一种主要融合蛋白,在介导病毒的感染和水平传播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综述囊膜蛋白GP64介导BV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特别是在BV病毒感染宿主昆虫细胞和转导哺乳动物细胞中发挥作用的具体功能域,包括直接参与病毒结合并进入宿主细胞的区域(终端融合环、肝素结合区域和胆固醇识别氨基酸共识域)以及与宿主细胞表面因子磷脂质、胆固醇、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间的互作等研究进展,从分子水平阐述杆状病毒BV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出芽型病毒粒子 GP64蛋白 宿主 细胞表面因子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金大鹏 王文丰 +1 位作者 赵秀娟 李艳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1194-1196,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C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C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表达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ACS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且能抑制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急性冠脉综合征 外周血血细胞表面组织因子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于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郭钦惠 袁劲松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6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于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于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25%和71.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表达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表达量都明显降低(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都无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很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其作用的发挥与降低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急性冠脉综合征 外周血血细胞表面组织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心脏常驻巨噬细胞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梦雅 谢赛阳 邓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68-770,共3页
巨噬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一部分,广泛存在于包括心脏在内的组织结构中[1]。心脏常驻巨噬细胞调节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在健康和受损心脏中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包括感知病原体、抗原呈递、吞噬清除细... 巨噬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一部分,广泛存在于包括心脏在内的组织结构中[1]。心脏常驻巨噬细胞调节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在健康和受损心脏中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包括感知病原体、抗原呈递、吞噬清除细胞碎片、调节炎性反应、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和参与受损心脏的修复等[2]。同时,常驻巨噬细胞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及可塑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组织中存在多种不同表型和功能的巨噬细胞亚群,参与不同的病理生理过程[3]。本综述对心脏常驻巨噬细胞的来源、分类以及常驻巨噬细胞在心脏发育、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中的作用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2
下载PDF
维生素D_(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Th1/Th2细胞平衡和MCP-1/CCR2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侯丽萍 耿建林 +1 位作者 谷巍 刘晴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21-926,共6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炎症、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 1/helper T cell 2,Th1/Th2)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2(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cell surface chemo...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炎症、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 1/helper T cell 2,Th1/Th2)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2(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cell surface chemokine receptor 2,MCP-1/CCR2)信号的影响。方法:将Lewis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15)和治疗组(n=15),采用免疫猪甲状腺球蛋白(porcine thyroglobulin,pTG)诱导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thyroiditis,EAT)大鼠模型,治疗组按照每只5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1,25-二羟维生素D_(3)[1,25-(OH)2D_(3)],隔天1次,共用4周,其余2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HE)染色观察大鼠甲状腺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自身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及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逐步线性回归分析TSH与自身抗体、细胞因子的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甲状腺组织中的NF-κB p65;Western blot检测甲状腺组织中MCP-1/CCR2信号轴。结果:模型组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炎性细胞浸润,治疗组甲状腺病理变化明显改善并趋向于对照组。治疗组TSH、TGAb、TPOAb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t=4.000、2.603、5.279,P=0.000、0.015、0.000),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t=2.400、2.216、7.392,P=0.025、0.037、0.000)。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t=3.522、2.432,P=0.001、0.022),IFN-γ、IL-12水平及IFN-γ/IL-4、IL-12/IL-10比值明显降低(t=2.940、4.700、5.416、8.178,P=0.007、0.000、0.000、0.000),均趋向于对照组水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H与TGAb、TPOAb、IFN-γ、IL-12均呈正相关,与IL-4和IL-10呈负相关(r=0.872、0.868、0.731、0.706、-0.557、-0.236,均P<0.001),其中TGAb、TPOAb和IL-12对TSH的影响最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甲状腺组织中的NF-κB p65、MCP-1及CCR2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32、2.267、5.143,P=0.000、0.031、0.000)。结论:维生素D_(3)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通路以下调Th1型细胞因子、上调Th2型细胞因子进而降低Th1/Th2比值,还可能是通过抑制MCP-1/CCR2信号轴,最终减轻EAT大鼠甲状腺炎,改善甲状腺功能,抑制甲状腺抗体生成,保护甲状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_(3)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2
下载PDF
青海地区CXCL16、CXCR6、EGFR及sCXCL16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珺 阿祥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2期2836-2841,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青海地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受体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6(CXCR6)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达和可溶性CXCL16(sCXCL16)在NSCLC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其在NSCLC患者体内的表达及临... 目的通过检测青海地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受体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6(CXCR6)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达和可溶性CXCL16(sCXCL16)在NSCLC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其在NSCLC患者体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IHC)检测青海地区58例NSCLC患者肺组织及20例健康肺组织中CXCL16、CXCR6及EGFR的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8例NSCLC患者血清及32例健康者血清中sCXCL16的水平。结果 CXCL16、CXCR6、EGFR在NSCLC患者肺组织的表达与NSCLC的TNM分期及吸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分化程度及胸膜转移无关(P>0.05)。sCXCL16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的TNM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吸烟及胸膜转移无关(P>0.05)。CXCL16与CXCR6、CXCL16与EGFR、CXCR6与EGFR在NSCLC患者肺组织中表达均呈正相关(P<0.01),而sCXCL16表达水平与CXCL16、CXCR6及EGFR表达水平均不相关。结论CXCL16、CXCR6、EGFR、sCXCL16可能参与NSCLC的发生、发展,其高表达促进NSCLC的侵袭转移。CXCL16、CXCR6及EGFR促进NSCLC侵袭转移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 受体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6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癌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趋化因子CXCL16/CXCR6轴与乳腺癌相关关系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周子婷 葛菲(综述) 蒋爱梅(审校)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6期631-635,共5页
乳腺癌是中老年女性发病率及病死率高居首位的恶性肿瘤,且呈年轻化趋势。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受诸多因素调控,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该文旨在对趋化因子CXCL16/CXCR6轴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侵袭过程中调控作... 乳腺癌是中老年女性发病率及病死率高居首位的恶性肿瘤,且呈年轻化趋势。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受诸多因素调控,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该文旨在对趋化因子CXCL16/CXCR6轴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侵袭过程中调控作用进行综述,为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靶向抗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 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6 乳腺癌
下载PDF
脐血CD34^+细胞表面粘附因子受体和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的检测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斌 廖灿 +2 位作者 赵民 辜少玲 许遵鹏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29-330,共2页
目的 检测脐血CD34 + 细胞表面粘附因子受体和趋化因子受体 (CXCR)表达情况。方法 取 15份新鲜和冻存脐血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脐血中CD34 + 细胞上CD6 2L、CD2 9及CXCR4等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15份脐血CD34 + 细胞中CD6 2L表达率... 目的 检测脐血CD34 + 细胞表面粘附因子受体和趋化因子受体 (CXCR)表达情况。方法 取 15份新鲜和冻存脐血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脐血中CD34 + 细胞上CD6 2L、CD2 9及CXCR4等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15份脐血CD34 + 细胞中CD6 2L表达率为 (74.0 7± 2 3.42 ) % ,CD2 9表达率为 (93.45± 10 .35 ) % ,CXCR4表达率为 (5 5 .73± 17.73) % ;三者平均表达强度分别为为 178.78±76 .5 9,15 6 .17± 6 4.6 1,5 6 .82± 2 6 .90。结论 与其它文献报道比较 ,脐血与骨髓、外周血CD34 + 细胞上述受体表达存在显著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流式细胞 细胞表面粘附因子受体 趋化因子受体 脐血移植 脐血 CD34^+
原文传递
Fn14-shRNA慢病毒载体的制备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涛 杨云峰 +5 位作者 李兵 陈凯 朱辉 张明珠 赵有光 俞光荣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6年第2期96-101,共6页
目的构建Fn14-shRNA慢病毒载体,以进一步进行动物实验,研究Fn14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使用RNA干扰技术,构建Fn14干扰载体、病毒包装、感染细胞,并进行鉴定。结果 Fn14-shRNA干扰质粒单酶切验证阳性,测序结果与设计完全一致,干扰... 目的构建Fn14-shRNA慢病毒载体,以进一步进行动物实验,研究Fn14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使用RNA干扰技术,构建Fn14干扰载体、病毒包装、感染细胞,并进行鉴定。结果 Fn14-shRNA干扰质粒单酶切验证阳性,测序结果与设计完全一致,干扰组Fn14在稳转细胞株中表达下调。结论成功构建了Fn14-shRNA慢病毒载体,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讨Fn14在骨肉瘤中的生物学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细胞表面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14 RNA干扰 慢病毒
下载PDF
CD44V6、nm23-H_1及ER在乳腺癌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永红 袁宏银 杨国樑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 研究 CD44 V6、nm2 3- H1 及 E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1990~ 1997年在本院治疗、随访资料齐全的乳腺癌患者 92例 ,采用免疫组化法 (S- ABC法 )检测 CD44 V6、nm2 3- H1 及 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分析其... 目的 研究 CD44 V6、nm2 3- H1 及 E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1990~ 1997年在本院治疗、随访资料齐全的乳腺癌患者 92例 ,采用免疫组化法 (S- ABC法 )检测 CD44 V6、nm2 3- H1 及 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分析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关系。结果  CD44 V6、nm2 3- H1 和 ER在乳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 80 .4%、82 .6 %和 73.9%。CD44 V6阳性率在乳腺癌临床分期 ~ 期高于 ~ 期 (P<0 .0 1) ,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0 .0 1) ;乳腺癌有淋巴结转移者 ER阳性率、nm2 3- H1 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0 .0 5 ,P<0 .0 1) ;CD44 V6阳性患者术后生存率低于阴性者 ;ER阳性患者术后生存率高于阴性者。结论  CD44 V6和 ER可作为乳腺癌判断转移、评价预后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表面黏附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CD44V6 NM23-H1 ER 乳腺癌 预后
下载PDF
Probiotic modulation of dendritic cells co-cultured with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被引量:10
11
作者 Ji Yeun Kim Myeong Soo Park Geun Eog J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308-1318,共11页
AIM: To investigate cytokine production and cell surface phenotypes of dendritic cells (DC) in the presence of epithelial cells stimulated by probiotics.METHODS: Mouse DC were cultured alone or together with mouse... AIM: To investigate cytokine production and cell surface phenotypes of dendritic cells (DC) in the presence of epithelial cells stimulated by probiotics.METHODS: Mouse DC were cultured alone or together with mouse epithelial cell monolayers in normal or in- verted systems and were stimulated with heat-killed probiotic bacteria, Bifidobacterium lactis ADO 11 (BL), Bifidobacterium bilfidum BGN4 (BB), Lactobacillus casei IBS041 (LC), and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AD031 (LA), for 12 h. Cytokine levels in the culture supernatants were determin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 say and phenotypic analysis of DC was investigated by flow cytometry.RESULTS: BB and LC in singlecultured DC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I-Ad, CD86 and CD40 (I-Ad, 18.51 vs 30.88, 46.11, CD86, 62.74 vs 92.7, 104.12; CD40, 0.67 vs 6.39, 3.37, P 〈 0.05). All of the experimental probiot-ics increased the product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terleukin (IL)-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 However, in the normal coculture systems, LC and LA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I-A^α (39.46 vs 30.32, 33.26, P 〈 0.05), and none of the experimental probiotics increased the levels of IL-6 or TNF-α. In the inverted coculture systems, LC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CD40 (1.36 vs -2.27, P 〈 0.05), and all of the experimental probiotics decreased the levels of IL-6. In addition, BL increased the production of IL-10 (103.8 vs 166.0, P 〈 0.05) and LC and LA increase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13 secretion (235.9 vs 618.9, 607.6, P 〈 0.05).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pecific pro- biotic strains exert differential immune modulation mediat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dendritic cells and epithelial cells in the homeostasis of gastrointestinal tr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dritic cells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Pro-biotics CO-CULTURE Immune modulation
下载PDF
针刺对慢性高眼压后大鼠模型NGF-TrkA及AKT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蔡萧君 赵晓龙 孙河 《四川中医》 2017年第7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慢性高眼压后大鼠模型NGF-TrkA及AKT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治疗组以复方卡波姆诱导建立慢性大鼠眼压模型。造模2周后,治疗组开始给予针刺合谷、睛明、球后穴治疗,空白组、模型... 目的:探讨针刺对慢性高眼压后大鼠模型NGF-TrkA及AKT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治疗组以复方卡波姆诱导建立慢性大鼠眼压模型。造模2周后,治疗组开始给予针刺合谷、睛明、球后穴治疗,空白组、模型组不予治疗。治疗结束后,每组取5只大鼠眼球,行视网膜HE染色观测组织内形态学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NGF mRNA、TrKA mRNA和p75 mRNA的转录水平;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视网膜内NGF信号通路下游分子AKT(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治疗组眼压均有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各时间点眼压差异显著(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治疗组NGFmRNA的转录水平均增加,且治疗组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TrkA mRNA的转录明显升高(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治疗组p75 mRNA的转录水平有所降低,且治疗组低于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治疗组下游信号分子AKT(p-AKT)表达有增强趋势,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有增强趋势。针刺后神经节细胞层细胞核间距减小,数量增加,减轻了视网膜的病理损害,稳定了神经节细胞的数量,对慢性高眼压后兔大鼠模型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进行了有效的保护,提高其存活率。结论:针刺可以通过NGF TrkA信号通路对RGCs产生保护作用,为针刺治疗青光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慢性高眼压 大鼠 神经生长因子-细胞表面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A 蛋白激酶B
下载PDF
中药复方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简况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初海姣 韩增祥 梁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4期74-77,共4页
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血管形成,病机可归纳为"虚、毒、痰、瘀",治疗有扶正培本、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祛湿、清热解毒等。中药复方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阻断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和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血管... 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血管形成,病机可归纳为"虚、毒、痰、瘀",治疗有扶正培本、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祛湿、清热解毒等。中药复方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阻断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和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成或促其凋亡;抑制血管外基质降解,目前研究比较明确的是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参麦注射液、平调饮、肺岩宁方、扶正抗癌汤等;其他小柴胡汤等。尚缺乏从微观辨证角度认识中药复方与血管生成关系研究;期望临床实践与实验室研究紧密结合,宏观辨证基础上筛选更有效的中药复方,微观角度验证,丰富中医药族,如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提高内源性或外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浓度;抑制促血管生成因子的细胞表面受体等。常见中药复方活血化瘀类有瘀毒清、艾迪注射液、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软坚散结类,改良莪术汤、鳖甲煎丸、乌三颗粒、消痰散结方、清热解毒类方、六神丸、清香散等;益气扶正类,参七汤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理论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中药复方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血管内皮细胞迁移 血管外基质降解 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内源性/外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浓度 促血管生成因子细胞表面受体 扶正培本 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 化痰祛湿 清热解毒 综述
下载PDF
抗EGFR药物开始显露苗头
14
作者 陈贞 《国外药讯》 2003年第9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抗EGFR药物 靶向癌细胞表面表皮生长因子 转移性结肠癌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丹皮酚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对子痫前期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15
作者 王守燕 李洁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探讨丹皮酚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对子痫前期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PE大鼠模型,分为Control组,Model组,丹皮酚低、中、高剂量组(Pae-L、Pae-M、Pae-H组)和丹皮酚高剂量+脂多糖组(Pae-H+LPS组)。尾带血压计检测大鼠... 目的探讨丹皮酚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对子痫前期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PE大鼠模型,分为Control组,Model组,丹皮酚低、中、高剂量组(Pae-L、Pae-M、Pae-H组)和丹皮酚高剂量+脂多糖组(Pae-H+LPS组)。尾带血压计检测大鼠收缩压;记录胚胎存活数、胎儿与胎盘质量;ELISA检测尿蛋白质(UP)、胎盘生长因子(PLGF)、可溶性酪氨酸激酶受体-1(sFl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H-E染色观察胎盘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检测胎盘组织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和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大鼠胎盘组织细胞肿胀和空泡化增加,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样坏死增加;SBP、UP、sFlt-1、TNF-α、IL-6、IFN-γ、ROS和MDA水平、细胞凋亡率及Bax、Caspase-3、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胎儿质量、PLGF、VEGF和SOD水平及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Model组相比,Pae-L组、Pae-M组和Pae-H组大鼠胎盘组织炎症浸润减轻,新生血管增多;SBP、UP、sFlt-1、TNF-α、IL-6、IFN-γ、ROS和MDA水平、细胞凋亡率及Bax、Caspase-3、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胎儿质量、PLGF、VEGF和SOD水平及Bcl-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TLR4通路抑制剂LPS逆转了丹皮酚对PE大鼠的保护作用。结论丹皮酚对子痫前期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细胞表面受体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子痫前期
原文传递
肺部固有免疫力相关指标与COPD急性加重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少军 韩冬 李满祥 《国际呼吸杂志》 2014年第15期1189-1192,共4页
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病情呈进行性发展。COPD病程中可因细菌、病毒感染、环境污染恶化等因素导致COPD急性加重(AECOPD),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AECOPD加速疾病的进展,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住院率及病死率。肺部的... 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病情呈进行性发展。COPD病程中可因细菌、病毒感染、环境污染恶化等因素导致COPD急性加重(AECOPD),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AECOPD加速疾病的进展,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住院率及病死率。肺部的固有免疫系统在肺脏抵抗病原体入侵中起重要作用,与急性加重的发生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现就溶菌酶、人细胞表面活性因子、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分泌型IgA、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16等肺部固有免疫力指标的变化与AECOPD的相关性作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溶菌酶 细胞表面活性因子-D 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 分泌型IGA 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16
原文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NK、RANKL、caspase-1、IL-18、IL-33及BAFF-R水平表达情况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辉 陈永平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及其配体(RANKL)、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介素-18(IL-18)、IL-33及B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BAFF-R)水平表达情况。方法:临床纳入RA患者72例,同...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及其配体(RANKL)、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介素-18(IL-18)、IL-33及B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BAFF-R)水平表达情况。方法:临床纳入RA患者72例,同时纳入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分别检测RA组患者以及对照组外周血RANK、RANKL、caspase-1、IL-18、IL-33及BAFF-R等水平。结果:(1)RA组RANK、RANKL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但RA组RANK在CD3+T淋巴细胞、CD14+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上的表达强度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RA组与对照组RANKL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2)RA组caspase-1及其下游因子IL-18、IL-3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相关性分析显示,caspase-1与IL-18、IL-33呈现正相关;(3)RA组BAFF-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通过对RA患者进行外周血RANK、RANKL、caspase-1、IL-18、IL-33及BAFF-R水平检测,能够综合评估病情的进展。另外,RA的发生及发展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半胱氨酸蛋白酶 白介素 B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
原文传递
环氧合酶-2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及治疗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永 王和勇 +1 位作者 张培德 周彩存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8期1580-1583,共4页
环氧合酶-2(COX-2)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关键酶之一,其在组织细胞中呈诱导型表达。COX-2与肿瘤浸润转移具有一定相关性,其高表达可促进肿瘤转移.COX-2通过改变细胞表面粘着因子和细胞外基质、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以及改变肿瘤微环境等一系列病... 环氧合酶-2(COX-2)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关键酶之一,其在组织细胞中呈诱导型表达。COX-2与肿瘤浸润转移具有一定相关性,其高表达可促进肿瘤转移.COX-2通过改变细胞表面粘着因子和细胞外基质、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以及改变肿瘤微环境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促进肿瘤转移。COX-2已成为预防和阻止肿瘤转移的药靶,COX-2抑制剂对肿瘤有一定疗效。现就近年来COX-2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及治疗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2 肿瘤转移 细胞表面粘看因子 细胞外基质 肿瘤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重组人CXCR1/2拮抗剂G31P在人类疾病防治应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闫文慧 秦元华 +1 位作者 任一鑫 崔昱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295-301,共7页
G31P(重组人CXCR1/2拮抗剂)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低的蛋白质,能与IL-8竞争结合其受体,导致IL-8与受体的生物学活性丧失,从而阻断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及其引起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控制宿主炎症的发展。近年研究发现IL-8和其受体... G31P(重组人CXCR1/2拮抗剂)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低的蛋白质,能与IL-8竞争结合其受体,导致IL-8与受体的生物学活性丧失,从而阻断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及其引起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控制宿主炎症的发展。近年研究发现IL-8和其受体在肿瘤、心血管疾病和炎症反应性疾病,以及旋毛虫病和血吸虫病等疾病中高表达。探讨应用G31P控制炎症发展,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IL-8(3—72)K11R/G31P 细胞介素-8 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1/2
原文传递
CCL17在肿瘤免疫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悦 陈桂思 +1 位作者 邵红伟 沈晗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75-179,共5页
趋化因子(chemoattractant cytokine ligand,CCL)是一类可趋化细胞移动的小分子肽物质,根据其分子结构中N-末端半胱氨酸的相对位置主要分为四种类型,CCL17是其中CC型的趋化因子,也被称作胸腺和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hymus and activation r... 趋化因子(chemoattractant cytokine ligand,CCL)是一类可趋化细胞移动的小分子肽物质,根据其分子结构中N-末端半胱氨酸的相对位置主要分为四种类型,CCL17是其中CC型的趋化因子,也被称作胸腺和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hymus and activation regulated chemokine,TARC).趋化因子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受体(chemokine receptor,CCR)发挥其生物学功能,CCL17对应的膜受体为CCR4分子,主要表达于多种T淋巴细胞亚群的细胞膜表面.研究发现CCL17具有多样的生物学功能,它能够趋化CCR4阳性的细胞发生迁移作用,参与到机体的炎症、超敏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有关CCL17参与肿瘤微环境及影响机体肿瘤免疫功能的研究多有报道,研究发现CCL17可能通过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发挥促进肿瘤生长与转移的作用,但也有相关报道证实CCL17在特定条件下亦具有抗肿瘤免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17 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受体 调节性T细胞 肿瘤微环境 免疫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