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长阶段青枯菌的高效离子交换色谱表征 被引量:6
1
作者 林娟 马骋 +1 位作者 刘树滔 饶平凡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5-149,共5页
采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和激光光散射仪对不同生长阶段的青枯菌进行色谱表征。青枯菌经过色谱分离得到3个特征峰。通过对延滞期、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青枯菌细胞浓度、发酵液pH值、细胞表面黏附的胞外酸性多糖(EPSⅠ)含量与青枯菌色谱行为... 采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和激光光散射仪对不同生长阶段的青枯菌进行色谱表征。青枯菌经过色谱分离得到3个特征峰。通过对延滞期、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青枯菌细胞浓度、发酵液pH值、细胞表面黏附的胞外酸性多糖(EPSⅠ)含量与青枯菌色谱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在8h时,青枯菌运动能力强,细胞表面EPSⅠ少,吸附力弱,绝大多数菌体直接随流动相流出形成峰1;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胞表面黏附的EPSⅠ量增多,与树脂吸附力增强,保留时间延长。因此分析3个色谱峰的形成与青枯菌的运动性、以及细胞表面EPSⅠ与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作用有关。并通过比较3个色谱峰青枯菌细胞表面EPSⅠ含量的差异和观察青枯菌经过4%甲醛固定处理后色谱行为的变化加以进一步验证。高效离子交换色谱为细菌完整细胞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菌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 不同生长阶段 运动性 细胞表面epsⅰ含量
下载PDF
青枯菌细胞表面的疏水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娟 曾金晶 +1 位作者 刘树滔 饶平凡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50,共6页
分别采用BATH和HIC方法测定青枯菌细胞表面疏水性(CSH),并比较菌液与正十二烷比例(BATH方法)和菌液上样量(HIC方法)对CSH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在BATH方法中菌液(OD600=0.5)与正十二烷的比例为2:1,HIC方法中菌液(OD600=1.0)上样量为0.2 ... 分别采用BATH和HIC方法测定青枯菌细胞表面疏水性(CSH),并比较菌液与正十二烷比例(BATH方法)和菌液上样量(HIC方法)对CSH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在BATH方法中菌液(OD600=0.5)与正十二烷的比例为2:1,HIC方法中菌液(OD600=1.0)上样量为0.2 mL;在此条件下,BATH和HIC两种方法之间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进一步采用HIC方法测定青枯菌在生长过程中CSH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培养时间的延长,CSH逐渐降低,24 h后CSH趋于稳定,CSH与青枯菌细胞表面的EPSⅠ(胞外酸性多糖)含量呈负相关。3株不同致病强度的青枯菌的试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青枯菌细胞表面的CSH随EPSⅠ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菌 细胞表面 疏水性 eps含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