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尿标本留取方式对尿常规检验中白细胞计数变化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
作者 胡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7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尿标本留取方式对尿常规检验中白细胞计数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于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248例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数字法随机分成单次清洗组与多次清洗组,每组各124例。其中单次清洗组通过灭菌注... 目的探讨不同尿标本留取方式对尿常规检验中白细胞计数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于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248例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数字法随机分成单次清洗组与多次清洗组,每组各124例。其中单次清洗组通过灭菌注射用水清洁会阴后取尿液标本,前段尿样归为A组、中段尿样归为B组;多次清洗组在尿液取样前分别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浸润的纱布、聚维酮碘浸润的纱布及干净无菌纱布依次清洁外阴,前段尿样归为C组、中段尿样归为D组。对比四组尿液样本细菌污染情况,记录沉渣镜检后红细胞与白细胞计数情况。结果 1前段取样的A、C组尿液培养阳性与阴性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中段取样的B、D组尿液培养阳性与阴性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C组细菌感染对比差异明显,B、D组细菌感染对比差异明显(P<0.05);2单次清洗的A、B两组白细胞计数对比差异明显(P<0.05);多次清洗后取样的C、D两组白细胞计数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取样红细胞计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患者在尿样采集前多次清洗会阴后取中段尿液作为检验尿液样本,可有效提升对白细胞与红细胞计数检测的精确性,降低假阳性、假阴性情况发生风险,减少误诊几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标本留取方式 尿常规检验 细胞计数变化
下载PDF
连续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外周血细胞计数变化情况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冯凡凡 黎世杰 +5 位作者 陈锦艳 谢桂芸 邓学成 吴蕾 邓阳凡 汪传喜 《广州医药》 2020年第5期27-32,共6页
目的探索连续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变化情况。方法以2016年1月1日—2018年9月30日年期间首次献血且连续血小板捐献量在10 U及以上的849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同一群体的配对t检验来评估第一次与最... 目的探索连续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变化情况。方法以2016年1月1日—2018年9月30日年期间首次献血且连续血小板捐献量在10 U及以上的849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同一群体的配对t检验来评估第一次与最后一次血小板、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将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期间的血小板捐献量对献血者外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结果配对t检验表明,外周血PLt有增加趋势(t=-8.58,P<0.001);白细胞总体来说有减少趋势(t=5.348,P<0.001);红细胞无改变趋势(t=0.515,P=0.607);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的变化值与献血者年龄、性别以及第一次与最后一次献血的间隔期无关系,P>0.05;但是与血小板捐献量41 U及以上比起来,血小板捐献量在≤30 U的献血者,血小板计数增加的可能性相对较少(血小板捐献量为10~20 U,χ2=13.737,P<0.001;血小板捐献量为21~30 U,χ2=7.491,P=0.006);WBC的变化值与献血者年龄、性别及献血间隔期无关,P>0.05,但是与血小板捐献量41 U及以上比起来,血小板捐献量在10~20 U的献血者,白细胞计数增加的可能性相对较大,(OR=1.720,95%CI=1.136~2.605,P=0.010)RBC的变化值与献血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第一次与最后一次献血间隔期越长,红细胞计数增加的可能性就越大,(OR=1.005,95%CI=1.000~1.009,P=0.030);但是与血小板捐献量并无关系。结论血小板捐献间隔期不少于2周间隔期的连续血小板献血者,其外周血PLt和RBC在一定时间内变化情况会受到血小板捐献量的影响而发生增加和减少的变化,但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外周血血细胞计数 外周血血细胞计数变化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标本随放置时间延长尿液红细胞白细胞计数结果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荣美桃 王润琴 李美英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下随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尿液中RBC及WBC计数结果的变化。方法:随机收集68例新鲜清洁中段晨尿,分别置于6℃、25℃下保存0.5、1、2、3、4 h时,用UF-1000i全自动尿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RBC及WBC计数,分别将6℃、25℃下保...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下随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尿液中RBC及WBC计数结果的变化。方法:随机收集68例新鲜清洁中段晨尿,分别置于6℃、25℃下保存0.5、1、2、3、4 h时,用UF-1000i全自动尿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RBC及WBC计数,分别将6℃、25℃下保存0.5 h的与其他时间的RBC、WBC计数比较,分析偏差并进行t检验。结果:在6℃、25℃下保存的尿液标本放置0.5 h与1、2 h相比较,RBC计数偏差均小于6%、WBC计数均小于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下保存3 h的RBC计数偏差小于6%、WBC计数小于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5℃下保存3 h的RBC计数偏差大于6%,WBC计数大于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5℃下保存4 h的RBC、WBC计数偏差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室温25℃下尿液标本测RBC及WBC计数最好在2 h内完成,或将标本存放于6℃下不超过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存温度 放置时间 尿流式细胞分析仪 细胞计数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