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质母细胞瘤恶性进展中不同细胞亚群的动态轨迹和细胞通讯网络
1
作者 蔡祥 王仁东 +3 位作者 王世佳 任梓齐 于秋红 李冬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06,共8页
目的:探索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恶性进展过程中细胞亚群的动态轨迹以及免疫细胞亚群之间的通讯网络,结合GBM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信息,挖掘GBM恶性进展过程中的关键风险标志物,以期为该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目的:探索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恶性进展过程中细胞亚群的动态轨迹以及免疫细胞亚群之间的通讯网络,结合GBM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信息,挖掘GBM恶性进展过程中的关键风险标志物,以期为该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方法,构建GBM恶性进展中的细胞亚群图谱,利用Monocle2技术构建GBM恶性进展中肿瘤细胞亚群的动态进展轨迹,基于基因富集分析,挖掘肿瘤细胞亚群随GBM恶性进展中显著变化的基因所富集的生物学过程,利用CellChat软件识别不同免疫细胞亚群间的复杂通讯网络,通过生存分析识别GBM恶性进展中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风险分子标记物。结果: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识别出6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包括淋巴细胞、周细胞、少突神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胶质瘤细胞、小胶质细胞,单细胞数据集中了27151个细胞,其中包含3881个来源于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细胞,10166个来源于新诊断GBM患者的细胞,13104个来源于复发性胶质瘤患者的细胞。胶质瘤细胞亚群逆时序分析提示,胶质瘤细胞亚群在恶性进展中存在着明显的细胞异质性;免疫细胞亚群的细胞相互作用分析揭示,GBM恶性进展中不同免疫细胞亚群之间的通讯网络共识别出22条具有生物学意义的配体-受体对,涉及12条通路;生存分析识别出8个与GBM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的基因,其中SERPINE1、COL6A1、SPP1、LTF、C1S、AEBP1、SAA1L是GBM患者的高风险基因,ABCC8是GBM患者的低风险基因。结论:深入揭示了GBM恶性进展中胶质瘤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以及免疫细胞亚群之间的通讯模式,对于理解GBM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为GBM的精准医疗和治疗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GBM患者更准确的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 细胞测序 拟时序分析 细胞相互作用 细胞通讯
下载PDF
外泌体介导细胞通讯:帕金森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艺莹 李瑞青 +5 位作者 李婧雯 梅紧紧 张建云 张丽红 凡勇福 郭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883-3891,共9页
背景:帕金森病是全球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都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最近研究发现外泌体及其携带的物质参与帕金森病病理发生发展,且还介导细胞通讯可作为帕金森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目的:探讨外泌体介导细胞通... 背景:帕金森病是全球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都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最近研究发现外泌体及其携带的物质参与帕金森病病理发生发展,且还介导细胞通讯可作为帕金森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目的:探讨外泌体介导细胞通讯作为帕金森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类型及其发生作用的机制,用以寻找新的早期诊疗靶点,以期减缓帕金森病的发病进程并为其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87年1月至2022年8月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EBSCO和SinoMed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最终纳入76篇英文文献和2篇中文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1)外泌体通过胞吞胞吐膜融合方式输送物质至受体细胞或膜表面携带信号因子,释放在细胞间隙等方式在细胞间通讯进行物质交换。(2)外泌体可通过介导细胞间通讯和信息交流以及物质运输参与帕金森病的病理进展,因此其可作为帕金森病的早期生物标志物,协助提供新的诊疗靶点,并可作为将来帕金森病的诊疗载体。(3)外泌体通过细胞间传递和物质运输扩散介导参与帕金森病病理发展机制,其主要生物标志物与病理作用途径的关系为:外泌体α突触核蛋白介导神经毒性、神经炎症、氧化应激及细胞自噬等过程,外泌体微小RNA可以靶向帕金森病相关基因并参与氧化应激,外泌体DJ-1蛋白调控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并影响细胞毒性,外泌体富含亮氨酸的重复激酶2介导路易体形成和堆积造成神经毒性,以上外泌体及其携带物质均可作为帕金森病的早期生物标志物。(4)目前外泌体的帕金森病生物标志物相关研究较少,但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应用最多的是外泌体α突触核蛋白,由于外泌体微小RNA种类多数量大,在帕金森病中表达和作用不尽相同,近两年成为了研究热点。(5)目前相关研究缺少相应的临床验证,因此可做为未来研究方向,研究前景广阔,因此更需深入验证和研究更多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及其作用机制,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提供诊疗新靶点。(6)外泌体在临床诊断帕金森病中的应用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发展前景,基于临床试验开展外泌体介导细胞通讯在帕金森病诊治中的应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亟待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帕金森病 细胞通讯 生物标志物 神经毒性 神经炎症 氧化应激 自噬 Α突触核蛋白 微小RNA
下载PDF
缝隙连接细胞通讯的研究方法及其在经络研究中的可能运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郑翠红 张明敏 黄光英 《浙江中医杂志》 2006年第2期69-72,共4页
关键词 经络实质 缝隙连接细胞通讯 显微注射 荧光光漂白恢复技术 经络研究 细胞通讯 缝隙连接 解剖学研究 经络现象 生物物理学
下载PDF
外泌体组成特征及其作为细胞通讯和分子标记的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赵濛 刘志红 李金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2-619,共8页
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直径在30~100 nm之间的微小囊泡状结构,内含来源于细胞相关的蛋白质与核苷酸等生物分子。外泌体可由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分泌,并且在组织细胞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皆可持续分泌,存在于多种体液当中。目前,外泌体作为细... 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直径在30~100 nm之间的微小囊泡状结构,内含来源于细胞相关的蛋白质与核苷酸等生物分子。外泌体可由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分泌,并且在组织细胞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皆可持续分泌,存在于多种体液当中。目前,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新途径和作为疾病诊断的生物标记方面取得瞩目的研究进展。本文从外泌体的组成特征及其生物学作用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外泌体作为细胞通讯的新途径和内含的蛋白质和核苷酸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标记物在疾病诊断和临床方面的应用潜力,还对外泌体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潜在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生物标记 细胞通讯
下载PDF
Cx43蛋白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通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辛晓燕 马向东 +1 位作者 陈必良 王德堂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369-371,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间隙连接蛋白 Cx43在人子宫颈癌细胞系 He L a中表达 ,及其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以及 L ucifer Yellow划痕标记荧光传输技术 ,研究维甲酸作用对 He L a细胞 Cx43蛋白表达 ,以及细胞生长状态和... 目的 探讨细胞间隙连接蛋白 Cx43在人子宫颈癌细胞系 He L a中表达 ,及其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以及 L ucifer Yellow划痕标记荧光传输技术 ,研究维甲酸作用对 He L a细胞 Cx43蛋白表达 ,以及细胞生长状态和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调节作用 .结果  He L a细胞经维甲酸处理后 ,流式细胞仪分析 ,Cx43蛋白荧光强度明显增强 ,Cx43蛋白表达阳性细胞计数率由 1.9%上升至2 6 .3% ;He L a细胞生长明显受抑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得到恢复 .结论 维甲酸可通过上调 Cx43蛋白在 He L a细胞中的表达 ,使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得到恢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X43蛋白 间隙连接 细胞通讯功能
下载PDF
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比例对乳腺癌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通讯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韦娜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观察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不同比例对乳腺癌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通讯的影响。方法n-6/n-3PUFA不同比例(1~10)处理MCF-7(ER^+)和MDA-MB-231(ER^-)乳腺癌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细胞... 目的观察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不同比例对乳腺癌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通讯的影响。方法n-6/n-3PUFA不同比例(1~10)处理MCF-7(ER^+)和MDA-MB-231(ER^-)乳腺癌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细胞核Ki-67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膜和细胞质缝隙连接蛋白Cx26、Cx43表达,划痕负载染料迁移法分析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单纯n-6和10:1n-6/n-3 PUFA增强两种乳腺癌细胞Ki-67表达(P〈0.05),5:1 n-6/n-3 PUFA虽无明显变化,但单纯n-3和1:1n-6/n-3 PUFA抑制细胞Ki-67表达(P〈0.01)。免疫印迹发现,单纯n-3和1:1n-6/n-3 PUFA能明显上调MCF-7细胞膜和细胞质的Cx26、Cx43蛋白表达,单纯n-6 PUFA却下调两种蛋白表达;在MDA-MB-231细胞,n-6/n-3 PUFA不同比例对膜和细胞质的Cx43蛋白表达与MCF-7细胞具有相同趋势,但对Cx26蛋白则无明显作用。用划痕负载染料迁移法却发现,n-6/n-3 PUFA不同比例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单纯n-3和1:1n-6/n-3PUFA对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可能是Cx26和Cx43蛋白通过独立于缝隙连接细胞通讯功能的调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n-3 PUFA 乳腺癌细胞 增殖活性 缝隙连接细胞通讯
下载PDF
“气”与细胞通讯 被引量:7
7
作者 徐先祥 戴岳 刘青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6期31-35,21,共6页
"气"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中医学认为人体生理病理变化都是气运动变化的结果。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间以及与环境间复杂精细的信息调控机制,即为细胞通讯。气和细胞通讯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同一生命现象的不同认识,可以... "气"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中医学认为人体生理病理变化都是气运动变化的结果。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间以及与环境间复杂精细的信息调控机制,即为细胞通讯。气和细胞通讯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同一生命现象的不同认识,可以相互印证,相互促进。气的理论可为细胞通讯研究提供启发,而从细胞通讯的角度有利于认识气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细胞通讯
下载PDF
细胞通讯与中药药理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徐先祥 戴岳 刘青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1期97-102,34,共7页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单位,无论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细胞需要与细胞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发生复杂精细的信息关系,生命活动包含了形式多样的细胞通讯,因此,细胞通讯关系对于认识疾病发生和药物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认为,许多不同的人类...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单位,无论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细胞需要与细胞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发生复杂精细的信息关系,生命活动包含了形式多样的细胞通讯,因此,细胞通讯关系对于认识疾病发生和药物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认为,许多不同的人类疾病是从一个共同的机制起病的,即细胞通讯系统出了毛病,药物无论是单一成分还是多种成分,大都是通过作用于细胞发挥药效,充当了胞间信号分子的角色。中医药强调人体整体平衡和辨证联系,中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整体纠正疾病造成的机体失衡。中药药理学研究的任务是要应用现代生物学知识赋予中药现代科学内涵。细胞通讯网络途径中的多个环节涉及多种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糖类物质的多方面复杂作用,大多中药含有较多的苷类、糖类、蛋白质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或者在体内转化为小分子的糖、多肽)具有作为调节受体功能的配基的条件,但在作用方式上要显得更加复杂。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特点的中药能够调节免疫、调节细胞粘附、调节人体微生态平衡,可以多环节的恢复细胞间良性通讯。本文从细胞通讯的角度探讨了中药的"扶正祛邪"、"双向调节"、"活血化瘀"以及"归经"等作用。细胞通讯为中药药理作用模式提供了现代科学注释,从细胞通讯多个靶点来研究中药多种成分的多种方式的调节作用,有望可以真正揭示中药作用的实质。应用细胞通讯等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加强对传统中医药深化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通讯 中药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吴茱萸碱对大鼠肝癌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通讯功能及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向国 方正清 +2 位作者 刘自兵 吕磊 周导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终浓度为0.1,0.2,0.3μmol/L的吴茱萸碱作用于CBRH7919细胞,同时设不加吴茱萸碱的空白对照组。采用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终浓度为0.1,0.2,0.3μmol/L的吴茱萸碱作用于CBRH7919细胞,同时设不加吴茱萸碱的空白对照组。采用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功能;异硫氰酸荧光素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连接蛋白(connexin,Cx)26、Cx32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吴茱萸碱各浓度组CBRH7919细胞Cx26、Cx32表达显著增加,GJIC功能增强,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结论吴茱萸碱上调CBRH7919细胞Cx26和Cx32的表达及促进CBRH7919细胞的GJIC功能,可能是其抗肿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 缝隙连接细胞通讯 连接蛋白
下载PDF
迎接微生态学细胞通讯新时代的到来 被引量:8
10
作者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Micro-ecology is relatively a new field in the study of life sciences,but it has already progressed from an individual level to cellular and molecullar levels of study.Micro-ec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and... Micro-ecology is relatively a new field in the study of life sciences,but it has already progressed from an individual level to cellular and molecullar levels of study.Micro-ec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and dependence tetween micro-organisms and their host.In the past ten years,the adva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has pushed our knowledge in this subject to an even higher stage.These new knowledge points out that a micro-organism keeps close contact with its host physically,chemically and biologically.In these close connections,cell communication is the key process.Between the cells of micro-organisms,between the cells of their hosts,and also between each other’s cells,there exists a complex cell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which we know incredibly little about.In today’s society,we have entered an era of networks and communication,but the preexisting cell communication system still waits to be recognized and studied.This point of this review is to explore and investigate this new knowledge on the cell to cell commun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学 细胞通讯 信息时代 信号
下载PDF
近紫外线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通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立 彭艳丽 +1 位作者 汤永强 孙玮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2-415,共4页
目的:观察近紫外线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通讯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兔晶状体前囊膜行组织块细胞培养,将传代2~3代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在12孔板中培养24 h后,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近紫外线照射组(同一近紫外线光源下一固定位置50 cm,测得该点的功率... 目的:观察近紫外线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通讯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兔晶状体前囊膜行组织块细胞培养,将传代2~3代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在12孔板中培养24 h后,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近紫外线照射组(同一近紫外线光源下一固定位置50 cm,测得该点的功率为0.2 mW/cm2,给于同一强度,5,10,15 min不同时间的近紫外线照射,采用荧光光漂白恢复技术(FRAP),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各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功能变化情况.结果:FRAP测定正常对照组和近紫外线照射组细胞GJIC功能,正常对照组细胞平均荧光恢复率为(58.337±5.620)%,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近紫外线照射组细胞平均荧光恢复率逐渐下降,分别为(34.205±3.652)%,(18.809±3.017)%,(7.029±2.917)%,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近紫外线照射能降低兔晶状体上皮细胞GJIC功能,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其功能下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紫外线 荧光光漂白后恢复技术 缝隙连接细胞通讯
下载PDF
异型缝隙连接通道和磷酸化对心脏细胞通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钟国强 黄从新 +2 位作者 刘唐威 Patricia Lynn Mantel Alonso P.Moreno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第3期195-199,共5页
为了检测缝隙连接蛋白 (Cx) 4 3和Cx4 5组成的多种异型缝隙连接通道和磷酸化对缝隙连接 (GJ)里细胞通讯的调节作用 ,将转染了编码为Cx4 3或Cx4 5的DNA后的Hela细胞放置在一起共同培养组成双侧和单侧异型GJ通道。显微注射荧光素黄 (LY)... 为了检测缝隙连接蛋白 (Cx) 4 3和Cx4 5组成的多种异型缝隙连接通道和磷酸化对缝隙连接 (GJ)里细胞通讯的调节作用 ,将转染了编码为Cx4 3或Cx4 5的DNA后的Hela细胞放置在一起共同培养组成双侧和单侧异型GJ通道。显微注射荧光素黄 (LY)后 ,利用紫外光检测经 2 0 0nmol/L十四 (烷 )酰佛波醇乙酸酯 (TPA)处理前后由Cx4 3和Cx4 5所组成的多种异型GJ通道对荧光染料的偶联率。结果 :在不同的GJ中 ,同型GJ通道Cx4 3(HoCx4 3)偶联率最高。单侧异型GJ通道Cx4 3(MH4 3)和单侧异型GJ通道Cx4 5 (MH4 5 )的偶联率较之相关的HoCx4 3和同型GJ通道Cx4 5 (HoCx4 5 )低。从Cx4 5侧注入荧光染料的MH4 5偶联率较之从Cx4 3/ 4 5侧注射的MH4 5、双侧异型GJ通道Cx4 3/4 5 (BH4 3/ 4 5 )和HoCx4 5等的偶联率都低。TPA处理后HOCx4 3的偶联率降低 ,而当Cx4 3和Cx4 5组合成异型BH4 3/4 5和MH4 3通道其偶联率下降更显著。结论 :Cx4 3和Cx4 5共同表达可构成BH4 3/ 4 5、MH4 3和MH4 5等通道 ,而这些异型GJ通道可降低细胞间通信和对磷酸化的敏感性。有关MH4 5通道 ,其偶联率大小决定于荧光染料的注射方向 ,此可能与心律失常再折返的解剖学的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缝隙连接通道 磷酸化 心脏细胞通讯 调节作用 病理生理学 缝隙连接 心脏病
下载PDF
锌和硒对二氧化硅致CHL细胞通讯连接的影响
13
作者 谈伟君 季晖 +1 位作者 焦石 周敏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66-968,共3页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锌、亚硒酸钠对二氧化硅致成纤维细胞通讯连接(GJIC)的单独及联合作用,寻找两者的最佳剂量组合。方法成纤维细胞与二氧化硅,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酸锌、亚硒酸钠以及葡萄糖酸锌+亚硒酸钠溶液,共同培养6 h后借助划...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锌、亚硒酸钠对二氧化硅致成纤维细胞通讯连接(GJIC)的单独及联合作用,寻找两者的最佳剂量组合。方法成纤维细胞与二氧化硅,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酸锌、亚硒酸钠以及葡萄糖酸锌+亚硒酸钠溶液,共同培养6 h后借助划痕染料示踪技术观察成纤维细胞通讯连接功能。结果与二氧化硅组比,葡萄糖酸锌、亚硒酸钠可以显著减轻二氧化硅抑制成纤维细胞通讯连接功能作用(P<0.05);1.5 mg/L的葡萄糖酸锌与2.0μmol/L的亚硒酸钠联合作用效果最好。结论葡萄糖酸锌、亚硒酸钠单独和联合作用在体外可有效减轻二氧化硅粉尘致成纤维细胞通讯连接功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葡萄糖酸锌 亚硒酸钠 细胞通讯连接(GJIC)
下载PDF
星状孢菌素对近紫外线损伤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通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保护作用
14
作者 汤永强 王真艳 +1 位作者 李立 彭艳丽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42-945,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近紫外线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通讯功能的影响,探讨星状孢菌素在近紫外线辐射时对细胞通讯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体外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近紫外线辐射模型,星状孢菌素作为实验因素,设为正常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应用激光共... 目的观察近紫外线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通讯功能的影响,探讨星状孢菌素在近紫外线辐射时对细胞通讯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体外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近紫外线辐射模型,星状孢菌素作为实验因素,设为正常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光漂白恢复技术检测细胞的荧光恢复率以评估细胞的通讯功能,采用免疫印迹法分析各组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水平。结果近紫外线照射15min后,实验组及对照组的细胞形态均发生变化,但实验组的变化较对照组轻。近紫外线照射10和15min后,实验组荧光恢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近紫外线照射10min后,实验组晶状体上皮细胞Cx43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近紫外线辐射可损伤晶状体上皮细胞的通讯功能,星状孢菌素对细胞通讯功能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荧光漂白后恢复技术 细胞通讯功能 近紫外线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WESTERN印迹法
下载PDF
化学法提高细胞通讯对原代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体外观察
15
作者 高岱清 王英年 李文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年第22期8-9,共2页
目的 通过增加肿瘤细胞膜的渗透性来提高细胞通讯能力,观察对原代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使用甘油增加细胞膜的渗透性,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甘油对32例原代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MTT法显示2%甘油组肿瘤细胞抑制率为(40.19±... 目的 通过增加肿瘤细胞膜的渗透性来提高细胞通讯能力,观察对原代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使用甘油增加细胞膜的渗透性,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甘油对32例原代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MTT法显示2%甘油组肿瘤细胞抑制率为(40.19±30.63)%,1%甘油组的抑制率(30.23±27.58)%,两组间抑制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化学法提高细胞间的通讯对原代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通讯 抗肿瘤 体外
下载PDF
口服酪蛋白复合肽对细胞通讯网络的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滑艳君 庞广昌 郭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10-317,共8页
为了研究酪蛋白复合肽对人体细胞通讯网络的影响,通过青年志愿者服用酪蛋白复合多肽,使用Millipore Human Kit和液体芯片扫描仪检测服用前后血清中32种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剂量组共有EGF、GRO、IL-1ra、IL-5、IL-7、IL-17、... 为了研究酪蛋白复合肽对人体细胞通讯网络的影响,通过青年志愿者服用酪蛋白复合多肽,使用Millipore Human Kit和液体芯片扫描仪检测服用前后血清中32种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剂量组共有EGF、GRO、IL-1ra、IL-5、IL-7、IL-17、sCD40L、MIP-1β、TNF-α共9种细胞因子浓度显著降低。根据9种显著变化的细胞因子进行信息检索,按照其合成与分泌细胞及其作用的靶细胞数据,构建口服不同剂量酪蛋白复合肽之后机体细胞通讯网络的变化。通过该细胞通讯网络的变化,可以直观地分析服用酪蛋白复合肽前后细胞之间的通讯规律;从细胞通讯网络可以看出酪蛋白复合肽具有下调免疫的作用;其作用的信号途径涉及NF-κB、JNK、JAK/STAT、P38/MAPK、PI-3K/AKT;不同剂量组显著变化的细胞因子不同,细胞通讯规律也不同,说明酪蛋白酶解肽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具有强剂量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 细胞因子 细胞通讯网络
下载PDF
机械应力下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通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琛煜 陈熙 +3 位作者 黄媚 刘莉菲 仝晓阳 邹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87-993,共7页
骨骼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人体承重器官,并通过骨重塑来使其结构特性适应机械应力的变化。成骨细胞(OB)的骨形成功能和破骨细胞(OC)的骨吸收功能在维持骨重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OB和OC可以通过细胞间接触、细胞因子和细胞外... 骨骼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人体承重器官,并通过骨重塑来使其结构特性适应机械应力的变化。成骨细胞(OB)的骨形成功能和破骨细胞(OC)的骨吸收功能在维持骨重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OB和OC可以通过细胞间接触、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相互交流来维持机体骨稳态。而该通讯作用失调导致的骨稳态失衡则会引起骨质疏松、骨硬化症等骨代谢疾病,故调节OB与OC之间的通讯机制对骨生物细胞学至关重要。机械应力是调节骨重塑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而OB和OC的耦合活动可能在该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研究提示,机械应力下OB与OC之间的交流主要以旁分泌可溶性因子的形式进行,OB通过分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等因子调节OC的活动,而OC可能以分泌细胞外囊泡的形式影响OB的活性。本文通过总结关于OB-OC通讯以及机械应力参与的调控作用的相关报道,为骨代谢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应力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细胞通讯
下载PDF
经络实质探讨:触发点—细胞通讯—神经系统—细胞通讯假说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友时 李瑞午 《科技导报》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13-14,15,共3页
关键词 经络 实质探讨 触发点 细胞通讯假说
下载PDF
整合素β_1对大肠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细胞通讯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祖国 张进华 +1 位作者 邓永健 丁彦青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1-172,F003,F004,共4页
目的观察整合素β1在大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大肠癌细胞与血管内皮间通讯的影响。方法 (1)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整合素β1在人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2)应用激光漂白后荧光恢复技术研究整合素β1对大肠 癌细胞... 目的观察整合素β1在大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大肠癌细胞与血管内皮间通讯的影响。方法 (1)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整合素β1在人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2)应用激光漂白后荧光恢复技术研究整合素β1对大肠 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的影响。结果整合 素β1在LoVo细胞膜上有明确的阳性表达,部分较幼稚的LoVo细胞胞浆内也有阳性表达。被整合素β1单抗封闭后的 LoVo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GJIC发生明显改变,激光漂白后平均荧光恢复率由(39.76±16.94)%降至(20.27±9.21)% (P<0.05)。结论整合素β1能影响大肠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GJIC,并可能影响大肠癌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Β1 缝隙连接细胞通讯 肿瘤转移 细胞通信 大肠癌
下载PDF
间隙连接细胞通讯与肿瘤的抑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毛海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00-302,共3页
间隙连接细胞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是多细胞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通讯方式,在胚胎发育、生长控制、自身稳定的维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来的研究显示,肿瘤组织中常伴有GJIC的异常,主要表现为肿... 间隙连接细胞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是多细胞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通讯方式,在胚胎发育、生长控制、自身稳定的维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来的研究显示,肿瘤组织中常伴有GJIC的异常,主要表现为肿瘤细胞间的同型GJIC减少,肿瘤细胞与周围正常细胞间的异型GJIC选择性丧失,从而使肿瘤细胞脱离机体的调控,导致肿瘤细胞无限增殖.而另一方面,共同培养、药物作用或连接蛋白(connexin,Cx)基因转染引起肿瘤细胞GJIC的恢复,又可作为抑瘤措施而发挥作用,逆转恶性表型,这将是一种温和的新型疗法,可能在今后的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连接细胞 连接蛋白 肿瘤抑制 细胞通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