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绒螯蟹的血细胞组成、分类及免疫学功能 被引量:7
1
作者 洪宇航 杨筱珍 +4 位作者 成永旭 徐敏杰 黄根勇 杨志刚 黄毅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13-1222,共10页
为了解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组成、分类及其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细胞化学和细胞酶学分析,并结合细胞形态观察,对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的组成、分类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血液的总血细胞数(THC)和... 为了解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组成、分类及其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细胞化学和细胞酶学分析,并结合细胞形态观察,对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的组成、分类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血液的总血细胞数(THC)和不同类型血细胞数(DHC)的变化,研究不同类型血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依据本实验分类方法,中华绒螯蟹血细胞可以分为4类:大颗粒细胞(G)、中间型颗粒细胞(IG)、小颗粒细胞(SG)和透明细胞(H)。其中小颗粒细胞数量最多,约占33.54%±0.98%,中间型颗粒细胞最少,仅占15.31%±2.01%。4种类型细胞中均含有多糖成分而不含脂质,只有大颗粒细胞在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β-葡萄糖醛酸酶以及酚氧化酶染色中发现阳性反应。此外,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中华绒螯蟹总血细胞数在3 h后明显升高,在6 h达到峰值,约9.57×106个/m L,并显著高于未处理组和生理组;在感染过程中,大颗粒细胞数量明显下降而透明细胞数量明显上升,这种现象在6 h时达到顶峰并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研究表明,在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透明细胞主要通过大量增殖执行吞噬功能来参与免疫应答,而大颗粒细胞主要通过裂解释放胞质中所含免疫相关酶参与免疫反应。其中,各类型细胞之间可能存在相互转化作用,而中间型颗粒细胞为这种转化中的过渡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细胞 细胞分析 细胞酶学分析 THC DHC 嗜水气单胞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