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干细胞采集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黄燕 周正宇 +2 位作者 彭志强 余萍萍 钟幸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74-77,82,共5页
目的探索影响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干细胞动员采集的因素。方法收集80例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疾病类型、采集前病程时间、化疗疗程、采集前疾病缓解状态、动员方案、采集前血常规指标,... 目的探索影响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干细胞动员采集的因素。方法收集80例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疾病类型、采集前病程时间、化疗疗程、采集前疾病缓解状态、动员方案、采集前血常规指标,分析相关因素对CD34+细胞采集数的影响。结果干细胞采集成功患者63例,采集失败患者17例。性别、年龄、疾病类型、采集前缓解状态与CD34+细胞采集数无关(P>0.05)。病程时间、化疗疗程、动员方案、白细胞水平、单核细胞水平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重要影响因素。病程时间≤12个月、化疗疗程<8次的患者采集到的CD34+细胞数显著高于病程时间>12个月、化疗疗程≥8次的患者(P<0.05),普乐沙福动员的患者CD34+细胞数量显著高于rhG-CSF动员和化疗+rhG-CSF动员的患者(P<0.05),采集成功患者的白细胞、单核细胞水平显著高于采集失败者(P<0.05)。结论病程时间和化疗疗程会影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需要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应争取在病程时间≤12个月、化疗疗程<8次时动员,白细胞水平、单核细胞水平具有预测价值,必要时可采用普乐沙福动员以提高采集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采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型食管细胞采集器在蒙古族与汉族食管癌高危人群中的应用研究——蒙古族与汉族细胞学检查结果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阿拉旦乌拉 常志恒 +3 位作者 党彤 王颖莉 汤泊夫 刘璐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2期135-140,145,共7页
目的验证新型食管细胞采集器-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对食管癌的筛查效能,调查分析蒙古族与汉族细胞学检查结果及高危因素。方法(1)选取就诊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1196例食管癌高危人群,采集食管细胞,完善内镜检查及食管的黏膜活检,以... 目的验证新型食管细胞采集器-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对食管癌的筛查效能,调查分析蒙古族与汉族细胞学检查结果及高危因素。方法(1)选取就诊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1196例食管癌高危人群,采集食管细胞,完善内镜检查及食管的黏膜活检,以上消化道内镜活检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验证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效能;(2)选取包头地区参与食管癌筛查的9256例汉族人群及572例蒙古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信息,通过新型食管细胞采集器采集食管细胞,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汉族与蒙古族细胞学阳性的危险因素。结果(1)新型食管细胞采集器-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具有较好的食管癌筛查能力,灵敏度(92.86%)、特异度(99.58%)、PPV(72.22)、NPV(99.92%)、PLR(221.10)、NLR(0.07)、约登指数(0.92)、ROC曲线下面积为0.961(0.923~1.0),截断值取2.50时,灵敏度为92.90%,特异度为88.20%;(2)蒙古族人群细胞学阳性率2.27%高于汉族人群的1.12%(P<0.05);饮酒者占比、热烫饮食习惯人群占比、食用腌制食品人群占比均高于汉族人群(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得出汉族人群的危险因素为,性别(OR=0.381,95%CI:0.256~0.568)、年龄(OR=1.091,95%CI:1.067~1.116)、饮酒(OR=1.693,95%CI:1.150~2.492)、吸烟(OR=2.127,95%CI:1.439~3.143);蒙古族人群的危险因素为性别(OR=0.174,95%CI:0.047~0.638)、年龄(OR=1.124,95%CI:1.052~1.200)、饮酒(OR=3.945,95%CI:1.074~14.489)。结论①新型食管细胞采集器-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对食管癌有较好的筛查效能;②蒙古族人群中性别、年龄、饮酒、热烫饮食习惯是导致细胞学诊断阳性的主要风险因素,汉族人群中性别、年龄、饮酒、吸烟是导致细胞学诊断阳性的主要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筛查 新型食管细胞采集器-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 蒙古族 汉族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成功经桡动脉行干细胞采集患者的护理
3
作者 颜宁宁 程红 +2 位作者 邹燕玉 方思施 钟成丽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8期86-88,共3页
总结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成功经桡动脉行干细胞采集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为精准评估下制定个性化血管通路方案,“预镇痛”理念减轻患者穿刺疼痛,超声可视化下建立桡动脉通路,医护协作下全程密切监测干细胞采集,针对性心理护理,拔管后局... 总结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成功经桡动脉行干细胞采集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为精准评估下制定个性化血管通路方案,“预镇痛”理念减轻患者穿刺疼痛,超声可视化下建立桡动脉通路,医护协作下全程密切监测干细胞采集,针对性心理护理,拔管后局部护理与观察。经治疗与护理,患者顺利完成干细胞采集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桡动脉 细胞采集 护理
下载PDF
新型食管细胞采集器-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在早期食管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李彦蓉 帅平 +3 位作者 王洛伟 张涛 范文川 刘玉萍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09-115,共7页
目的评价新型食管细胞采集器-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在早期食管癌筛查中的诊断效能。方法纳入四川省人民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盐亭县人民医院符合条件的体检人群,进行胃镜检查和新型食管细胞采集器检查,以胃镜-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评价... 目的评价新型食管细胞采集器-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在早期食管癌筛查中的诊断效能。方法纳入四川省人民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盐亭县人民医院符合条件的体检人群,进行胃镜检查和新型食管细胞采集器检查,以胃镜-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该检查在不同食管病变中的诊断效能;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其对早期食管癌的筛查效能。结果新型食管细胞采集器-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筛查能力最好(灵敏度90.91%,特异度99.737%);对于早期食管癌的筛查ROC曲线下面积为0.946(0.899~0.994),灵敏度为84.20%,特异度为96.20%,约登指数0.804。结论新型食管细胞采集器-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对各食管病变筛查的特异度超过90%,适合成为早期食管癌的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食管癌癌前病变 新型食管细胞采集 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 诊断效能
下载PDF
非血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杨欢 唐瑜 +1 位作者 孙华 向红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5-1559,共5页
目的:分析非血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岳阳市中心医院113例非血缘供者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相关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3例供者均成功动员采集,干细胞采集物中MNC... 目的:分析非血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岳阳市中心医院113例非血缘供者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相关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3例供者均成功动员采集,干细胞采集物中MNC数为(12.40±7.41)×10^(8)/kg、CD34^(+)细胞数为(10.64±8.07)×10^(6)/kg。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供者的干细胞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女性供者(P=0.015),采集前白细胞计数与干细胞采集物有核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388),供者体重、采集前外周血CD34^(+)细胞比例与干细胞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259,r=0.780),供者rhG-CSF日剂量与干细胞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285)两种动员剂(惠尔血和格拉诺赛特)均取得良好动员采集效果。多因素分析显示,采集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是干细胞采集物有核细胞计数的影响因素(P <0.001),采集前外周血CD34^(+)细胞比例是干细胞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非血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效果良好,采集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CD34^(+)细胞比例是预测采集效果的较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血缘供者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改良补钙通道的应用
6
作者 仝雪娟 樊凤艳 +1 位作者 刘丽聪 周菁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在外周血干细胞(PBSC)采集过程中使用改良补钙通道进行钙剂补充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4—12月在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进行PBSC采集的供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6例,女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9例)和试验组(111... 目的探讨在外周血干细胞(PBSC)采集过程中使用改良补钙通道进行钙剂补充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4—12月在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进行PBSC采集的供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6例,女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9例)和试验组(111例)。对照组在采集开始后建立第三条静脉通道进行钙剂补充,试验组在回血端接入补钙通道。对比两组供者低钙血症发生情况、采集后血钙水平及PBSC采集质量。结果对照组供者低钙血症发生率(16.51%)与试验组(17.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供者低钙血症发生率为29.63%(16/54),明显高于男性供者的12.65%(21/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96,P=0.004)。结论PBSC采集过程中使用改良方式进行补钙可以达到有效补钙的目的,有助于保证PBSC采集质量,减轻供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采集 补钙 静脉 低钙血症 高钙血症
下载PDF
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因素分析
7
作者 田华 李敏燕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7期807-810,共4页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因素。方法将北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2月至2023年3月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性别、年龄、疾病的国际预后分期(ISS)、动员前的化疗次数、疾病...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因素。方法将北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2月至2023年3月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性别、年龄、疾病的国际预后分期(ISS)、动员前的化疗次数、疾病状态及既往化疗方案中是否含有来那度胺等因素对造血干细胞采集结果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及动员前疾病状态与采集是否成功无关(P>0.05);ISS分期、动员前的化疗次数以及既往化疗方案中是否含有来那度胺与采集是否成功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动员前化疗<6个周期是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成功的有利因素(P=0.045)。结论疾病的ISS分期、动员前的化疗次数及动员前化疗方案是否含有来那度胺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中的CD34+细胞数和采集是否成功有关。符合自体移植条件的患者,应尽可能在化疗<6个周期时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以此提高最终采集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造血干细胞采集 自体移植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结果预测模型研究
8
作者 李若冰 唐古生 +3 位作者 鲁桂华 罗艳蓉 唐圆月 彭艳妮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4期293-297,共5页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采集结果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采集结果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22年6月在我院血液内科接受PBSC采集的57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对研究组402例患者PBSC采集结果的影响因素进...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采集结果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采集结果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22年6月在我院血液内科接受PBSC采集的57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对研究组402例患者PBSC采集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R语言建立预测模型,并通过验证组170例患者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自体PBSC采集结果影响因素包括患者性别、吸烟史、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所构建的预测模型在研究组和验证组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5和0.875。结论所建立线列图模型能够有效筛选自体PBSC采集失败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恶性血液病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 预测模型 高危筛查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细胞采集路径规划研究
9
作者 王士信 杨俊丹 邹昱垚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3年第9期60-63,共4页
针对医疗仪器中采集细胞时耗费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相遇蚁群算法以优化细胞采集路径。首先,根据细胞坐标位置判断出细胞在载玻片上分布不均匀的特点,这样原有的传统行列采集方式就存在费时问题,经过分析把细胞采集路径问题转化为... 针对医疗仪器中采集细胞时耗费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相遇蚁群算法以优化细胞采集路径。首先,根据细胞坐标位置判断出细胞在载玻片上分布不均匀的特点,这样原有的传统行列采集方式就存在费时问题,经过分析把细胞采集路径问题转化为经典的旅行商问题(TSP)。其次,根据基本蚁群算法的正反馈机制中存在有利于算法的收敛而不利于搜索的多样性问题,提出采用改进的相遇蚁群算法。仿真测试结果证明,改进的相遇蚁群算法应用于多种细胞个数的标本中进行采集时,所用的采集路径距离都比传统行列采集方式的路径距离明显变小,证明了相遇蚁群算法在细胞采集路径规划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采集 路径优化 旅行商问题 相遇蚁群算法
下载PDF
PA-PV通路与CVC-PV通路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0
作者 何艳梅 胡婉贞 +2 位作者 苏明君 梁倩云 李宇倩 《医药前沿》 2023年第35期69-71,共3页
目的:比较外周动脉-外周静脉(PA-PV)通路和中心静脉-外周静脉(CVC-PV)通路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33例患者,按血管通路分为CVC-PV组15例,PA-PV... 目的:比较外周动脉-外周静脉(PA-PV)通路和中心静脉-外周静脉(CVC-PV)通路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33例患者,按血管通路分为CVC-PV组15例,PA-PV组18例。两组均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仪的Auto PBSC程序进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比较两组采集物质量、采集顺利情况及采集相关并发症的差异,以评估PA-PV通路在干细胞采集中的可行性及优势。结果:两组干细胞采集量,采集物白细胞、单个核细胞、CD34^(+)细胞总数,CD34^(+)细胞比例以及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A-PV组报警次数低于CVC-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采集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PV组1例患者因首次穿刺失败而产生一2cm×1cm的皮下血肿,两组其余患者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PA-PV不影响干细胞采集质量,可保障采集的顺利,为临床中外周血管条件欠佳的干细胞移植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干细胞采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 中心静脉 外周血干细胞 细胞采集
下载PDF
全程护理在小儿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分析
11
作者 辛文英 崔琼凤 陈应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161-164,共4页
探讨对于小儿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患儿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需要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患儿86例。纳入到研究中的患儿应用了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分成了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对应为各组的患儿43... 探讨对于小儿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患儿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需要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患儿86例。纳入到研究中的患儿应用了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分成了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对应为各组的患儿43例。予以对照组患儿应用了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患儿应用了全程护理。研究主要是观察了患儿的采集过程中配合度的情况、采集期间发生枸橼酸中毒的占比,此外还同时进行采集期间的血钙以及血钾水平的检测以及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患儿采集过程中,配合度为93.02%,这一数据要相比对照组74.42%明显更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采集期间,观察组患儿发生枸橼酸中毒占比4.65%要比对照组患儿23.26%更高(P<0.05);患儿在采集前、采集10min、采集30min检测的血钾与血钙表现出逐渐下降的情况,但是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均是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需要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小儿,应用全程护理方式有助于提高小儿的配合度,降低采集过程枸橼酸中毒的发生率,并且也可避免血钾与血钙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 小儿 全程护理 枸橼酸中毒
下载PDF
基于免疫蚁群优化算法的细胞采集路径规划研究
12
作者 王士信 付腾达 陈淑玲 《无线互联科技》 2023年第13期115-118,135,共5页
针对自动化仪器中细胞采集路径规划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免疫蚁群优化算法。通过免疫蚁群优化算法,可以充分发挥人工免疫算法的优势,从而快速随机地搜索出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并且根据蚁群算法的初始信息素分布,可以有效地生成最... 针对自动化仪器中细胞采集路径规划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免疫蚁群优化算法。通过免疫蚁群优化算法,可以充分发挥人工免疫算法的优势,从而快速随机地搜索出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并且根据蚁群算法的初始信息素分布,可以有效地生成最优的解决方案。在通过TSP经典数据的实践检验之后,文章将免疫蚁群算法应用于细胞采集路径的优化,以确保它的高效性和准确性。经过与蚁群算法和人工免疫算法的比较,文章发现免疫蚁群算法具有出色的收敛性和优化能力,它能够有效地找出细胞采集的最佳路径,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蚁群算法 路径规划 细胞采集
下载PDF
自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李 张琼 +2 位作者 王晓平 胡宇音 金燕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8期1149-1149,共1页
关键词 细胞采集 护理配合 外周血造血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自身 单个核白细胞 造血干细胞
下载PDF
151例淋巴瘤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孙巍 高敏 +4 位作者 谢嵘 杨玉琴 胡新阳 张春丽 代新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6-421,共6页
目的:分析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过程中各相关因素对干细胞采集量的影响,以期能更好地提高病人干细胞采集的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51例淋巴瘤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采集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所采集的造血干细胞数量的... 目的:分析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过程中各相关因素对干细胞采集量的影响,以期能更好地提高病人干细胞采集的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51例淋巴瘤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采集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所采集的造血干细胞数量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理类型、分期、动员方案、采集天数、输注血制品、病程时间及所经历化疗疗程等。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身高、体重、病理类型、分期、动员方案、采集天数、血制品输注等对干细胞采集数量影响不显著;CD34^+细胞采集量和年龄显著相关(r=-0.248,P=0.002),年龄大于50岁后,CD34^+细胞的采集量下降明显,大于60岁CD34^+细胞采集量降低显著;患者患病病程时间和动员前所经历化疗疗程数对CD34^+细胞采集量有显著影响。每次CD34^+细胞采集量与采集前血常规指标中的WBC(r=0.053,P=0.527)无显著相关,但与单个核细胞百分数(r=0.260,P=0.002)和单个核细胞绝对值(r=0.338,P=0.00003)相关显著。结论:60岁以下,动员前化疗疗程较少,动员后单个核细胞数在(2-6)×109/L之间患者可能有更高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程序对健康供者造血干细胞采集物细胞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春红 姚建娜 +5 位作者 刘芳 王晓娟 马娟娟 崔咪咪 张梅 王晓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69-1872,共4页
目的:观察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PBSC程序以及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对采集的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成分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对12例供者随机应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PBSC程序以及Spect... 目的:观察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PBSC程序以及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对采集的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成分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对12例供者随机应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PBSC程序以及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观察应用不同采集程序获得的采集物中单个核细胞、CD34^+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数的差异。结果:两种采集程序在循环血量、采集时间及抗凝剂使用量方面无显著差异。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PBSC程序采集的采集物体积及单个核细胞计数均低于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的采集物体积及单个核细胞计数。AutoPBSC程序采集的CD34^+细胞计数高于MNC程序采集的CD34^+细胞计数。AutoPBSC程序采集物中混入的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较MNC程序中多,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相比,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PBSC程序采集的造血干细胞数量多,混入的淋巴细胞及血小板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 MNC程序 AUTO PBSC程序
下载PDF
绵羊卵母细胞采集、体外成熟和胚胎体外培养对体外受精技术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闵江涛 杜卫华 +3 位作者 赵学明 郝海生 杭苏琴 朱化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2-207,共6页
利用屠宰场采集的绵羊卵巢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卵母细胞采集方法(卵泡冲洗法、剖切法、注射器抽吸法和真空泵抽吸法)、成熟液中添加不同来源激素(BIONICHE或宁波激素厂生产FSH/LH)和血清(发情绵羊血清或胎牛血清),以及mSOF和mCR胚... 利用屠宰场采集的绵羊卵巢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卵母细胞采集方法(卵泡冲洗法、剖切法、注射器抽吸法和真空泵抽吸法)、成熟液中添加不同来源激素(BIONICHE或宁波激素厂生产FSH/LH)和血清(发情绵羊血清或胎牛血清),以及mSOF和mCR胚胎培养体系对绵羊体外受精各环节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卵泡冲洗法获得A、B两级卵母细胞比例为77.1%,显著高于其他3种方法(P<0.05),添加BIONICHE FSH/LH+ESS成熟液中,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高于其他添加方式(P<0.05),mSOF和mCR胚胎培养体系在卵裂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mSOF组中囊胚率和孵化率均显著高于mCR组(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中卵泡冲洗法更适合绵羊卵母细胞采集,成熟液中添加BIONICHE FSH/LH和ESS可显著促进绵羊卵母细胞成熟;与mCR培养体系相比,mSOF培养体系更适合绵羊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体外受精 卵母细胞采集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下载PDF
儿童患者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曦 陈幸华 +7 位作者 刘林 彭贤贵 王庆余 孔佩艳 刘红 张怡 高蕾 钟永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584-158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儿童患者外周血干细胞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对 10例儿童患者在经化疗 +生长因子方案动员后使用CS 3 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 (Baxter公司 )、儿童专用SVCH分离夹并选择儿童单个核细胞收集程序进行外周血干细... 目的 探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儿童患者外周血干细胞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对 10例儿童患者在经化疗 +生长因子方案动员后使用CS 3 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 (Baxter公司 )、儿童专用SVCH分离夹并选择儿童单个核细胞收集程序进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结果 所有病例均采集成功 ,采集次数 2~ 4次 ,平均 2 .3次 ,单个核细胞数 (MNC) :5 .4( 3 .6~7.8)× 10 8 kg ,CD3 4+ 细胞为 6.1( 3 .1~ 18.5 )× 10 6 kg ,CFU GM为 3 .3 ( 1.6~ 5 .1)× 10 5 kg ,台盼蓝拒染率 :98.5 ( 97~ 10 0 ) %,副作用小。结论 由于儿童自身的特殊性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较成人不同 ,为确保采集成功应选用专用器械和程序 ,做好采集前准备、控制血液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细胞采集
下载PDF
一种血细胞分离机不同转速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清 廖和东 +3 位作者 蒋迷 韩风 杨泽松 李招权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1种血细胞分离机不同转速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方法 229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病例依1 500、1 550、1 600、1 650、1 700、1 750 r/min分组采集,采集后分别检测干细胞采集物WBC、Hct、Plt、MNC及CD34+细胞比例,统计... 目的探讨1种血细胞分离机不同转速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方法 229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病例依1 500、1 550、1 600、1 650、1 700、1 750 r/min分组采集,采集后分别检测干细胞采集物WBC、Hct、Plt、MNC及CD34+细胞比例,统计分析组间差异。结果结果提示,随转速提高,采集物WBC及Plt逐渐升高,而Hct、MNC及CD34+细胞比例则逐渐降低,与1 500 r/min组相比,除WBC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1 650 r/min组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不同转速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有一定程度影响,采集时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采用较低的离心转速[(1 500-1 600)r/min],以保证采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 转速 细胞分离机
下载PDF
肿瘤细胞生物治疗中单个核细胞采集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江颖 郑晓缺 +9 位作者 李玲玲 迟红旭 仇学得 姚欢 田静 林洁 张雷英 刘晓敏 于洋 汪德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22-628,共7页
目的:探讨在肿瘤细胞生物治疗单个核细胞采集中,影响终产品单个核细胞计数(mononuclear cell,MNC)和采集效率(collection efficiency,CE)的因素。方法:对共计142例肿瘤患者和健康供者的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 目的:探讨在肿瘤细胞生物治疗单个核细胞采集中,影响终产品单个核细胞计数(mononuclear cell,MNC)和采集效率(collection efficiency,CE)的因素。方法:对共计142例肿瘤患者和健康供者的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全身血容量、诊断类别、血管通路、操作者、终产品量、ACD抗凝剂用量、流速、循环次数、采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去掉抗凝剂的循环血量、终产品单个核细胞计数和单个核细胞的采集效率。其中单个核细胞CE(%)=终产品MNC×100/(采前MNC×去掉抗凝剂的循环血量)。采用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影响终产品MNC和CE的因素。结果:肿瘤患者的CE高于健康供者(24.41±1.91,20.01±0.99,P=0.043),不同操作者之间CE不同(P=0.01,H=18.59)。终产品MNC与终产品容量、ACD抗凝剂用量、采前淋巴细胞计数呈正相关(P=0.00,P=0.01,P=0.00,r=0.811);MNC的CE与流速、采前RBC计数呈负相关,与操作者工作年限、ACD抗凝剂用量呈正相关(P=0.01,P=0.04,P=0.03,P=0.00,r=0.495)。结论:采前淋巴细胞计数越高、ACD抗凝剂用量和终产品容量越多,终产品MNC越多;ACD抗凝剂用量越多,操作者资历越高单个核细胞CE越高;采前RBC越高、采集流速越快,单个核细胞CE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生物治疗 单个核细胞采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彩利 林欢 +1 位作者 孙春红 刘芳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3年第9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的87例患者按住院时间分组,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为对照组(43例),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为观察组(44例)。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流程对患者实...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的87例患者按住院时间分组,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为对照组(43例),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为观察组(44例)。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流程对患者实施规范化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质量高于对照组,而枸橼酸盐中毒反应、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首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显著提升(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降低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了采集液的数量和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移植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细胞采集 临床护理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