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司匹林逆转肝癌上皮细胞间质化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于松宁 惠永峰 +3 位作者 宋建军 董理 张超 陈本栋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89-291,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能否抑制肝癌增殖过程中发生的上皮细胞间质化改变。方法构建12只裸鼠人肝癌原位生长模型,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连续5周灌胃阿司匹林(0.3g/kg),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治疗结束后取肺脏和肝脏,连续切片检测...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能否抑制肝癌增殖过程中发生的上皮细胞间质化改变。方法构建12只裸鼠人肝癌原位生长模型,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连续5周灌胃阿司匹林(0.3g/kg),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治疗结束后取肺脏和肝脏,连续切片检测2组肺转移结节数目,免疫组化检测2组肝癌组织中上皮细胞间质化改变(EMT)相关标志物E-cadherin、vimentin及N-cadherin的表达。结果阿司匹林治疗后肝癌大小无明显变化,而肺转移结节数却明显降低,即对照组(26.33±5.43)个与治疗组(11.43±2.5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1),且E-cadherin在阿司匹林治疗后的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P=0.0116),而代表间质特点的Vi-mentin和N-cadherin则在阿司匹林治疗后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肝癌发生上皮细胞间质化改变,减少肺转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上皮细胞间质化改变 E-钙粘蛋白 N-钙粘蛋白 波形蛋白
下载PDF
地拉罗司通过诱导上皮细胞间质化改变促进窄蒂皮瓣微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子寒 赵天兰 +2 位作者 余道江 谢晓明 伍丽君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讨地拉罗司能否通过诱导上皮细胞发生间质化改变,从而促进皮瓣微血管生成。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I组和Ⅱ组,2组又分别分为a、b组,每组各8只。Ⅰa组连续7d灌胃地拉罗司100mg/kg,Ⅰb组连续7d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灌... 目的探讨地拉罗司能否通过诱导上皮细胞发生间质化改变,从而促进皮瓣微血管生成。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I组和Ⅱ组,2组又分别分为a、b组,每组各8只。Ⅰa组连续7d灌胃地拉罗司100mg/kg,Ⅰb组连续7d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结束后,次日行大鼠背部窄蒂皮瓣成形术,术中观察皮下微血管情况,术后第7天观察皮瓣愈合情况,并计算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Ⅱa组连续7d灌胃地拉罗司100mg/kg,皿组连续7d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结束后,次日行大鼠背部窄蒂皮瓣成形术,术后第3天皮瓣远端采集标本,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检测分化簇因子34(CD34)、E钙黏素、波形蛋白的含量,并计算皮瓣微血管密度。结果Ia组皮瓣下微血管生长较Ⅰb组旺盛。Ⅰa组皮瓣存活率100%,Ⅰb组存活率62.5%(P〈0.05);Ⅰa和Ⅰb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004-0.00)%和(84.064-4.42)%(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法检测示Ⅱa组E钙黏素低于卫Ⅱb,而波形蛋白、CD34的表达量高于皿(P〈0.05)。结论地拉罗司能够通过诱导上皮细胞发生间质化改变促进皮瓣组织微血管生成,具有较强的促进窄蒂皮瓣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地拉罗司 微血管密度 簇因子34 上皮细胞间质化改变
原文传递
SPARC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能力影响的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沈超琴 严婷婷 +2 位作者 陈豪燕 房静远 洪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27-1134,共8页
目的·分析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蛋白(SPARC)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提取GSE9348数据集的生物信息学资料,分析SPARC在结直肠癌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在CE... 目的·分析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蛋白(SPARC)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提取GSE9348数据集的生物信息学资料,分析SPARC在结直肠癌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在CEO数据库中提取具有患者临床信息及预后资料的GSE12945数据集,分析SPARC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Cox生存分析。运用GSEA分析探讨SPARC与结直肠癌进程中生物学通路的关系。运用侵袭实验观察在结直肠癌细胞HT29中下调SPARC后,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在HT29、HCT116细胞中下调SPARC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SPAR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0.000)。SPARC高表达患者生存期显著短于低表达患者(P=0.029)。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低分化程度、肿瘤复发以及SPARC高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GSEA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和创伤愈合通路相关基因在SPARC高表达患者中富集。结直肠癌细胞中下调SPARC能降低细胞侵袭能力并能抑制N-cadherin、TWIST1、SNAIL2等表达。结论·SPARC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增高,且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SPARC能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可能与SPARC参与细胞间质化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蛋白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细胞间质化改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