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与细胞骨架蛋白tensin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晓煜 焦云娟 +4 位作者 冶亚平 崔静 姬颖华 张哲莹 赵卫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与细胞骨架蛋白tensin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在食管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正常食管黏膜、20例食管上皮非典型增生、24例原位癌、4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表达情况,并探讨PTEN与食... 目的探讨与细胞骨架蛋白tensin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在食管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正常食管黏膜、20例食管上皮非典型增生、24例原位癌、4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表达情况,并探讨PTEN与食管鳞癌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正常食管黏膜、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及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85.00%、70.83%和45.45%,原位癌、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率低于正常食管黏膜(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率低于原位癌和食管上皮非典型增生组织(P<0.05)。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食管鳞癌组织中在患者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0%(15/20)、21.43%(3/14)、20.00%(2/10),高分化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中分化和低分化食管鳞癌组织中(P<0.05),中分化和低分化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TEN表达降低可能与食管鳞状上皮癌变有关,并可能在食管癌早期形成与发展中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骨架蛋白tensin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 非典型增生 食管癌
下载PDF
皮肤病理性瘢痕形成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制
2
作者 梅新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皮肤病理性瘢痕是人体皮肤组织损伤后的一种纤维过度增生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众多因素,是各种细胞及细胞因子相互作用、调控的结果。其组织学特点是大量成纤维细胞(FB)增生,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肥大细胞(MC)释放细胞因子,刺激EC... 皮肤病理性瘢痕是人体皮肤组织损伤后的一种纤维过度增生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众多因素,是各种细胞及细胞因子相互作用、调控的结果。其组织学特点是大量成纤维细胞(FB)增生,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肥大细胞(MC)释放细胞因子,刺激ECM合成。Caspase蛋白调控FB细胞的凋亡,参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TGF-β、α-MSH、TNF-α、PDGF、IGF-1、IL-8、bFGF等细胞因子及细胞骨架基因相关蛋白、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细胞凋亡 细胞因子类 细胞骨架基因相关蛋白 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
下载PDF
先天性白内障的基因定位 被引量:2
3
作者 乐琦骅 卢奕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2年第4期193-198,共6页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的致盲眼病 ,约有 1 /3与遗传有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对于先天性白内障的遗传方式、引起该疾病的相关基因及其突变的研究有很大进展。迄今为止已经发现 ,至少有五大类基因 ,几十个基因位点与遗传性先...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的致盲眼病 ,约有 1 /3与遗传有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对于先天性白内障的遗传方式、引起该疾病的相关基因及其突变的研究有很大进展。迄今为止已经发现 ,至少有五大类基因 ,几十个基因位点与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有关。本文通过复习文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方式 基因突变 晶状体蛋白基因 膜蛋白基因 同源盒基因 生长因子基因 细胞骨架蛋白基因 先天性白内障 基因定位
下载PDF
石杉碱甲对电休克模型大鼠海马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及活性调节的细胞骨架联合基因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成敬 王高华 +1 位作者 程自立 肖玲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6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石杉碱甲对电休克模型大鼠海马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活性调节的细胞骨架联合基因(ARC)活性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电休克对照组和电休克组,再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S组、ES组)和石杉碱甲组(CH组、E... 目的观察石杉碱甲对电休克模型大鼠海马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活性调节的细胞骨架联合基因(ARC)活性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电休克对照组和电休克组,再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S组、ES组)和石杉碱甲组(CH组、EH组)。第1~17天行生理盐水或石杉碱甲灌胃;第8~17天给予假电痉挛刺激或电痉挛刺激;第18天行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然后各组大鼠随机取6只处死取海马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蛋白、ARC活性。结果CS组与CH组的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ES组的潜伏期显著长于CS组(P〈0.01)。EH组潜伏期与CH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ES组潜伏期长于EH组(P〈0.05)。CS组与CH组的P-ERK/2、ARC蛋白表达水平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ES组的P-ERK1/2、AR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S组(P〈0.01)。EH组P-ERK1/2、ARC蛋白表达水平与CH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ES组P-ERK1/2、ARC蛋白表达水平低于EH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石杉碱甲能减轻电休克模型大鼠记忆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海马P-ERK、ARC的活性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休克 石杉碱甲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活性调节的细胞骨架联合基因
原文传递
哺乳动物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基因表达
5
作者 张军强 丁家桐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2年第3期5-7,共3页
关键词 哺乳动物 精子发生过程 基因表达 原癌基因 无精子因子基因 细胞骨架蛋白基因 同工酶基因
下载PDF
裸鼠高成瘤性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系基因表达谱变化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莉 许小平 +5 位作者 王健民 李瑶 许宏 吕书晴 费新红 黄正霞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6-200,共5页
目的 通过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聚类分析,研究裸鼠高成瘤性的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系K5 6 2 n/VCR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含1 2 80 0余条基因的基因芯片技术,对K5 6 2 n/VCR和K5 6 2 n细胞进行表达谱差异的研究,分析基因表达特征,从... 目的 通过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聚类分析,研究裸鼠高成瘤性的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系K5 6 2 n/VCR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含1 2 80 0余条基因的基因芯片技术,对K5 6 2 n/VCR和K5 6 2 n细胞进行表达谱差异的研究,分析基因表达特征,从基因表达水平探讨耐药机制的发生。结果 在1 2 80 0条基因中,K5 6 2 n和K5 6 2 n/VCR细胞在3次实验中均有差异表达的基因有5 8条,其中K5 6 2 n细胞表达上调的有5 7条,表达下调的有1条。在这5 8条基因中,有4 6条已在GeneBank中登录,1 2条为未知功能基因。已知功能的37条基因可分成1 0类,即耐药相关基因、细胞周期蛋白、信号传导基因、转录因子基因、代谢相关基因、细胞骨架基因、凋亡相关基因、转录后加工基因、热休克蛋白基因及癌基因。结论 K5 6 2 n/VCR的耐药机制是复杂的,涉及多个基因的表达变化。除已知的耐药相关基因外,部分基因表达改变符合多药耐药细胞的生物学行为,部分基因高度怀疑在耐药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确切的机理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鼠高成瘤性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 基因表达谱 变化分析 K562-n细胞 耐药相关基因 热休克蛋白基因 耐药机制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表达水平 细胞周期蛋白 代谢相关基因 细胞骨架基因 凋亡相关基因 多药耐药细胞 基因表达改变
原文传递
肌钙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珍祥 吴军 +1 位作者 易绍萱 陈希纬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患者不同时期增生性与非增生性瘢痕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肌钙蛋白的基因特异片段,制成寡核苷酸探针与瘢痕组织切片原位杂交,同时,将各标本进行组织块培养。制成成纤...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患者不同时期增生性与非增生性瘢痕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肌钙蛋白的基因特异片段,制成寡核苷酸探针与瘢痕组织切片原位杂交,同时,将各标本进行组织块培养。制成成纤维细胞爬片,进行原位杂交,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肌钙蛋白基因在早期增生性瘢痕中表达均明显强于晚期增生性及非增生性瘢痕。结论:瘢痕增生挛缩与细胞骨架运动的相关基因存在密切关系,而肌钙蛋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可能实现减轻瘢痕增生与挛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细胞骨架基因 肌钙蛋白
下载PDF
C-mer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与意义
8
作者 王珍祥 李世荣 吴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 原癌基因C mer与增生性病变关系密切。本研究探讨它在增生性瘢痕中所起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收集瘢痕作为研究对象 ,利用原癌基因C mer的基因特异片段制成寡核苷酸探针 ,与瘢痕组织切片和成纤维细胞爬片原位杂交 ,统计学处理后分... 目的 原癌基因C mer与增生性病变关系密切。本研究探讨它在增生性瘢痕中所起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收集瘢痕作为研究对象 ,利用原癌基因C mer的基因特异片段制成寡核苷酸探针 ,与瘢痕组织切片和成纤维细胞爬片原位杂交 ,统计学处理后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 早期增生性瘢痕中C mer基因的探针在组织细胞中有较强阳性的反应 ,而非增生瘢痕则阳性反应较低 ,正常皮肤则更少。将增生性瘢痕与非增生瘢痕对比 ,二者差别特别显著。成纤维细胞爬片杂交结果存在相同的结果。结论 原癌基因C mer与瘢痕增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同时 ,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有望实现减轻瘢痕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细胞骨架基因 原癌基因 C-mer
下载PDF
Chemical Physics in Living Cells-using Light to Visualize and Control Intra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9
作者 Vishnu V.Krishnamurthy Kai Zh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75-392,613,共19页
Cells are crowded microenvironments filled with macromolecules undergoing constant phys- ical and chemical interactions. The physicochemical makeup of the cells aff)cts various cellular responses, determines cell-cel... Cells are crowded microenvironments filled with macromolecules undergoing constant phys- ical and chemical interactions. The physicochemical makeup of the cells aff)cts various cellular responses, determines cell-cell interactions and influences cell decisions.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diff)r between cells and within cells. Moreover, these properties are subject to dynamic changes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signals, which often demand adjustments in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states of intracellular molecules. Indeed, cellular responses such as gene expression rely on the faithful relay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outside to the inside of the cell, a process terrned signal transduction. The signal often traverses a complex path across subcellular spaces with variable physical chemistry, sometimes even influencing it. Understanding the molecular states of such signaling molecules and their intracellular environments is vital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ell. Exploring such intricate spaces is possible today largely because of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tools. Here, we focus on one tool that is commonly used in chemical physics studies light. We summarize recent work which uses light to both visualize the cellular environment and also control intracel- lular processes along the axis of signal transduction. We highlight recent accomplishments in optical microscopy and optogenetics, an emerging experimental strategy which utilizes light to control the molecular processes in live cells. We believe that optogenetics lends un- precedented spatiotemporal precision to the manipulation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n biological contexts. We hope to use this work to demonstrate new opportunities for chemical physicis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pursuing 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ques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OGENETICS Signal transduction Optical rnicroscopy Super-resolution irnag ing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Receptor Cytoskeletal track Cargo trafficking Gene tran scription and translation
下载PDF
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基因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芳 季健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3,共4页
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晶状体疾病,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文中总结近年来,先天性自内障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就先天性白内障的致病基因及其功能加以综述。晶状体的发育是由多种基因及其产物在时间、空间上协调作用... 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晶状体疾病,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文中总结近年来,先天性自内障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就先天性白内障的致病基因及其功能加以综述。晶状体的发育是由多种基因及其产物在时间、空间上协调作用而指导完成的。涉及的基因包括晶状体蛋白基因(CRYAA、CRYAB、CRYBA1/A3、CRYBA4、CRYBB1、CRYBB2、CRYBB3、CRYGC、CRYGD、CRYGS)、缝隙连接通道蛋白基因(GJAI、GJA3、GJAB)、膜蛋白基因(GJA3、GJA8、MIP、LIM2)、细胞骨架蛋白基因(BF—SP2)、转录调节因子基因(HSF4、MAF、PITX3、PAX6)、铁蛋白轻链基因(FTL)、生长因子基因等。迄今为止已发现39个与白内障相关的基因位点,其中的23个与单纯性遗传性白内障有关,已成功克隆的相关基因有1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晶状体蛋白基因 缝隙连接通道蛋白基因 膜蛋白基因 细胞骨架蛋白基因 转录调节因子基因 铁蛋白轻链基因 生长因子基因
原文传递
波形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珍祥 吴军 易绍萱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3年第5期293-295,共3页
目的 波形蛋白是中等纤维的主要成分之一 ,在细胞骨架与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探讨波形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程度及对瘢痕增生与挛缩的作用。方法 收集患者不同时期增生与非增生瘢痕作为研究标本 ,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出的差异基因 ,... 目的 波形蛋白是中等纤维的主要成分之一 ,在细胞骨架与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探讨波形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程度及对瘢痕增生与挛缩的作用。方法 收集患者不同时期增生与非增生瘢痕作为研究标本 ,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出的差异基因 ,选择波形蛋白的基因特异片段 ,制成寡核苷酸探针与瘢痕组织切片原位杂交。同时 ,将各标本进行组织块培养 ,制成成纤维细胞爬片 ,进行原位杂交。结果 波形蛋白基因在 3个月 ,6个月的增生性瘢痕中表达均明显强于 9个月 ,12个月增生瘢痕及非增生瘢痕 ,阳性细胞比例也高于 9个月 ,12个月增生瘢痕及非增生瘢痕。结论 瘢痕增生挛缩与细胞骨架运动的相关基因存在密切关系 ,而波形蛋白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 ,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蛋白 增生性瘢痕 基因表达 细胞骨架基因
原文传递
原肌球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与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晨阳 马兵 +3 位作者 许雪峰 易绍萱 彭阳 孙榆 《华西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1206-1208,共3页
目的原肌球蛋白是肌球蛋白主要相关蛋白之一,在细胞骨架与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探讨原肌球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有助于揭示瘢痕挛缩的产生机制。方法收集2006年3月-2008年7月48例患者不同时期增生与非增生瘢痕组织标本,利用基因... 目的原肌球蛋白是肌球蛋白主要相关蛋白之一,在细胞骨架与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探讨原肌球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有助于揭示瘢痕挛缩的产生机制。方法收集2006年3月-2008年7月48例患者不同时期增生与非增生瘢痕组织标本,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出的瘢痕相关基因——原肌球蛋白基因特异片段,制备成寡核苷酸探针与瘢痕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杂交。同时,将各标本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制备成纤维细胞爬片,进行原位杂交。结果原肌球蛋白基因在3、6个月的增生性瘢痕中表达均明显强于9、12个月增生性瘢痕及非增生性瘢痕,阳性细胞比例也高于9、12个月增生性瘢痕及非增生性瘢痕。结论瘢痕增生挛缩与细胞骨架运动的相关基因存在密切关系,而原肌球蛋白可能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细胞骨架基因 原肌球蛋白
原文传递
石杉碱甲对电休克大鼠记忆、ARC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成敬 李承晏 +2 位作者 王高华 陈振华 肖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27期5230-5233,共4页
目的:研究石杉碱甲对电休克模型大鼠记忆和海马活性调节的细胞骨架联合基因(Activity-regulated cytoskeletal-associated gene,ARC)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电休克对照组和电休克组,再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S组、ES组)和石... 目的:研究石杉碱甲对电休克模型大鼠记忆和海马活性调节的细胞骨架联合基因(Activity-regulated cytoskeletal-associated gene,ARC)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电休克对照组和电休克组,再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S组、ES组)和石杉碱甲组(CH组、EH组)。第1-17天行生理盐水或石杉碱甲灌胃;第8-17天给予假电痉挛刺激或电痉挛刺激;第18天水迷宫定位航线实验;然后各组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取海马用RT-PCR检测ARC 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ARC蛋白表达水平,一组于48小时后行水迷宫空间位置探寻实验。结果:电休克导致大鼠显著记忆障碍,ARC mRNA、ARC蛋白表达水平较假电休克对照组显著下降;而石杉碱甲干预的电休克大鼠记忆保持较好,ARC mRNA、AR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干预的电休克大鼠,与假电休克大鼠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石杉碱甲能减轻电休克模型大鼠记忆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海马ARC的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休克 石杉碱甲 记忆障碍 活性调节的细胞骨架联合基因
原文传递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morphometric traits in multiple families of common carp(Cyprinus carpio) 被引量:1
14
作者 Xianhu Zheng Youyi Kuang +4 位作者 Weihua Lv Dingchen Cao Zhipeng Sun Wu Jin Xiaowen Sun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87-297,共11页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 mapping is frequently used to understand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quantitative traits.Herein,we performed a genome scanfor QTL affecting the morphometric characters in eight full-sib f...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 mapping is frequently used to understand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quantitative traits.Herein,we performed a genome scanfor QTL affecting the morphometric characters in eight full-sib families containing 522 individuals using different statistical methods(Sib-pair and half-sib model).A total of 194 QTLs were detected in 25 different regions on 10 linkage groups(LGs).Among them,37 QTLs on five LGs(eight,13,24,40 and 45) were significant(5%genome-wide level),while the remaining 40(1%chromosome-wide level) and 117(5%chromosome-wide level) indicated suggestive effect on those traits.Heritabilities for most morphometric traits were moderate to high,ranging from 0.21 to 0.66,with generally strong phenotypic and genetic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traits.A large number of QTLs for morphometric traits were co-located,consistent with their high correlations,and may reflect pleiotropic effect on the same genes.Biological pathways were mapped for possible candidate genes on QTL regions.One significantly enriched pathway was identified onLG45,which had a P-value of 0.04 and corresponded to the "regula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 pathway".The results are expected to be useful in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 and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the study of gene pathway for morphometric and growth traits of the common ca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on carp morphometric traits QTL heritability pathway
原文传递
A novel de novo mutation of ACTG1 in two sporadic 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 cases
15
作者 Hongyang Wang Jing Guan +7 位作者 Lan Lan Lan Yu Linyi Xie Xu Liu Ju Yang Cui Zhao Dayong Wang Qiuju Wang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729-732,共4页
Dear Editor,Actins are a family of essential cytoskeletal proteins involved in nearly all cellular processes(Lambrechts et al.,2004).Of the six human genes that encode actins,only ACTG1and ACTB are ubiquitously expr... Dear Editor,Actins are a family of essential cytoskeletal proteins involved in nearly all cellular processes(Lambrechts et al.,2004).Of the six human genes that encode actins,only ACTG1and ACTB are ubiquitously expressed.ACTG1(OMIM#604717),which is linked to the DFNA20/26 locus,wasidentified in autosomal dominant, 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 (NSHL) cases (Baek et al., 2012; Liu et al., 2008; Park et al., 2013; Yuan et al., 2016). In addition, some ACTG1 (OMIM #614583) mut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Baraitser-Winter syndrom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developmental delay, facial dysmorphologies, brain malformations, colobomas, and variable hearing loss (Riviere et al., 2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novel de novo mutation of ACTG1 in two sporadic 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 cas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