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中心肌磷脂酶A_2活性和细胞膜微黏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曾志勇 王志农 +3 位作者 徐志云 丁芳宝 何斌 张宝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 (IPC)对体外循环中心肌组织磷脂酶A2 (PLA2 )活性和细胞膜微黏度变化的影响 ,评价IPC的心肌保护作用。  方法 :将 72只健康家猫随机均分为 3组 :单纯体外循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IPC组。在猫体外循环模型的基础...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 (IPC)对体外循环中心肌组织磷脂酶A2 (PLA2 )活性和细胞膜微黏度变化的影响 ,评价IPC的心肌保护作用。  方法 :将 72只健康家猫随机均分为 3组 :单纯体外循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IPC组。在猫体外循环模型的基础上 ,测定各组猫心肌丙二醛含量和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 ,并应用荧光偏振法测定心肌细胞膜的微黏度 ,同时测定心肌组织PLA2 活性。比较IPC组和缺血再灌注组体外循环中心肌细胞膜微黏度和心肌组织PLA2 活性的变化。  结果 :IPC可明显降低体外循环中的血清乳酸脱氢酶浓度、心肌丙二醛含量、心肌细胞膜微黏度和心肌组织PLA2活性。结论 :IPC可通过抑制心肌组织PLA2 活性以维持心肌细胞膜流动性 ,从而发挥其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预处理 体外循环 心肌磷脂酶A2活性 细胞膜微黏度 心肌保护
下载PDF
基于阳离子型铱配合物的黏度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曦 杜海灵 +2 位作者 黄娜 胡磊 王慧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35-39,共5页
以乙基香兰素、1,10-菲罗啉、2-苯基吡啶和三氯化铱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阳离子型铱配合物的荧光探针(LIr).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探针LIr对黏度的响应性质,结果表明探针LIr识别黏度具有专一性,其荧光强度可增强约140倍.由于探... 以乙基香兰素、1,10-菲罗啉、2-苯基吡啶和三氯化铱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阳离子型铱配合物的荧光探针(LIr).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探针LIr对黏度的响应性质,结果表明探针LIr识别黏度具有专一性,其荧光强度可增强约140倍.由于探针LIr对细胞的毒性较低,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成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细胞黏度 铱配合物
下载PDF
血液流变学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明全 吴东明 +1 位作者 杨敏 许颖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疗中的应用。方法运用骨髓细胞形态学对5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确诊,结合血液流变学指标、细胞计数及蛋白质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正常人群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全...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疗中的应用。方法运用骨髓细胞形态学对5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确诊,结合血液流变学指标、细胞计数及蛋白质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正常人群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全血黏度与红细胞数量呈正相关(P<0.0001);血浆黏度与总蛋白、球蛋白浓度呈正相关(P<0.0001),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无相关性(P>0.0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与正常人群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可运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初步检测及疗效检测,具有潜在的临床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黏度 细胞 血流变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兔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脂质过氧化损伤的防治及其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艳蕾 景友玲 +5 位作者 李宏杰 张一兵 段国贤 王小君 张伟 赵春秀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040-2044,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occlusion,SMAO)休克脂质过氧化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经腹分离兔肠系膜上动脉并夹闭2h后松夹,复制SMAO休克动物模型,并于松夹前、后各15min分别将黄芪注射...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occlusion,SMAO)休克脂质过氧化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经腹分离兔肠系膜上动脉并夹闭2h后松夹,复制SMAO休克动物模型,并于松夹前、后各15min分别将黄芪注射液1mL/kg以2倍的NS配制自耳缘iv,观察动物血压、血浆及红细胞膜丙二醛(MDA)、红细胞膜微黏度、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黄嘌呤氧化酶(XOD)、乳酸脱氢酶(LDH)及酸性磷酸酶(ACP)含量的变化;并进行小肠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MAO组血压和红细胞SOD降低(均P<0.01),红细胞膜微粘度、红细胞膜MDA以及血浆MDA,XOD,LDH和ACP的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光镜下小肠病理损害明显.黄芪注射液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均较SMAO组明显改善(80.1±3.6 vs 39.4±5.2,4.63±0.57 vs 3.44±0.61,3.35±0.34 vs 4.09±0.38,0.23±0.02 vs 0.41±0.02,3.61±0.41 vs 4.32±0.92,71.4±13.1 vs 92.5±13.9,50.2±18.2 vs 105.5±37.0,37.0±11.8 vs 71.7±22.0,均P<0.01).结论:SMAO休克伴有氧自由基代谢紊乱,体内脂质过氧化过程加强.黄芪注射液通过抗脂质过氧化稳定细胞膜,改善红细胞膜微黏度,减轻组织损伤,延缓SMAO休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 脂质过氧化 细胞膜微黏度
下载PDF
用于活细胞成像的黏度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5
作者 朱清雅 高会会 +1 位作者 宋泰甫 严琨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9-311,共13页
细胞黏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理环境参数,影响着物质的转运、代谢、信号传递以及细胞分化与凋亡等生理活动。细胞黏度的变化与多种疾病和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开发可用于细胞成像的黏度荧光探针对理解细胞内的各种生理活动和疾病诊断具有重... 细胞黏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理环境参数,影响着物质的转运、代谢、信号传递以及细胞分化与凋亡等生理活动。细胞黏度的变化与多种疾病和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开发可用于细胞成像的黏度荧光探针对理解细胞内的各种生理活动和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靶向定位不同细胞器且可用于细胞成像的黏度荧光探针,从结构设计、检测机制、生物应用等方面进行概述,同时对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黏度 荧光探针 细胞器靶向 细胞成像
原文传递
血液流变学检测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马升俊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4期577-579,共3页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流动性、变形性和聚集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医学中应用的科学,目前已广泛用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中,对疾病的诊断、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探讨、医学方案的制订以及在亚健康状态的识别和治疗药物...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流动性、变形性和聚集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医学中应用的科学,目前已广泛用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中,对疾病的诊断、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探讨、医学方案的制订以及在亚健康状态的识别和治疗药物研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现对血液流变学检测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血液黏度细胞比容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代谢性疾病
下载PDF
发光金属Salen配合物作为检测细胞内微黏度的荧光成像探针 被引量:2
7
作者 尹昊琰 唐娟 张俊龙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7-276,共10页
细胞内微黏度是描述细胞状态的重要物理参数,与物质转运和信号转导等一系列扩散控制的生理过程密切相关.构筑对细胞内微黏度响应灵敏的荧光探针是原位实时检测细胞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设计含有D-π-A推拉电子结构N,N'-双水杨醛... 细胞内微黏度是描述细胞状态的重要物理参数,与物质转运和信号转导等一系列扩散控制的生理过程密切相关.构筑对细胞内微黏度响应灵敏的荧光探针是原位实时检测细胞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设计含有D-π-A推拉电子结构N,N'-双水杨醛缩乙二胺类配体(N,N'-thiophene-3,4-bis-4'-(diethylamino)-salicylimine,Salen)的Zn^(2+)和Al^(3+)配合物,考察了其光物理性质,发现该类配合物具有对溶液黏度依赖的荧光增强性质.同时,相比于配合物ZnSalen,[AlSalen]^+Cl^-具有检测灵敏度高、荧光成像信号增强倍数高等优点.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成像和荧光寿命成像,[AlSalen]^+Cl^-同样表现出在培养温度降低或细胞自噬下的荧光增强和发光寿命延长等变化,显示其作为检测细胞内微黏度荧光探针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金属配合物 荧光探针 细胞内微黏度 细胞成像 荧光寿命成像
原文传递
疏血通注射液的合理应用分析与研究
8
作者 刘超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0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的合理应用.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96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丹参注射液组的患者治疗中选择的药物是丹参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组则给予了疏血通注射液进行疾病的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的合理应用.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96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丹参注射液组的患者治疗中选择的药物是丹参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组则给予了疏血通注射液进行疾病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生化指标和症状从入院检查异常到出现改善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压积、生活质量指标.结果疏血通注射液组治疗总有效率、生化指标和症状从入院检查异常到出现改善的时间、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压积、生活质量指标相比较丹参注射液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合理应用 效果 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压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老年病细胞内黏度与血流变异常关系探讨
9
作者 梁静 江小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5年第S1期81-82,共2页
目的研究红细胞内黏度与血液流变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0例血流变学检查异常的老年患者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类和非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一般疾病类分为A、B两组, 并设对照组(49例)与之比较,分别观察血液流变及红细胞内黏度各项目。结... 目的研究红细胞内黏度与血液流变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0例血流变学检查异常的老年患者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类和非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一般疾病类分为A、B两组, 并设对照组(49例)与之比较,分别观察血液流变及红细胞内黏度各项目。结果在不同性质的疾病中,细胞内黏度各组成部分的变化有所不同。非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血栓形成因素中,红细胞数量不占主导地位,而缺血性心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异常与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体积改变有关。结论在老年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细胞内黏度增高、血液流变异常的因素更多,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性更大且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病 细胞黏度 血液流变 血栓
原文传递
B1a lymphocytes in the rectal mucosa of ulcerative colitis patients 被引量:2
10
作者 Lino Polese Riccardo Boetto +7 位作者 Giuseppe De Franchis Imerio Angriman Andrea Porzionato Lorenzo Norberto Giacomo Carlo Sturniolo Veronica Macchi Raffaele De Caro Stefano Meriglian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44-149,共6页
AIM:To assess B1a cell expression in the rectal mucosa of ulcerative colitis (UC) patients in comparison with healthy controls.METHODS:Rectal mucosa biopsies were collected from 15 UC patients and 17 healthy controls.... AIM:To assess B1a cell expression in the rectal mucosa of ulcerative colitis (UC) patients in comparison with healthy controls.METHODS:Rectal mucosa biopsies were collected from 15 UC patients and 17 healthy controls.CD5 + B cells were analysed by three colour flow cytometry from rectal mucosal samples after mechanical disaggregation by Medimachine.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of B and T lymphocytes was also performed.Correlations between,on the one hand,rectal B1a cell concentrations and,on the other,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an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and clinical,endoscopic and histological disease activity indices were evaluated.RESULTS:Rectal B-lymphocyte (CD19 + /CD45 +) rate and concentration were higher in UC patient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healthy controls (47.85% ± 3.12% vs 26.10% ± 3.40%,P=0.001 and 501 ± 91 cells/mm 2 vs 117 ± 18 cells/mm 2,P < 0.001);Rectal B1a cell density (CD5 + CD19 +) was higher in UC patients than in healthy controls (85 ± 15 cells/mm 2 vs 31 ± 6.7 cells/mm 2,P=0.009).Rectal B1a cell (CD5/CD19 +) rate correlated inversely with endoscopic classification (Rs=-0.637,P < 0.05).CONCLUSION:B1a lymphocytes seem to b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UC,however,the role they play in its early phases and in disease activity,have yet to be def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 cell CD5 Flow cytometry RECTUM Ulcerative colit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