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组织微小RNA-542-3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特征与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关系及预测价值
1
作者 张列祥 王协峰 +6 位作者 何裕超 蔡畅 付宪华 李猛 徐进 姜宁 陈宏璘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32-137,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微小RNA-542-3p(miR-542-3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与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实施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91例进行临床研究,其中43例患者于术后1年出现术后复发(复发组)、48例...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微小RNA-542-3p(miR-542-3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与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实施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91例进行临床研究,其中43例患者于术后1年出现术后复发(复发组)、48例患者手术后1年检查未出现复发病灶(非复发组),对比两组第一次手术后病灶组织标本中的miR-542-3p、VCAM-1蛋白表达差异,并分析miR-542-3p、VCAM-1蛋白表达与胶质瘤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其预测复发的价值。结果:复发组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miR-542-3p表达水平低于非复发组,复发组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VCAM-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非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组患者脑胶质瘤组织病理学分级≥Ⅲ级患者占比、低分化患者占比、非全切手术方式患者占比、肿瘤浸润率均高于非复发组,复发组患者术后放化疗患者占比低于非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542-3p表达降低、VCAM-1蛋白阳性表达、手术范围非全切是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miR-542-3p表达、VCAM-1蛋白预测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84(95%CI:0.690~0.877)、0.725(95%CI:0.621~0.829)。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miR-542-3p表达、VCAM-1蛋白表达与肿瘤手术后复发有密切关系,用于临床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微小RNA-542-3p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复发 预测
下载PDF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对瘢痕疙瘩综合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羊逸飞 许辉 +1 位作者 龙卫国 李遇梅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究瘢痕疙瘩血管内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CAM-1)与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的表达水平对瘢痕疙瘩综合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6... 目的:探究瘢痕疙瘩血管内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CAM-1)与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的表达水平对瘢痕疙瘩综合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61例,共计69处瘢痕疙瘩,均接受手术切除与^(90)Sr同位素敷贴综合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标本血管内PECAM-1及SMA表达水平,电话及门诊随访6个月。结果:19处(27.5%)瘢痕疙瘩6个月内复发,11处(15.9%)在^(90)Sr同位素敷贴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复发组PECAM-1与SMA的高表达率均高于未复发组(χ^(2)=7.496,P=0.006;χ^(2)=5.197,P=0.023);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PECAM-1及SM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关系(χ^(2)=0.172,P=0.935;χ^(2)=1.110,P=0.484)。结论:瘢痕疙瘩血管内PECAM-1及SMA的表达水平与综合治疗预后呈负相关,二者可能是判断瘢痕疙瘩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平滑肌肌动蛋白
下载PDF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王露朝 马妮娜 +1 位作者 曹建 耿李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54-1357,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IP)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 目的 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IP)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NSTE-ACS)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汉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一病区就诊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NSTE-ACS患者180例,根据6个月后是否发生MACE分为发生MACE组49例和未发生MACE组131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NSTE-ACS患者介入诊疗6个月后MACE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IP以及联合诊断模型对老年NSTE-ACS介入诊疗6个月后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MACE组肌酐、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AIP以及VCAM-1水平高于未发生MACE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未发生MACE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向前法显示,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标准化AIP为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危险因素(OR=1.024,95%CI:1.014~1.035,P=0.000;OR=1.957,95%CI:1.174~3.262,P=0.000;OR=2.808,95%CI:1.343~5.871,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VCAM-1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929(95%CI:0.890~0.968,P=0.000),敏感性为81.60%,特异性为90.80%,约登指数为0.72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AUC为0.824(95%CI:0.759~0.889,P=0.000),敏感性为75.50%,特异性为83.20%,约登指数为0.587;AIP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AUC为0.862(95%CI:0.806~0.917,P=0.000),敏感性为91.80%,特异性为66.40%,约登指数为0.725;三者联合检测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AUC为0.950(95%CI:0.919~0.982,P=0.000),敏感性为87.85%,特异性为86.30%,约登指数为0.740;三者联合检测的AUC显著优于单独检测(P<0.05,P<0.01)。结论 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标准化AIP联合检测在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风险方面展现出更高的预测价值。相比单一指标检测,三者联合检测可能更有效地识别高风险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预后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胆固醇 LDL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细胞黏附分子、视锥蛋白样蛋白-1表达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孙李晴 江依勇 +1 位作者 蔡溢 肖剑英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69-372,共4页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rve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视锥蛋白样蛋白-1(cone-like protein-1,VILIP-1)表达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5例为疾病组,进行健康体检的人...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rve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视锥蛋白样蛋白-1(cone-like protein-1,VILIP-1)表达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5例为疾病组,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60名为健康组。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NCAM、VILIP-1;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对患者精神分裂症严重情况进行评定;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患者自身认知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与健康组相比,疾病组NCAM表达水平降低,VILIP-1升高(P均<0.05);NCAM与PANSS评分之间呈负相关性,NCAM与MoCA评分之间呈正相关性(P均<0.05);VILIP-1与PANSS评分之间呈正相关性,VILIP-1与MoCA评分之间呈负相关性(P均<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ROC)分析显示,与NCAM、VILIP-1单项诊断相比,联合检测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价值较高(P均<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机体内NCAM和VILIP-1表达水平的异常升高或降低是精神分裂症的风险预测因子,可能与病情的诊断、发展及认知功能等具有紧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 视锥蛋白样蛋白-1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莫西沙星联合比阿培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疗效及对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
5
作者 凌洁 陈娟红 张帅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6期1058-1062,共5页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比阿培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疗效及对炎性因子、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CD40L)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CM-1)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比阿培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疗效及对炎性因子、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CD40L)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CM-1)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75例。其中采用比阿培南治疗者为对照组,采用莫西沙星联比阿培南治疗者为联合组。比较2组患者疗效、病原菌检出率、炎性因子、血清CD40L和VACM-1水平。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与79%),治疗后致病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χ^(2)=21.714、4.812,P<0.05);联合组肺部体征、咳嗽、气喘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4.751,P=0.018;t=4.369,P=0.023;t=5.134,P=0.007);联合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CD40L和VAC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3.721,P=0.019;t=4.021,P=0.016;t=4.739,P=0.012;t=3.792,P=0.020;t=5.134,P=0.001);联合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4,P=0.381)。结论莫西沙星联合比阿培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疗效显著,患者炎症反应明显减轻,血清CD40L、VACM-1表达明显下调,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比阿培南 肺炎 炎性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外周血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葡萄糖调节蛋白78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郭陶陶 常佳 申方方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3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邯郸市第二医院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治疗的165...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邯郸市第二医院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治疗的165例患者,根据患者术后1年支架内狭窄程度分为ISR组37例和非ISR组128例。收集患者术后1个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术后1个月外周血PECAM-1和GRP78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外周血PECAM-1和GRP78水平与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CI术后发生ISR的因素。结果ISR组与非ISR组患者支架数量、支架长度、支架直径、hs-CRP水平、糖尿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3.334、3.575、4.612、14.445、7.885,P<0.01);ISR组患者外周血PECAM-1和GRP78表达水平均较非ISR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64、19.422,P<0.01);外周血PECAM-1和GRP78表达水平与ISR患者狭窄支数、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r=0.453、0.501、0.412、0.484,P<0.01);PECAM-1、GRP78、hs-CRP、糖尿病史、支架直径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OR=1.374、1.381、1.369、1.342、0.894,P<0.05)。结论外周血PECAM-1和GRP78水平在PCI术后发生ISR的冠心病患者中升高,两者均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支架内再狭窄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下载PDF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与肺癌、乳腺癌及部分消化系统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崔佳丽 王清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67-370,共4页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最早在结肠癌细胞中被发现,其可参与调节细胞的黏附、增殖、分化、迁移及信号转导等过程。正常情况下,EpCAM仅表达于正常上皮细胞,然而研究发现,其在人类上皮细胞源性恶性肿瘤中存在且高表达。EpCAM参与肿瘤进...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最早在结肠癌细胞中被发现,其可参与调节细胞的黏附、增殖、分化、迁移及信号转导等过程。正常情况下,EpCAM仅表达于正常上皮细胞,然而研究发现,其在人类上皮细胞源性恶性肿瘤中存在且高表达。EpCAM参与肿瘤进展的多个环节,其在肿瘤中独特的表达模式也使其成为最重要的肿瘤生物标志物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EpCAM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肺癌、乳腺癌和部分消化系统肿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揭示了EpCAM在肿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其作为治疗靶点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肺肿瘤 乳腺肿瘤 结肠肿瘤 胃肿瘤 肝肿瘤 生物标记 肿瘤 综述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肝癌TAE术后细胞黏附分子水平的影响及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8
作者 吴雅静 李正亮 +1 位作者 苏庆道 周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3-757,共5页
目的 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术后癌旁肝组织细胞黏附分子水平的影响及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东南大学荷瘤兔2只,新西兰大白兔50只。开腹瘤粒注射法建立兔VX2肝癌... 目的 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术后癌旁肝组织细胞黏附分子水平的影响及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东南大学荷瘤兔2只,新西兰大白兔50只。开腹瘤粒注射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影像学确认是否造模成功并评估肿瘤种植情况。将成功建模的45只实验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对照组不做处理,TAE组用碘化油栓塞肿瘤供血动脉,CⅡ-3组于TAE术前连续3 d耳缘静脉注射CⅡ-3(16 mg/kg)。化学比色法检测各组实验兔术前及术后血清ALT及AST。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癌旁肝组织PPAR-α、NF-κB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癌旁肝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RTPCR检测各组癌旁肝组织PPAR-α、NF-κB、ICAM-1、VCAM-1 mRNA表达水平。结果术前对照组、TAE组、CⅡ-3组ALT水平分别为(34.49±1.33)、(34.01±1.21)、(34.06±1.23) U/L,AST水平分别为(38.44±1.41)、(38.45±1.47)、(38.42±1.38) 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TAE组、CⅡ-3组ALT水平分别为(35.61±1.56)、(118.67±3.39)、(87.24±3.67) U/L,AST水平分别为(41.03±1.83)、(220.60±3.00)、(104.46±2.66) U/L;与对照组比较,TAE组、CⅡ-3组ALT及AST水平明显上升,但CⅡ-3组ALT及AST水平低于TA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TAE组、CⅡ-3组ICAM-1水平分别为(1.74±0.13)、(3.43±0.19)、(1.81±0.13) ng/L;VCAM-1水平分别为(1.66±0.05)、(2.18±0.06)、(1.67±0.06) ng/L。对照组、TAE组、CⅡ-3组PPAR-α阳性分别为4、3、10只,NF-κB阳性分别为2、11、3只,与对照组、CⅡ-3组比较,TAE组NF-κB阳性率、NF-κB mRNA水平和ICAM-1、VCAM-1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TAE组比较,CⅡ-3组PPAR-α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Ⅱ-3可通过拮抗NF-kB的表达,降低ICAM-1、VCAM-1水平,达到减轻炎症反应,降低TAE术后肝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栓塞 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 细胞黏附分子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兔VX2肝癌模型后癌旁肝组织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及其相关机制
9
作者 吴雅静 李正亮 周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77-780,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兔VX2肝癌模型后癌旁肝组织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5只VX2肝癌模型兔随机分为TAE组(以碘化油栓塞肿瘤供血动脉)、造影组(行肝动脉造影)及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置),每组15只;比较3组接...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兔VX2肝癌模型后癌旁肝组织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5只VX2肝癌模型兔随机分为TAE组(以碘化油栓塞肿瘤供血动脉)、造影组(行肝动脉造影)及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置),每组15只;比较3组接受相应处置后第3天谷丙转氨酶(GPT)及谷草转氨酶(GOT),以及NF-κB及细胞黏附分子水平。结果 TAE组GPT、GOT、NF-κB阳性占比、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分别为(173.92±3.61)U/L、(102.76±2.86)U/L、73.33%(11/15)、(3.43±0.10)ng/L及(2.18±0.03)ng/L,上述指标及NF-κB、ICAM-1、VCAM-1的m RNA表达均高于造影组及对照组(P均<0.05),而造影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AE治疗兔VX2肝癌模型后癌旁肝组织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升高,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细胞黏附分子
下载PDF
细胞黏附分子与子痫前期发病关系的研究
10
作者 史华瑞 袁恩武 贾莉婷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第24期26-28,共3页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孕妇胎盘组织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的表达水平,以探讨细胞黏附分子(CAM)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5年5月-2006年5月...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孕妇胎盘组织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的表达水平,以探讨细胞黏附分子(CAM)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5年5月-2006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病例80例,分为3组:①轻度子痫前期组20例;②重度子痫前期组30例;③正常晚孕组(NT组)30例;胎盘组织中MCAM-1、ICAM-1及PECAM-1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法测定。结果①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VCAM-1和PECAM-1的表达下降(P<0.05),ICAM-1的表达增强(P<0.05)。②轻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VCAM-1的表达下降(P<0.05)。ICAM-1和PECAM-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AM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密切联系,VCAM-1、ICAM-1和PECAM-1参入了子痫前期病理生理过程且与子痫前期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细胞黏附分子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细胞黏附分子-1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检测意义
11
作者 王爱琳 潘靓 +4 位作者 张金秀 刘冬阳 唐文秀 席阳 王丽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接受诊治的HSP患儿86例(HSP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儿童101例(对照组)。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接受诊治的HSP患儿86例(HSP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儿童101例(对照组)。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清sVCAM-1,计算NLR。比较对照组和HSP组NLR、sVCAM-1水平变化。比较HSP组不同疾病分期患儿NLR、sVCAM-1水平变化。随访6个月,根据肾脏病变或复发情况将患儿分为预后不良组(14例)和预后良好组(72例)。比较HSP组不同预后患儿NLR与sVCAM-1水平变化,分析NLR与sVCAM-1水平对HSP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Pearson法分析HSP组NLR与sVCAM-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P患儿NLR、sVCAM-1水平更高(均P<0.05)。在HSP组中,急性期患儿NLR、sVCAM-1水平高于恢复期患儿(均P<0.05)。预后不良组NLR、sVCAM-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NLR联合sVCAM-1预测患儿预后不良的AUC为0.712,高于NLR与sVCAM-1单独预测的AUC(均P<0.05)。NLR与sVCAM-1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HSP患儿sVCAM-1和NLR水平升高,与病情活动性和预后有关,两者联合对患儿预后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病情活动性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谢俊岭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也是导致女性死亡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肿瘤相关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的研究已成为肿瘤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研究发现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ctivated leuk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ALCAM)在乳腺癌的发生发...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也是导致女性死亡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肿瘤相关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的研究已成为肿瘤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研究发现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ctivated leuk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ALCAM)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本文针对ALCAM的分子结构特征、ALCAM与乳腺癌临床指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以及ALCAM作为乳腺癌临床诊断及治疗靶点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 乳腺癌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对前列腺癌患者吻合口尿漏、第三间隙效应、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
13
作者 刘舒 高龙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6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对前列腺癌(PCa)患者吻合口尿漏、第三间隙效应、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P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对前列腺癌(PCa)患者吻合口尿漏、第三间隙效应、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P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研究组行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手术前后第三间隙效应[钠离子(Na^(+))、钾离子(K^(+))、钙离子(Ca^(2+))]、细胞黏附分子[可溶性分化抗44分子变异体6(sCD44v6)、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并发症及术后12个月尿控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及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至术后5 d血清Na^(+)、Ca^(2+)呈降低-升高趋势,血清K^(+)、sVCAM-1、sCD44v6水平呈升高-降低趋势(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尿控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治疗PCa患者的近期效果与腹腔镜根治术相当,但术中出血量少,可减少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腹腔镜根治术 机器人 微创手术 第三间隙效应 细胞黏附分子 吻合口尿漏
下载PDF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微小RNA-43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耳蜗功能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袁媛 李辉 周卫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534-1537,1542,共5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微小RNA-431(miR-43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在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耳蜗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为疾病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微小RNA-431(miR-43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在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耳蜗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为疾病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存在耳蜗性听力下降或损失分别判定疾病组患者为耳蜗功能异常(35例)或耳蜗功能正常(65例)。比较两组以及疾病组不同耳蜗功能患者血清Caspase-3、miR-431、sVCAM-1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Caspase-3、miR-431、sVCAM-1水平与患者耳蜗功能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耳蜗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疾病组血清Caspase-3、miR-431及sV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耳蜗功能异常患者血清Caspase-3、miR-431、sVCAM-1水平高于耳蜗功能正常患者(均P<0.05)。血清Caspase-3、miR-431、sVCAM-1水平与患者耳蜗功能呈负相关(均P<0.05)。耳蜗功能异常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有心血管合并症、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占比高于耳蜗功能正常患者(均P<0.05)。血清Caspase-3、miR-431、sVCAM-1是突发性耳聋患者耳蜗功能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Caspase-3、miR-431及sVCAM-1水平升高,与耳蜗功能有关,是突发性耳聋患者耳蜗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耳蜗功能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微小RNA-431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相关性
下载PDF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通过降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减缓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15
作者 郑方芳 邓琴琴 +1 位作者 熊芳芳 刘衍冬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20-25,共6页
目的探究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减缓动脉粥样硬化(AS)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45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S模型组和PCSK9抑制剂干预组,每组15只。以普通喂养方式为... 目的探究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减缓动脉粥样硬化(AS)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45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S模型组和PCSK9抑制剂干预组,每组15只。以普通喂养方式为对照组,通过高脂饮食诱导构建AS模型组,高脂喂养并给予PCSK9抑制剂作为PCSK9抑制剂干预组。实验结束后取小鼠血浆测定血脂浓度;取小鼠主动脉根部,制作切片并通过油红O染色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AS病理形态学改变;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测定主动脉组织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取小鼠胸主动脉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主动脉血管中VCAM-1的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ELISA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浓度。结果AS模型组小鼠血浆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SK9抑制剂干预组血浆TC、TG、LDL-C、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SK9抑制剂干预组血浆TC、TG、LDL-C水平低于AS模型组,HDL-C高于AS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模型组主动脉硬化斑块相对面积大于对照组,而PCSK9抑制剂干预组斑块相对面积小于AS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模型组和PCSK9抑制剂干预组小鼠主动脉VCAM-1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而PCSK9抑制剂干预组VCAM-1蛋白表达及mRNA水低于AS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模型组血浆TNF-α、PAI-1水平高于对照组,而PCSK9抑制剂干预组血浆TNF-α、PAI-1水平低于AS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CSK9抑制剂干预组血浆TNF-α、PAI-1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SK9抑制剂可降低血液中炎症因子TNF-α和PAI-1浓度,从而减少主动脉VCAM-1的表达,进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血清溶解素E_(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水平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诸天军 赵纪维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68-571,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溶解素E_(1)(RVE_(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水平与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4年2月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收治的89例HT患者的病例资料作为观察组。另回顾性分... 目的分析血清溶解素E_(1)(RVE_(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水平与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4年2月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收治的89例HT患者的病例资料作为观察组。另回顾性分析本院同时间段体检健康的甲状腺功能正常者45例的病例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RVE_(1)、VCAM-1表达水平及甲状腺功能指标,并分析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RVE_(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V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甲状腺过氧化物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高于对照组(P<0.05),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RVE_(1)表达水平与血清TgAb、TSH、TPOAb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FT3、FT4呈正相关(P<0.05);血清VCAM-1表达水平与FT3、FT4呈负相关(P<0.05),与TgAb、TSH和TPOAb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HT患者血清RVE_(1)、VCAM-1表达水平与HT患者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病 溶解素E_(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甲状腺功能 数据相关性
下载PDF
细胞黏附分子
17
作者 宿玉成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61-361,共1页
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黏附的细胞表面糖蛋白;主要分为四大类:钙黏素、免疫球蛋白、整合素和选择素。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细胞黏附分子 选择素 介导细胞 细胞表面糖蛋白 整合素 钙黏素 cell
下载PDF
血清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 脂质运载蛋白-2 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联合检测鉴别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18
作者 徐梦霜 曾强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脂质运载蛋白2(LCN-2)、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联合检测鉴别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40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脂质运载蛋白2(LCN-2)、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联合检测鉴别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40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作为对照组;并对同期医院收治的4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作为观察组。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详细对2组基线资料、血清检查指标进行填写、比较,重点分析血清CEACAM1、LCN-2、TSGF联合检测鉴别诊断乳腺癌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CEACAM1、LCN-2、TSGF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年龄、体质指数(BMI)、肿瘤直径、绝经及患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显示,血清CEACAM1、LCN-2、TSGF检测鉴别诊断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且以联合检测(并联)价值最佳。结论 血清CEACAM1、LCN-2、TSGF联合检测鉴别诊断乳腺癌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鉴别诊断价值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 脂质运载蛋白2 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俞鹏翼 王中林 +1 位作者 张晓膺 王辉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8期870-874,共5页
目的探讨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ctivated leuk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ALCAM)和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CEACAM)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 目的探讨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ctivated leuk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ALCAM)和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CEACAM)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ALCAM、CEACAM-6在46例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ALCAM,CEACAM-6及临床各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ALCAM和CEACAM-6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其中ALCAM在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100%,在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LCAM,CEACAM-6在T1期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T2+T3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CAM和CEACAM-6蛋白表达与肿瘤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CAM和CEACAM-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呈现正相关,且阳性表达患者预后优于阴性表达患者。结论 ALCAM、CEACAM-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可能与患者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 细胞黏附分子 预后
下载PDF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细胞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变化及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方建 陈文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6246-6247,共2页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致残率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黏附分子(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水平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的关系及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2012年1月至2013年...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致残率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黏附分子(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水平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的关系及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且资料完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其中男73例,女4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 缺血性脑卒中 细胞黏附分子(ICAM)-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 依达拉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