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长抑制DNA损伤基因45的功能及其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萍 陈朝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6-550,共5页
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的损伤因素均能导致DNA损伤,如活性氧、紫外线辐射、电离辐射、化学致癌药物及烷化剂等。哺乳动物细胞对于致DNA损伤因素的各种刺激会产生一系列应答反应,如细胞周期抑制、DNA修复、DNA去甲基化、细胞生存和细胞凋亡... 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的损伤因素均能导致DNA损伤,如活性氧、紫外线辐射、电离辐射、化学致癌药物及烷化剂等。哺乳动物细胞对于致DNA损伤因素的各种刺激会产生一系列应答反应,如细胞周期抑制、DNA修复、DNA去甲基化、细胞生存和细胞凋亡等。生长抑制DNA损伤基因45(Gadd45)在DNA损伤诱导的细胞应答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内、外环境的多种因素在转录水平、翻译后水平等多个层次对Gadd45进行精确调节。Gadd45家族蛋白与年龄相关疾病、寿命及老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制dna损伤基因45 dna损伤细胞周期调控凋亡
下载PDF
大鼠深Ⅱ°烧伤创面修复中羟脯氨酸、胶原比例和真皮细胞DNA增殖周期动态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远贵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深Ⅱ°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羟脯氨酸、胶原比例和真皮细胞DNA增殖周期动态变化。方法建立深Ⅱ°烧伤模型SD大鼠35只,其中10只大鼠观察创面愈合面积累积百分比,其余25只均分为5组,分别于烧伤后3、5、7、14和21 d观测... 目的探讨大鼠深Ⅱ°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羟脯氨酸、胶原比例和真皮细胞DNA增殖周期动态变化。方法建立深Ⅱ°烧伤模型SD大鼠35只,其中10只大鼠观察创面愈合面积累积百分比,其余25只均分为5组,分别于烧伤后3、5、7、14和21 d观测创面中羟脯氨酸、胶原比例和真皮细胞DNA增殖周期及创面愈合百分比的变化。另取5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烧伤组第14和21天羟脯氨酸含量高于对照组。烧伤组第7、14和21天皮肤组织中Ⅲ/Ⅰ型胶原比例、真皮细胞S期DNA分布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21.3±1.3)d。结论深Ⅱ°烧伤创面,烧伤后7~21 d主要表现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新生胶原合成,伤后14~21 d主要为表皮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羟脯氨酸 胶原 真皮细胞dna增殖周期
原文传递
神经生长因子促进烫伤创面释放内源性生长因子 被引量:12
3
作者 叶兰萍 武元元 曹广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8期5204-5208,共5页
背景:研究证实神经生长因子促进创面组织释放内源性各类生长因子及生长因子受体,起到正性调节作用,促进修复细胞增殖,加速创面愈合,使创面愈合由以往的被动等待自愈发展到主动调控愈合。目的:观察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烫伤创面转... 背景:研究证实神经生长因子促进创面组织释放内源性各类生长因子及生长因子受体,起到正性调节作用,促进修复细胞增殖,加速创面愈合,使创面愈合由以往的被动等待自愈发展到主动调控愈合。目的:观察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烫伤创面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取24只成年SD大鼠,于背部制成深Ⅱ度烫伤创面,随机分为4组,烧伤创面清创后,分别予以两层浸湿有1,2.5,5mg/L神经生长因子溶液及等渗盐水纱布覆盖。治疗后3,5,9,14d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残留率,切取创面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检测创面转化生长因子β1,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的表达及细胞DNA周期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各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尤以5mg/L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最为明显(P<0.01),各治疗组创面残留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创面组织学显示治疗组真皮浅层有核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各治疗组给药时间点转化生长因子β1,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表达均强于对照组,第5天和第9天表达强于第3天和第14天;各治疗组细胞在S期的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其中5mg/L神经生长因子组增加最为显著(P<0.01)。结果显示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可通过促进创面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表达,刺激细胞有丝分裂,促使细胞增殖,加速大鼠烫伤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与生物活性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烫伤创面 转化生长因子Β1 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创面愈合 大鼠 愈合时间 创面残余率 细胞增殖 细胞dna周期
下载PDF
小鼠模型在药物致癌性评价中的应用及研发人源化模型的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魏勤 高翔 徐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78-83,共6页
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的致癌实验对药物是否能进入临床实验和上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采用小鼠模型的短中期致癌实验作为附加实验,代替了传统的两年期实验。本文主要参考这些模型在致癌实验和药品致癌性评价中的已... 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的致癌实验对药物是否能进入临床实验和上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采用小鼠模型的短中期致癌实验作为附加实验,代替了传统的两年期实验。本文主要参考这些模型在致癌实验和药品致癌性评价中的已有数据及资料,对其特点和近年来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结合现有模型的缺陷,我国新药研发的需求和药物流通日益国际化的现状,得出研发DNA修复系统和细胞周期控制系统缺陷的人源化的转基因模型,是非常有前景的新替代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模型 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短中期致癌实验 人源化模型 dna修复和细胞周期控制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