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香型大曲存储过程中霉菌、酵母菌、细菌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严伟 刘建文 +1 位作者 吴生文 朱力红 《酿酒》 CAS 2014年第1期27-28,共2页
以特香型大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曲在储存过程中霉菌、酵母菌、细菌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特香型大曲在储存2~3个月左右时最适合白酒生产。同时,初步建立了特香型大曲霉菌、酵母、细菌数量的质量标准。
关键词 特香型大曲 霉菌 酵母菌 细菌
下载PDF
胶体果胶铋胶囊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探讨
2
作者 蔡乐 赵纯玉 《华夏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231-233,共3页
目的:为建立胶体果胶铋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沉降法去除供试液中的抑菌活性成分,以目标菌进行回收率验证试验。结果: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平均回收率均在70%以上。结论:... 目的:为建立胶体果胶铋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沉降法去除供试液中的抑菌活性成分,以目标菌进行回收率验证试验。结果: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平均回收率均在70%以上。结论:本法简便易行,适用于胶体果胶铋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计数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限度检查 沉降法 细菌 霉菌 酵母菌 回收率
下载PDF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莫春艳 郝桂莲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7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炎的病例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栓阴道上药,每晚1次,每次1... 目的探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炎的病例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栓阴道上药,每晚1次,每次1粒,连用6 d;对照组采用传统制霉菌素栓及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联合阴道上药,每晚1次,其中制霉菌素栓每粒50万U;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每粒200 mg,连用7 d。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真菌学及细菌学实验室检查,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和真、细菌清除率在治疗后第7天及治疗后第28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好且无不良反应。结论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炎可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呋太尔制霉菌 阴道用药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 细菌性阴道炎
下载PDF
制霉菌素栓联合甲硝唑泡腾片治疗5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华秋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8期213-214,共2页
目的应用制霉素栓联合甲硝唑泡腾片治疗5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探讨其疗法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妇科门诊就诊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00例,实验组50例采用制霉素栓联合甲硝唑泡腾片治疗,对照组5... 目的应用制霉素栓联合甲硝唑泡腾片治疗5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探讨其疗法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妇科门诊就诊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00例,实验组50例采用制霉素栓联合甲硝唑泡腾片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制霉菌素栓置后穹隆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6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制霉菌素栓联合甲硝唑泡腾片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制霉菌素栓联合甲硝唑泡腾片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疗效显著明显优于采用制霉菌素栓置后穹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素栓:甲硝唑泡腾片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 细菌性阴道病
下载PDF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49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金蕾 张建红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2010年第12期1-2,共2页
目的:应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探讨其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妇科门诊就诊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00例,实验组49例采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对照... 目的:应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探讨其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妇科门诊就诊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00例,实验组49例采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对照组51例采用制霉菌素泡腾片及替硝唑栓交替置后穹窿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6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1,P<0.01),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疗效显著且明显优于采用制霉菌素泡腾片及替硝唑栓交替置后穹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呋太尔 霉菌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 细菌性阴道病
下载PDF
白带常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王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42-0145,共4页
白带常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检查的500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类型将其细分为细菌性阴道炎(n=271)、霉菌性阴道炎(n=40)以及滴虫性阴道炎(n=189)。分析患者的白带常规检查结果,主要包含清洁度、白细... 白带常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检查的500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类型将其细分为细菌性阴道炎(n=271)、霉菌性阴道炎(n=40)以及滴虫性阴道炎(n=189)。分析患者的白带常规检查结果,主要包含清洁度、白细胞、颜色、感染情况等。结果 所有阴道炎患者中共有417例患者检测出白细胞阳性,占比83.40%;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白带呈灰色,部分患者白带呈黄色,白带在阴道壁均匀一致黏附,黏附力度较低,容易拭去;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白带呈白色豆腐渣样或凝乳样;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白带呈灰黄色或黄绿色泡沫状。3种阴道炎疾病的主要发病年龄均为25~65岁,其中,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发病率在25~35岁最高,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发病率在36~65岁最高。不同年龄段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阴道炎疾病在不同季节的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相对来说,第二三季的发病率较高。Ⅰ、Ⅱ清洁度的白细胞、细菌、霉菌、滴虫的检出率更低;Ⅲ、Ⅳ度清洁度白细胞、细菌、霉菌、滴虫的检出率明显更高。结论 阴道炎患者通常可在白带常规检查中检查出白细胞阳性,细菌性、霉菌性以及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白带颜色存在差异,细菌性和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高发年龄段位25~35岁,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高发年龄段为36~50岁,清洁度等级越低,阴道炎发生概率越低,阴道炎的发生与季节并没有明显的关系,而在气温较高的月份,阴道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对于女性群体来说,需要定期进行白带常规检查以及健康体检,同时需要加强健康宣传,增强女性自我管理与保护意识,从而降低妇科病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带常规检查 细菌性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
下载PDF
治疗中的白假丝酵母菌的显微镜检查
7
作者 冯靖 《医学信息》 2012年第7期426-426,共1页
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由于阴道酸碱平衡容易失调,环境湿润有利于病原体的繁殖,它的温度更适合白假丝酵母菌的繁殖。霉菌性阴道炎80%-90%是由白假丝酵母菌引起。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显微镜检查 霉菌性阴道炎 治疗 酸碱平衡 病原体 繁殖
下载PDF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膏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彭爱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25期77-78,共2页
目的观察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膏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细菌性阴道病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应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膏治疗,对照组应用甲硝唑治疗... 目的观察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膏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细菌性阴道病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应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膏治疗,对照组应用甲硝唑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9,P<0.05)。观察组停药1个月、2个月后复发率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膏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膏 细菌性阴道病 甲硝唑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
下载PDF
速康宁滴眼液和速康宁滴鼻液的生物检查方法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雷宇 秦银燕 +2 位作者 何成章 陆华 陈贞伶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553-560,共8页
目的建立速康宁滴眼液和速康宁滴鼻液的生物检查方法,并评估检查方法的适用性。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薄膜过滤法对速康宁滴眼液进行无菌检查,采用倾注平皿法和薄膜过滤法对速康宁滴鼻液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采用直接接种... 目的建立速康宁滴眼液和速康宁滴鼻液的生物检查方法,并评估检查方法的适用性。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薄膜过滤法对速康宁滴眼液进行无菌检查,采用倾注平皿法和薄膜过滤法对速康宁滴鼻液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采用直接接种法和薄膜过滤法对速康宁滴鼻液进行控制菌检查,并对上述方法进行适用性试验。结果以0.9%无菌氯化钠溶液作为冲洗剂(总冲洗量为300 mL)进行薄膜过滤法检测,可以对速康宁滴眼液中的大肠埃希菌、生孢梭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进行无菌检查;分别以0.9%无菌氯化钠溶液及含0.1%(体积比)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作为冲洗剂(总冲洗量为500 mL)进行薄膜过滤法检测,可对速康宁滴眼液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无菌检查。以含0.1%(体积比)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作为冲洗剂(总冲洗量为500 mL)进行薄膜过滤法检测,可以对速康宁滴鼻液中的需氧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及控制菌检查,采用倾注平皿法可以对速康宁滴鼻液中的霉菌和酵母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菌)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结论速康宁滴眼液的无菌检查、速康宁滴鼻液的需氧菌微生物限度检查及控制菌检查均可采用薄膜过滤法,速康宁滴鼻液的霉菌及酵母菌微生物限度检查可采用倾注平皿法。上述检查方法实用简便、准确可靠且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康宁滴眼液 速康宁滴鼻液 微生物限度检查 无菌检查 适用性试验 需氧菌 霉菌 酵母菌 薄膜过滤法 倾注平皿法
下载PDF
进城务工女性细菌性阴道病检查结果分析
10
作者 史艳双 尚伟红 张淑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53-1353,共1页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 检查结果分析 霉菌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 临床上表现 全子宫切除 生育期女性 性传播感染 乳酸杆菌 加德纳菌 嗜血杆菌 生态环境 术后感染 常见疾病 羊水感染 产后感染 低体重儿 阴道内 支原体 厌氧菌 阴道液
下载PDF
对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有关细菌数复试问题的讨论
11
作者 赵淑娥 《中国新医药》 2003年第8期84-84,共1页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规定,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时细菌菌落数、霉菌(酵母菌)菌落数超过了该品种微生物限度项下规定时,应从同一批号样品中随机抽样,复试2次,以3次平均值报告。本文就执行《中国药典》2000年版三年来微生物限度检查...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规定,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时细菌菌落数、霉菌(酵母菌)菌落数超过了该品种微生物限度项下规定时,应从同一批号样品中随机抽样,复试2次,以3次平均值报告。本文就执行《中国药典》2000年版三年来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细菌数复试的观察、总结,对细菌数超标是否复试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供同行商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细菌菌落数 霉菌菌落数 《中国药典》
下载PDF
牙膏微生物检查方法学研究
12
作者 郭智聪 黄婉锋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200-203,共4页
目的:建立9批牙膏微生物检查方法,并对其进行适用性方法试验和验证。方法:参考《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平皿法、薄膜过滤法)进行试验,以试验菌回收率在50%~200%为要求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01、06样品采平... 目的:建立9批牙膏微生物检查方法,并对其进行适用性方法试验和验证。方法:参考《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平皿法、薄膜过滤法)进行试验,以试验菌回收率在50%~200%为要求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01、06样品采平皿法(0.1 mL/皿);03、04样品采平皿法(0.2 mL/皿);02、05、07、08、09样品采薄膜过滤法(400 mL/膜)进行检查检查菌落总数、霉菌与酵母菌数;控制菌方面,01~09样品中(除07样品外,耐热大肠菌群采用培养基40 mL/管)均可采用常规法进行检查耐热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建立了9批牙膏微生物检查方法,消除产品防腐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提高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膏 微生物检查 菌落总数 霉菌酵母菌 耐热大肠菌群 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薄膜过滤法检查抑菌药品菌数方法的验证 被引量:10
13
作者 钱维清 鲍英 +1 位作者 刘冬玲 陈妙芬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366-368,共3页
以3种方法(洗脱法、浇入法、贴膜法)对含抑菌成分的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薄膜过滤后细菌、霉菌、酵母菌数检查方法进行了验证。现行的滤膜洗脱法不能正确反映被检品染菌量,平均回收率仅为13% 。而贴膜法能定量反映被检品的染菌... 以3种方法(洗脱法、浇入法、贴膜法)对含抑菌成分的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薄膜过滤后细菌、霉菌、酵母菌数检查方法进行了验证。现行的滤膜洗脱法不能正确反映被检品染菌量,平均回收率仅为13% 。而贴膜法能定量反映被检品的染菌量,平均回收率达97% ,且操作方便、步骤少;由于采用了陶瓦盖,所得菌落饱满、凸现,便于观察、计数和分类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过滤法 细菌 霉菌 抑菌药品 菌数检查
下载PDF
离心弃沉淀处理对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影响的考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光华 郑小敬 余立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07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的:通过对供试液经500r/min离心5min后,考察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在上清液及沉淀中的分配情况及对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药用淀粉为供试品制备供试液,分别加入各验证菌,将其离心后对上清液和沉淀物分别进行细菌、霉... 目的:通过对供试液经500r/min离心5min后,考察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在上清液及沉淀中的分配情况及对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药用淀粉为供试品制备供试液,分别加入各验证菌,将其离心后对上清液和沉淀物分别进行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并与未经离心处理的供试液进行对比。结果: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数少于沉淀物中,细菌的回收率小于40%,霉菌和酵母菌回收率小于5%。结论:供试液经500r/min离心5min后取上清液弃沉淀的处理方式影响药物菌落计数的准确性,使结果明显偏低,是一种需改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 细菌 霉菌酵母菌计数 上清液 回收率
下载PDF
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晶 蒲晓雯 官少兵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4期359-361,F0003,共4页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对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确诊的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发热、咳嗽4 d入院,后出现气喘。根据C...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对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确诊的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发热、咳嗽4 d入院,后出现气喘。根据CT扫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结果诊断为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予呼吸机辅助通气、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雾化吸入等治疗,患者最终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临床罕见,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应尽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治疗宜联合使用抗真菌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霉菌 两性霉素B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细菌培养
下载PDF
聚维酮碘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雄利 林永丽 +1 位作者 刘玉明 巴剑波 《海军医学杂志》 2007年第4期326-327,共2页
目的:对自行研制的聚维酮碘消毒溶液(聚维酮碘泡腾片+pH 5.8的缓冲液)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附录中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结果:聚维酮碘溶液制剂中,pH 5.8的缓冲液检出细菌(≤10 cfu/ml),聚维酮碘片... 目的:对自行研制的聚维酮碘消毒溶液(聚维酮碘泡腾片+pH 5.8的缓冲液)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附录中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结果:聚维酮碘溶液制剂中,pH 5.8的缓冲液检出细菌(≤10 cfu/ml),聚维酮碘片剂未检出细菌,固体片剂和缓冲液均未检出霉菌;检测留置1年的样品,结果同前。结论:聚维酮碘溶液制剂(聚维酮碘泡腾片+pH 5.8的缓冲液)在测定时间内微生物限度符合国家标准,长期放置后是否滋生霉菌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维酮碘 微生物限度检查 细菌 霉菌
下载PDF
化妆品霉腐的直观检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逸君 强正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04年第8期45-46,共2页
通过对化妆品霉腐问题的研究 ,发现化妆品出现变色、长毛、发胀、浑浊、结块、破乳、酸败和沉淀等现象时 ,是由于一定种类的霉菌或细菌生长造成的。
关键词 化妆品 霉腐 直观检查 霉菌 细菌 破乳 酸败 沉淀 发胀 浑浊 结块
下载PDF
大蒜素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宗春 刘红 冯晓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3-704,共2页
关键词 大蒜素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检测 白色念珠球菌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 深部霉菌感染 隐球菌脑膜炎 细菌内毒素检查 深部真菌感染
下载PDF
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分离鉴定方法学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俊云 叶贞丽 +1 位作者 朱贤森 廖长风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884-886,890,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马尔尼菲青霉菌(PM)的四种常用分离鉴定方法,降低其误诊率。方法:以30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从细菌学(呼吸道等标本常规细菌培养、血液标本增菌培养后于25℃/35℃双相培养检测)、骨髓染色、组织病理学染色四... 目的:分析比较马尔尼菲青霉菌(PM)的四种常用分离鉴定方法,降低其误诊率。方法:以30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从细菌学(呼吸道等标本常规细菌培养、血液标本增菌培养后于25℃/35℃双相培养检测)、骨髓染色、组织病理学染色四个检测方向鉴定马尔尼菲青霉菌。结果:四种常用马尔尼菲青霉菌分离鉴定方法中,呼吸道等标本常规培养检测检出率为10.0%、漏检率为90.0%;血液增菌培养后于25℃/35℃双相培养检测方法检出率为96.7%、漏检率为3.3%;骨髓染色检验方法检出率为76.5%、漏检率为23.5%;组织病理学常规染色和特殊染色检查方法检出率为57.1%、漏检率为42.9%。结论:监测结果显示呼吸道等标本常规培养漏检率最高,是导致PSM高死亡率的直接原因;血液增菌培养后于25℃/35℃双相培养分离鉴定方法检出率最高,应考虑为马尔尼菲青霉菌检测方法的金标准和首选方法,但仍应考虑合并采用骨髓染色检测或组织病理学检测方法,以防PSM漏诊。另外对于免疫力极度低下、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应高度怀疑深部真菌感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菌 方法学比较 细菌学检验 骨髓象检验 组织病理学检查
下载PDF
从变质饮料中检出一株青霉菌的检验结果分析
20
作者 遇婷 邓溪文 张洁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986-986,共1页
关键词 变质饮料 霉菌 细菌培养 食品污染 微生物学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