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果酵素发酵过程细菌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朱会霞 孙金旭 +2 位作者 高越 王茜 李雪珍 《山东化工》 CAS 2020年第22期20-26,共7页
对水果酵素正常发酵和染菌发酵的初期、中期、末期的样品分别取样,通过显微镜观察、样品总DNA的提取、总DNA的PCR扩增及测序等步骤,测定酵素发酵液中细菌种类及细菌数量的变化。水果酵素正常发酵主要的细菌有醋酸杆菌、乳酸杆菌、芽孢... 对水果酵素正常发酵和染菌发酵的初期、中期、末期的样品分别取样,通过显微镜观察、样品总DNA的提取、总DNA的PCR扩增及测序等步骤,测定酵素发酵液中细菌种类及细菌数量的变化。水果酵素正常发酵主要的细菌有醋酸杆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酸硫杆状菌、明串珠菌和嗜酸菌。而染菌酵素细菌中的肠膜明串珠菌、酒明串珠菌比例远高于正常发酵,醋酸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低于正常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酵素 发酵 DNA测序 细菌变化
下载PDF
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及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细菌变化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和庆章 王桂良 +5 位作者 龚敏 邱萍 徐林芳 文剑波 肖献忠 谭斯品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4期5-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及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细菌变化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赣南医学院附属萍乡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03例,随机分为三组:肠外营养(PN)组、肠内营养(EN)组、肠内...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及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细菌变化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赣南医学院附属萍乡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03例,随机分为三组:肠外营养(PN)组、肠内营养(EN)组、肠内营养+益生菌(EN+益生菌)组。并评估三组APACHEⅡ得分、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死亡率、大便菌群的变化、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的水平。结果EN组、EN+益生菌组与PN组比较,APACHEⅡ评分、MODS的发生率、死亡率、粪便致病菌数、血清内毒素、TNF-α和IL-6浓度显著降低(P<0.05);粪便有益菌和血清IL-10显著升高(P<0.05)。EN+益生菌组与EN组比较,APACHEⅡ评分、MODS的发生率、粪便致病菌、血清内毒素、TNF-α和IL-6浓度显著降低(P<0.05);粪便有益菌和血清IL-10显著升高(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可通过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在SAP的治疗中发挥有效作用,益生菌可与EN起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益生菌 肠道细菌变化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牛奶的保藏温度与细菌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樊文彬 《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4期4-6,共3页
为了研究牛奶的保藏温度与细菌的变化规律,笔者将鲜牛奶、煮沸牛奶和市售消毒牛奶保存于室温及4~8℃冰箱条件下,对其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最可能值(MPN)及pH值的测定。结果表明,以市售消毒牛奶保存时间最长(4~8℃冰箱中72~96h,室温下3... 为了研究牛奶的保藏温度与细菌的变化规律,笔者将鲜牛奶、煮沸牛奶和市售消毒牛奶保存于室温及4~8℃冰箱条件下,对其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最可能值(MPN)及pH值的测定。结果表明,以市售消毒牛奶保存时间最长(4~8℃冰箱中72~96h,室温下36~48h);煮沸牛奶次之(4~8℃冰箱中48~72h,室温下18~24h);鲜牛奶最短(4~8℃冰箱中24~36h,室温6~9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保藏温度 细菌变化规律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菌草酒发酵过程中细菌菌群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范锦琳 易超 +4 位作者 王诗宇 张丽丽 林冬梅 林辉 林占熺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2-57,共6页
以11个不同发酵时期的菌草酒酒醅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初步解析菌草酒发酵过程中细菌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菌草酒发酵过程中细菌菌群在不断调整和平衡,共注释到14个门、32个纲、62个目、89个科、117个属。优势细菌门... 以11个不同发酵时期的菌草酒酒醅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初步解析菌草酒发酵过程中细菌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菌草酒发酵过程中细菌菌群在不断调整和平衡,共注释到14个门、32个纲、62个目、89个科、117个属。优势细菌门(平均相对丰度>1%)有3个,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细菌属有7个,其中未知菌属(unidentified)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为发酵前期的绝对优势细菌属。片球菌属(Pediococcus)、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泛生菌属(Pantoea)和芽孢杆菌(Bacillus)为发酵中后期的主要优势细菌属。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发酵0 d和2 d的样品较为接近,发酵0.5 d、1 d、3 d和5 d的样品较为接近,发酵7~21 d的样品距离较为接近,发酵30 d的样品与其他样本距离较远,说明不同发酵时期菌草酒酒醅样品的细菌菌群相似程度具有阶段性,且与发酵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草酒 高通量测序 细菌菌群变化
下载PDF
云南雪茄烟叶人工发酵过程中化学成分与细菌群落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吴丽君 张鸽 +7 位作者 陈晓娜 张瑶 金永明 段如敏 邓帅军 白晓莉 王帆 张海波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134,共11页
【背景和目的】解析云南雪茄烟叶人工发酵过程中化学成分与细菌群落的变化规律及两者之间相关性。【方法】基于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雪茄烟叶人工发酵过程中4个发酵周期5个样本的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其... 【背景和目的】解析云南雪茄烟叶人工发酵过程中化学成分与细菌群落的变化规律及两者之间相关性。【方法】基于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雪茄烟叶人工发酵过程中4个发酵周期5个样本的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其与13种化学成分变化的关联性。【结果】(1)不同发酵时期烟叶样本中可溶性总糖、葡萄糖、异戊酸、丁二酸、草酸、柠檬酸和油酸含量均有所增加,水分、烟碱、果糖、苹果酸、丙二酸和反丁烯二酸含量逐渐降低。(2)云南雪茄烟叶人工发酵过程中的优势细菌菌属是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Aureimonas、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Methylorubrum)、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泛菌属(Pantoea)。(3)云南雪茄烟叶人工发酵过程中5个样本之间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明显,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呈逐渐上升趋势。(4)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烟碱、草酸和油酸显著影响细菌群落组成,甲基杆菌属和鞘氨醇菌属细菌与烟碱显著相关。【结论】云南雪茄烟叶人工发酵过程中5个样本表面细菌群落的结构和组成是不断变化的,且所测化学成分与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叶 人工发酵 化学成分变化 细菌群落变化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速冻肉馅在冻融过程中细菌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苗云 樊静 +3 位作者 崔艳飞 赵改名 柳艳霞 黄现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为了确定速冻饺子在冻融过程中影响其品质变化的关键因素,本实验按一定的工艺进行速冻肉馅加工,于-18℃冻藏,在冻融条件下研究速冻肉馅冻融过程中的细菌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乳酸菌、肠杆菌和假单孢菌均能在冻融条件下很好的生长,乳酸... 为了确定速冻饺子在冻融过程中影响其品质变化的关键因素,本实验按一定的工艺进行速冻肉馅加工,于-18℃冻藏,在冻融条件下研究速冻肉馅冻融过程中的细菌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乳酸菌、肠杆菌和假单孢菌均能在冻融条件下很好的生长,乳酸菌数一直明显高于肠杆菌和假单孢菌总数;速冻肉馅在第16d即第三次冻融时感官品质发生明显变化,此时细菌总数和乳酸菌总数增加极显著,分别为4.1332lgCFU/g和3.9529lgCFU/g,是产品中主要的优势菌,为保证肉馅正常的货架期,其冻融次数不宜超过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冻肉馅 冻融 细菌变化
下载PDF
苋菜梗腌制过程细菌群落变化及风味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万力婷 吴祖芳 +4 位作者 张天龙 孙丽 黄海杰 诸奇 沈锡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采用16S rDNA基因克隆文库结合GC-MS分析等方法,对腌制苋菜梗体系的细菌多样性、品质变化和腌制成熟时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腌制苋菜梗开始时(即腌制第0d)其优势菌群为乳杆菌属、片球菌属和魏斯氏菌属,第10d优势菌群为... 采用16S rDNA基因克隆文库结合GC-MS分析等方法,对腌制苋菜梗体系的细菌多样性、品质变化和腌制成熟时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腌制苋菜梗开始时(即腌制第0d)其优势菌群为乳杆菌属、片球菌属和魏斯氏菌属,第10d优势菌群为乳杆菌属和产碱杆菌属,到腌制中后期细菌群落组成基本稳定,其中产碱杆菌属、拟杆菌属和梭菌属为优势菌群。苋菜梗腌制过程中,pH、亚硝酸盐含量和细菌总数均先上升后下降,至腌制结束时分别为5.28、4.0mg/kg和数量级107cfu/mL。利用GC-MS分析方法测定了腌制苋菜梗卤汁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发现其主体风味成分为醇类、酸类和烷烃类,其中醇类物质占19.5%、酸类占15.9%和烷烃类占14.6%,相对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组分有2-丁醇、乙醇、己烷和乙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制苋菜梗 16S rDNA克隆文库 细菌群落变化 风味成分
下载PDF
异养条件下高氯酸盐降解细菌群落变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宇轩 关翔宇 +1 位作者 王阳 王鹤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3-148,共6页
了解特定环境中高氯酸盐(ClO-4)降解菌的群落组成,对ClO-4的降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添加醋酸盐作为电子供体降解ClO-4,利用高通量测序(HiSeq 2000)的方法获得了复杂环境中生物群落的组成,对比了降解前后菌种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 了解特定环境中高氯酸盐(ClO-4)降解菌的群落组成,对ClO-4的降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添加醋酸盐作为电子供体降解ClO-4,利用高通量测序(HiSeq 2000)的方法获得了复杂环境中生物群落的组成,对比了降解前后菌种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补充醋酸盐的降解体系(Acetate Degradation,AD)将10 mg/L ClO-4降至检出限以下需100 h。降解完毕后代表性的ClO-4降解菌Dechloromonas的相对丰度为0.2%,与原始活性污泥相比无明显差别;另一典型ClO-4降解菌脱氯菌属Azospira相对丰度为3.2%;一些同时参与ClO-4降解和脱氮作用的细菌如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也有检出,相对丰度为8%。异养条件下ClO-4降解是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脱氯菌属Azospira起主导作用。AD体系内菌种多样性小于原始活性污泥。电子供体的加入使活性污泥类的混合体系内生物群落结构单一化,使降解基质具备了在特定环境下针对某种污染物降解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高氯酸盐 生物降解 醋酸盐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变化
下载PDF
新疆断裂带含硫冷泉泉水细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慧 曾军 +4 位作者 高小其 张涛 杨晓芳 孙建 娄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4-727,共4页
【目的】了解新疆断裂带10号含硫冷泉泉水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的方法,反映和分析10号冷泉泉水中细菌种群的16S rRNA基因V3区多样性及其种群基因组成随时间的变化。【结果... 【目的】了解新疆断裂带10号含硫冷泉泉水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的方法,反映和分析10号冷泉泉水中细菌种群的16S rRNA基因V3区多样性及其种群基因组成随时间的变化。【结果】细菌种群的丰度(Shannon-Wiener指数(H′))和优势度(Simpson指数(D))随时间的变化均出现显著不规律的变化,且当细菌种群丰度较大时,优势度反而较小;由样品Sorenson相似距离系数形成的二维图谱中,不存在位置完全重合的样品。【结论】新疆断裂带10号含硫冷泉泉水中细菌群落结构表现出显著随机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断裂带 含硫冷泉 细菌群落结构动态变化 PCR-DGGE
下载PDF
27例多菌型麻风联合化疗三年细菌指数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小玲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6-186,共1页
关键词 多菌型麻风 化疗 细菌指数变化 治疗
下载PDF
牛乳中细菌的生长变化
11
作者 张佳柠 《科技与生活》 2012年第5期194-194,共1页
生牛乳的pH为中性,在牛奶放置过程中,温度,湿度,牛奶中的营养物质的多少等会导致其中细菌生长发生变化,因此牛乳中的pH也发生着变化。本次实验研究在牛奶放置过程中的细菌生长变化以及酸奶的制作过程,故实验中将牛奶拆袋后室温下... 生牛乳的pH为中性,在牛奶放置过程中,温度,湿度,牛奶中的营养物质的多少等会导致其中细菌生长发生变化,因此牛乳中的pH也发生着变化。本次实验研究在牛奶放置过程中的细菌生长变化以及酸奶的制作过程,故实验中将牛奶拆袋后室温下放置,并且设置时放置时间不同以作为对照。实验中采用美蓝还原酶试验法测定细菌生长变化的生理值,并以此结果比较同一品牌不同包装的牛乳中细菌的生长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细菌生长变化 利乐枕 塑料带包装
下载PDF
螺旋霉素治疗牙周炎前后的细菌动态变化及临床观察
12
作者 陈伟旭 《广东牙病防治》 1998年第1期28-28,共1页
螺旋霉素治疗牙周炎前后的细菌动态变化及临床观察安徽省芜湖皖医弋矶山医院口腔科(241001)陈伟旭我们应用螺旋霉素治疗牙周炎,观察袋内治疗前后细菌分布比例变化,探讨与临床表现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选择患慢... 螺旋霉素治疗牙周炎前后的细菌动态变化及临床观察安徽省芜湖皖医弋矶山医院口腔科(241001)陈伟旭我们应用螺旋霉素治疗牙周炎,观察袋内治疗前后细菌分布比例变化,探讨与临床表现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选择患慢性牙周炎而无其它疾病16例。男性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治疗 螺旋霉素 细菌动态变化
下载PDF
富营养化水体细菌去除氮磷能力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先会 朱建坤 +2 位作者 施练东 张光生 成小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32,共5页
微生物既是营养物质的分解者,又是生产者。研究浮游细菌和根际细菌在植物+微生物复合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对合理选择和使用水体净化的水生高等植物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以常见水生漂浮植物荇菜为实验材料,设计总磷(TP)和总... 微生物既是营养物质的分解者,又是生产者。研究浮游细菌和根际细菌在植物+微生物复合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对合理选择和使用水体净化的水生高等植物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以常见水生漂浮植物荇菜为实验材料,设计总磷(TP)和总氮(TN)两个浓度梯度,每个梯度各设5个浓度,研究水体氮磷营养物质浓度和细菌数量的变化。浮游细菌和根际细菌总数的变化以及它们与TN、TP去除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无论在总磷或总氮浓度梯度中,浮游细菌、根际细菌总数的增量基本都与TN去除率呈正相关性,而与TP去除率的相关性不大明显,浮游细菌的总数是在第7天达到最大值。在植物+微生物系统去除氮、磷过程中,对氮的去除以细菌为主,包括浮游细菌和根际细菌;对磷的去除则以植物吸收为主,根际磷细菌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在一些富营养化水体,尤其是氮浓度较高的富营养化水体,荇菜是一种较好的水体净化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微生物复合水生态系统 浮游细菌 根际细菌 细菌总数的变化 氮磷去除能力
下载PDF
细菌培养及其药物敏感试验在耳鼻咽喉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14
作者 孙绍辉 赵松花 +1 位作者 陈娜 朱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2期335-336,共2页
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推进和其在医学、法学界的备受关注,随着抗生素在临床、畜牧业和养殖业的滥用,导致耐药细菌甚至超级细菌的形成,使传统的经验治疗受到挑战,及时掌握和了解细菌动态变化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感... 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推进和其在医学、法学界的备受关注,随着抗生素在临床、畜牧业和养殖业的滥用,导致耐药细菌甚至超级细菌的形成,使传统的经验治疗受到挑战,及时掌握和了解细菌动态变化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感染性疾病诊治方面更显重要。本文就有关耳鼻咽喉科感染性疾病的细菌培养及其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敏感试验 感染性疾病 耳鼻咽喉科 细菌培养 应用 细菌动态变化 循证医学 超级细菌
下载PDF
家兔实验性上颌窦炎的细菌学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锋 周水淼 +2 位作者 李兆基 张速勤 许月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1-293,共3页
目的 :探讨实验性上颌窦炎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实验性上颌窦炎的细菌学变化。方法 :将 4 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动物模型 ,分成 6组 :空白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窦口堵塞组、单纯细菌组、窦口堵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 目的 :探讨实验性上颌窦炎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实验性上颌窦炎的细菌学变化。方法 :将 4 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动物模型 ,分成 6组 :空白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窦口堵塞组、单纯细菌组、窦口堵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窦口阻塞加肺炎链球菌组 ,检查术后不同时间窦腔脓性分泌物细菌学变化。结果 :空白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 0 %(0 / 5 ) ,假手术对照组为 2 0 %(2 / 10 ) ,窦口阻塞组为 84 .6 %(11/ 13) ,单纯细菌组为 10 %(1/ 10 ) ,窦口阻塞加细菌组 10 0 %(4 2 / 4 2 )。术后 2周内 ,培养的细菌以种植菌为主 ;3周以后 ,培养的细菌以机会致病菌为主。结论 :窦口阻塞加注入细菌的方法可成功地制造实验性上颌窦炎动物模型 ,随着鼻窦炎时间的延长 ,培养出机会致病菌的阳性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炎 动物模型 制备方法 细菌变化 窦口阻塞法
原文传递
Study on the Quantity Dynamic Changes of Heterobacteria and Vibrios in Larvae Industrialized Culture System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妍 李健 +2 位作者 王斌 王群 刘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8年第2期116-121,共6页
[ Objective ] The dynamic change of heterobacteria and vibrios in larvae industrialized culture system was studied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healthy cultivation of shrimp. [ Method ] The heterobacteria, vibr... [ Objective ] The dynamic change of heterobacteria and vibrios in larvae industrialized culture system was studied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healthy cultivation of shrimp. [ Method ] The heterobacteria, vibrios and pathogenic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were monitored in larvae industrialized culture system. [ Result] The heterobacteria, vibrios and pathogenic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were the most in fertilized eggs of shrimp but the least in nauplius, then their number would increase with growth. During whole rearing period, both boterobacteria in larvae, vibrios in water would increase by one order of magnitude, while both vibrios in larvae and heterobacteria in water would increase by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There were many heterobacteria and vibrios but few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 living bai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larvae and heterobacteria and vibrios in water were 0. 704 and 0. 840 in culture system respectively, while the correlation among heterobacteria, vibrios in living bait and larvae, water were weak or negative. [ Conclusion ] There was a dynamic relation between water and larvae in rearing period, and restrictly control of culture condition would restrain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 caused by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besides that bacteria number in bait was not obviously correlated with bacteria nubmer in cultur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shrimp larvae Heterotrophic bacteria VIBRIO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Dynamic change
下载PDF
基层医院对抗生素用药机制的理解与有效运用
17
作者 刘倬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6期228-229,共2页
抗生素是个大家都不陌生的药物,可是他不是治疗百病的灵丹。它们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抑制有害菌的繁殖。而抗生素(尤其是作用广泛的广谱抗生素)不仅可以杀死致病菌,同样能消灭正常菌群。因此我们在使用时要按抗菌素的使用原则要针对不同... 抗生素是个大家都不陌生的药物,可是他不是治疗百病的灵丹。它们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抑制有害菌的繁殖。而抗生素(尤其是作用广泛的广谱抗生素)不仅可以杀死致病菌,同样能消灭正常菌群。因此我们在使用时要按抗菌素的使用原则要针对不同的疾病、人群、细菌等,应给予不同的群体,疾病的类型按照合适的剂量及合理的给药途径来予以适当地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变化 细菌的求生之道
下载PDF
Seasonal Development of Microbial Activity in Soils of Northern Norway 被引量:15
18
作者 M. BLTER N. SOETHE +1 位作者 R. HORN C. UHLI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6期716-727,共12页
Seasonal development of soil microbial activity and bacterial biomass in sub-polar regions was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the impacts of biotic and abiotic factors, such as organic matter content, temperature and moist... Seasonal development of soil microbial activity and bacterial biomass in sub-polar regions was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the impacts of biotic and abiotic factors, such as organic matter content,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The study was performed during spring thaw from three cultivated meadows and two non-cultivated forest sites near Alta, in northern Norway. Samples from all five sites showed increasing respiration rates directly after the spring thaw with soil respiration activity best related to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However, distributions of bacterial biomass showed fewer similarities to these two parameters. This could be explained by variations of litter exploitation through the biomass. Microbial activity started immediately after the thaw while root growth had a longer time lag. An influence of root development on soil microbes was proposed for sites where microorganisms and roots had a tight relationship caused by a more intensive root structure. Also a reduction of microbial activity due to soil compaction in the samples from a wheel track could not be observed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New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of differential staining for live and dead organisms were applied in order to follow changes within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freeze and thaw cycles showed a damaging influence on parts of the soil bacteria. Additionally, different patterns for active vs. non-active bacteria were noticeable after freeze-thaw 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terial biomass FREEZING microbial activity soil compaction thawing
下载PDF
TGGE法对水源热泵水体中细菌种群多样性及动态变化的研究
19
作者 程士兵 叶姜瑜 王云仙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716-720,728,共6页
采用TGGE(Temperature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方法对水源热泵水体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首先提取水体微生物的总DNA,扩增16S V3区片段,然后进行TGGE分析。TGGE图谱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安康湖水样中的细菌丰富度较高。在空... 采用TGGE(Temperature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方法对水源热泵水体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首先提取水体微生物的总DNA,扩增16S V3区片段,然后进行TGGE分析。TGGE图谱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安康湖水样中的细菌丰富度较高。在空调制冷期,细菌群落结构波动较大;而在空调制热期,细菌群落结构波动较小,说明夏季空调制冷期对水体的影响较大。相似性及聚类分析表明,空调运行的持续时间的长短及运行负荷的大小决定热泵尾水排放所影响的水域范围,尤其是对取水口处的影响。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水体中细菌属于3大类群: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厚壁菌(Firmicutes)和拟杆菌(Bactero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GE 水源热泵 细菌种群变化
原文传递
Bacterial diversity, composition and temporal-spatial variation in the sediment of Jiaozhou Bay, China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欣 肖天 +3 位作者 栾青衫 张文燕 王孟强 岳海东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期576-590,共15页
Studies on the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bacterial populations will improve the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the global patterns of marine bacteria and help to comprehend local biochemical processes and environments. ... Studies on the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bacterial populations will improve the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the global patterns of marine bacteria and help to comprehend local biochemical processes and environments. We evaluated the composition and the dynamics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the sediment of Jiaozhou Bay (China) using PCR-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Sedime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0 different sites in May, August, and November 2008 and in February 2009. There was significant temporal variation in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t all sites. However, the spatial variation was very small. The DGGE analyses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were used to divide the 10 stations into three types.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 revealed that the changes in bacterial communities were driven by sediment properties. Sequence analysis of DGGE band-derived 16S rRNA gene fragments revealed that the dominant bacterial groups in the sediment were of the classes ~,-proteobacteria and ~3-proteobacteria and phyla Bacteroidetes and Nitrospirae. Our results provide considerable insight into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Jiaozhou Bay,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bial community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SEDIMENT Jiaozhou Ba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