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新型细菌多糖中单糖和糖醛酸组成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凤芹 张林 +1 位作者 路则庆 汪以真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36,共5页
建立了柱前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新型细菌多糖中5种单糖及糖醛酸组成的分析方法。新型细菌多糖中加入单糖内标木糖后,经3mol/L三氟乙酸水解,再用PMP进行衍生化,采用XBridgeTMC18柱(250×4.6m... 建立了柱前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新型细菌多糖中5种单糖及糖醛酸组成的分析方法。新型细菌多糖中加入单糖内标木糖后,经3mol/L三氟乙酸水解,再用PMP进行衍生化,采用XBridgeTMC18柱(250×4.6mm,5μm),以50mmol/L KH2PO4溶液(pH=5.5)和乙腈为流动相,在245nm波长检测。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多糖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岩藻糖组成,其质量比为1.77∶0.44∶8.52∶1.32∶1.67。该方法重现性良好,能够快速对多糖样品进行组成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多糖 PMP 衍生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蓝细菌多糖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志方 艾秀莲 +4 位作者 李晨华 王玮 王成 张伟 王博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0-23,共4页
蓝细菌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具有放氧光合作用的原核微生物 ,其种类多、分布广 ,在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上各不相同。已知许多蓝细菌可以合成胞外粘性包埋物 ,并能够将多糖类物质释放到培养基中。这些多糖易于从培养基中回收 ,并且在工业... 蓝细菌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具有放氧光合作用的原核微生物 ,其种类多、分布广 ,在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上各不相同。已知许多蓝细菌可以合成胞外粘性包埋物 ,并能够将多糖类物质释放到培养基中。这些多糖易于从培养基中回收 ,并且在工业生产中的多种潜在用途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产胞外多糖蓝细菌及其所产多糖的物化性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多糖 细菌 化学性质 物理特性 光合微生物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分析新型细菌多糖中的单糖和糖醛酸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凤芹 杨航仙 汪以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8,共6页
对纯化的新型细菌多糖进行酸水解,用乙硫醇-三氟乙酸和醋酐-吡啶体系先后对酸水解物进行衍生,与之前报道不同的是糖醛酸得到有效衍生化。以木糖为内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定量分析该多糖酸水解物中单糖和糖醛酸衍生物发现,该... 对纯化的新型细菌多糖进行酸水解,用乙硫醇-三氟乙酸和醋酐-吡啶体系先后对酸水解物进行衍生,与之前报道不同的是糖醛酸得到有效衍生化。以木糖为内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定量分析该多糖酸水解物中单糖和糖醛酸衍生物发现,该多糖的糖链由岩藻糖、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组成,其相对物质的量比为1.50∶1.0∶0.79∶2.06;中性糖比例与糖醇乙酸酯化分析岩藻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的相对物质的量比(1.76∶1.0∶1.98)接近;糖醛酸咔唑法与该方法分析葡萄糖醛酸的含量分别为16.19%和14.85%。以上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衍生化方法及GC-MS同时定量分析多糖酸水解物中单糖和糖醛酸的方法可行。此外还对葡萄糖醛酸的质谱裂解机理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糖醛酸 衍生化 裂解机理 细菌多糖
下载PDF
细菌多糖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崔宏波 凌秋 李延平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23-125,F003,共4页
目的 采用细菌多糖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观察其药效学作用及对家兔呼吸、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家兔静脉注射环磷酰胺复制白细胞减少症动物模型 ,用细菌多糖 (50U/kg)进行治疗 ,观察其对保护骨髓造血系统的作用。分三种剂量 (1 0U... 目的 采用细菌多糖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观察其药效学作用及对家兔呼吸、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家兔静脉注射环磷酰胺复制白细胞减少症动物模型 ,用细菌多糖 (50U/kg)进行治疗 ,观察其对保护骨髓造血系统的作用。分三种剂量 (1 0U/kg、50U/kg、1 0 0U/kg)给药 ,观察家兔呼吸、血压、心率变化。结果 模型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 ,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数明显升高 (P <0 .0 5)。家兔给药组 (1 0U/kg、50U/kg)与正常组比较 ,呼吸、血压、心率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结论 细菌多糖 (50U/kg)可治疗环磷酰胺所致家兔白细胞减少症 ,并无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多糖 治疗 白细胞减少症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细菌多糖对罗非鱼血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韩璐 王彦波 +1 位作者 王琼萍 韩剑众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2-24,共3页
以罗非鱼为试验动物,研究细菌多糖对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溶菌酶和补体C3含量以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但是补体C3含量以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 以罗非鱼为试验动物,研究细菌多糖对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溶菌酶和补体C3含量以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但是补体C3含量以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此外,饵料中添加0.10和0.20g/kg细菌多糖的试验组溶菌酶的含量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但是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饵料中添加一定浓度的细菌多糖可以显著提高罗非鱼血清中部分免疫指标,对增强罗非鱼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多糖 罗非鱼 免疫 多糖
下载PDF
细菌多糖中氧乙酰基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房明 赵志强 朱莉萍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5年第3期63-67,共5页
许多细菌多糖中都存在氧乙酰基,氧乙酰化修饰发生在多糖合成后,对细菌功能和免疫原性都有重要的意义。就细菌多糖合成机制及氧乙酰化修饰多糖机理,氧乙酰基对细菌荚膜多糖免疫原性的影响,细菌性疫苗中氧乙酰基质控,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 许多细菌多糖中都存在氧乙酰基,氧乙酰化修饰发生在多糖合成后,对细菌功能和免疫原性都有重要的意义。就细菌多糖合成机制及氧乙酰化修饰多糖机理,氧乙酰基对细菌荚膜多糖免疫原性的影响,细菌性疫苗中氧乙酰基质控,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氧乙酰基漂移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多糖 氧乙酰基 免疫原性 氧乙酰基漂移
下载PDF
细菌多糖的生物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浩 卢天成 +1 位作者 王岩 王秀然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13-1620,共8页
多糖是细菌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细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参与细菌与宿主的识别,帮助细菌产生毒力,调节宿主免疫反应等生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尽管细菌多糖的种类很多,但它们的合成机... 多糖是细菌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细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参与细菌与宿主的识别,帮助细菌产生毒力,调节宿主免疫反应等生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尽管细菌多糖的种类很多,但它们的合成机制具有相似性。多糖生物合成的研究主要基于基因组的序列分析预测,结合代谢产物研究的基因分析,不够详尽。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细菌多糖的合成机制,这种机制的研究将为进一步阐明细菌多糖多样性的形成机制及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奠定基础,为开发针对相应病原菌的新型疫苗和治疗方法,及进一步实现分子水平的相关疾病防控和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支持。作者以肽聚糖、O-抗原和夹膜多糖为代表,阐述了其生物合成及体外生物合成机制的研究进展和相关问题,并总结了细菌多糖合成途径的研究在寻找候选抗原和控制病原细菌靶位以及研究细菌遗传进化和生物合成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多糖 生物合成 机制
下载PDF
细菌多糖疫苗苯酚污染的分析及其检测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栗克喜 罗丽 +4 位作者 谢姗姗 张婷 邹澄川 黄凤琼 李书津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 确定细菌多糖疫苗苯酚污染及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 ,改良Lowry氏标准加入法和HPLC法。结果 正常的脑膜炎球菌多糖在 2 6 0nm波长附近有一个最大吸收峰λmax( 2 6 0nm) ,而苯酚的特征吸收波长为λmax( 2 70nm) ;... 目的 确定细菌多糖疫苗苯酚污染及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 ,改良Lowry氏标准加入法和HPLC法。结果 正常的脑膜炎球菌多糖在 2 6 0nm波长附近有一个最大吸收峰λmax( 2 6 0nm) ,而苯酚的特征吸收波长为λmax( 2 70nm) ;5批正常的脑膜炎球菌多糖A2 60 /A2 70 值在 1 0 7~ 1 12之间。当正常多糖原液有苯酚污染时 ,最大吸收波长红移 ( 2 6 0nm 2 70nm) ,导致A2 60 /A2 70 值由大于 1变为小于 1。当苯酚增加到 2 0 μg/ml时 ,A2 60 /A2 70 降至 0 88,纯的苯酚为 0 6 2 ;采用内标加入法定量测定出伤寒Vi多糖残留苯酚含量为 0 10 1μg/ml;HPLC法定量测定 1型肺炎球菌多糖、Hib多糖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样品中的苯酚含量分别为 0 2 8、0 96和 0 6 3μg/ml。 结论 ①多糖原液的A2 60 /A2 70 值可判断多糖原液是否被苯酚污染。当A2 60 >A2 70 或A2 60 /A2 70 =1.1(或 >1.0 7)时为正常 ,无苯酚污染或苯酚污染可接受 ;当A2 60 =A2 70 或A2 60 /A2 70 =1时为介于正常和不正常之间 ;当A2 60 <A2 70 或A2 60 /A2 70 =0 .9或以下时为不正常或有苯酚的污染。②内标加入法可定量测定细菌多糖中残留苯酚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多糖 疫苗 苯酚 污染 检测方法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对细菌多糖抗原产生抗体应答的T细胞调节
9
作者 Baker P J 胡国强 朱建新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33-136,共4页
作者综述了Ⅲ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SSS-Ⅲ)引起的抗体应答中抑制性T(Ts)细胞和放大性T(Ta)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Ts和Ta细胞激活的机理、Ts和Ta细胞功能成熟的时间差异,阐述了单磷酸脂蛋白A(MPL)免疫佐剂作用的机理及其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细菌多糖 抗原 抗体应答 T细胞
下载PDF
纯化细菌多糖中残留酚对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影响及其解决办法
10
作者 栗克喜 吴认艰 《生物制品资料选编》 1992年第16期47-52,共6页
关键词 纯化细菌多糖 残留酚 蛋白 鉴定
下载PDF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细菌多糖抗原特异性IgG亚类抗体缺陷
11
作者 陈实 杨锡强 +1 位作者 李成荣 沈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28-132,共5页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在157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儿童中检测出血清IgG_2缺陷15例;同时发现肺炎球菌多糖抗原(PnPg)特异性IgG_2抗体缺陷26例,其中9例同时伴血清IgG_2缺陷,占15例血清IgG_2...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在157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儿童中检测出血清IgG_2缺陷15例;同时发现肺炎球菌多糖抗原(PnPg)特异性IgG_2抗体缺陷26例,其中9例同时伴血清IgG_2缺陷,占15例血清IgG_2缺陷者的60%;脑膜炎球菌多糖抗原(MPs)特异性IgG_2抗体缺陷20例,其中11例同时伴血清IgG_2缺陷。占15例血清IgG_2缺陷者的73%。本文提示:血清多糖抗原特异性IgG亚类抗体缺陷是儿童RRTI的重要原因之一;血清IgG_2正常并不能排除多糖抗原特异性IgG_2抗体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细菌荚膜多糖 抗体缺陷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运动及复杂环境抑制细菌脂多糖诱导的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聪 黄沁雯 +5 位作者 王红 许泽婷 张婵 单亦文 范肖肖 廖敏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53-259,共7页
目的探讨运动和复杂环境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LPS组、LPS+游泳组和LPS+复杂环境组,每组各7只。LPS组小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建立帕金森病炎症模型,置于鼠笼中生活2... 目的探讨运动和复杂环境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LPS组、LPS+游泳组和LPS+复杂环境组,每组各7只。LPS组小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建立帕金森病炎症模型,置于鼠笼中生活2周。LPS+游泳组小鼠模型制作后每日强迫进行游泳运动15 min,运动2周。LPS+复杂环境组小鼠模型制作后置于复杂环境生活2周。对照组小鼠不做处理。模型制作14 d后,对各组小鼠进行足迹、旷场和滚轴等行为学实验,检测小鼠的自主运动能力、运动平衡能力和抑郁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中脑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中脑黑质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Caspase-3、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RT-PCR检测中脑黑质中IL-1β、IL-6和TNF-α转录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LPS+游泳组、LPS+复杂环境组小鼠的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均有所下降,抑郁水平有所上升(P<0.001),TH阳性神经元存活数量和BDNF蛋白量均显著减少(P<0.001),Caspase-3及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显著增高(P<0.001)。与LPS组相比,LPS+游泳组和LPS+复杂环境组小鼠的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均有所恢复,抑郁水平显著下降(P<0.01),TH阳性神经元存活数量及BDNF含量均显著增多(P<0.01),Caspase-3及IL-1β、IL-6和TNF-α均显著减少(P<0.01),且LPS+复杂环境组现象更为显著。结论运动和复杂环境能抑制LPS诱导的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从而减轻对中脑黑质神经元的损伤,且LPS+复杂环境组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复杂环境 炎症 多巴胺能神经元 细菌多糖 行为学实验 免疫印迹法 小鼠
下载PDF
探讨固本通络方基于细菌脂多糖介导的肠B细胞激活对Gd-IgA1的影响
13
作者 汪容 沈沛成 +1 位作者 何立群 吴卿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7-53,F0003,共8页
目的探讨固本通络方对IgA肾病小鼠肠道细菌脂多糖(LPS)和糖基化缺陷IgA1(Gd-IgA1)的干预及肾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雄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固本通络方低剂量组、固本通络方中剂量组、固本通络方高剂量组、依立托仑组。实验采用... 目的探讨固本通络方对IgA肾病小鼠肠道细菌脂多糖(LPS)和糖基化缺陷IgA1(Gd-IgA1)的干预及肾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雄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固本通络方低剂量组、固本通络方中剂量组、固本通络方高剂量组、依立托仑组。实验采用ddY小鼠构建IgA肾病动物模型,将模型组和各药物组进行造模,中药干预各组分别予以固本通络方免煎颗粒低(13.2 g/kg)、中(26.4 g/kg)、高(52.8 g/kg)3种不同剂量药液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10 mL/kg),依立托仑组予以腹腔注射依立托仑药液,各药物组每天给予药物1次,连续8周。干预4周、8周后,测定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8周测定血清及肠道黏膜LPS、IgA、GdIgA1水平,观察肾脏病理染色及右肾IgA沉积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osmc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Cosmc蛋白表达及IgA肠道菌群特异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肠道B淋巴细胞活化率及分泌IgA前体B淋巴细胞比率,对肠道黏膜组织LPS水平与B细胞活化率及IgA前体B细胞比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固本通络方可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及血清肌酐水平(P<0.05)。HE染色发现,与模型组相比,固本通络方用药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内皮细胞及基质增生显著减少,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显著改善;血清及肠道黏膜LPS水平检测发现,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干预组均能降低小鼠血清和肠道黏膜组织LPS、Gd-IgA1和IgA水平(P<0.05);降低B细胞活化率及IgA前体B细胞比率(P<0.05),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固本通络方能够显著降低小鼠粪便培养中菌落蛋白表达水平,上调Cosmc蛋白和Cosmc基因表达水平(P<0.05)。LPS水平与B细胞活化率及IgA前体B细胞比率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固本通络方能有效降低IgA肾病小鼠蛋白尿及血清肌酐水平,减轻肾脏病理损伤及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其作用可能和固本通络方降低IgA肾病小鼠血清及肠道LPS水平,降低B淋巴细胞活化率,Cosmc表达上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本通络方 IGA肾病 糖基化缺陷IgA1 肠道细菌多糖
下载PDF
细菌多糖的生物合成机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蕾蕾 王未名 +1 位作者 祝清俊 杜方岭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83-1589,共7页
近些年来,细菌多糖因其重要的医学价值和工业用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细菌基因组的不断测序,众多与细菌多糖合成相关的基因簇被发现。不同多糖合成基因簇的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尽管自然界中多糖的结构复杂多变,但是它们的合成机制... 近些年来,细菌多糖因其重要的医学价值和工业用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细菌基因组的不断测序,众多与细菌多糖合成相关的基因簇被发现。不同多糖合成基因簇的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尽管自然界中多糖的结构复杂多变,但是它们的合成机制却是相对单一的。本文就当前国际国内不同细菌多糖的合成机制,以及多糖合成途径中相关糖基转移酶和聚合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多糖 糖基转移酶 聚合酶 Wzy依赖途径
原文传递
超微细菌Glaciecola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钱国英 许梓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5-168,共4页
多糖已作为免疫药物,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了超微细菌Glaciecola多糖适宜的提取方法。通过研究常规水浸提法中不同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时间对细菌多糖得率、黏度和表面张力的影响,以及超声提取对多糖得率、黏度和表面张力... 多糖已作为免疫药物,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了超微细菌Glaciecola多糖适宜的提取方法。通过研究常规水浸提法中不同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时间对细菌多糖得率、黏度和表面张力的影响,以及超声提取对多糖得率、黏度和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和多糖黏度均存在着显著的影响(P〈0.05),细菌多糖的适宜提取条件为料水比1:15,提取温度在100℃左右,提取时间4~6h。超声强化处理能显著提高超微细菌多糖的得率,降低提取液的表面张力(P〈0.05),超声强化处理后提取2h的多糖得率,可达未处理前提取6h的水平;超声提取条件以选择10~15min、100W功率,提取4h为宜。超徽细菌Glaciecola多糖的得率可达8.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细菌多糖 水浸提法 超声处理 多糖得率 黏度 表面张力
下载PDF
两种细菌粗多糖对草鱼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康洁 余慧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85-489,共5页
检测细菌多糖对草鱼的免疫调节作用。用酚水法分别从大肠杆菌和根癌农杆菌细胞壁中提取出粗多糖,注射草鱼,测定受试草鱼血液中白细胞数量,血清中抗体效价,肝脏、肾脏、脾脏、血清和粘液中过氧化物酶的活力。结果受试草鱼中的白细胞数量... 检测细菌多糖对草鱼的免疫调节作用。用酚水法分别从大肠杆菌和根癌农杆菌细胞壁中提取出粗多糖,注射草鱼,测定受试草鱼血液中白细胞数量,血清中抗体效价,肝脏、肾脏、脾脏、血清和粘液中过氧化物酶的活力。结果受试草鱼中的白细胞数量、血清抗体效价及过氧化物酶活力均具有明显提高。结论表明大肠杆菌和根癌农杆菌粗多糖对草鱼有免疫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多糖 白细胞 抗体效价 过氧化物酶活性 免疫活力
下载PDF
苦参碱对细菌脂多糖诱导大鼠枯否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68
17
作者 林文 张俊平 +1 位作者 胡振林 钱定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是研究苦参碱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hrides,LPS)诱导经卡西霉素(calcimycin,Cal)预激活的大鼠枯否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白细胞介... 目的是研究苦参碱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hrides,LPS)诱导经卡西霉素(calcimycin,Cal)预激活的大鼠枯否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以及对小鼠体内产生TNF和IL6的影响。结果,苦参碱125,250及500mg·L-1剂量依赖性抑制大鼠枯否细胞分泌TNF和IL6;苦参碱50及100mg·kg-1降低小鼠体内TNF和IL6的水平。提示苦参碱的抗炎作用可能与其抑制TNF及IL6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枯否细胞 TNF 白细胞介素6 细菌多糖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细菌脂多糖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TNFα、NO及IL-1的影响 被引量:41
18
作者 路景涛 杨雁 陈敏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 (APS)对细菌脂多糖 (LPS)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1(IL 1)及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  10mg/LLPS体外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 ,小鼠成纤维细胞瘤株 (L92 9)杀伤法检测TNFα的...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 (APS)对细菌脂多糖 (LPS)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1(IL 1)及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  10mg/LLPS体外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 ,小鼠成纤维细胞瘤株 (L92 9)杀伤法检测TNFα的含量、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检测IL 1的活性、Griess法检测NO的水平。结果 APS能不同程度地抑制激活巨噬细胞对TNFα、NO与IL 1的分泌。结论 APS抑制巨噬细胞的分泌功能可能是其保肝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细菌多糖 诱导 大鼠 腹腔巨噬细胞 TNFΑ NO IL-1
下载PDF
细菌胞外多糖构效关系及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鹏 江晓路 +1 位作者 江艳华 管华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57-260,共4页
近年来随着糖生物学的发展,细菌胞外多糖所表现出独特的理化特性、生物学活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对目前已研究发现的细菌胞外多糖,从结构出发对构效关系、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今后细菌胞外多糖在工业应用的... 近年来随着糖生物学的发展,细菌胞外多糖所表现出独特的理化特性、生物学活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对目前已研究发现的细菌胞外多糖,从结构出发对构效关系、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今后细菌胞外多糖在工业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新型细菌胞外多糖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胞外多糖 构效关系 特性 应用
下载PDF
细菌胞外多糖的特性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明源 王继莲 +1 位作者 魏云林 季秀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56,共6页
不论是在自然或病理条件下,多数细菌均被胞外多糖所包被,胞外多糖对细菌的粘附及在竞争环境中的存活和生长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细菌胞外多糖以其独特的生物学活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人们关注。系统介绍了细菌胞外多糖的结构性质... 不论是在自然或病理条件下,多数细菌均被胞外多糖所包被,胞外多糖对细菌的粘附及在竞争环境中的存活和生长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细菌胞外多糖以其独特的生物学活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人们关注。系统介绍了细菌胞外多糖的结构性质、特性及生理功能,重点阐述了几种多糖的应用现状,并对今后细菌胞外多糖在工业上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深入开发利用多糖功能菌资源,进一步扩展其在工业领域上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胞外多糖 生物学活性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