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材料性能细菌捕食仿生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夏伯才
郭永锋
+2 位作者
姚向东
董杰
王永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2003年第1期198-199,共2页
E.Coli菌类捕食时要设法使单位时间内摄取的能量最大。进行非梯度优化时,可将目标J(θ)视为吸引剂和排斥剂产生的综合效应,则θ=[θ1,…θp]^T∈R^p就对应于细菌位置,用P(i,k,l)=(θ,^1(j,k,l)^1 l=1,2,…,S}表示菌群数为S中的...
E.Coli菌类捕食时要设法使单位时间内摄取的能量最大。进行非梯度优化时,可将目标J(θ)视为吸引剂和排斥剂产生的综合效应,则θ=[θ1,…θp]^T∈R^p就对应于细菌位置,用P(i,k,l)=(θ,^1(j,k,l)^1 l=1,2,…,S}表示菌群数为S中的第1个菌体在第j趋化步,k复制步和l次消除-驱散事件中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性能
细菌
捕食
仿生优化
非梯度优化
排斥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嗜盐噬菌弧菌BALOs10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裂解谱
被引量:
2
2
作者
叶晓声
赵何
+2 位作者
陈明霞
李和阳
何小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31-1341,共11页
【目的】从海水中分离得到蛭弧菌类群(Bdellovibrio-and-likeorganisms,BALOs)新型菌株,丰富BALOs的种质资源。【方法】从中国深圳大亚湾取回海水样品后,使用本实验室分离得到的Vibrio alginolyticus LF TCBS 15作为宿主,通过海水双层...
【目的】从海水中分离得到蛭弧菌类群(Bdellovibrio-and-likeorganisms,BALOs)新型菌株,丰富BALOs的种质资源。【方法】从中国深圳大亚湾取回海水样品后,使用本实验室分离得到的Vibrio alginolyticus LF TCBS 15作为宿主,通过海水双层平板法分离得到BALOs菌株,通过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菌体形态,对16S rDNA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完成分子鉴定。采用双层平板滤纸片法分析NaCl浓度、pH及温度对菌株BALOs10生长的影响并测定菌株BALOs10对16株细菌的裂解效果。【结果】成功分离出一株以Vibrio alginolyticus LF TCBS 15为宿主的BALOs菌株BALOs10。噬菌斑呈圆形、透明且边缘光滑整齐,菌体为弧状,极生单鞭毛,菌体大小(0.21–0.44)μm×(1.25–1.87)μm。菌株最佳生长温度、NaCl浓度和pH范围分别为35–37℃、2%–3%(W/V)和7–8。菌株BALOs10可以裂解9株不同种的受试菌,占总试验菌株数(16株)的56.3%,主要是海杆菌属和弧菌属;菌株BALOs10的16S rDNA与最相近的典型菌株Halobacteriovorax marinus SJ的相似性只有92.14%,可能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将其命名为Halobacteriovorax sp. BALOs10。【结论】本文研究发现了Halobacteriovorax属(嗜盐噬菌弧菌属)的一个新型菌株,丰富了BALOs种质资源,为后续的应用及理论研究奠定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盐噬菌弧菌
细菌捕食者
蛭弧菌类群
裂解谱
原文传递
光照条件下生物絮凝养殖调控的措施
3
作者
樊利鹏
刘文畅
+4 位作者
谭洪新
罗国芝
孙大川
张南南
曹宝鑫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92,共9页
运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以阳光工厂化生物絮凝养殖前期水为实验材料,分别探究去细菌捕食者(原生动物等,AC组)、带虾序批添加葡萄糖(GS组)和一次性添加葡萄糖(G组)对水中微食物环的细菌及浮游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GS组在120 h的轮虫生物...
运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以阳光工厂化生物絮凝养殖前期水为实验材料,分别探究去细菌捕食者(原生动物等,AC组)、带虾序批添加葡萄糖(GS组)和一次性添加葡萄糖(G组)对水中微食物环的细菌及浮游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GS组在120 h的轮虫生物量、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叶绿素a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和而G组的轮虫生物量、浮游植物生物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因此序批式添加葡萄糖的上行效应比一次性添加更加明显,并且添加大型捕食者的GS组的下行效应不明显。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菌总数都大于5×10~5个/mL,AC组的细菌总数峰值最高[(13. 10±3. 79)×10~5个/mL],去细菌捕食者后降低了对细菌的捕食压力从而促进了细菌生长。AC组的溶解性有机碳浓度和溶解性总氮浓度一直高于其他组,GS组、G组和对照组的溶解性有机碳、溶解性总氮和磷酸盐浓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杀死细菌捕食者释放了大量溶解性有机物,添加适量葡萄糖、投放虾对养殖水质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为阳光型生物絮凝养殖在生产应用上的调控手段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行效应
下行效应
有机碳源
细菌捕食者
生物絮凝
浮游生物
水质
原文传递
题名
材料性能细菌捕食仿生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夏伯才
郭永锋
姚向东
董杰
王永强
出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2003年第1期198-199,共2页
文摘
E.Coli菌类捕食时要设法使单位时间内摄取的能量最大。进行非梯度优化时,可将目标J(θ)视为吸引剂和排斥剂产生的综合效应,则θ=[θ1,…θp]^T∈R^p就对应于细菌位置,用P(i,k,l)=(θ,^1(j,k,l)^1 l=1,2,…,S}表示菌群数为S中的第1个菌体在第j趋化步,k复制步和l次消除-驱散事件中的位置,
关键词
材料性能
细菌
捕食
仿生优化
非梯度优化
排斥效应
分类号
TB30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嗜盐噬菌弧菌BALOs10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裂解谱
被引量:
2
2
作者
叶晓声
赵何
陈明霞
李和阳
何小玉
机构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出处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31-134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06179)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GASI-03-01-03-01)
+1 种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海三科2014003)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J01613)~~
文摘
【目的】从海水中分离得到蛭弧菌类群(Bdellovibrio-and-likeorganisms,BALOs)新型菌株,丰富BALOs的种质资源。【方法】从中国深圳大亚湾取回海水样品后,使用本实验室分离得到的Vibrio alginolyticus LF TCBS 15作为宿主,通过海水双层平板法分离得到BALOs菌株,通过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菌体形态,对16S rDNA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完成分子鉴定。采用双层平板滤纸片法分析NaCl浓度、pH及温度对菌株BALOs10生长的影响并测定菌株BALOs10对16株细菌的裂解效果。【结果】成功分离出一株以Vibrio alginolyticus LF TCBS 15为宿主的BALOs菌株BALOs10。噬菌斑呈圆形、透明且边缘光滑整齐,菌体为弧状,极生单鞭毛,菌体大小(0.21–0.44)μm×(1.25–1.87)μm。菌株最佳生长温度、NaCl浓度和pH范围分别为35–37℃、2%–3%(W/V)和7–8。菌株BALOs10可以裂解9株不同种的受试菌,占总试验菌株数(16株)的56.3%,主要是海杆菌属和弧菌属;菌株BALOs10的16S rDNA与最相近的典型菌株Halobacteriovorax marinus SJ的相似性只有92.14%,可能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将其命名为Halobacteriovorax sp. BALOs10。【结论】本文研究发现了Halobacteriovorax属(嗜盐噬菌弧菌属)的一个新型菌株,丰富了BALOs种质资源,为后续的应用及理论研究奠定物质基础。
关键词
嗜盐噬菌弧菌
细菌捕食者
蛭弧菌类群
裂解谱
Keywords
Halobacteriovorax
predatory bacteria
Bdellovibrio-and-like organisms(BALOs)
prey range
分类号
Q939.1 [生物学—微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光照条件下生物絮凝养殖调控的措施
3
作者
樊利鹏
刘文畅
谭洪新
罗国芝
孙大川
张南南
曹宝鑫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出处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92,共9页
基金
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能力提升项目(16DZ228120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701700)
文摘
运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以阳光工厂化生物絮凝养殖前期水为实验材料,分别探究去细菌捕食者(原生动物等,AC组)、带虾序批添加葡萄糖(GS组)和一次性添加葡萄糖(G组)对水中微食物环的细菌及浮游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GS组在120 h的轮虫生物量、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叶绿素a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和而G组的轮虫生物量、浮游植物生物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因此序批式添加葡萄糖的上行效应比一次性添加更加明显,并且添加大型捕食者的GS组的下行效应不明显。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菌总数都大于5×10~5个/mL,AC组的细菌总数峰值最高[(13. 10±3. 79)×10~5个/mL],去细菌捕食者后降低了对细菌的捕食压力从而促进了细菌生长。AC组的溶解性有机碳浓度和溶解性总氮浓度一直高于其他组,GS组、G组和对照组的溶解性有机碳、溶解性总氮和磷酸盐浓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杀死细菌捕食者释放了大量溶解性有机物,添加适量葡萄糖、投放虾对养殖水质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为阳光型生物絮凝养殖在生产应用上的调控手段提供基础依据。
关键词
上行效应
下行效应
有机碳源
细菌捕食者
生物絮凝
浮游生物
水质
Keywords
bottom-up effect
top-down effect
organic carbon source
bacterial predator
biofloctechnology
plankton
water quality
分类号
S912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材料性能细菌捕食仿生优化
夏伯才
郭永锋
姚向东
董杰
王永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200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嗜盐噬菌弧菌BALOs10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裂解谱
叶晓声
赵何
陈明霞
李和阳
何小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原文传递
3
光照条件下生物絮凝养殖调控的措施
樊利鹏
刘文畅
谭洪新
罗国芝
孙大川
张南南
曹宝鑫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