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肠道菌群促炎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
17
1
作者
杜李宇
李倩滢
+4 位作者
陈伟哲
王洁
方祥
王玉涛
廖振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5-332,共8页
人类肠道菌群由近百万亿个共生微生物组成,以人体内的营养成分维持生存和代谢,通过代谢和免疫功能来维持人类身体健康。肠道菌群与全身的疾病密切相关。肠道菌群组成、特异性菌种或菌群的变化与各类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炎症及心血管疾...
人类肠道菌群由近百万亿个共生微生物组成,以人体内的营养成分维持生存和代谢,通过代谢和免疫功能来维持人类身体健康。肠道菌群与全身的疾病密切相关。肠道菌群组成、特异性菌种或菌群的变化与各类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炎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呈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的炎症性疾病,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学基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有不少研究证明AS是一种长期的低度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AS的病理变化主要有变质、增生、渗出等炎症反应的特点。炎症反应贯穿AS的全程,从早期的脂质条纹直到阻塞管腔,都存在炎症反应。然而关于炎症反应的起因目前尚无定论,本文主要针对肠道菌群参与AS炎症反应的可能途径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动脉粥样硬化
细菌
代谢产物
细菌结构成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肠道菌群促炎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
17
1
作者
杜李宇
李倩滢
陈伟哲
王洁
方祥
王玉涛
廖振林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喀什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5-332,共8页
基金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B020206001,2020B020226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171673)。
文摘
人类肠道菌群由近百万亿个共生微生物组成,以人体内的营养成分维持生存和代谢,通过代谢和免疫功能来维持人类身体健康。肠道菌群与全身的疾病密切相关。肠道菌群组成、特异性菌种或菌群的变化与各类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炎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呈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的炎症性疾病,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学基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有不少研究证明AS是一种长期的低度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AS的病理变化主要有变质、增生、渗出等炎症反应的特点。炎症反应贯穿AS的全程,从早期的脂质条纹直到阻塞管腔,都存在炎症反应。然而关于炎症反应的起因目前尚无定论,本文主要针对肠道菌群参与AS炎症反应的可能途径进行总结。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动脉粥样硬化
细菌
代谢产物
细菌结构成分
Keywords
gut microbiota
atherosclerosis
bacterial metabolites
bacterial structural components
分类号
Q939.93 [生物学—微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肠道菌群促炎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
杜李宇
李倩滢
陈伟哲
王洁
方祥
王玉涛
廖振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