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弹性模量预测的混合夹杂模型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朝红 徐光兴 《低温建筑技术》 2013年第6期11-13,共3页
基于细观夹杂理论,将混凝土看作是由骨料、界面、砂浆、孔洞和微裂缝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将骨料和其外部包裹着的界面看作是球形等效颗粒,作为夹杂相,将含有孔洞和微裂缝的水泥砂浆作为等效基体,采用多步法建立了混凝土混合夹杂模型。... 基于细观夹杂理论,将混凝土看作是由骨料、界面、砂浆、孔洞和微裂缝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将骨料和其外部包裹着的界面看作是球形等效颗粒,作为夹杂相,将含有孔洞和微裂缝的水泥砂浆作为等效基体,采用多步法建立了混凝土混合夹杂模型。将广义自洽方法和Mori-Tanaka方法相结合求得了模型的解析解。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表明文中提出的模型能够较为真实全面的反映混凝土的细观组成相对其宏观弹性模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模量 细观夹杂理论 广义自洽方法
下载PDF
基于均匀化预测含初始缺陷钢纤维混凝土弹性模量
2
作者 柴正一 盛冬发 +1 位作者 秦飞飞 霍晓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56-2862,共7页
为合理设计利用钢纤维混凝土,将掺钢纤维的混凝土看成由砂浆、骨料、界面、初始缺陷、钢纤维以及界面处较大的孔隙率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采用分步均匀化的方法建立预测混凝土混合夹杂模型,将微分法、Mori-Tanaka方法以及Christensen的... 为合理设计利用钢纤维混凝土,将掺钢纤维的混凝土看成由砂浆、骨料、界面、初始缺陷、钢纤维以及界面处较大的孔隙率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采用分步均匀化的方法建立预测混凝土混合夹杂模型,将微分法、Mori-Tanaka方法以及Christensen的三相模型相结合求解混合夹杂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分析结果表明:骨料性质对钢纤维混凝土弹性模量影响显著,钢纤维混凝土整体弹性模量随水灰比,界面过渡区厚度,孔洞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随骨料体积分数,骨料弹性模量以及界面的弹性模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弹性模量 界面过渡区 孔洞体积 细观夹杂理论
下载PDF
考虑界面过渡区非均质性的混凝土弹性模量预测 被引量:4
3
作者 杜向琴 李宗利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3-158,164,共7页
混凝土骨料与水泥浆体间界面过渡区(ITZ)厚度虽小,却表现出较强的微观结构非均质性,并对混凝土弹性模量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充分考虑ITZ的非均质特征,由水泥浆体与其中的孔隙形成等效基体,非均质ITZ与骨料形成等效颗粒,再由等效基体与... 混凝土骨料与水泥浆体间界面过渡区(ITZ)厚度虽小,却表现出较强的微观结构非均质性,并对混凝土弹性模量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充分考虑ITZ的非均质特征,由水泥浆体与其中的孔隙形成等效基体,非均质ITZ与骨料形成等效颗粒,再由等效基体与等效颗粒形成混凝土等效均质体,基于细观夹杂理论提出了一种混凝土弹性模量预测的多相夹杂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定量分析还表明:界面过渡区非均质性对混凝土弹性模量影响显著,ITZ非均质程度越高,混凝土弹性模量越低;弹性模量随界面过渡区厚度、水泥浆体孔隙率的增大而逐渐降低,随骨料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弹性模量 界面过渡区(ITZ) 非均质性 细观夹杂理论
下载PDF
混凝土宏观力学参数估算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
作者 夏晓舟 章青 +1 位作者 刘光焰 汤书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8-443,共6页
综述了混凝土类材料宏观力学参数估算中细观夹杂理论的解析方法和细观数值试验的数值方法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界面连接完好的混凝土类材料有效模量估算的一些分析方法,并对细观夹杂理论和细观数值试验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 综述了混凝土类材料宏观力学参数估算中细观夹杂理论的解析方法和细观数值试验的数值方法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界面连接完好的混凝土类材料有效模量估算的一些分析方法,并对细观夹杂理论和细观数值试验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今后的研究热点将是针对混凝土中界面连接不完好和基体材料非线性这两个根本特征下的有效强度估算以及体现混凝土细观特征的宏观本构关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宏观力学参数 细观夹杂理论 细观数值试验 解析估算 数值估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