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说唱多声部音乐织体形式的分类及音乐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雯 胡蓉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5-71,共7页
根据说唱乐人的音乐术语及他们对各个声部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将中国传统说唱多声部音乐织体形式分为"胡咬弦式""骨肉式""固变式""去头咬尾式"四种类别"。胡咬弦式"是各声部之间表... 根据说唱乐人的音乐术语及他们对各个声部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将中国传统说唱多声部音乐织体形式分为"胡咬弦式""骨肉式""固变式""去头咬尾式"四种类别"。胡咬弦式"是各声部之间表现出以某一声部旋律为主,其他声部旋律与之分分合合,既展示出各不相同的旋律线,又呈现出相互"咬"住的多声形态";骨肉式"是来源于我国"骨谱肉腔"的曲唱艺术";固变式"是某声部的旋律或音型较为固定,某声部的旋律或音型主动变化";去头咬尾式"表现出主奏乐器与副奏乐器、唱腔与伴奏各走各的旋律套路,而在最后齐奏结束,呈现中国人所喜爱的"合尾"音乐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说唱多声部音乐 织体形式 分类
原文传递
钢琴伴奏艺术谭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0-111,共2页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209(1999)03-0110-02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形式,钢琴伴奏者和独唱演员或独奏演员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他们共同塑造音乐形象,共同抒发和表现音乐作品的...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209(1999)03-0110-02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形式,钢琴伴奏者和独唱演员或独奏演员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他们共同塑造音乐形象,共同抒发和表现音乐作品的内蕴。当然,就是在这一整体中,也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伴奏艺术 钢琴伴奏者 音乐形象 心理素质 艺术歌曲 音乐作品 独奏作品 织体形式 节奏 独奏者
下载PDF
音乐人类学视阈下的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育霖 杨斯达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3-145,共3页
湘西苗族地区从明清时期就普遍流传着多声部民歌,自20世纪50年代初发现后才受到人们关注。湘西多声部民歌同其他民族的多声部民歌一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大的区别,在形成与流传、和声构成、织体形式、形态特征等问题方面有特殊性... 湘西苗族地区从明清时期就普遍流传着多声部民歌,自20世纪50年代初发现后才受到人们关注。湘西多声部民歌同其他民族的多声部民歌一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大的区别,在形成与流传、和声构成、织体形式、形态特征等问题方面有特殊性。无论从其唱腔、调式、曲式和歌词处理等方面来看,均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这对于我们继承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民族音乐文化,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苗族 多声部苗歌 曲式特征 织体形式
下载PDF
湘西多声部苗歌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熊晓辉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7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湘西苗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多声部民歌,自20世纪50年代初发现后一直受人们关注。湘西多声部苗歌同其他民族的多声部民歌一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大的区别,在形成与流传、和声构成、织体形式、形态特征等问题方面有特殊性。
关键词 湘西苗族 多声部苗歌 和声构成 织体形式 形态特征
下载PDF
西方音乐中和声的应用、理论与教学的发展概述(二) 被引量:2
5
作者 桑桐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2-35,共14页
二、数字低音时期音乐史上自1600年佛罗伦萨“歌剧革命”至1750年巴赫逝世这150年的时期,音乐史家称之为“巴罗克时期”。在此之前几世纪中逐步发展抵达高峰的声乐复调和对位法,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文艺思潮的演进,音乐美学思想的出新,... 二、数字低音时期音乐史上自1600年佛罗伦萨“歌剧革命”至1750年巴赫逝世这150年的时期,音乐史家称之为“巴罗克时期”。在此之前几世纪中逐步发展抵达高峰的声乐复调和对位法,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文艺思潮的演进,音乐美学思想的出新,已无法满足新的生活的需要,成为表现时代精神的束缚。因此,顺乎时代的潮流和新艺术创造的要求,一种新的美学理想,一种新的音乐体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罗克 数字低音 调式和声 和弦结构 作曲家 复调音乐 音型 织体形式 不协和音 音乐作品
下载PDF
Research on Moral Education of PE Teaching
6
作者 Pengju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4年第12期80-82,共3页
Moral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is mainly embodied in physical education content, physical education organization, activities, and sports competitions. Moral Educa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Physical E... Moral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is mainly embodied in physical education content, physical education organization, activities, and sports competitions. Moral Educa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rect participation, dynamic, body and mind. Moral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pathways are: a combination of conventional classroom education;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features educational content, emotion in teaching, affection, the use of reasonabl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forms of organization education, combination of students behavior education, infrequent events combined treatment education and a leading role of outstanding teach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sic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下载PDF
支声织体在奥尔夫音乐活动中的适用性——以乐曲《青蛙跳下水》伴奏活动为例
7
作者 赵玥 《艺术教育》 2015年第10期132-132,共1页
奥尔夫音乐活动作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逐渐成熟。由于奥尔夫音乐活动主要以音乐游戏的方式让儿童参与其中,以此来培养儿童的感知反应能力和对音乐的兴趣,受到大众的喜爱。在这种群体音乐活动中,有... 奥尔夫音乐活动作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逐渐成熟。由于奥尔夫音乐活动主要以音乐游戏的方式让儿童参与其中,以此来培养儿童的感知反应能力和对音乐的兴趣,受到大众的喜爱。在这种群体音乐活动中,有不少音乐都用到了支声的手法,这种音乐形式不仅丰富了音乐的色彩,同时也为群体的参与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方式。文章以乐曲《青蛙跳下水》1的音乐活动为例,分析支声在奥尔夫音乐中的运用并阐述其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尔夫音乐 支声 织体形式 适用性
原文传递
高师音乐专业开设复调课的必要性及教学改革
8
作者 邓伟民 《人民音乐》 1993年第1期28-29,共2页
在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复调音乐作为最主要的织体形式之一,每个时代、各种流派的作曲家都写下了大量的复调手法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无疑是音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份。然而长期以来,复调课在许多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设置中却是空白点。... 在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复调音乐作为最主要的织体形式之一,每个时代、各种流派的作曲家都写下了大量的复调手法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无疑是音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份。然而长期以来,复调课在许多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设置中却是空白点。其结果,许多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毕业的学生,对复调音乐方面的知识一无所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高师音乐专业 教学改革 复调音乐 必要性 复调手法 教学设置 师范院校 织体形式 音乐发展
原文传递
绍剧中的多声部音乐 被引量:6
9
作者 车文海 樊祖荫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6-71,94,共7页
绍剧,在中国360多个地方戏曲中,系独树一帜、较有影响的剧种,曾盛演《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而闻名于世。其独特的多声部音乐构成方式,对剖析戏曲音乐和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绍剧 多声部音乐构成 织体形式
原文传递
壮侗语族与藏缅语族诸民族中的多声部民歌之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樊祖荫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4-17,共4页
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在25个民族中保存和流传着具有稳定形态的多声部民歌。这些民族是:汉、壮、布依、傣(花腰)、侗、毛南、仫佬,彝、哈尼、白(勒墨)、傈僳、纳西、拉祜、景颇、羌、藏(阿尔麦),苗、畬、瑶,土家,佤,高山,朝鲜,俄罗斯。... 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在25个民族中保存和流传着具有稳定形态的多声部民歌。这些民族是:汉、壮、布依、傣(花腰)、侗、毛南、仫佬,彝、哈尼、白(勒墨)、傈僳、纳西、拉祜、景颇、羌、藏(阿尔麦),苗、畬、瑶,土家,佤,高山,朝鲜,俄罗斯。从语言系属的分布情况来考察,这些民族虽然涉及了我国全部的五大语系(即汉藏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阿尔泰语系和印欧语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声部民歌 壮侗语诸族 藏缅语族 壮侗语族 和声音程 傈僳族 民族 侗族大歌 纳西族 织体形式
原文传递
横向变唱与多声部民歌中的变奏曲体 被引量:5
11
作者 樊祖荫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5-65,共11页
即兴变唱,作为多声部民歌最基本的和最富有特性的创作方法,贯穿于它的纵、横向各个方面。有关纵向变唱的原则、方法、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个声部与多种织体形式的构成等方面的问题,笔者已在《论“变唱”——中国多声部民歌的创作方法研... 即兴变唱,作为多声部民歌最基本的和最富有特性的创作方法,贯穿于它的纵、横向各个方面。有关纵向变唱的原则、方法、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个声部与多种织体形式的构成等方面的问题,笔者已在《论“变唱”——中国多声部民歌的创作方法研究》一文中加以阐析,本文则着重论述多声部民歌横向变唱的创作方法。一横向变唱在不同的时间轴上展开。即:在音乐的陈述和发展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多声部民歌 变奏 结构 创作方法 作用 基本的 音乐材料 形成 织体形式 方法研究
原文传递
卅年辛劳凝“多声”——荐樊祖荫著《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光钰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共1页
“古老传下来,不知哪朝代,古来就有歌,一代传一代”正如这首贵州荔波县布依族大歌男声重唱唱的那样,我国的多声部民歌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分布广泛,在世界各国亦不多见。它是中华文明宝藏中的一脉富矿。但由于旧... “古老传下来,不知哪朝代,古来就有歌,一代传一代”正如这首贵州荔波县布依族大歌男声重唱唱的那样,我国的多声部民歌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分布广泛,在世界各国亦不多见。它是中华文明宝藏中的一脉富矿。但由于旧时代的历史局限,多声部民歌虽然在各族人民中世代传唱,却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的原生状态,鲜为外人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多声部民歌 布依族 综合研究 民间合唱 历史局限 中国民族音乐 贵州荔波 织体形式 民间音乐 音乐形式
原文传递
钢琴演奏中音乐形象成功塑造的方法
13
作者 王兆东 《视界观》 2018年第9X期60-60,62,共2页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演奏中存在音乐形象塑造不准的现象,文章首先强调了钢琴演奏中音乐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又论述了通过音乐的织体形式塑造音乐形象;形象思维法描绘音乐形象中的诗情画意;乐谱上音符的直观走向所表现的音乐形象;用钢琴...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演奏中存在音乐形象塑造不准的现象,文章首先强调了钢琴演奏中音乐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又论述了通过音乐的织体形式塑造音乐形象;形象思维法描绘音乐形象中的诗情画意;乐谱上音符的直观走向所表现的音乐形象;用钢琴直接模仿的方式来塑造鲜活的音乐形象四个方面,列举了大量实例来论证这些方法的实用性与可靠性,从而为学生们能够更快捷地塑造音乐形象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塑造 织体形式 形象思维 直观走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