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形态类型织纹螺(Nassarius)的鉴定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海涛 张敬怀 +4 位作者 董燕红 方宏达 林端 李秀芹 欧强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8-394,共7页
在整理广东珠海高栏岛潮下带的螺类样品时,发现两不同形态类型的织纹螺,一类型鉴定为西格织纹螺(Nassarius siquijorensis),另一类型与前者在内唇和外唇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其他特征基本相同。比较了两类型个体的齿舌形态,并对选取的5... 在整理广东珠海高栏岛潮下带的螺类样品时,发现两不同形态类型的织纹螺,一类型鉴定为西格织纹螺(Nassarius siquijorensis),另一类型与前者在内唇和外唇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其他特征基本相同。比较了两类型个体的齿舌形态,并对选取的5个个体的COⅠ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型个体的齿舌形态基本一致,齿列数53—66排,中央齿上缘小齿8—12枚;COⅠ基因序列存在较大的变异,709bp的DNA片段上共有40个位点变异,其中38个变异位点为密码子第三位碱基,个体间的碱基差异在2—35bp之间;贝壳变异与DNA变异不存在关系,同类型的个体在DNA序列上差异较大,不同类型个体的差异却极小;在基于COⅠ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树中两类型的个体明显聚为一支。依据5条COⅠ基因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残基序列完全相同。齿舌形态和分子生物学证据都证实两种类型的个体同属于西格织纹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 齿舌 CO Ⅰ基因 鉴定
下载PDF
半褶织纹螺(Nassarius semiplicatus)及其生活环境中分离培养的细菌毒性测试与种类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晓杰 于仁成 +3 位作者 罗璇 周名江 沈进进 顾振国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11-916,共6页
在中国沿海地区,因食用织纹螺导致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最近的研究表明,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是织纹螺中主要的致毒成分。但是,对于织纹螺中河豚毒素的来源还不清楚。【目的】本研究尝试分离、培养和鉴定织纹螺及其生活环境中的细菌,并对... 在中国沿海地区,因食用织纹螺导致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最近的研究表明,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是织纹螺中主要的致毒成分。但是,对于织纹螺中河豚毒素的来源还不清楚。【目的】本研究尝试分离、培养和鉴定织纹螺及其生活环境中的细菌,并对其毒性进行分析,为探明织纹螺中河豚毒素的可能来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先后于2006年6月13日和19日在江苏省盐城采集织纹螺样品,应用小鼠生物法对织纹螺样品的毒性进行了测试;从织纹螺体内及其生活环境中分离细菌,并选择部分菌株进行了室内培养;以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ISA)对培养菌株中的河豚毒素进行了检测;通过对细菌16S核糖体DNA(rDNA)部分序列的测定,对有毒菌株进行了初步的种类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集的织纹螺为半褶织纹螺,两次采集样品的毒性分别为247MU(mouseunit,小鼠单位)和270MU/100g组织(湿重)。对14个菌株进行了毒性检测,其中有毒细菌9株。产毒菌株的毒性普遍较低,毒性范围为15~96ng/g。有毒菌株核糖体序列与弧菌(Vibrio)、希瓦氏菌(Shewanella)、动性球菌(Planococcus)、海单胞菌(Marinomonas)、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等菌属有较高的相似性,可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研究发现半褶织纹螺体内及其生活环境中存在能够产生河豚毒素的细菌,说明织纹螺中的河豚毒素可能与其体内及其生活环境中的细菌有关,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 河豚毒素 细菌 ELISA 16S RDNA
下载PDF
Nassarius属织纹螺摄食行为及毒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爱菊 尤仲杰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Nassarius属织纹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狭舌目、娥螺族、织纹螺科,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区。Nassarius是小型的食腐性动物,长期演化形成了现有的摄食行为。Nassarius属动物是兼性的肉食性动物,很可能因摄食“赤潮”中有毒性... Nassarius属织纹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狭舌目、娥螺族、织纹螺科,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区。Nassarius是小型的食腐性动物,长期演化形成了现有的摄食行为。Nassarius属动物是兼性的肉食性动物,很可能因摄食“赤潮”中有毒性藻类而被毒化。近年来,我国沿海织纹螺中毒事件常有发生,且死亡率很高。简要概述了织纹螺的摄食行为及其毒素的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 摄食行为 逃遁反应 毒素
下载PDF
节织纹螺(Nassarius hepaticus)贝壳差异的COⅠ基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蔡立哲 王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3,共7页
选择在厦门港市场购买的节织纹螺(Nassarius hepaticus),挑选五种典型贝壳形态,每种形态各5个个体,研究其COⅠ基因序列及其分子系统发育。结果表明,节织纹螺五种贝壳类型的齿舌形态基本一致,但个体间齿列数和中央齿上缘小齿数有差异;CO... 选择在厦门港市场购买的节织纹螺(Nassarius hepaticus),挑选五种典型贝壳形态,每种形态各5个个体,研究其COⅠ基因序列及其分子系统发育。结果表明,节织纹螺五种贝壳类型的齿舌形态基本一致,但个体间齿列数和中央齿上缘小齿数有差异;COⅠ基因序列存在较大的变异,678—679bp的片段上有31个变异位点,其中20个为密码子第三位碱基,6个为密码子第二位碱基,5个为密码子第一位碱基;贝壳、齿舌变异与DNA变异不存在关系,同类型和不同类型的个体在DNA序列上差异较小,根据Kimura 2-parameter法计算25个个体的遗传距离在0.001—0.010之间,平均值为0.007。以COⅠ基因序列计算的遗传距离和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证实五种贝壳形态的25个个体同属于节织纹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 贝壳形态 CO I基因 分子系统发育 遗传距离
下载PDF
中国海织纹螺属Nassarius(腹足纲,织纹螺科)两新记录种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素萍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4-816,共3页
本文记述中国海织纹螺科两新记录种。研究材料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中国沿海采集的织纹螺科标本,通过外部形态和齿舌解剖比较研究,鉴定出属于织纹螺属Nassarius的2个中国新记录种:厚唇织纹螺Nassarius biendongensis Kool,2... 本文记述中国海织纹螺科两新记录种。研究材料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中国沿海采集的织纹螺科标本,通过外部形态和齿舌解剖比较研究,鉴定出属于织纹螺属Nassarius的2个中国新记录种:厚唇织纹螺Nassarius biendongensis Kool,2003和佳美织纹螺Nassarius euglyptus Sowerby,1914。它们分布于中国的东、南部沿海,前者栖息于潮间带中、低潮区的泥沙质海底;后者栖息于潮下带,垂直分布在水深10—200m左右的泥沙或软泥质海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足纲 织纹 织纹 新记录 中国海
下载PDF
纵肋织纹螺(Nassarius variciferus)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静龙 《黑龙江水产》 2022年第2期3-7,共5页
纵肋织纹螺(Nassarius variciferus),俗称海锥,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产量高,价格昂贵。为了解纵肋织纹螺营养价值和特点,对其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纵肋织纹螺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7.61%,粗蛋白含量为14.42%,粗脂肪含量为0.9... 纵肋织纹螺(Nassarius variciferus),俗称海锥,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产量高,价格昂贵。为了解纵肋织纹螺营养价值和特点,对其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纵肋织纹螺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7.61%,粗蛋白含量为14.42%,粗脂肪含量为0.94%,以及粗灰分含量为2.73%;脂肪酸测定发现,纵肋织纹螺中包含14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3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5种,质量分数分别为29.38%,29.54%,18.41%,EPA+DHA质量分数为16.24%;氨基酸测定发现,纵肋织纹螺总氨基酸(TAA)含量为151.79mg/g,其中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49.94mg/g,占氨基酸总量的32.90%,呈味氨基酸总含量为65.17mg/g,占总氨基酸总量的42.94%。综合分析和评价纵肋织纹螺营养成分,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高,脂肪酸含量丰富,味道鲜美,是开发潜力较大的海洋经济贝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肋织纹 一般营养成分 脂肪酸组成 氨基酸组成
下载PDF
大连沿海织纹螺属Nassarius(腹足纲,织纹螺科)三种新记录种
7
作者 赵静 王路平 +3 位作者 吴江奕 余小凤 姜大为 李多慧 《河北渔业》 2019年第6期33-35,共3页
在整理分类近年来大连沿海采集的织纹螺科标本时,鉴定出属于织纹螺属的3个大连沿海新记录种:半褶织纹螺 Nassarius sinarus (Phillippi,1851)、群栖织纹螺 Nassarius gregarius (Grabau & king,1928)和胆形织纹螺 Nassarius pullus ... 在整理分类近年来大连沿海采集的织纹螺科标本时,鉴定出属于织纹螺属的3个大连沿海新记录种:半褶织纹螺 Nassarius sinarus (Phillippi,1851)、群栖织纹螺 Nassarius gregarius (Grabau & king,1928)和胆形织纹螺 Nassarius pullus (Linnaeus,1785)。它们主要生活在潮间带及浅海或稍深的沙质、泥沙、软泥或岩礁质海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足纲 织纹 织纹 大连沿海 新记录种
下载PDF
中国沿海部分地区半褶织纹螺的毒性及毒素组成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罗璇 于仁成 +1 位作者 王晓杰 周名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7-335,共9页
为确定中国沿海不同地区织纹螺中的毒素成分,本研究在江苏省、浙江省和福建省设立了多个采样点,对采集的半褶织纹螺样品进行了毒性测试和毒素组成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采集的织纹螺样品毒性范围为2—664MU(mouse unit)/g湿重,其中,采自... 为确定中国沿海不同地区织纹螺中的毒素成分,本研究在江苏省、浙江省和福建省设立了多个采样点,对采集的半褶织纹螺样品进行了毒性测试和毒素组成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采集的织纹螺样品毒性范围为2—664MU(mouse unit)/g湿重,其中,采自江苏省连云港地区的织纹螺样品毒性远高于其它地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方法对样品中的毒素成分进行分析,在各地的织纹螺样品中均检测到了河豚毒素(TTX)及trideoxy TTX、4-epi TTX和anhydro TTX等衍生物,但各种毒素成分所占的比例存在差异。自江苏省连云港市和浙江省舟山市采集的织纹螺样品中,Trideoxy TTX是主要的毒素成分,TTX和其它两种毒素成分次之;而自江苏省盐城市、浙江省宁波市及福建省宁德市和莆田市采集的织纹螺样品中,TTX的含量最高。采集自江苏省连云港和浙江省舟山市的大部分织纹螺样品中,肌肉组织的毒素含量最高,其次是消化腺组织,其余组织中的毒素含量最低。高毒性成分TTX的最高值主要出现在肌肉组织或消化腺组织中。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各地的有毒织纹螺中毒素成分基本一致,而各种毒素成分所占的比例有一定的差异,织纹螺的毒性与高毒性成分TTX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nassarius spp.) 河豚毒素及其同系物 毒素组成 LC-MS
下载PDF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织纹螺科的种类与毒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农 苏捷 +3 位作者 刘海新 叶孙忠 李庐峰 蔡立哲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89-294,共6页
为了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织纹螺体内的毒素状况,利用生物法对采自我国东南沿海的织纹螺样品毒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和相关资料表明:织纹螺的毒性与其种类关系密切.光织纹螺(Nassarius rutilans)、正织纹螺(Zeuxis scalaris)和节织纹螺(N... 为了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织纹螺体内的毒素状况,利用生物法对采自我国东南沿海的织纹螺样品毒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和相关资料表明:织纹螺的毒性与其种类关系密切.光织纹螺(Nassarius rutilans)、正织纹螺(Zeuxis scalaris)和节织纹螺(Nassarius hepaticus)为有毒织纹螺;纵肋织纹螺(Nassarius variciferus)、习见织纹螺(Nassarius dealbatus)和胆形织纹螺(Nassariust hersites)为无毒织纹螺;方格织纹螺(Nassarius clathratus)、西格织纹螺(Nassarius siquinjorensis)、半褶织纹螺(Nassarius semiplicatus)、红带织纹螺(Nassarius succinctus)、疣织纹螺(Nassarius papillosus)、花织纹螺(Zeuxis castus)、素面织纹螺(Nassarius sufflayus)和橡子织纹螺(Nassarius glans)毒性不明,可能为季节性有毒织纹螺.多种织纹螺的毒性变化规律目前尚不清楚,人们应尽量避免食用织纹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 种类 毒性
下载PDF
三种织纹螺性畸变的发展过程与雄性结构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施华宏 黄长江 +2 位作者 于秀娟 朱四喜 张瑜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6-41,共6页
从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对中国沿海海产腹足类性畸变的大范围调查过程中 ,在广东省汕头港、湛江港和厦门港分别采集到西格织纹螺 (Nassariussiquijorensis)、胆形织纹螺(Nassariusthersites)和节织纹螺 (Nassariushepaticus)等3个种 ,... 从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对中国沿海海产腹足类性畸变的大范围调查过程中 ,在广东省汕头港、湛江港和厦门港分别采集到西格织纹螺 (Nassariussiquijorensis)、胆形织纹螺(Nassariusthersites)和节织纹螺 (Nassariushepaticus)等3个种 ,解剖观察发现3种织纹螺的雌性个体都发生了性畸变现象。根据织纹螺性畸变的发展过程 ,对目前的性畸变发展划分体系作了新的修改和补充。通过对比性畸变个体与正常雄性个体的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nassarius spp.) 性畸变 雄性结构效应
下载PDF
两种织纹螺肌肉蛋白的电泳鉴别 被引量:5
11
作者 蔡扬鹏 张农 +2 位作者 刘光明 苏文金 曹敏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31-634,共4页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有毒的光织纹螺(Nassariusrutilans)和无毒的西格织纹螺(Nassariussiquinjorensis)的肌肉蛋白做鉴别分析。实验采用四种不同抽提液对肌浆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进行提取。肌肉蛋白经电泳后以考马氏亮蓝...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有毒的光织纹螺(Nassariusrutilans)和无毒的西格织纹螺(Nassariussiquinjorensis)的肌肉蛋白做鉴别分析。实验采用四种不同抽提液对肌浆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进行提取。肌肉蛋白经电泳后以考马氏亮蓝染色并对蛋白图谱作对比分析。根据蛋白条带的数量、迁移率及浓度等特点,比较得出两种织纹螺的差异条带。综合比较得出,前者的肌肉蛋白特异条带为34.9kDa、32.7kDa,后者的特异条带为36.0kDa。结果表明,以SDS-PAGE电泳法可实现对该两种织纹螺的初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 电泳 蛋白 鉴别
下载PDF
福建沿海部分地区织纹螺毒性消长及毒素成分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罗璇 于仁成 +2 位作者 王晓杰 李钧 周名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6-643,共8页
为了解福建沿海织纹螺毒性的动态变化,于2006年3月至9月,对福建省涵江、同安和霞浦三地的织纹螺毒性消长情况进行了跟踪监测,并对高毒性织纹螺样品中的毒素成分进行了分析。期间每周采样一次,采集的织纹螺经鉴定后,通过小鼠生物测试法... 为了解福建沿海织纹螺毒性的动态变化,于2006年3月至9月,对福建省涵江、同安和霞浦三地的织纹螺毒性消长情况进行了跟踪监测,并对高毒性织纹螺样品中的毒素成分进行了分析。期间每周采样一次,采集的织纹螺经鉴定后,通过小鼠生物测试法分析其毒性,并选择毒性较高的织纹螺样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分别对样品中的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和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个采样点的织纹螺主要为半褶织纹螺,且均有阳性样品检出,涵江、同安和霞浦的织纹螺样品中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43%和20%。采自福建三地的织纹螺样品总体毒性较低,毒性最高的样品为7月12日采自霞浦的半褶织纹螺,毒性为16.2MU.g-1组织(湿重)。对高毒性织纹螺样品的毒素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不含麻痹性贝毒毒素,但是在样品中检测到了河豚毒素及其同系物三脱氧河豚毒素(trideoxy TTX)。样品中河豚毒素含量为4.38μg.g-1组织(湿重),依据样品中河豚毒素含量计算得到的毒性与小鼠法测试结果基本相当,说明河豚毒素及其同系物是导致织纹螺毒性的主要毒素成分。涵江的阳性样品集中出现在3月份,而同安和霞浦的阳性样品则出现了3月份和6,7月份两个高峰时段,说明织纹螺的毒性变化具有一定的季节和地域特征。因此,建议福建地区在这两个时段加强对织纹螺毒性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 毒性 河豚毒素 麻痹性贝毒 高效液相色谱 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中国沿海两例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中织纹螺体内毒素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于仁成 周名江 +6 位作者 李爱峰 张清春 王云峰 李钧 颜天 Michael Quilliam Bernd Luckas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1-806,共6页
近年来,因食用织纹螺(Nassariusspp.)导致的中毒事件在中国沿海屡有发生。由于中毒患者的症状与麻痹性贝毒中毒症状相似,因此,许多中毒事件被归咎于麻痹性贝毒,认为织纹螺中的毒素与邻近海域的有毒赤潮有关,但也有研究发现螺体内存在河... 近年来,因食用织纹螺(Nassariusspp.)导致的中毒事件在中国沿海屡有发生。由于中毒患者的症状与麻痹性贝毒中毒症状相似,因此,许多中毒事件被归咎于麻痹性贝毒,认为织纹螺中的毒素与邻近海域的有毒赤潮有关,但也有研究发现螺体内存在河豚毒素。对此,本研究应用亲水性相互作用色谱柱建立了河豚毒素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对造成2002年和2003年两次中毒事件的织纹螺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批织纹螺样品中均含有高浓度的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包括三脱氧河豚毒素、脱水河豚毒素和单加氧河豚毒素等,而且两个织纹螺样品中的毒素组成非常相似。因此,导致这两起中毒事件的致毒因子是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江苏和福建两地织纹螺中毒素组成的相似性显示两地织纹螺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毒素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 河豚毒素 麻痹性贝毒毒素 亲水性相互作用色谱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下载PDF
织纹螺麻痹性毒素毒性监测与探讨 被引量:30
14
作者 徐景野 于梅 +1 位作者 张思敏 楼丽波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织纹螺(Nassarius.SP)是本市海涂潮间带常见的螺种之一,当地俗称割香螺,由于肉质鲜美,在本市有长期的食用史。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发现越来越多的织纹螺中含有麻痹性毒素,能引起人类神经毒症状,食用不当易发生中毒... 织纹螺(Nassarius.SP)是本市海涂潮间带常见的螺种之一,当地俗称割香螺,由于肉质鲜美,在本市有长期的食用史。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发现越来越多的织纹螺中含有麻痹性毒素,能引起人类神经毒症状,食用不当易发生中毒,而且死亡率很高。我市自60年代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 麻痹性毒性 毒性 食物中毒
下载PDF
宁波市有毒织纹螺地域分布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景野 陈衡平 +2 位作者 闫鹏 于梅 金春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3-444,共2页
目的了解宁波市有毒织纹螺的分布。分析各栖息地有毒织纹螺的毒性变化,为控制织纹螺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分析化学家学会(AOAC)和中国进出口检验检疫(CIQ)的小鼠生物测试法,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贝类麻痹性毒素(... 目的了解宁波市有毒织纹螺的分布。分析各栖息地有毒织纹螺的毒性变化,为控制织纹螺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分析化学家学会(AOAC)和中国进出口检验检疫(CIQ)的小鼠生物测试法,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贝类麻痹性毒素(PSP)标准,判定本地织纹螺毒性的强弱,按年观察结果。结果1986~2003年,宁波市127份被检织纹螺中毒素平均含量最高的年份为1991年,达11900MU/100g螺肉,最低年份为1988年,其毒素含量也达403MU/100gN肉,其他年份的毒性波动在一定范围内。不同栖息地毒螺检出率镇海区为31.43%,北仑区为39.29%,宁海县为73.08%,奉化市为25.0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宁海外,其余3个县(市、区)毒螺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新增织纹螺栖息地象山采集的30份织纹螺样品,毒素测定值均≤400MU/100g肉,未检出毒螺。结论宁波市各栖息地的织纹螺带毒严重,是一种引起织纹螺中毒的原因食物。各栖息地织纹螺毒性存在差异,以宁海县的织纹螺带毒最普遍。毒螺的分布和毒性的强弱与地域相关。织纹螺毒素的毒性可消长,但无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 毒性 地域
下载PDF
织纹螺的生物学特征及毒性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伟成 姜蒙蒙 +9 位作者 黄晓林 马小伟 彭欣 郑春芳 黄贤克 周志明 伍锦姑 陈少波 李尚鲁 谢起浪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1-186,共6页
织纹螺(Nassarius),俗称麦螺、白螺、海丝螺、海蛳螺、割香螺、甲锥螺,是织纹螺科所有种类的统称,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蛾螺总科,喜欢生活在柔软的底质上,适应能力很强,遍布于世界各海区。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共... 织纹螺(Nassarius),俗称麦螺、白螺、海丝螺、海蛳螺、割香螺、甲锥螺,是织纹螺科所有种类的统称,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蛾螺总科,喜欢生活在柔软的底质上,适应能力很强,遍布于世界各海区。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共有织纹螺286种。织纹螺味道鲜美,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亚洲国家沿海居民非常喜爱的水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 生物学特征 毒性分析 软体动物门 前鳃亚纲 适应能力 亚洲国家 腹足纲
下载PDF
基于16SrDNA序列片段探讨织纹螺的系统发生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爱菊 尤仲杰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9-552,共4页
通过对细肋织纹螺、红带织纹螺、半褶织纹螺、拟半褶织纹螺、纵肋织纹螺和秀丽织纹螺等6种织纹螺属Nassarius动物线粒体16SrDNA的部分序列以及GeneBank中西格织纹螺和秀丽织纹螺2条同源序列的分析,使用MAGE软件构建了系统发生树(NJ树和M... 通过对细肋织纹螺、红带织纹螺、半褶织纹螺、拟半褶织纹螺、纵肋织纹螺和秀丽织纹螺等6种织纹螺属Nassarius动物线粒体16SrDNA的部分序列以及GeneBank中西格织纹螺和秀丽织纹螺2条同源序列的分析,使用MAGE软件构建了系统发生树(NJ树和ME树),探讨了这7种织纹螺种间以及亚属间的系统发生关系。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涉及的织纹螺16SrDNA序列能较好的反映织纹螺种间和亚属间的亲缘关系,16SrDNA可用于织纹螺近缘种类的系统学研究;系统树均支持将拟半褶织纹螺作为一独立种的观点;Reticunassa亚属的种和Varicinassa亚属的种亲缘关系相对前者与Zeuxis亚属的种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 织纹 16SrDNA 系统发生
下载PDF
福建沿海织纹螺形态分类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雯 蔡立哲 刘炜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171-175,共5页
织纹螺是可食用的海产动物,但食用织纹螺常常引发中毒事故.不同种的织纹螺之间贝壳形态有许多微小差异,这些微小差异造成织纹螺分类混乱,时常出现同种异名或同物异名的报道,也导致织纹螺毒力研究的误差.通过近几年在福建沿海采集、市场... 织纹螺是可食用的海产动物,但食用织纹螺常常引发中毒事故.不同种的织纹螺之间贝壳形态有许多微小差异,这些微小差异造成织纹螺分类混乱,时常出现同种异名或同物异名的报道,也导致织纹螺毒力研究的误差.通过近几年在福建沿海采集、市场购买和标本室参观获得26号织纹螺标本,鉴定了11种,其中2种是福建沿海以前未见记录的种类.比较了所获得织纹螺的贝壳形态,编制了福建织纹螺形态分类检索表.检索表的建立为织纹螺分子生物学和毒性的研究提供了形态分类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 贝壳形态 分类 福建沿海
下载PDF
织纹螺的毒素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苏捷 张农 +1 位作者 刘海新 李庐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6-380,共5页
近年来,我国常有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发生,由于织纹螺在世界各地海区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所含的毒素成分也不完全相同,目前对织纹螺的毒素组成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国内学者认为织纹螺毒素主要成分是麻痹性贝毒(PSP),认为织纹螺毒素可能是... 近年来,我国常有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发生,由于织纹螺在世界各地海区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所含的毒素成分也不完全相同,目前对织纹螺的毒素组成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国内学者认为织纹螺毒素主要成分是麻痹性贝毒(PSP),认为织纹螺毒素可能是通过食用赤潮中有毒的藻类在体内蓄积产生。通过动物实验、液相色谱方法对福建沿海的有毒织纹螺的毒素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织纹螺的毒素中的主要成分是河豚毒素(TTX)。再用液质联用的方法对织纹螺的毒素成分作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液质联用的条件可以很好地分离和确定样品中的TTX及其衍生物。实验研究表明织纹螺的毒素主要成分是TTX,同时还含有TTX的4位空间异构体(4-ep iTTX)、脱水河豚毒素(anhydroTTX)、脱氧河豚毒素(deoxyTTX)、单加氧河豚毒素(11-oxoTTX)等TTX的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 液相色谱 液质联用 河豚毒素
下载PDF
织纹螺毒性与地域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景野 许国章 +5 位作者 陈耀荣 秦品章 于梅 叶鹿鸣 闫鹏 金春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研究织纹螺体内毒素等、消长规律、毒素类型及织纹螺种类与毒性的关联性等,旨在发现织纹螺毒素及其强弱与地域性是否存在相关性,为制订控制织纹螺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小鼠生物法测定织纹螺毒性;用ELISA法检测织纹螺STX,用SPS... 目的:研究织纹螺体内毒素等、消长规律、毒素类型及织纹螺种类与毒性的关联性等,旨在发现织纹螺毒素及其强弱与地域性是否存在相关性,为制订控制织纹螺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小鼠生物法测定织纹螺毒性;用ELISA法检测织纹螺STX,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的相关性。结果:从宁海、北仑、镇海、奉化4地长期监测点采集的127份织纹螺样品,检出毒螺63份,检出率49.6%,织纹螺样品的毒性高峰出现在1991年,低谷发生在1988年,其他年份虽有高低,但波动不算太大。不同栖息地毒螺检出率镇海区为31.43%、北仑区为39.29%、宁海县为73.08%、奉化市为25.00%,有统计学意义差异(2χ=20.18>20χ.01(3)=11.34,P<0.01)。从中毒样品、市场样品与新产螺点3类130份不同来源的织纹螺样品中,检出有毒的织纹螺37份,检出率为28.5%,其中中毒样品毒螺检出率最高,其毒性也最强,与其他样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86.743,P<0.05)。半褶织纹螺、红带织纹螺、正织纹螺带毒机率较高,且毒性强。结论:宁波市织纹螺各年份总体上保持着一定的毒性,其产生和消除是动态性的,无规律性和可预测性。宁海、北仑、镇海、奉化4地的织纹螺毒性存在差别,说明毒力强弱与地域的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毒素的来源以赤潮等有毒生物为主,也不排除其他因素。毒素的成份除PSP外,还有其他麻痹类毒素存在。本市织纹螺毒性普遍较强,存在严重的食用隐患,应严格禁止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 毒性 地域分布 相关性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