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锦织造技艺的传承研究——以剧本杀为例
1
作者 孟苏 范雨欣 《天工》 2024年第7期51-53,共3页
苏州宋锦作为中国三大名锦之一,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底蕴。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宋锦织造技艺的传承方式更加多样化和具有时代性。“剧本杀”作为一种基于“现实虚拟”的游戏... 苏州宋锦作为中国三大名锦之一,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底蕴。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宋锦织造技艺的传承方式更加多样化和具有时代性。“剧本杀”作为一种基于“现实虚拟”的游戏形态,符合经济时代、文化时代、数字化传播的媒介特征。将宋锦织造技艺元素嵌入“剧本杀”游戏中进行价值传播,以“剧本杀+博物馆”“剧本杀+教育”“剧本杀+多媒体技术”“剧本杀+文创”的结合形式,打造受众喜爱的“文化IP”,传承优秀宋锦文化,推动宋锦文化产业的升级,以剧本杀形式促进宋锦织造技艺的传承,为新时代背景下苏州宋锦织造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锦织造技艺 剧本杀 传承
下载PDF
调研分析: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的非遗属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建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174,共4页
南京云锦是古代中国丝绸高水准的织造技艺代表之一,2009年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是首批入选纺织服饰类的非遗项目。南京云锦的非遗属性可以对丝绸织造行业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文章从南京云锦的历史属性、文化... 南京云锦是古代中国丝绸高水准的织造技艺代表之一,2009年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是首批入选纺织服饰类的非遗项目。南京云锦的非遗属性可以对丝绸织造行业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文章从南京云锦的历史属性、文化属性、织造工艺、材质特点、艺术属性、可传承性等方面着手分析,梳理南京云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属性。基于图文分析,思考南京云锦的非遗属性对于丝绸文化传播交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云锦 织造技艺 非遗属性 丝绸文化 织造工艺
下载PDF
从傣锦织造技艺看女性主体构建的民族文化表征
3
作者 桂宇 阴佳芮 《服装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50-356,共7页
通过文献梳理与田野调查,从傣锦的技艺传承、构造类别、艺术特征3个方面探讨傣锦技艺中“女主男辅”的合作方式、“圣俗二元”的文化表征以及朴实无华的审美意识。研究表明,傣锦作为一种传承千年的民族民间服饰工艺,其制作材料取自傣族... 通过文献梳理与田野调查,从傣锦的技艺传承、构造类别、艺术特征3个方面探讨傣锦技艺中“女主男辅”的合作方式、“圣俗二元”的文化表征以及朴实无华的审美意识。研究表明,傣锦作为一种传承千年的民族民间服饰工艺,其制作材料取自傣族人民生活的自然环境,其纹样取形于世代所居的生活场景,其工艺取法于家中女性的代际传承,呈现的艺术观念取意于族群精神生活与宗教信仰,是以手工织造为媒介、女性为传承主体构建的民族文化表征,对其研究有助于实现文化价值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锦 织造技艺 女性主体 民族 文化表征
下载PDF
花罗组织夏布织造技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卢明 李维 +1 位作者 刘欣 刘一萍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3,共6页
夏布主要有平纹组织与纱罗组织两种组织结构,其中平纹组织夏布较为常见,而组织结构、织造技艺最为复杂的一种纱罗组织夏布——花罗组织夏布,则因其繁复的技艺而较为罕见。为进一步补充夏布研究体系,促进夏布及其传统织造技艺的传承发展... 夏布主要有平纹组织与纱罗组织两种组织结构,其中平纹组织夏布较为常见,而组织结构、织造技艺最为复杂的一种纱罗组织夏布——花罗组织夏布,则因其繁复的技艺而较为罕见。为进一步补充夏布研究体系,促进夏布及其传统织造技艺的传承发展,本文以变化经重平组织为底,奇数梭横罗显花的花罗组织夏布为研究对象,对其组织结构、织造机具及织造技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当前所见花罗组织夏布有二绞经三梭横罗组织与1/2变化经重平组织分区交错排列的花罗组织夏布、二绞经五梭横罗与11/12变化经重平组织分区交错排列的花罗组织夏布、二绞经七梭横罗与111/112变化经重平组织分区交错排列的花罗组织夏布三种;在当前所用平纹夏布腰机基础上增添综片、罗棒、外接踩板,可改造成花罗组织夏布织机;织造过程中,交替下踩外接踩板、主踩板形成相应开口,引纬、打纬即可完成花罗组织夏布的织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布 纱罗组织 花罗组织 织机 腰机 织造技艺
下载PDF
以虚拟技术为翼——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数字化实践性传承探索 被引量:19
5
作者 卢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7-160,共4页
非遗数字化保护发展迅速,数字化技术正从非遗外在的技术手段向非遗内在生命力转化,对非遗保护进程与非遗文化形态产生影响。关于南京云锦的物质性保护措施已积累相当丰富的数字化成果,而对传承、教育等保护措施的数字化尚关注不够。随... 非遗数字化保护发展迅速,数字化技术正从非遗外在的技术手段向非遗内在生命力转化,对非遗保护进程与非遗文化形态产生影响。关于南京云锦的物质性保护措施已积累相当丰富的数字化成果,而对传承、教育等保护措施的数字化尚关注不够。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成熟与普及,在精准记录和模拟再现云锦织造技艺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化技术的独特优势,为织造技艺传承开拓更为灵活与高效的传承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传承 云锦织造技艺 虚拟现实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织造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奇菊 郑慧 安妮 《辽宁丝绸》 2015年第4期10-12,共3页
夏布织造技艺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年起草了数字文化遗产保护指导方针和纲领的草案后,各个国家也都积极推进数字化技术在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应用。但夏布织造技艺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夏布织造技艺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年起草了数字文化遗产保护指导方针和纲领的草案后,各个国家也都积极推进数字化技术在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应用。但夏布织造技艺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里只有目录,没有具体内容。而本研究从分析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现状入手,结合夏布具体织造技艺,提出了其数字化内容和相应的处理技术,完善对夏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性研究,对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也有借鉴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布 织造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嵌入“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7
作者 黄紫娟 《纺织服装教育》 2017年第5期404-406,421,共4页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扬缂丝织造技艺,培养缂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纺织专业将缂丝织造技艺内容嵌入"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教学中,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学习缂丝织造技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苏州缂丝 织造技艺 织物结构与设计 教学改革 技艺传承
下载PDF
夏布织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大学通选课的教学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奇菊 李亚星 +1 位作者 安妮 郑慧 《辽宁丝绸》 2017年第2期44-47,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是通识教育的传统文化资源。为了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在「夏布织造技艺与文化」课程的内容设置中加入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马尾绣技艺的内容,采用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是通识教育的传统文化资源。为了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在「夏布织造技艺与文化」课程的内容设置中加入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马尾绣技艺的内容,采用课堂教学、参观体验、分组讨论和融合创新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如何传承与融合发展夏布织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研究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重要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沟通能力和融通能力,为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课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夏布织造技艺 通识教育
下载PDF
纱罗组织夏布历史发展、结构特征及织造技艺研究
9
作者 卢明 李维 刘一萍 《服饰导刊》 2022年第6期10-16,共7页
[研究意义]纱罗组织夏布是目前为数不多留存于世的有固定绞组的二绞经纱手工纱罗组织织物,其相邻两经纱一为绞经、一为地经相互绞扭交叉形成绞孔并与织入其中的平纹组织排列组合形成多种不同的纱罗组织夏布。[研究内容]为丰富夏布与手... [研究意义]纱罗组织夏布是目前为数不多留存于世的有固定绞组的二绞经纱手工纱罗组织织物,其相邻两经纱一为绞经、一为地经相互绞扭交叉形成绞孔并与织入其中的平纹组织排列组合形成多种不同的纱罗组织夏布。[研究内容]为丰富夏布与手工纱罗组织织物研究,促进二者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以纱罗组织夏布为研究对象,对其历史发展、种类特征、织造机具、织造技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发现当前所见纱罗组织夏布出现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有横罗组织、直罗组织、花罗组织三种,使用经普通夏布织造所用的传统卧式织机改造而成的织机,利用织机踩板、天平、罗棒、线综的联动作用规律产生绞转梭口、自然梭口、开放梭口,配合引纬打纬以完成织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布 纱罗组织 历史 种类 织机 织造技艺
下载PDF
织造技艺非遗传承老龄化问题与年轻态传播策略 被引量:8
10
作者 娄琳 窦宏晨 +2 位作者 胡若涵 姚琛 须秋洁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207-214,共8页
为了推动以织造技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非遗的年轻态传承至关重要。采用数据分析、田野考察、人物访谈、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的织造技艺非遗传承现状进行了研究。... 为了推动以织造技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非遗的年轻态传承至关重要。采用数据分析、田野考察、人物访谈、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的织造技艺非遗传承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全国与织造技艺相关的38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4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发现:传承人年龄均在50岁以上且平均为67岁;省、市级地方代表性传承人也存在严重的老龄化现象;织造技艺非遗项目呈现产品老龄化、产能衰微、传播方式难以吸引年轻群体等问题。针对国家需求和年轻人的认知缺失,提出了产品年轻态、传播方式年轻态、构建非遗保护生态圈、宣扬家国情怀这四种年轻态传播策略,以促进织造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织造技艺 老龄化 年轻群体 传播 策略
下载PDF
基于3D技术的宋锦织造技艺传承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建伟 沈惠 聂开伟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8-83,共6页
随着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中国丝绸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逐渐被机械织造所代替,传统织造技艺的传承面临着较大的困境。文章以宋锦传统手工织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为研究对象,通过3D技术对传统宋锦木织机进行数字化模型构建和手工织造技艺操... 随着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中国丝绸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逐渐被机械织造所代替,传统织造技艺的传承面临着较大的困境。文章以宋锦传统手工织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为研究对象,通过3D技术对传统宋锦木织机进行数字化模型构建和手工织造技艺操作的动态复原。利用SketchUp技术平台精确成组建模、3DMAX技术构建三维动画演示及人机交互功能来解析传统宋锦织造技艺,让观众更简单、生动地去理解织造过程,把博物馆里置之高阁的高难度丝绸织造技艺理论得以普及,让传统丝绸织造技艺在新的科技社会中得到传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技术 宋锦织造技艺 保护与传承 数字化模型 展示设计
下载PDF
当代宋锦织造技艺工业化转型热传播现象冷思考
12
作者 孙志芹 李细珍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18期31-33,共3页
为探究宋锦的工业化生产与时尚设计的融合,让传统宋锦重回大众视野,该文梳理宋锦传统织造技艺在当今社会传承发展面临的处境,论述工业化生产对于传统织造技艺造成的冲击,提出在现代社会要结合数字化技术、人才培养等,锁定目标市场,传承... 为探究宋锦的工业化生产与时尚设计的融合,让传统宋锦重回大众视野,该文梳理宋锦传统织造技艺在当今社会传承发展面临的处境,论述工业化生产对于传统织造技艺造成的冲击,提出在现代社会要结合数字化技术、人才培养等,锁定目标市场,传承宋锦产品及其传统织造技艺,以期让传统丝绸织造技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锦 新宋锦 工业化 织造技艺 传播
下载PDF
经锦织造技艺对蜀锦色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德坤 张洪曲 +1 位作者 陈祥平 肖露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6年第5期1-3,共3页
介绍了经锦的历史、织造技术和色彩表达技艺,详述了彩经织造技艺的色彩表现对蜀锦色彩表达的影响,以及蜀锦在彩经晕裥牵经技艺应用上形成的重视经向色彩变化的彩经纬织工艺特征,展望了传承和发展蜀锦织造技艺的前景。
关键词 经锦 蜀锦 织造技艺 色彩表达 传承
下载PDF
宋锦织造技艺和纹样风格的解析与创新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任怡芸 宋晓霞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40-46,共7页
宋锦源于东吴,鼎盛于明清,有“锦绣之冠”的美称,在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宋锦文化在大众的认知度上是有限的,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传承与创新。文章对宋锦经典纹样图案与颜色进行提取,结合国画等表现形式以及不同的构图方... 宋锦源于东吴,鼎盛于明清,有“锦绣之冠”的美称,在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宋锦文化在大众的认知度上是有限的,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传承与创新。文章对宋锦经典纹样图案与颜色进行提取,结合国画等表现形式以及不同的构图方式对提取纹样再设计,赋予其新的内涵与画面冲击感。再设计的一系列图案可运用于服饰中并进行三维虚拟展示,也可运用在家居装饰品以及旅游纪念品中。该系列图案是对宋锦独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造技艺 基本纹样 宋锦图案 提取 再设计 创新应用
下载PDF
宋锦织造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艳 沈惠 《江苏丝绸》 2015年第5期39-41,共3页
本文通过对宋锦织造技艺的介绍,详细阐述了苏州丝绸博物馆作为其传承和保护示范基地,在理论研究、基地建设、技艺挖掘、传承人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宋锦织造技艺保护和传承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 宋锦织造技艺 研究 传承 成果
下载PDF
浅谈蜀锦及其传统织造技艺 被引量:11
16
作者 胡光俊 谭丹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3年第2期51-54,共4页
蜀锦作为中国丝织技艺的经典代表,有近三千年的历史。通过追溯蜀锦的起源、历史发展历程,简述蜀锦的传统织造技艺,并与普通织锦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加深人们对蜀锦发展历史及其精湛织造技艺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 蜀锦 成都 传统织造技艺
下载PDF
鲁锦织造技艺的田野调查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彦芬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77-82,共6页
鲁锦作为鲁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织造技艺,以其织造工艺的复杂性、浑厚质朴的实用性、色彩艳丽的审美性及所蕴含的吉利祥瑞的民俗寓意得以传承发展。但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民众的生活方式及各种价值观念的檀变加上外来文化的影响,鲁锦... 鲁锦作为鲁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织造技艺,以其织造工艺的复杂性、浑厚质朴的实用性、色彩艳丽的审美性及所蕴含的吉利祥瑞的民俗寓意得以传承发展。但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民众的生活方式及各种价值观念的檀变加上外来文化的影响,鲁锦逐渐失去了生存与繁荣的土壤,面临着保护与抢救的严峻挑战。随着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鲁锦织造技艺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锦 织造技艺 艺术特征 传承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基于山西上党高地潞绸织造技艺的调查 被引量:5
18
作者 火彦昌 赵巧艳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52,共7页
活化传承是新时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提出的新要求。潞绸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面临着实现活态传承的现实问题。从潞绸的传承实践来看,呈现出以山西上党高地为中心的原生地原生传承与原生地次生传承相互嵌套... 活化传承是新时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提出的新要求。潞绸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面临着实现活态传承的现实问题。从潞绸的传承实践来看,呈现出以山西上党高地为中心的原生地原生传承与原生地次生传承相互嵌套的模式,表现为两个方面的重要特征:一是潞绸产品的跌宕起伏演绎了一个地方性丝绸产品"发端—繁荣—低谷—振兴"的传承谱系,并且突破原生传承的地域和文化局限,成为全国性的知名品牌,也培育了当地一代又一代传承人,为上党高地潞绸的原生地次生传承奠定了经济和社会基础;二是上党高地及周边地区潞绸配套产业的变迁和发展,为潞绸原生地传承模式的实践提供了社会和文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潞绸织造技艺 活化传承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江苏传统织造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毅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2年第5期64-66,共3页
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促使虚拟仿真技术在各学科与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虚拟仿真领域最新的表现形态及有力的技术补充,能够提供沉浸式、强交互与创新性的虚拟体验,为虚拟仿真技术融入更多可结合领域提供技术支持。江苏... 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促使虚拟仿真技术在各学科与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虚拟仿真领域最新的表现形态及有力的技术补充,能够提供沉浸式、强交互与创新性的虚拟体验,为虚拟仿真技术融入更多可结合领域提供技术支持。江苏拥有众多省级及省级以上的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其中大量传统织造技艺亟待传承,可以积极引入最新的数字化手段,更好地传承传统技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虚拟现实 传统织造技艺 非遗传承
下载PDF
侗锦织造技艺传承的知识产权保护困境和出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向玥 《今古文创》 2021年第26期78-79,共2页
本文通过调研湖南通道侗锦织造技艺传承实践基地,分析其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困境,鼓励图案纹样进行著作权登记,强化衍生产品外观设计保护,加强侗锦地理标志保护。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侗锦织造技艺 传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