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董永遇仙戏的流变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恒 李永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93,122,共9页
董永遇仙戏历经多个时代流传至今.残存的元代董永遇仙戏勾勒出了书生邂逅仙女的爱情残影;在明代舞台上,顾觉宇的《织锦记》逐渐从几部董永遇仙戏中脱颖而出成为舞台主流,其情节、人物、语言等在传承中逐渐变异;清代地方戏兴盛后,该戏形... 董永遇仙戏历经多个时代流传至今.残存的元代董永遇仙戏勾勒出了书生邂逅仙女的爱情残影;在明代舞台上,顾觉宇的《织锦记》逐渐从几部董永遇仙戏中脱颖而出成为舞台主流,其情节、人物、语言等在传承中逐渐变异;清代地方戏兴盛后,该戏形成了名目繁多、情节各异、富有特色的剧目,在“娱人”的同时又具有了“娱神”的功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戏改中,黄梅戏《天仙配》营造出了崭新的艺术世界,成为不可逾越的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董永 流变 织锦记 地方戏
下载PDF
一代名老生吴小楼 被引量:1
2
作者 偶文 《文化艺术研究》 2002年第3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王文娟 傅全香 徐天红 合作演出 袁雪芬 范瑞娟 《天仙配》 织锦记 王少舫 张行简
下载PDF
衢州戏曲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华明 《文化艺术研究》 2002年第4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西安高腔 戏曲家 织锦记 徽班 石牌腔 弋阳 坐唱班 青阳腔 音乐唱腔 卖草囤
下载PDF
岳西高腔纵谈 被引量:3
4
作者 汪同元 《黄梅戏艺术》 1990年第3期29-43,共15页
在安徽西部大别山区的岳西县,流行着一个稀有刷种——岳西高腔。它原称“高腔”(当地也有称其为“戈腔”),因流行于岳西县而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定为今名。
关键词 岳西 青阳腔 安徽省徽剧团 滚调 锣鼓谱 大别山区 织锦记 滚白 绿袍 金丸
下载PDF
黄梅戏的前景思考——以青阳腔的盛衰为鉴 被引量:1
5
作者 洪非 《黄梅戏艺术》 1993年第Z1期13-41,共29页
黄梅戏的现状,既轰轰烈烈,又冷冷清清。一曲《红楼梦》从北国演到南疆,受到热烈欢迎,在中国戏曲不很景气的今天,诚属难能可贵。另一方面,合肥不易看到黄梅戏,偶有演出,也是以送票为主。安庆市的黄梅戏演出较前为少,县属的职业黄梅戏剧... 黄梅戏的现状,既轰轰烈烈,又冷冷清清。一曲《红楼梦》从北国演到南疆,受到热烈欢迎,在中国戏曲不很景气的今天,诚属难能可贵。另一方面,合肥不易看到黄梅戏,偶有演出,也是以送票为主。安庆市的黄梅戏演出较前为少,县属的职业黄梅戏剧团大部处于瘫痪状态,城镇和农村的黄梅戏也不怎么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阳腔 戏曲剧种 严凤英 滚调 丁永泉 弋阳 织锦记 王少舫 文华奖 剧目建设
下载PDF
九华山与俗文学 被引量:1
6
作者 洪非 《黄梅戏艺术》 1994年第2期45-61,共17页
1993年6月“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与“安徽省通俗文学研究会”等单位在九华山上举行学术会议,研讨佛教与俗文学及其他有关问题。我应邀参加了这次盛会,并就九华山上、山下的文化现象,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董永 《孔雀东南飞》 青阳腔 中国通俗文艺 金乔觉 焦仲卿 陵阳山 织锦记 罗江怨 词林一枝
下载PDF
南方名剧 四美情缘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柏梁 《黄梅戏艺术》 1994年第2期75-86,共12页
十部传奇九相思。作为宋元南戏、明清传奇的后裔、返魂或重生,近现代以来的诸多南方剧种,同样是以儿女风月、生死情缘作为其主体内容和基本题材。金弋铁马、气吞山河的慷慨激昂之作,从总的趋势来看不符合南方人相对柔弱的民性,也不能与... 十部传奇九相思。作为宋元南戏、明清传奇的后裔、返魂或重生,近现代以来的诸多南方剧种,同样是以儿女风月、生死情缘作为其主体内容和基本题材。金弋铁马、气吞山河的慷慨激昂之作,从总的趋势来看不符合南方人相对柔弱的民性,也不能与南方人对悲欢离合的恋爱感、甜酸苦辣的家庭感等审美风习相一致。因此,本世纪下半叶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南戏 《天仙配》 返魂 董永 明清传奇 《刘三姐》 陆洪非 织锦记 田园牧歌式 胡玉庭
下载PDF
谈一谈董永戏文佚曲的真伪
8
作者 班友书 《黄梅戏艺术》 1993年第Z1期57-66,共10页
董永遇仙的传说,合孟姜女、梁山伯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同为我国五大民间传说之一,从东汉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较早有文献可查的有东汉武梁祠石刻;曹植《灵芝篇》;晋干宝《搜神记》;唐《董永行孝变文》;宋元时期的《董永遇仙... 董永遇仙的传说,合孟姜女、梁山伯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同为我国五大民间传说之一,从东汉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较早有文献可查的有东汉武梁祠石刻;曹植《灵芝篇》;晋干宝《搜神记》;唐《董永行孝变文》;宋元时期的《董永遇仙传》话本。到明代中叶,有梨园顾党宇改编为传奇《织锦记》和稍后心一子的《遇仙记》。遗憾的是心一子的《遇仙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永 灵芝篇 织锦记 《搜神 遇仙 曲文 武梁祠 明代中叶 雍熙乐府 正始
下载PDF
One new species and two newly recorded species in the genus Promalactis Meyrick(Lepidoptera:Oecophoridae) from China
9
作者 杜召辉 王淑霞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7-252,共6页
Three species in the genus Promalactis Meyrick are reported from China. Promalactis saligna sp. nov. is described as new; P. tamdaoella Lvovsky, 1988 and R vittapenna Kim & Park, 2010 are newly recorded for China, wi... Three species in the genus Promalactis Meyrick are reported from China. Promalactis saligna sp. nov. is described as new; P. tamdaoella Lvovsky, 1988 and R vittapenna Kim & Park, 2010 are newly recorded for China, with redescription of the former species. Promalactis griselocula Kim & Park, 2010, syn. nov., is synonymized with B tamdaoella. Images of adults and illustrations of genitalia are prov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PIDOPTERA OECOPHORIDAE Promalaetis new species new record China
下载PDF
黄梅戏《天仙配》的改编与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纪永贵 《戏曲研究》 2005年第2期271-296,共26页
一《天仙配》归属黄梅戏《天仙配》成为黄梅戏的代表作之前,在黄梅戏的剧本库中并不具有特别显要的地位,同时它也不是黄梅戏的专利。黄梅戏早在清代形成时期的黄梅采茶调时就流传着"
关键词 《天仙配》 董永 陆洪非 严凤英 班友书 改编者 青阳腔 织锦记 广东粤剧 演出剧目
原文传递
董永遇仙传说戏曲作品考述 被引量:5
11
作者 纪永贵 《戏曲研究》 2004年第3期90-106,共17页
董永遇仙传说最早与戏曲结缘是在元代,并最终赖戏曲形式大扬于世,形成经典文本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宋话本《董永遇仙传》之后,至今没有发现这个故事进入明清小说视野的任何痕迹,它只向戏曲形式一边倒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值得... 董永遇仙传说最早与戏曲结缘是在元代,并最终赖戏曲形式大扬于世,形成经典文本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宋话本《董永遇仙传》之后,至今没有发现这个故事进入明清小说视野的任何痕迹,它只向戏曲形式一边倒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值得考虑。第一,这个故事所宣示的只是民俗理想,所以除了文人在笔记中偶一"实录"外,不能点燃他们的热情。除曹植将之写入诗歌《灵芝篇》,整个封建时代,文人在诗文中几乎从不咏及此事。笔者认为孝的道德身份与文人的艺术精神不相合拍,所以不能激起他们的诗情雅兴;同时,这个故事中也不包含文人所崇尚的爱情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作品 董永遇仙传 戏曲形式 灵芝篇 传奇汇考 《天仙配》 织锦记 曲海总目 戏曲研究 宋话本
原文传递
董永遇仙传说戏曲作品考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纪永贵 《中华艺术论丛》 2006年第1期18-32,共15页
董永遇仙传说最早与戏曲结缘是在元代,并最终赖戏曲形式大扬于世,形成经典文本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宋话本《董永遇仙传》之后,至今没有发现这个故事进入明清小说视野的任何痕迹,它只向戏曲形式一边倒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值得... 董永遇仙传说最早与戏曲结缘是在元代,并最终赖戏曲形式大扬于世,形成经典文本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宋话本《董永遇仙传》之后,至今没有发现这个故事进入明清小说视野的任何痕迹,它只向戏曲形式一边倒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值得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永遇仙传 戏曲作品 戏曲形式 传奇汇考 织锦记 曲海总目 《天仙配》 尧天乐 宋话本 顾觉宇
原文传递
黄梅戏《天仙配》的改编与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纪永贵 《中华艺术论丛》 2006年第1期42-65,共24页
一、《天仙配》归属黄梅戏《天仙配》成为黄梅戏的代表作之前,在黄梅戏的剧本库中并不具有特别显要的地位,同时它也不是黄梅戏的专利。黄梅戏早在清代形成时期的黄梅采茶调时就流传着"大戏三十六,小戏七十二"的说法,我们今天... 一、《天仙配》归属黄梅戏《天仙配》成为黄梅戏的代表作之前,在黄梅戏的剧本库中并不具有特别显要的地位,同时它也不是黄梅戏的专利。黄梅戏早在清代形成时期的黄梅采茶调时就流传着"大戏三十六,小戏七十二"的说法,我们今天所见黄梅戏传统剧目有近二百个之多,而《天仙配》只居其一,并非特别显眼。因为内容是承续青阳腔《槐荫记》而来,其中的"孝感"色彩依然很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仙配》 董永 七仙女 青阳腔 严凤英 舞台演出 班友书 明传奇 陆洪非 织锦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