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板骨折对胸腰椎经皮椎体成形术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何瑞 陈洪瑞 +1 位作者 何鹏杰 王弘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9期778-781,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终板骨折(endplate fracture,EF)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安全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9... 目的回顾性研究终板骨折(endplate fracture,EF)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安全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采用单侧椎弓根PVP治疗的138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76例,男62例;年龄65~85岁,平均(76.51±6.83)岁;胸椎47例,腰椎91例。参照术前MRI检查分为EF组(31例)和非EF组(107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透视次数、住院时间、Cobb角、骨水泥渗漏、椎体再骨折数。比较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随访3~4个月,平均(3.16±0.25)个月。末次随访时邻椎再骨折:EF组7例,非EF组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水泥渗漏:EF组9例,非EF组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组的骨水泥注射量显著小于非EF组,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显著大于非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ODI均显著高于非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非EF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大于EF组、Cobb角小于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终板骨折是骨水泥渗漏、椎体高度丢失和邻椎再骨折的主要影响因素,PVP术中应注意处理终板骨折,以减缓患者慢性腰背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终板骨折
下载PDF
终板骨折与椎体强化后伤椎高度丢失、后凸畸形及慢性疼痛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马日吉 宋文慧 +3 位作者 刘昌文 梁凯恒 王子奡 史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0期4857-4862,共6页
背景:椎体强化虽能迅速稳定骨折,缓解疼痛症状,纠正后凸畸形,但随着病例数的不断增加,临床中发现部分患者术后远期后凸畸形及慢性疼痛问题也日渐突出。目的:探究终板骨折对椎体强化(经皮椎体成形/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后伤椎高度丢失、后... 背景:椎体强化虽能迅速稳定骨折,缓解疼痛症状,纠正后凸畸形,但随着病例数的不断增加,临床中发现部分患者术后远期后凸畸形及慢性疼痛问题也日渐突出。目的:探究终板骨折对椎体强化(经皮椎体成形/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后伤椎高度丢失、后凸畸形及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了82例接受经皮椎体成形/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术前CT有无终板骨折将患者分为无终板骨折组、上终板骨折组及下终板骨折组。测量患者的椎体压缩率、手术椎体高度恢复率、Cobb角及骨密度,并记录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骨水泥弥散类型、骨水泥分布区域及骨水泥渗漏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卡方检验分析终板骨折与术后伤椎高度丢失、后凸畸形及慢性疼痛是否相关,以及终板骨折对骨水泥弥散分布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3组患者在术后早期伤椎高度和后凸畸形均得到明显改善;而在末次随访中,3组患者均观察到椎体前高度明显下降及Cobb角明显增大,其中上终板骨折组及下终板骨折组的伤椎高度丢失率和Cobb角均比无终板骨折组大(P<0.05);(2)各组术前目测类比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术后目测类比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上终板骨折组及下终板骨折组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高于术后,而无终板骨折组末次随访与术后目测类比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终板骨折组(上终板骨折组+下终板骨折组)的骨水泥团块状分布、骨水泥未同时与两终板接触占比明显高于无终板骨折组(P<0.05),骨折处骨水泥分布不足在终板骨折组及无终板骨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提示经皮椎体成形/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可显著改善伤椎高度、后凸畸形及疼痛,但在术后远期终板骨折不仅与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和后凸畸形的发生率增加有关,而且是引起患者慢性疼痛的重要原因;影响术后远期椎体高度丢失和后凸畸形发生的其他因素还包括骨水泥弥散程度、骨密度、手术方式以及骨水泥材料,其中骨水泥的弥散程度又受终板骨折影响,而骨密度越低终板也更易骨折;因此,手术不仅应恢复伤椎的压缩高度并纠正后凸畸形,还应纠正终板的畸形,以有效治疗伴有终板骨折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终板骨折 伤椎高度丢失 后凸畸形
下载PDF
创伤性终板骨折及椎间盘退变对胸腰椎骨折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倪俊林 陶伟伟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终板骨折及椎间盘退变对胸腰椎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依据术前X线片、CT扫描+三维重建诊断分为观察组(有终板骨折,48例)和对照组(无终板骨折,50例)。统计两组末次随访的ODI及VAS评分。... 目的探讨创伤性终板骨折及椎间盘退变对胸腰椎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依据术前X线片、CT扫描+三维重建诊断分为观察组(有终板骨折,48例)和对照组(无终板骨折,50例)。统计两组末次随访的ODI及VAS评分。结果创伤性终板骨折患者末次随访时的ODI及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椎间盘退变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终板骨折会引起椎间盘退变并影响脊柱骨折手术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终板骨折 椎间盘退变 胸腰椎骨折 术后 预后
下载PDF
合并终板骨折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张建伟 薛有地 +2 位作者 王春增 马超 刘光普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年第12期823-829,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合并终板骨折的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BKP)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6月—2021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行BKP治疗的单节段OVCF患者371例,其中男79例、女292例,年龄60~86(71.8±6...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合并终板骨折的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BKP)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6月—2021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行BKP治疗的单节段OVCF患者371例,其中男79例、女292例,年龄60~86(71.8±6.7)岁。根据患者终板骨折情况,分为终板正常组(EP1组)139例、上终板骨折组(EP2组)145例、下终板骨折组(EP3组)35例和上下终板骨折组(EP4组)52例。观察指标:(1)比较4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受伤至手术时间、受伤椎体节段、骨密度及合并症等基线资料;(2)比较4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中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情况,以及术后切口感染、脊髓神经损伤、肺栓塞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3)比较4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天、术后1年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AVH),以及术后1年骨密度变化、邻近椎体骨折、椎体高度再丢失的发生情况。结果(1)4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37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BKP手术。4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中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发生率EP1组4.3%(6/139)、EP2组24.8%(36/145)、EP3组22.9%(8/35)、EP4组38.5%(20/5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00,P<0.001)。4组患者均无切口感染、脊髓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3)371例患者均获随访1年。组内比较:与术前比较,4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术后1年VAS评分、ODI、Cobb角均减少,AVH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与术后第1天比较,EP1组术后1年VAS评分、ODI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而术后1年Cobb角、AV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EP2组、EP3组及EP4组术后1年VAS评分、ODI及AVH均减小,Cobb角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组间比较:EP1组~EP4组术前、术后1年的Cobb角呈增大趋势,AVH呈减小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而术后第1天Cobb角、AVH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组间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ODI、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年EP4组椎体高度再丢失发生率最高为26.9%(14/52),EP1组最低为2.2%(3/139),EP2和EP3组分别为13.1%(19/145)、11.4%(4/35),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6,P<0.001);而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板骨折会增加OVCF患者BKP术中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风险,上、下终板骨折的OVCF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椎体高度再丢失、后凸畸形加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折 压缩性 终板骨折 骨质疏松 老年人 胸椎 腰椎 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合并终板骨折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的效果评价
5
作者 唐晓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91-94,共4页
探索合并终板骨折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效果。方法 取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对照组(不合并终板骨折)、观察组(合并终板骨折)各30例均是随机划分,全部患者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用痛觉视... 探索合并终板骨折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效果。方法 取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对照组(不合并终板骨折)、观察组(合并终板骨折)各30例均是随机划分,全部患者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用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AS)、脊柱ODI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疼痛、脊柱功能障碍均持续减轻,手术操作时间较短,医疗费用较少,骨水泥平均用量较多,生活质量分值较低(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无论是否存在终板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均得到控制,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费用,骨水泥平均用量,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终板骨折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不愈合
下载PDF
延伸至终板的骨折线对PVP术后同一椎体再发骨折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区嘉慧 曾旭文 +2 位作者 熊玉超 梁治平 彭丽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7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手术且存在骨水泥-终板未接触(NPEC)的患者延伸至终板骨折线在预测PVP术后同一椎体再发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OVCF并进行PVP手术的患者123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83例,年龄68~90岁,平均年龄79.92岁...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手术且存在骨水泥-终板未接触(NPEC)的患者延伸至终板骨折线在预测PVP术后同一椎体再发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OVCF并进行PVP手术的患者123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83例,年龄68~90岁,平均年龄79.92岁,根据同一椎体是否再发骨折进行分组,即分为复发组(再发椎体骨折)和非复发组(非再发椎体骨折)。并将患者性别、年龄、骨折水平、延伸至终板的骨折线、椎体楔形角度、骨水泥外渗、骨水泥体积作为自变量,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4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70~89岁,平均年龄78.67岁;非复发组83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43例,年龄68~90岁,平均年龄76.92岁。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存在骨水泥-终板未接触时,延伸至终板的骨折线与再发骨折相关(χ^2=9.799,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骨水泥-终板未接触时,延伸至终板的骨折线为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61,P=0.009)。结论存在骨水泥-终板未接触时,延伸至终板的骨折线出现预示着PVP术后再发骨折的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伸至终板骨折线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椎体强化后骨水泥椎间盘渗漏与治疗前MRI发现的相关性 被引量:7
7
作者 侯万星 李洪伟 +1 位作者 郑欣 朱先任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4-509,共6页
背景:有研究表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伴随的终板损伤与经皮椎体强化后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有关。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后骨水泥椎间盘渗漏与术前MRI发现的相关性,分析终板骨折及邻近椎间盘损伤对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影响。方法:选... 背景:有研究表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伴随的终板损伤与经皮椎体强化后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有关。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后骨水泥椎间盘渗漏与术前MRI发现的相关性,分析终板骨折及邻近椎间盘损伤对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82例,其中110例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72例接受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根据术前MRI片评估骨折椎体相邻椎间盘损伤和终板骨折情况。根据术后是否出现椎间盘骨水泥渗漏分为渗漏组(n=32)和无渗漏组(n=150),对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椎体部位、手术方式、终板骨折情况、相邻椎间盘损伤情况与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因素的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研究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1)182例患者中,术前63例存在终板骨折,98例存在邻近椎间盘损伤;所有患者中,32例椎体强化后发生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终板骨折组的渗漏率高于无终板骨折组(P <0.05),椎间盘损伤组的渗漏率高于无椎间盘损伤组(P <0.0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水泥椎间盘渗漏与手术方式有关(P <0.05),与年龄、性别、手术椎体部位无关(P> 0.05);(3)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终板骨折是强化后发生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邻近椎间盘损伤、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手术椎体部位不是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危险因素;(4)相关分析显示,终板骨折与椎间盘损伤存在显著相关性(r=0.47,P=0.000);(5)结果表明,术前MRI发现的终板骨折是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危险因素,而椎间盘损伤并非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影响因素,椎间盘损伤与终板骨折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存在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骨水泥 经皮椎体强化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骨水泥渗漏 终板骨折 椎间盘损伤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胸腰椎终板塌陷型压缩骨折
8
作者 李新春 胡万钧 +2 位作者 甘发荣 黄兹瑜 江晓兵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9期897-901,共5页
目的 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胸腰椎终板塌陷型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21-12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43例青壮年胸腰椎终板塌陷型压缩骨折,比较手术前后压缩... 目的 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胸腰椎终板塌陷型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21-12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43例青壮年胸腰椎终板塌陷型压缩骨折,比较手术前后压缩区终板高度、伤椎Cobb角、疼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 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个月。手术时间平均15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0 mL,术中植骨平均4.5 g。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术后压缩区终板高度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缩区终板高度复位率为89.6%。术后6个月伤椎Cobb角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6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胸腰椎终板塌陷型压缩骨折的疗效确切,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后伤椎高度与脊柱生物力学强度均得到满意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板塌陷压缩骨折 球囊扩张 通道植骨 椎弓根钉内固定
原文传递
胸腰椎爆裂骨折椎间盘影像改变的相关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小丹 刘浩 +1 位作者 王小兵 龚民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9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通过评价胸腰椎爆裂骨折后椎间盘影像的改变,探讨不同类型胸腰椎爆裂骨折与椎间盘损伤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处理受损椎间盘的重要意义。方法收集2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影像学资料,根据Atlas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分类方法评估患者的骨折类... 目的通过评价胸腰椎爆裂骨折后椎间盘影像的改变,探讨不同类型胸腰椎爆裂骨折与椎间盘损伤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处理受损椎间盘的重要意义。方法收集2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影像学资料,根据Atlas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分类方法评估患者的骨折类型。结合其受伤椎体邻近椎间盘的Oner椎间盘损伤分级,收集数据后对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在Atlas分类A型骨折中,所有受累下位椎间盘损伤级别为2型而其相应的上位椎间盘损伤级别为3、4、和5型。在Atlas分类B型骨折中,所有受累下位椎间盘损伤级别皆为1型而其相应的上位椎间盘损伤级别都高于下位椎间盘。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椎间盘终板的损伤与椎间盘的损伤密切相关,受损椎体上位椎间盘较下位椎间盘更易损伤且损伤程度更重。对于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前路手术较后路手术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裂骨折 椎间盘 影像学改变 终板骨折
原文传递
职业性铅暴露与椎体骨折的关系
10
作者 孙东红 周宏东 朱国英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53-455,共3页
[目的]利用铅暴露工人楔形骨折、终板骨折、压缩性骨折等轻度腰椎椎体骨折的腰椎摄片资料,调查职业性铅暴露与椎体骨折的关系。[方法]以上海某蓄电池厂175名铅作业工人为暴露组,同时选取该厂无职业性铅暴露史的工人60名为对照组,对2组... [目的]利用铅暴露工人楔形骨折、终板骨折、压缩性骨折等轻度腰椎椎体骨折的腰椎摄片资料,调查职业性铅暴露与椎体骨折的关系。[方法]以上海某蓄电池厂175名铅作业工人为暴露组,同时选取该厂无职业性铅暴露史的工人60名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腰椎摄片和血铅浓度检测,统计分析腰椎椎体骨折的发生特点及铅暴露与骨折发生的关系。[结果]铅暴露组中发生轻度及以上椎体骨折的人数为112人,发生率64%;中度及以上椎体骨折30人,发生率17%。暴露组175人中,楔形骨折者42人,占24.0%;终板骨折者91人,占52.0%;压缩性骨折者27人,占15.0%。对照组中发生有轻度及以上椎体骨折的人数为27人,占45.0%;中度及以上椎体骨折者2人,占3.3%。其中楔形骨折者9人,占15.0%;终板骨折者20人,占33.3%;压缩性骨折者6人,占10.0%。经统计学检验,轻度及以上和中度及以上椎体骨折发生率,暴露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P=0.014;χ2=7.24,P=0.008)。在轻度及以上骨折的3种表现类型上,终板骨折在暴露组和对照组中有明显差异(χ2=6.25,P=0.016)。铅暴露工人中随着体内铅暴露水平的升高,轻度及以上椎体骨折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呈增加趋势,高血铅(≥1.21μmol/L)组椎体轻、中度及以上骨折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低血铅(<1.21μmol/L)组,P值分别为0.000和0.008。[结论]职业性铅暴露工人中椎体骨折发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折 楔形骨折 压缩性骨折 隐性骨折 终板骨折
原文传递
胸腰椎爆裂骨折椎体成形术疗效观察
11
作者 冀海源 黄国发 《中国实用医刊》 2010年第16期62-62,共1页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常发生终板骨折,单纯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虽然能够恢复椎体高度,但复位后的伤椎会形成'空壳椎体'现象,使椎体缺乏结构及生物力学强度,应力集中于椎弓根钉内植物上,术后远期常出现内固定物弯曲松动,椎...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常发生终板骨折,单纯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虽然能够恢复椎体高度,但复位后的伤椎会形成'空壳椎体'现象,使椎体缺乏结构及生物力学强度,应力集中于椎弓根钉内植物上,术后远期常出现内固定物弯曲松动,椎体塌陷,高度丢失及脊柱后凸畸形[1].本院自2007年2月至2009年11月采用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椎体成形术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经椎弓根内固定 生物力学强度 脊柱后凸畸形 系统复位 椎体塌陷 椎体高度 终板骨折 应力集中 切开复位 内固定物 结果报告 高度丢失 术治疗 内植物 远期 现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