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析宗教伦理的涵义和问题
被引量:
12
1
作者
田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9-154,共6页
理解宗教有两种思路:一是狭义的,将宗教视为和其他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如政治、经济、哲学、艺术等并列而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社会精神生活现象;二是广义的,将宗教理解为整个社会文化生活的基础,理解为人性或生命存在的形而上学根基。根据...
理解宗教有两种思路:一是狭义的,将宗教视为和其他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如政治、经济、哲学、艺术等并列而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社会精神生活现象;二是广义的,将宗教理解为整个社会文化生活的基础,理解为人性或生命存在的形而上学根基。根据两种宗教思路,宗教伦理有两种释义:着眼于个性形态,指在宗教领域和宗教活动中,由信奉者群体遵守的,从特定信仰体系里引申出来的一套伦理规范,与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等一样,属于一种特殊的伦理领域或伦理形态。着眼于共性意蕴,关涉的是对于人的存在来说具有某种普遍意义的价值生存模式,将人的整个社会伦理生活秩序指向了某种终极意义或终极信念。依此,宗教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探讨人类生存的伦理秩序和信念根基之间的关系,一是人心道义秩序与信念根基之间的关系,二是社会伦理秩序与意义共识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伦理
特殊
伦理
终极伦理
伦理
秩序
意义根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全球伦理道德为依托建立国际社会新秩序
2
作者
李宇遐
刘永君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7-21,共5页
以全球伦理道德为依托建立国际社会新秩序有其客观必然性和现实迫切性。但在实践中落实和贯彻这一思想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症结。解决这些困难和症结的关键是确立全球伦理道德的终极实在即平等原则和人道主义原则,它是以全球伦理道德...
以全球伦理道德为依托建立国际社会新秩序有其客观必然性和现实迫切性。但在实践中落实和贯彻这一思想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症结。解决这些困难和症结的关键是确立全球伦理道德的终极实在即平等原则和人道主义原则,它是以全球伦理道德为依托建立国际社会新秩序的关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伦理
道德
全球
伦理
道德的
终极
实在
国际社会
新秩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鲁迅的“政治学”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宁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8-133,167,共16页
鲁迅"政治学"指鲁迅的政治思想(显性鲁迅)和鲁迅著作、行迹中体现出的政治学趋向(隐性鲁迅)的综合体。尽管鲁迅一直被认为是"政治性作家",但他却与实际政治经常处于"不即不离"的状态。他是一位始终的&qu...
鲁迅"政治学"指鲁迅的政治思想(显性鲁迅)和鲁迅著作、行迹中体现出的政治学趋向(隐性鲁迅)的综合体。尽管鲁迅一直被认为是"政治性作家",但他却与实际政治经常处于"不即不离"的状态。他是一位始终的"革命者",却又总是估量着牺牲的价值。这与个人勇气无关,却与他独特的革命观和历史观相关。因而,尽管鲁迅的政治思想也可纳入"学科"进行分析和研究,譬如将他归纳为一位民权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开放、内省的民族主义者,但却无法抵达鲁迅政治意识的根底。存在于这个根底处的,是一种独特的感觉结构:业已觉醒为"人",却无时无刻不将自身感觉为"奴隶",形成一种独特的"奴隶人"意识。这种意识并非只针对外在社会政治制度,更针对由主客体共同构成的整个历史的"主奴结构",并只有通过作为个体"失败"的存在论经验(相对于"正常"年代的"成功")或作为群体"失败"的历史经验(相对于"革命"时代的"胜利"),才能获得。这正是鲁迅常常让人感到晦涩或费解之处,但却奠定了鲁迅"政治学"的基础。他因之而发展出"非政治"的政治性,让民众成为"政治主体"而非统治的对象或"得民"的材料的政治意识,以及"从下面看"的视野,并生成"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
“显性鲁迅”
“隐性鲁迅”
“奴隶-人”意识
终极伦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宗教伦理的涵义和问题
被引量:
12
1
作者
田薇
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9-154,共6页
文摘
理解宗教有两种思路:一是狭义的,将宗教视为和其他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如政治、经济、哲学、艺术等并列而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社会精神生活现象;二是广义的,将宗教理解为整个社会文化生活的基础,理解为人性或生命存在的形而上学根基。根据两种宗教思路,宗教伦理有两种释义:着眼于个性形态,指在宗教领域和宗教活动中,由信奉者群体遵守的,从特定信仰体系里引申出来的一套伦理规范,与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等一样,属于一种特殊的伦理领域或伦理形态。着眼于共性意蕴,关涉的是对于人的存在来说具有某种普遍意义的价值生存模式,将人的整个社会伦理生活秩序指向了某种终极意义或终极信念。依此,宗教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探讨人类生存的伦理秩序和信念根基之间的关系,一是人心道义秩序与信念根基之间的关系,二是社会伦理秩序与意义共识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宗教
伦理
特殊
伦理
终极伦理
伦理
秩序
意义根基
Keywords
religious ethics
particular ethics
ultimate ethics
ethical order
foundation of value
分类号
B91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全球伦理道德为依托建立国际社会新秩序
2
作者
李宇遐
刘永君
机构
滨州医学院人文科学系
出处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7-21,共5页
文摘
以全球伦理道德为依托建立国际社会新秩序有其客观必然性和现实迫切性。但在实践中落实和贯彻这一思想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症结。解决这些困难和症结的关键是确立全球伦理道德的终极实在即平等原则和人道主义原则,它是以全球伦理道德为依托建立国际社会新秩序的关节点。
关键词
全球
伦理
道德
全球
伦理
道德的
终极
实在
国际社会
新秩序
Keywords
Global Ethical Standard
the ultimate reality of global ethical standards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new order
分类号
B82-05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鲁迅的“政治学”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宁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8-133,167,共16页
文摘
鲁迅"政治学"指鲁迅的政治思想(显性鲁迅)和鲁迅著作、行迹中体现出的政治学趋向(隐性鲁迅)的综合体。尽管鲁迅一直被认为是"政治性作家",但他却与实际政治经常处于"不即不离"的状态。他是一位始终的"革命者",却又总是估量着牺牲的价值。这与个人勇气无关,却与他独特的革命观和历史观相关。因而,尽管鲁迅的政治思想也可纳入"学科"进行分析和研究,譬如将他归纳为一位民权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开放、内省的民族主义者,但却无法抵达鲁迅政治意识的根底。存在于这个根底处的,是一种独特的感觉结构:业已觉醒为"人",却无时无刻不将自身感觉为"奴隶",形成一种独特的"奴隶人"意识。这种意识并非只针对外在社会政治制度,更针对由主客体共同构成的整个历史的"主奴结构",并只有通过作为个体"失败"的存在论经验(相对于"正常"年代的"成功")或作为群体"失败"的历史经验(相对于"革命"时代的"胜利"),才能获得。这正是鲁迅常常让人感到晦涩或费解之处,但却奠定了鲁迅"政治学"的基础。他因之而发展出"非政治"的政治性,让民众成为"政治主体"而非统治的对象或"得民"的材料的政治意识,以及"从下面看"的视野,并生成"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自觉。
关键词
政治学
“显性鲁迅”
“隐性鲁迅”
“奴隶-人”意识
终极伦理
分类号
D092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析宗教伦理的涵义和问题
田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以全球伦理道德为依托建立国际社会新秩序
李宇遐
刘永君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鲁迅的“政治学”
张宁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