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终结哲学”说辨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建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17,共6页
马克思对"哲学"以及自己的理论与"哲学"的关系的看法有一个变化过程。在投身理论活动之初,他不仅推崇"哲学",而且还努力突出"哲学"与"人"及其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突出哲学的现实内... 马克思对"哲学"以及自己的理论与"哲学"的关系的看法有一个变化过程。在投身理论活动之初,他不仅推崇"哲学",而且还努力突出"哲学"与"人"及其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突出哲学的现实内容和实践功能;马克思后来提出"终结哲学"之说,指的是终结那种脱离感性的人的现实生活的抽象哲学,那种从抽象精神原则出发以思辨的方式解释世界和人的历史的哲学,那种无法进入人的现实生活和历史发展进程的、没有实践意义的哲学。所有这些旧哲学的根本缺陷最集中地体现在黑格尔哲学之中。因此,消灭一切不具有实践性的哲学,主要是消灭黑格尔派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结哲学 思辨哲学 哲学 马克思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终结哲学”的哲学——从柯尔施的角度谈起
2
作者 宋朝普 《兰州学刊》 CSSCI 2010年第11期51-54,共4页
马克思曾高扬哲学的作用,但也提出要终结哲学。柯尔施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哲学,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的终结并非否定哲学,反倒是要强调哲学。他有关意识形态现实性的主张更是表明哲学的实存。尽管两人在对哲学,包括对"哲学的终结"... 马克思曾高扬哲学的作用,但也提出要终结哲学。柯尔施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哲学,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的终结并非否定哲学,反倒是要强调哲学。他有关意识形态现实性的主张更是表明哲学的实存。尽管两人在对哲学,包括对"哲学的终结"的这种理解,即主张马克思思想是哲学,马克思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实践的理论,是一致的,但马克思把这种理解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上,从而在本质上超出了柯尔施的思想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尔施 马克思 哲学 哲学终结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理论与实践的扬弃
3
作者 张香坤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3期34-37,共4页
“终结”源自研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后所发现三个哲学家理论思想共同形成的批判继承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简单理解为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拼凑和缝缝补补,而是在对其进行双重扬弃基础上的科学建... “终结”源自研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后所发现三个哲学家理论思想共同形成的批判继承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简单理解为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拼凑和缝缝补补,而是在对其进行双重扬弃基础上的科学建构,是思想的剥离和重生。实际上,“终结”不仅是终点,更是起点,本质上是在扬弃的基础上注入创新性元素,是“终结”亦是“重生”,它囊括着两重寓意: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直接扬弃过去的哲学思想;二是德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以第一重寓意为前提扬弃资产阶级革命实践。在理论和实践革命层面相互作用、遥相呼应,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生动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 终结 扬弃 重生
下载PDF
哲学的终结与人类生存 被引量:13
4
作者 高清海 孙利天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6-21,共6页
黑格尔哲学解体之后 ,许多哲学家一再宣告哲学的终结。经过一百多年的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反思和清理 ,哲学终结的真实意义逐渐清晰起来 :哲学是对人性的反思和自觉 ,传统哲学是对人性固有的思维和理性能力的自觉 ,是用思想把握世界的方... 黑格尔哲学解体之后 ,许多哲学家一再宣告哲学的终结。经过一百多年的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反思和清理 ,哲学终结的真实意义逐渐清晰起来 :哲学是对人性的反思和自觉 ,传统哲学是对人性固有的思维和理性能力的自觉 ,是用思想把握世界的方式 ,它把世界和存在思想化、逻辑化 ,并把思想的、理性的生活方式绝对化为惟一符合人性的存在方式。传统哲学的生活理想是建立在社会分工、阶级对立基础上的精神贵族的理想。在工业化、世俗化、群众组织化的时代 ,个人的感性幸福成为现实的追求 ,人性的丰富性、全面性成为文化的自觉意识 ,作为惟一符合人性的哲学独断终结了。但思维和理性却是人性最重要的机能 ,哲学仍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作为重要的生活维度存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终结 人性 目的论 黑格尔 逻辑学 辩证法 康德
下载PDF
论恩格斯关于哲学终结的思想 被引量:4
5
作者 徐长福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8-43,共6页
本文系统论述了恩格斯关于哲学终结的思想。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包含两个理论层面 ,一是以“哲学终结”为轴心的元理论 ,二是以“哲学基本问题”为轴心的对象理论。恩格斯认为 ,以思辨的方式构造自然和历史规律体系的哲学在黑格尔那里已走... 本文系统论述了恩格斯关于哲学终结的思想。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包含两个理论层面 ,一是以“哲学终结”为轴心的元理论 ,二是以“哲学基本问题”为轴心的对象理论。恩格斯认为 ,以思辨的方式构造自然和历史规律体系的哲学在黑格尔那里已走到尽头 ,而包括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在内的实证科学则已发展到了足以提供世界联系和运动之总体图像的程度 ,用实证科学取代哲学去认识外部世界的规律已势在必行 ,哲学终结的时代由此来临。这种终结是一种有限终结 ,哲学还可以在思维领域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哲学终结 唯心主义终结 形而上学终结 自然哲学终结 历史哲学终结
下载PDF
实践的逻辑与哲学终结论的困境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森林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26,共10页
以实践是一种具体、历史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把马克思意义上的哲学终结论解释为以具体、历史的分析取代抽象、超历史的形而上分析这种愈来愈被认可的说法,由于马克思仍然把需要、经济、理性、发展视为一般性、永恒性的东西,而需要重思。... 以实践是一种具体、历史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把马克思意义上的哲学终结论解释为以具体、历史的分析取代抽象、超历史的形而上分析这种愈来愈被认可的说法,由于马克思仍然把需要、经济、理性、发展视为一般性、永恒性的东西,而需要重思。实际上,马克思在反旧形而上学之路上前进的距离不能过高估计。对实践的自悖性估计过低是马克思未能继续前进的根源。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反对过分的专门化富有意义,但把哲学终结于社会批判理论中的马尔库塞式见解也会造成某种漠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终结 实践 理性 自悖性
下载PDF
哲学在何种意义上终结——兼与《马克思不是“哲学终结论者”》一文商榷 被引量:4
7
作者 游兆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6-31,共6页
断言"马克思不是‘哲学终结论者’"缺乏历史与逻辑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哲学终结"的历史背景是19世纪实证科学思潮的兴起与德国古典思辨哲学的终结,由此"哲学终结"也就具有"思辨哲学"与&q... 断言"马克思不是‘哲学终结论者’"缺乏历史与逻辑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哲学终结"的历史背景是19世纪实证科学思潮的兴起与德国古典思辨哲学的终结,由此"哲学终结"也就具有"思辨哲学"与"全部哲学"终结的双重含义,而"哲学"最终将"消失"在"实证科学"之中则是其最一般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终结"两重含义的不同表述,体现了其哲学终结思想的历史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终结 历史背景 思辨哲学 实证科学
下载PDF
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是哲学“终结论”者——与游兆和先生商榷 被引量:3
8
作者 孙亮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23,共6页
游兆和先生在《学术研究》2007第8期上发表了《哲学在何种意义上终结》一文,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哲学终结’的历史背景是19世纪实证科学思潮的兴起与德国古典思辨哲学的终结,由此‘哲学终结’也就具有‘思辨哲学’与‘全... 游兆和先生在《学术研究》2007第8期上发表了《哲学在何种意义上终结》一文,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哲学终结’的历史背景是19世纪实证科学思潮的兴起与德国古典思辨哲学的终结,由此‘哲学终结’也就具有‘思辨哲学’与‘全部哲学’终结的双重含义,而‘哲学’最终将‘消失’在‘实证科学’之中";"一个是‘世界观’,一个是‘逻辑学’,但二者也终将""完结",并认为"断言马克思不是‘哲学终结论者’缺乏历史与逻辑根据"。但是,马克思哲学的"终结"的真实含义在于超越"思辨哲学",而没有否定"全部哲学";马克思的"实证科学"概念只是处于哲学与科学意义张力中的一个含糊的名称,不能断言马克思"随着这种‘历史科学’的诞生,‘哲学’或任何‘历史哲学’也就成为‘多余的’";马克思在终结"思辨哲学"之后拯救出积极世界观,实现了哲学变革并开辟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解放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哲学终结 世界观 解放学说
下载PDF
论体系化哲学的终结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志海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7-30,共4页
所谓哲学的终结实际上是针对传统的以形上的真理为目标的体系化哲学。从内容上看,哲学终结于自身的发展;从现象上看,哲学终结于科学的发展;从研究主题上看,哲学终结于人们将研究的视角转向人的现实生活本身或人的现实的生存状态;从认知... 所谓哲学的终结实际上是针对传统的以形上的真理为目标的体系化哲学。从内容上看,哲学终结于自身的发展;从现象上看,哲学终结于科学的发展;从研究主题上看,哲学终结于人们将研究的视角转向人的现实生活本身或人的现实的生存状态;从认知上看,哲学终结于人们看破了哲学体系建构的秘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思维 哲学体系 哲学终结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终结观的内涵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浩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3-298,共6页
学界对于马克思是否哲学终结论者这一问题,已形成了一场争论,其症结在于没有对"哲学终结"中的"哲学"进行具体的界定。从作为哲学形态的哲学、作为意识形态的哲学、作为文化形态的哲学三个层面对马克思的哲学终结思... 学界对于马克思是否哲学终结论者这一问题,已形成了一场争论,其症结在于没有对"哲学终结"中的"哲学"进行具体的界定。从作为哲学形态的哲学、作为意识形态的哲学、作为文化形态的哲学三个层面对马克思的哲学终结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终结 哲学形态 意识形态 文化形态
下载PDF
关于“哲学终结”之后的人文精神——对人文精神倡导者思维前提的初步批判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敦友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6期17-20,共4页
本文认为,在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必须严格区分两种“人文精神”的概念和态度。一种是所谓普遍主义的,它把“人文精神”界定为超越于个人之上的“绝对”;另一种是所谓个体主义的,它强调个体的优先... 本文认为,在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必须严格区分两种“人文精神”的概念和态度。一种是所谓普遍主义的,它把“人文精神”界定为超越于个人之上的“绝对”;另一种是所谓个体主义的,它强调个体的优先地位,主张普遍的东西只有建立在个体的感性体验之上才是真实的。本文对“人文精神”倡导者们的思维前提的初步批判就是对前一种普遍主义的批判,旨在为个体主义的“人文精神”廓清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普遍 个体 语境 哲学终结 视域
下载PDF
关于恩格斯思想中的一个矛盾——兼评所谓的“哲学终结论”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中华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4,共10页
恩格斯在清算旧哲学时指出,随着辩证自然观和唯物史观的建立,以往全部哲学除了形式逻辑和辩证法这一纯粹思想的领域之外都变得多余从而被驱逐出自然和历史领域。“哲学终结论”利用恩格斯的这一论述否定哲学的合法性。其实,恩格斯的相... 恩格斯在清算旧哲学时指出,随着辩证自然观和唯物史观的建立,以往全部哲学除了形式逻辑和辩证法这一纯粹思想的领域之外都变得多余从而被驱逐出自然和历史领域。“哲学终结论”利用恩格斯的这一论述否定哲学的合法性。其实,恩格斯的相关思想中内在地包含着一个难以克服的矛盾:理论思维(辩证法)与实证科学之间的二元性及其悖论。恩格斯未能真正超越经验与超验的外在对立。这个矛盾的存在意味着“哲学终结论”试图借助经验自然科学的进展拒斥哲学是虚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思想 辩证法 自然科学 矛盾 哲学终结论”
下载PDF
语言的限度与哲学的终结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为理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5-28,共4页
随着哲学巨擘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的谈论以及后现代主义的鼓噪,“哲学的终结”已成为20世纪的时代话语。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特定境遇中,哲学的地位问题在中国更是日见突出,“哲学边缘化”已成为不容争辩的事实。本文无意剖析哲学... 随着哲学巨擘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的谈论以及后现代主义的鼓噪,“哲学的终结”已成为20世纪的时代话语。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特定境遇中,哲学的地位问题在中国更是日见突出,“哲学边缘化”已成为不容争辩的事实。本文无意剖析哲学的终结问题在中国的某些特定的历史与现实根源,而是着力于语言与哲学的关系维度,在西方哲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对这个问题做一学理上的明辩,以期有助于弄明哲学的未来走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哲学 哲学终结 语言哲学 海德格尔 语言限度
下载PDF
“哲学的终结”和中国哲学的回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瑞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1期120-126,共7页
与某些西方哲学家所谓“中国无哲学”论以及形形式式的“哲学终结论”相呼应,国内学术界也有种种对“中国哲学”存在意义的怀疑。但是检索20世纪中国真正有创造力的哲学家在哲学理论和哲学史两方面的工作,人们可以看到,“中国哲学”实... 与某些西方哲学家所谓“中国无哲学”论以及形形式式的“哲学终结论”相呼应,国内学术界也有种种对“中国哲学”存在意义的怀疑。但是检索20世纪中国真正有创造力的哲学家在哲学理论和哲学史两方面的工作,人们可以看到,“中国哲学”实际上已经对那些批评作出了建设性的回应。它包括作为学术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与作为理论的中国哲学创造。后者主要围绕着重建意义世界这个中心,在形上学的本体论、宇宙论,和伦理学、道德理论两个层次展开,表现出高度人文化的具有中国特点的哲学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研究 中国哲学创造 人文化 哲学终结 中国哲学 意义世界 直觉
下载PDF
艺术的复活 哲学的终结——消费文化语境中的“艺术终结论”之悖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建 李金正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48-50,共3页
对于艺术终结论,学界早有非常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解,笔者认为,如果将艺术终结论推进到足够远的地方,即后现代消费社会,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观点。实际上,后现代语境恰好造就了艺术终结论的一个反例:艺术并未终结于哲学,而是相反,哲学... 对于艺术终结论,学界早有非常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解,笔者认为,如果将艺术终结论推进到足够远的地方,即后现代消费社会,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观点。实际上,后现代语境恰好造就了艺术终结论的一个反例:艺术并未终结于哲学,而是相反,哲学在走向终结的同时,迎来了艺术的复活。当代艺术的创作论、作品论和接受论在形式意义上完全复归了古老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终结 哲学终结 消费社会 审美距离消解
下载PDF
恩格斯“哲学终结”观的若干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长福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22,共6页
在“哲学终结”问题上 ,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基本看法是一致的 ,后世体系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背离了恩格斯的方向 ,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海德格尔等对“哲学终结”做了极度发挥。
关键词 恩格斯 哲学终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当代西方哲学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终结观视域下的现代性批判话语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浩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96,共6页
本文追问马克思哲学终结观的意蕴及其终结哲学的内在动力,考察了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所表现的哲学批判、政治批判和实践批判三个层面,论述了马克思的哲学终结观与现代性批判话语的内在关联及其对解读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哲学终结 现代性批判 哲学批判 政治批判 实践批判
下载PDF
恩格斯对“唯物—唯心”之争的态度——重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中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70,共10页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写作动机之一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即《德意志意识形态》缺乏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这个判断折射出恩格斯对于马克思哲学旨趣的某种误解。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唯物论之所以在历史领域失...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写作动机之一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即《德意志意识形态》缺乏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这个判断折射出恩格斯对于马克思哲学旨趣的某种误解。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唯物论之所以在历史领域失效,主要是因为未追问历史动力的动力和辩证法的阙如,这同马克思把费尔巴哈式旧唯物论的缺陷归结为拘泥于感性直观大异其趣。与马克思试图从逻辑和历史双重意义上超越"唯物—唯心"之争不同,恩格斯致力于强化这种对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 历史
下载PDF
批判的哲学与哲学的终结——叔本华的意志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玉昌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6-132,共7页
意志与语言游戏分别是叔本华和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的两个核心概念。叔本华通过批判传统的理性主义认识论,建立起一种意志的形而上学,以之取代传统的理性形而上学;后期维特根斯坦则通过语言游戏批判了传统的本质主义语言观,设想出一种... 意志与语言游戏分别是叔本华和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的两个核心概念。叔本华通过批判传统的理性主义认识论,建立起一种意志的形而上学,以之取代传统的理性形而上学;后期维特根斯坦则通过语言游戏批判了传统的本质主义语言观,设想出一种基于生活形式的文化,哲学问题将在这种文化中消失。从意志到语言游戏,显示出批判的哲学何以走向哲学的终结。所谓哲学的终结,并非意味着哲学不复存在,而是哲学的性质和方向发生重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的哲学 哲学终结 意志 语言游戏 生活形式
下载PDF
哲学终结的三个历史维度及其隐喻性内涵——哲学终结问题的历史清理与实质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俊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62-66,共5页
哲学终结问题曾倍受哲学界关注,但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本身的内涵少有清理。本文从认识论、存在论和语言论三个维度清理了这一问题,厘清了三种不同形态的哲学终结话语的特定内涵,并思考了由此衍生的西方哲学的三个根本性问题,揭示了哲... 哲学终结问题曾倍受哲学界关注,但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本身的内涵少有清理。本文从认识论、存在论和语言论三个维度清理了这一问题,厘清了三种不同形态的哲学终结话语的特定内涵,并思考了由此衍生的西方哲学的三个根本性问题,揭示了哲学终结话语的特定隐喻性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终结 认识论维度 存在论维度 语言论维度 隐喻性内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