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艹屈)和5-甲基(艹屈)终致癌物模型化合物的量子化学计算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大仁 《环境化学》 CAS 1988年第3期28-33,共6页
(艹屈)和5-甲基(艹屈)的代谢终致癌物(二醇环氧物)的模型化合物的量子化学从头计算表明,由于弯区甲基的影响,使5-甲基(艹屈)的二醇环氧物的偶板矩和最低空轨道系数有利于环氧环发生亲核反应,同时其环氧电子密度的增加有利于H^+催化发生... (艹屈)和5-甲基(艹屈)的代谢终致癌物(二醇环氧物)的模型化合物的量子化学从头计算表明,由于弯区甲基的影响,使5-甲基(艹屈)的二醇环氧物的偶板矩和最低空轨道系数有利于环氧环发生亲核反应,同时其环氧电子密度的增加有利于H^+催化发生作用。这些都促进了5-甲基(艹屈)二醇环氧物与DNA的反应,从而增加了5-甲基(艹屈)的致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 DNA 甲基 链烷基 化合物 二醇 环氧环 终致癌物 致癌 致癌作用 量子化学
下载PDF
漫谈环境保护和癌症予防 (二)环境介质中的化学致癌物
2
作者 陈祖辉 《环境保护》 CAS 1979年第4期45-47,共3页
化学致癌物的定义“化学致癌物”一词最简单的含义是指确凿能在哺乳动物(包括人体)诱发癌瘤的物质。但是,“确凿”也往往是相对的,因为一组观察中并非所有个体都能生癌瘤,而且还在所谓的“自然发生率”。但倘使排除该种物质时,癌瘤的自... 化学致癌物的定义“化学致癌物”一词最简单的含义是指确凿能在哺乳动物(包括人体)诱发癌瘤的物质。但是,“确凿”也往往是相对的,因为一组观察中并非所有个体都能生癌瘤,而且还在所谓的“自然发生率”。但倘使排除该种物质时,癌瘤的自然发生将是极低而非特异。癌瘤的生成虽属多步过程但大体可分为始发和发展(强化)两个阶段。致癌物一般指参与前一反应者,而将参与后一反应者称为辅致癌物或促癌物。两者在作用机制上可能是根本不同的,但也有些致癌性物质,因实际界线不清而难正确归类。就危害程度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致癌物 化学致癌物 环境保护 环境介质 致癌 多环芳烃 黄曲霉毒素 亚硝胺 癌症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化学物质的致癌机理
3
作者 王宪生 《商洛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74-78,共5页
癌是一种古老而义罕见的疾病.古代埃及及我国殷朝时,都己有肿瘤的记载.但近几十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已从少见病发展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癌症的死亡率在各种死亡原因中占第一或第二位;我国一九七二年统计,此病死... 癌是一种古老而义罕见的疾病.古代埃及及我国殷朝时,都己有肿瘤的记载.但近几十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已从少见病发展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癌症的死亡率在各种死亡原因中占第一或第二位;我国一九七二年统计,此病死亡率占第三位,而且在35岁至54岁年龄范围内死亡率占第一位.可见癌症对人类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物质 致癌 致癌物 多环芳烃 有毒物质 死亡率 毒性效应 终致癌物 癌症 致癌机理
下载PDF
生物组织漫反射光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镇西 马玉蓉 +12 位作者 方容川 蒋大宗 郭新生 郭燕成 李朵 张志麟 余虹 林钧岫 杜长春 程世华 关宏伟 郑成福 毕伟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1992年第S1期243-246,共4页
光在组织中传播与组织的光学性质有关。本文利用带有积分球的分光光度计探测了组织的反射率、漫反射率和透射率、并进行了人体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漫反射特性的研究。其结论是:(1)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肿瘤组织的反射和透射率在300~4... 光在组织中传播与组织的光学性质有关。本文利用带有积分球的分光光度计探测了组织的反射率、漫反射率和透射率、并进行了人体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漫反射特性的研究。其结论是:(1)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肿瘤组织的反射和透射率在300~400nm有明显的变异;(2)肿瘤组织的漫反射率低于正常组织;(3)肿瘤组织的恶性程度越高,300~400nm的反射率越大,而漫反射率越小。本文还对上述实验结论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反射率 漫反射光 透射率 实验结论 光学性质 积分球 共价结合 恶性程度 终致癌物 凹凸部
下载PDF
CpG甲基化与癌变原理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邓大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39-242,共4页
关键词 CpG甲基化 原理研究 癌变 低甲基化 CpG位点 基因组水平 终致癌物 肿瘤细胞 高甲基化 CPG岛 形成机制 DNA
下载PDF
环境的致癌因素二——癌是怎样引起的
6
作者 陈明 《环境保护》 CAS 1978年第5期38-40,共3页
一、从病因类别看环境的致癌因素前文谈到,在致癌因素中,已知有化学、生物、物理三类,其中以化学致癌因素为主。实际上,对于人类的所有致病因素,也可分为化学、生物和物理三类。对人的致病因素,按其病原体大小排列起来如图1。病原体较大... 一、从病因类别看环境的致癌因素前文谈到,在致癌因素中,已知有化学、生物、物理三类,其中以化学致癌因素为主。实际上,对于人类的所有致病因素,也可分为化学、生物和物理三类。对人的致病因素,按其病原体大小排列起来如图1。病原体较大者,如寄生物和细菌,这些生物可能间接与癌变有关,但它们不是癌瘤的直接病原。病毒是目前所知的最小的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癌因素 化学致癌物 生物大分子 多环芳烃 终致癌物 致病因素 环境 病原体 二甲基亚硝胺 个体大小
下载PDF
菜油油烟冷凝物对大鼠肺组织芳香羟化酶及骨髓微核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天成 周少琴 吴成秋 《衡阳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33-135,共3页
采用菜油油烟冷凝物(RC)气管灌注SD大鼠,观察RC对肺组织芳香羟化酶(AHH)活性和骨髓微核(MN)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灌注RC各剂量组(225,450,900mg/kg)大鼠肺组织AHH活性和微核(MN)率随RC... 采用菜油油烟冷凝物(RC)气管灌注SD大鼠,观察RC对肺组织芳香羟化酶(AHH)活性和骨髓微核(MN)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灌注RC各剂量组(225,450,900mg/kg)大鼠肺组织AHH活性和微核(MN)率随RC浓度增加而上升(P<0.05),且呈剂量反应关系,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84。表明RC含有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油 油烟冷凝物 芳香羟化酶 微核 终致癌物
下载PDF
苯并(α)芘代谢活化物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共价结合的体外试验研究
8
作者 杨业鹏 徐厚恩 +1 位作者 芦春林 仪明光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1年第2期28-28,共1页
致癌性多环芳烃(PAH)代谢活化生成的终致癌物能够与遗传物质DNA发生共价结合,进而引发一系列遗传损伤效应,最终导致肿瘤发生。为了探讨PAH致突变、致癌的作用机制,验证体外条件下PAH代谢活化物与DNA共价结合的发生,我们以3~H标记的苯并... 致癌性多环芳烃(PAH)代谢活化生成的终致癌物能够与遗传物质DNA发生共价结合,进而引发一系列遗传损伤效应,最终导致肿瘤发生。为了探讨PAH致突变、致癌的作用机制,验证体外条件下PAH代谢活化物与DNA共价结合的发生,我们以3~H标记的苯并(a)芘(BaP)作为示踪剂,对Bap代谢活化物与新分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共价结合形成与修复的规律以及共价结合形成的个体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结合 DNA 终致癌物 苯并 活化物 体外试验 致癌 致突变 遗传损伤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9
作者 游伟程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81-83,共3页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游伟程分子流行病学是采用流行病学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在有代表性人群中个体的分子水平上对环境致癌物在体内的暴露,代谢过程,与靶器官DNA大分子作用,由此引起癌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方面进...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游伟程分子流行病学是采用流行病学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在有代表性人群中个体的分子水平上对环境致癌物在体内的暴露,代谢过程,与靶器官DNA大分子作用,由此引起癌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方面进行研究的新兴分枝。探索和说明人类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 终致癌物 加合物 亚硝基化合物 分子生物学技术 霉毒素 酶的活性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鸟嘌呤 抑癌基因
下载PDF
关于高压液相色谱分离分析苯并(a)芘代谢产物的研究
10
作者 鲍子平 王志远 周宗灿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1年第3期71-77,共7页
环境污染物苯并(a)芘(简称 BP)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近年来已经认识到,BP 在生物体内经历着脱毒代谢和活化代谢两个方向的代谢过程,即在细胞肉质网中的芳烃环氧化酶(AE)、环氧化物水化酶(EH)和有关结合酶的作用下,生成 BP 的酚、醌、... 环境污染物苯并(a)芘(简称 BP)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近年来已经认识到,BP 在生物体内经历着脱毒代谢和活化代谢两个方向的代谢过程,即在细胞肉质网中的芳烃环氧化酶(AE)、环氧化物水化酶(EH)和有关结合酶的作用下,生成 BP 的酚、醌、二氢二醇和相应缀合物。近致癌物二氢二醇则可进一步活化代谢,形成强亲电性的终致癌物四氢二醇环氧化物与 DNA 等生物大分子共价结合。BP 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醇环氧化物 苯并 分离分析 代谢产物 环氧化物水化酶 致癌物 共价结合 终致癌物 高压液相色谱 缀合物
下载PDF
利用淋巴细胞非程序DNA损伤/修复试验探讨人肺组织中苯并(a)芘的代谢活化
11
作者 刘玲 王黎华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86年第5期1-3,共3页
苯并(a)芘(BP)是一种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的致癌污染物。目前已经证明,BP 进入细胞后需要经过芳烃羟化酶(AHH)和环氧化物水化酶(EH)代谢方可发挥致癌作用。肺脏是大气中污染物进入机体的主要门户。
关键词 人肺 DNA损伤 代谢活化 环氧化物水化酶 苯并 致癌作用 修复试验 芳烃羟化酶 肺癌病人 终致癌物
下载PDF
谁是癌症的罪魁祸首
12
作者 阚百鸣 《医药与保健》 2001年第2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癌症 遗传易感性 肿瘤 致癌物 维生素 终致癌物 基因型 传染性 结肠腺瘤样息肉 危险性
下载PDF
CYP1A1等位基因与波兰女性人群中的生殖道癌症
13
作者 Seremak-Mrozikiewicz A. DrewsK. +1 位作者 Semczuk A. 王颖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 2005年第6期28-29,共2页
Cytochrome P4501A1 (CYP1A1)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bioactivation processes that transform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to ultimate carcinogens. Genetically determined differences in activity of this enzyme could mo... Cytochrome P4501A1 (CYP1A1)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bioactivation processes that transform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to ultimate carcinogens. Genetically determined differences in activity of this enzyme could modulate individual susceptibility to develop cancers. The role of CYP1A1 in metabolic pathway of estrogens suggests an influence on carcinogenic events in genital tissues.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elucidate the possible role of CYP1A1 allel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ndometrial and ovarian cancers. We have compared CYP1A1 genotype frequency between genital (endometrial and ovarian) cancer groups and 212 healthy women. Cancer patients were stratified using FIGO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es were confirmed histopathologically. The analysis of CYP1A1 genotypes was performed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assay. We have observed higher frequency of heterozygotic genotypes containing mutation m4 (CYP1A1* 1/* 4) in cancer groups (5.1% in ovarian and 5.6% in endometrial cancer versus 1.9% in controls). The higher frequency of mutated CYP1A1* 4 allele connected with lower frequency of CYP1A1* 2A and CYP1A1* 2B in endometrial and ovarian cancer groups indicates that differences in the metabolic activity of CYP1A1 could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genital canc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人群 CYP1A1 杂合子基因型 病理学诊断 终致癌物 生物活化 中起 代谢通路 代谢活性 细胞色素
下载PDF
浙医大遗传毒理学研究获新突破
14
《医学信息》 1997年第1期6-7,共2页
浙医大遗传毒理学研究获新突破浙江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在“人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细胞素”建立,检测致癌、致突变物质的研究中,获得突破性进展,为遗传毒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模型细胞。多数化学物质属前致癌物,进入人体后需经细胞... 浙医大遗传毒理学研究获新突破浙江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在“人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细胞素”建立,检测致癌、致突变物质的研究中,获得突破性进展,为遗传毒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模型细胞。多数化学物质属前致癌物,进入人体后需经细胞色素P450等酶类代谢,活化成终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毒理学 细胞系 细胞色素 终致癌物 基因表达 致癌物 致突变性 体外长期培养 化学物质 致突变作用
下载PDF
前列腺素与肿瘤
15
作者 谢学亮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4年第3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致癌物 终致癌物 PGI2 TXA2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