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2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对Ⅱ~Ⅲ度直肠脱垂治疗价值
1
作者 刁统伟 李承龙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对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肛肠外科确诊的58例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29,行开腹直肠前切... 目的探讨对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肛肠外科确诊的58例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29,行开腹直肠前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29,行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治疗后肛管压力变化、Wexner便秘评分、Wexner肛门失禁评分、视觉模拟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其他临床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肛管静息压为(51.22±5.35)mmHg、肛管最大收缩压为(104.71±8.33)mmHg,均优于对照组(40.94±4.19)mmHg、(87.06±7.2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47、23.195,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Wexner便秘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可减少患者手术应激,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 Ⅱ~Ⅲ度直肠脱垂
下载PDF
经腹膜外途径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在腹腔镜下腹会阴直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曾群章 韩琳 +1 位作者 方艺聪 方素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5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腹会阴直肠切除术(APR)中经腹膜外途径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与造口相关并发症,尤其是造口旁疝(PSH)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67例接受同一主刀医生操作的腹腔镜...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腹会阴直肠切除术(APR)中经腹膜外途径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与造口相关并发症,尤其是造口旁疝(PSH)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67例接受同一主刀医生操作的腹腔镜下APR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从腹膜外和经腹膜造口途径的不同分为经腹膜外(EP)组34例和经腹膜(TP)组33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与造口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P组1例(2.94%)和TP组8例(24.24%)患者出现了PSH,两组PSH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造口脱垂、造口回缩、造口黏膜皮肤分离、造口周围皮炎、切口、盆腔感染和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膜外途径造口显著降低腹腔镜下APR手术后PSH的发生率,推荐腹腔镜下APR手术采用腹膜外途径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外途径 造口旁疝 腹腔镜下腹会阴直肠切除 直肠
下载PDF
腹腔镜下直肠脱垂悬吊固定并乙状结肠折叠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刘容 肖天保 +5 位作者 陈江 何峰 保甜甜 曹一波 杨桃 蒙炳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6-350,共5页
目的:分析直肠脱垂悬吊固定并乙状结肠折叠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2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50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 目的:分析直肠脱垂悬吊固定并乙状结肠折叠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2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50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直肠黏膜切除肌层折叠术,观察组患者行直肠脱垂悬吊固定并乙状结肠折叠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术后30 d临床恢复情况、并发症、术后1年复发率、治疗前后肛门直肠压力等情况;功能疗效根据Wexner大便失禁评分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12)。术后30 d,观察组肛门坠胀(t=2.300,P=0.026)、控便能力(t=2.299,P=0.026)、肛门潮湿评分低于对照组(t=2.205,P=0.032)。术后1月,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255,P=0.012)。术后90 d,2组患者直肠感觉容量均减少(t=20.634,P<0.001),最大静息压(maximum resting pressure,MRP)、最大收缩压(maximal squeeze pressure,MSP)均增加,且观察组MRP(t=-11.486,P<0.001)、MSP(t=-7.358,P<0.001)高于对照组。随访1年后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33)。术后3个月,2组患者排气、液体大便、固体大便、佩戴护垫及生活方式改变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7,P=0.845)。结论:直肠脱垂悬吊固定并乙状结肠折叠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Delorme术,术中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且远期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直肠脱垂 悬吊固定 乙状结肠折叠 直肠黏膜切除肌层折叠
下载PDF
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联合肛门紧缩术治疗Ⅲ度直肠脱垂1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张衡 刘庆圣 +1 位作者 万伟萍 杨旭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Altemeier术)联合肛门紧缩术治疗Ⅲ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Ⅲ度直肠脱垂患者采用Altemeier术联合肛门紧缩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治愈率、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术后恢复时间、手术时... 目的观察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Altemeier术)联合肛门紧缩术治疗Ⅲ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Ⅲ度直肠脱垂患者采用Altemeier术联合肛门紧缩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治愈率、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术后恢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功能改善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一期愈合,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发生。痊愈11例,好转1例,治愈率91.66%。术中出血量50~120 mL,手术时间70~130 min,住院时间7~12 d。术后患者出现继发性出血0例、便秘2例、肛门疼痛4例、排便习惯改变3例。术后6月回访,12例患者Wexner失禁评分由术前(10.3±3.3)分降至术后(3.7±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管静息压(ARP)及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分别由术前(2.00±0.56)kPa、(4.50±1.16)kPa升至术后(8.50±2.25)kPa、(18.60±2.50)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temeier术联合肛门紧缩术治疗Ⅲ度直肠脱垂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时间短,可显著改善肛门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脱垂 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 肛门紧缩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造口旁疝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沈荐 李敏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APR)术后造口旁疝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普外科行APR的16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造口旁疝的发生情况,对可能影响造口旁疝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APR)术后造口旁疝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普外科行APR的16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造口旁疝的发生情况,对可能影响造口旁疝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63例行APR的直肠癌患者,术后有29例出现造口旁疝,造口旁疝的发生率为17.79%;其中Ⅰ型19例(65.52%),Ⅱ型4例(13.79%),Ⅲ型4例(13.79%),Ⅳ型2例(6.90%)。造口旁疝发生的时间为术后5~30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BMI≥28 kg/m^(2)、经腹腔途径造口、手术时间>4 h与APR术后造口旁疝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8 kg/m^(2)是APR术后造口旁疝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4.202,P<0.05)。结论:BMI≥28 kg/m^(2)是APR术后造口旁疝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肥胖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应采取合理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以期减少APR术后造口旁疝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旁疝 直肠肿瘤 会阴联合切除 多因素分析 肥胖
下载PDF
直肠肛管恶性肿瘤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两种途径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的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胡毕文 曹晨曦 +1 位作者 沈桂鑫 陈振伟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肛管恶性肿瘤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两种途径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67例直肠肛管恶性肿瘤患者,按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方式分为两组,其中A组34例(经腹内斜肌腹膜外造口),B组33例(经腹直... 目的探讨直肠肛管恶性肿瘤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两种途径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67例直肠肛管恶性肿瘤患者,按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方式分为两组,其中A组34例(经腹内斜肌腹膜外造口),B组33例(经腹直肌外缘腹膜外造口),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造口水肿、造口回缩塌陷、造口坏死、造口梗阻)和术后远期指标(腹胀感受、排便感觉、控便能力、造口旁疝、造口脱垂)的差异。结果两组均未发生造口回缩塌陷、造口梗阻、造口脱垂;在造口手术时间、造口水肿、造口坏死、排便感觉、腹胀感受和造口旁疝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便能力方面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两种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方式均安全可行,A种术武在预防造口旁疝方面可能有一定优势,适合普通患者;对于肠管较粗、系膜过于肥厚者适合B种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联合切除 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 并发症
下载PDF
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的中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肖志刚 房志学 +1 位作者 周轲 黄忠诚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5期328-331,共4页
目的分析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Altemeier术)治疗直肠脱垂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9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外科行Altemeier术的15例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 15... 目的分析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Altemeier术)治疗直肠脱垂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9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外科行Altemeier术的15例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一期出院,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为135(90~160) min,术中失血量为50(30~100) ml,手术切除肠管长度6~18 cm。术后住院时间为8. 3(7~16) d。其中5例急性嵌顿患者中2例手法复位成功后行择期手术,其余行急诊手术。1例(6. 7%)术后出现吻合口出血。术后随访6~39个月(平均16. 7个月),随访期内无复发。术后6月,Wexner便秘评分和Wexner失禁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 <0. 05)。结论 Altemeier术治疗直肠脱垂的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短期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脱垂 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
下载PDF
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临床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冯运章 贾如江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3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评价成人完全型直肠脱垂采用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2006~2011年23例确诊为成人完全型直肠脱垂的患者采用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收集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治疗... 目的评价成人完全型直肠脱垂采用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2006~2011年23例确诊为成人完全型直肠脱垂的患者采用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收集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术后随访8~48个月(平均36个月),20例无复发,3例轻度复发。结论采用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临床效果比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脱垂 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
下载PDF
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相臣 《上海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28-29,36,共3页
目的 :探讨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新乡市中心医院肛肠科收治的78例直肠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直肠周围间隙注射术和肛门环缩术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 :探讨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新乡市中心医院肛肠科收治的78例直肠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直肠周围间隙注射术和肛门环缩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和肛门环缩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至排便恢复正常和脱出肠管消失时间、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随访半年,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至排便恢复正常和脱出肠管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并发症也少于对照组。结论 :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使患者更快地恢复排便、更好地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 直肠脱垂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负压吸引技术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纪建波 郑伟 冯燕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6期47-50,共4页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病率位居消化道肿瘤的第2位。直肠癌的特点为低位病变,以中青年多见,手术是临床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由于手术范围广,加上会阴部切口位置特殊,容易被污染而发生感染。严重影响患者伤口愈合和术后...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病率位居消化道肿瘤的第2位。直肠癌的特点为低位病变,以中青年多见,手术是临床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由于手术范围广,加上会阴部切口位置特殊,容易被污染而发生感染。严重影响患者伤口愈合和术后康复。随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慢性创面的发展应用,经过改良自制简易负压吸引装置用于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感染创面的治疗,本文从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与切口并发症、负压技术的发展现状、负压吸引技术在会阴部切口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后患者伤口愈合和康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简易负压 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 伤口愈合
下载PDF
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11
作者 张铭 郭泽敏 汪海峰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第14期31-31,37,共2页
目的:分析在直肠脱垂治疗过程中采用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对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在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直肠脱垂患者中选取4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干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5... 目的:分析在直肠脱垂治疗过程中采用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对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在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直肠脱垂患者中选取4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干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5例患者,研究组2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直肠粘膜柱状结扎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脱出肠管消失与排便恢复用时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脱出肠管消失与排便恢复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直肠脱垂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治疗质量的合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脱垂 治疗方法 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经会阴脱垂肠管切除术(Altemeier术)治疗Ⅱ~Ⅲ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绪超 肖慧荣 +2 位作者 谢昌营 邓思洋 吴成成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9期25-28,共4页
目的:分析经会阴脱垂肠管切除术(Altemeier术)治疗Ⅱ~Ⅲ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的20例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临床疗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经会阴脱垂肠管切除术(Altemeier术)治疗Ⅱ~Ⅲ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的20例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临床疗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三联术(消痔灵注射术+直肠黏膜短缩术+肛门环缩术)治疗;观察组采用Altemeier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总有效率以及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肛门功能评分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6~12个月的随访结果统计显示,观察组治愈9例,好转1例,无复发;对照组治愈2例,好转2例,复发6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Altemeier术治疗Ⅱ~Ⅲ度直肠脱垂的效果明显,且在疗效上优于三联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脱垂 Ⅱ~Ⅲ度 经会阴脱垂肠管切除 三联
下载PDF
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联合肛门环缩术治疗老年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万林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4期203-203,205,共2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Altemeie术)联合肛门环缩术治疗老年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115例老年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案的不同将11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65... 目的:探讨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Altemeie术)联合肛门环缩术治疗老年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115例老年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案的不同将11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Altemeie术联合肛门缩环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消痔灵注射联合肛门缩环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有效率,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两组手术过程均顺利,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9%,对照组为88.0%,二者相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联合肛门环缩术治疗老年直肠脱垂能显著改善患者排便状况,治疗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 直肠脱垂 老年 肝门环缩
下载PDF
经会阴吻合器直肠脱垂切除术与改良Altemeiers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崔文娟 王松阳 +3 位作者 安俊丽 王广成 蔡杰超 刘兵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483-485,共3页
目的比较经会阴吻合器直肠脱垂切除术(PSPR)与改良Altemeiers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1月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30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PSPR组和改良Altemeiers术组... 目的比较经会阴吻合器直肠脱垂切除术(PSPR)与改良Altemeiers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1月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30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PSPR组和改良Altemeiers术组,每组35例。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直肠长度及住院时间; 2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个月采用Wexner评分法进行肛门失禁评分,并测定肛门静息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 a,观察并发症及直肠脱垂复发情况。结果 PSPR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改良Altemeiers术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改良Altemeiers术组(P<0.05); 2组患者切除直肠长度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Wexner评分及肛门静息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患者Wexner评分显著降低,肛门静息压显著升高(P<0.05); 2组患者术后Wexner评分及肛门静息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SPR组和改良Altemeiers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57%(3/35)、14.29%(5/35),PSPR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改良Altemeiers术组(χ~2=6.672,P<0.05)。2组患者术后1 a均未发生直肠脱垂复发。结论 PSPR与改良Altemeiers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疗效相当,但PSPR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直肠脱垂 经会阴吻合器直肠脱垂切除 altemeiers
下载PDF
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湖南 魏纯春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6年第10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直肠脱垂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研究组行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对照组行硬化剂... 目的探讨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直肠脱垂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研究组行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对照组行硬化剂注射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65%比65.22%,P<0.05),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 直肠脱垂 疗效
下载PDF
经尾路巨直肠及乙状结肠切除术在治疗肛门成形术后顽固性便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龙 王燕霞 +1 位作者 吴小娜 张金哲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探讨 经尾路行巨直肠及乙状结肠切除术治疗肛门成形术后顽固性便秘的可行性。 方法 患儿6例,年龄2~18岁,均为先天性肛门闭锁行会阴肛门成形术后合并顽固性便秘和充盈性大便失禁。钡灌肠示:直肠及乙状结肠高度扩张,蠕动差。6例患... 目的 探讨 经尾路行巨直肠及乙状结肠切除术治疗肛门成形术后顽固性便秘的可行性。 方法 患儿6例,年龄2~18岁,均为先天性肛门闭锁行会阴肛门成形术后合并顽固性便秘和充盈性大便失禁。钡灌肠示:直肠及乙状结肠高度扩张,蠕动差。6例患儿均经尾路切除直肠及远端乙状结肠,同时行肛门成形术。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205 min(125min~265min),切除扩张肠管长度23.3cm(10cm~40cm)。术后2月~4月后,6例患儿均可控制排便:12月~30月随访结果示:患儿便秘均消失。6例中4例患1度污便,另2例2度污便,无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 尾路切除巨直肠及乙状结肠是治疗无肛术后顽固性便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口 便秘/外科学 直肠/外科学 乙状结肠/外科学 直肠结肠切除 重建性/方法
下载PDF
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对Ⅱ~Ⅲ度直肠脱垂治疗效果、肛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国庆 刘志新 +1 位作者 司宇光 王晓锋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11期73-78,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对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疗效、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Ⅱ~Ⅲ度直肠脱垂90例,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常规组各45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对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疗效、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Ⅱ~Ⅲ度直肠脱垂90例,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常规组各45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常规组采用开腹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围术期情况,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肛门功能[直肠最大耐受量、直肠感觉阈值、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Wexner便秘、肛门失禁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总有效率与常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手术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1);腹腔镜组术后1、3、5 d血清NE、Cor、PGE_(2)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3个月,2组直肠最大耐受量、直肠感觉阈值较术前下降,ARP、AMCP较术前升高,且腹腔镜组直肠最大耐受量、直肠感觉阈值低于常规组,ARP、AMCP高于常规组(P<0.05,P<0.01);腹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应用于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的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可优化手术,减轻手术应激,促进术后康复,改善肛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脱垂 腹腔镜 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 开腹直肠切除 治疗效果 肛门功能 后并发症
下载PDF
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超 沈滔 +2 位作者 文武 郭文川 孙勃 《航空航天医药》 2002年第4期211-212,共2页
目的 :评价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膀胱术可控性尿流改道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5例具有全膀胱切除指征的膀胱癌患者施行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结果 :近期无严重并发症 ,通过肛门外括约肌可自行控制排尿排便 ,1.5~ 2个月后 ,大小便可分... 目的 :评价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膀胱术可控性尿流改道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5例具有全膀胱切除指征的膀胱癌患者施行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结果 :近期无严重并发症 ,通过肛门外括约肌可自行控制排尿排便 ,1.5~ 2个月后 ,大小便可分开 ,大便成形 ,小便约 2小时 1次 ,生活如常。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全膀胱切除 乙状结肠直肠膀胱 可控性尿流改道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祖强 孙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3期29-29,31,共2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收治直肠脱垂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硬化剂注射治疗,试验组给予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 目的:探讨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收治直肠脱垂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硬化剂注射治疗,试验组给予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直肠脱垂的患者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安全性高、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 直肠脱垂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单向倒刺线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盆底重建中的应用
20
作者 甘云辉 李凤霞 +2 位作者 李应军 温华生 王连涛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4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单向倒刺线应用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盆底重建中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因患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患者,共60例。根据术后关... 目的:探讨单向倒刺线应用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盆底重建中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因患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患者,共60例。根据术后关闭盆底腹膜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单向倒刺线关闭盆底腹膜组、连续可吸收线关闭盆底腹膜组和不关闭盆底腹膜组〔三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肿瘤病理类型、肿瘤位置、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等)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盆底关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的时间、术后骶前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盆底疝、肠瘘、腹腔感染、盆底脓肿、放射性小肠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无患者术中中转开放手术。单向倒刺线关闭盆底腹膜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盆底关闭时间较连续缝合关闭盆底腹膜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向倒刺线关闭盆底腹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的时间、术后骶前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连续缝合关闭盆底腹膜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单向倒刺线关闭盆底腹膜组、连续缝合关闭盆底腹膜组的术后骶前引流量均较不关闭盆底腹膜组小,引流管拔除时间均较不关闭盆底腹膜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个月内顺利出院,无因手术及术后并发症而死亡的患者。在术后,不关闭盆底腹膜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部分小肠进入盆底形成粘连导致的肠梗阻,行二次急诊手术后痊愈;有1例患者发生盆腔积液形成脓肿,经抗感染、调整引流管行双腔冲洗治疗后痊愈;有1例患者发生会阴切口感染,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单向倒刺线关闭盆底腹膜组、连续缝合关闭盆底腹膜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不关闭盆底腹膜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单向倒刺线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进行盆底腹膜重建的效果较好,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此盆底腹膜重建方法可作为进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盆底重建的可靠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会阴联合切除 腹腔镜 盆底重建 单向倒刺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