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经典人群口尝法的苦味药物“比苦度”定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晨旭 任延娜 +6 位作者 姚静 王艳丽 高晓洁 李涵 郭晓帆 刘瑞新 李学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58-2764,共7页
目的建立苦味药物比苦度(ratio of bitterness,ROB)的测定及计算方法,实现不同苦味药物之间的苦度定量比较,为实现复方制剂中的苦味药物定向掩蔽奠定基础。方法以0.134 mmol/L的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BBR)为参比,将其ROB... 目的建立苦味药物比苦度(ratio of bitterness,ROB)的测定及计算方法,实现不同苦味药物之间的苦度定量比较,为实现复方制剂中的苦味药物定向掩蔽奠定基础。方法以0.134 mmol/L的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BBR)为参比,将其ROB定为1,以穿心莲内酯、葛根素、苦参碱、盐酸青藤碱、芦荟苷、氧化苦参碱6种苦味药物单体为模型药物,基于经典人群口尝法(traditional human taste panel method,THTPM),参照“比甜度”的表示方法,结合课题组前期已建立的苦味化合物标准表观苦度(standard apparent bitterness,SAB)的测定方法,反推出6种模型药物SAB=3时的浓度,并根据公式计算出其ROB。结果采用THTPM法测得不同浓度模型药物的口尝SAB值,建立了6种模型药物的威布尔模型与对数模型。根据最优模型计算出了6种模型药物的ROB分别为0.017、0.031、0.208、0.250、0.500、0.714。结论建立了基于THTPM的ROB定量方法,并成功测定了6种苦味药物单体的ROB,为不同苦味药物单体之间的苦度比较提供了新的苦度标尺,丰富了药物苦度比较标尺的研究,为苦度评价与苦味掩蔽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味药物 经典人群口感评价 中药掩味 标准表观苦度 比苦度 盐酸小檗碱 穿心莲内酯 葛根素 苦参碱 盐酸青藤碱 芦荟苷 氧化苦参碱 苦度评价 苦味掩蔽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ISEM及FSEM综合评价中药伴侣的掩味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康冰亚 刘瑞新 +5 位作者 孟祥乐 施钧瀚 张璐 高晓洁 桂新景 李学林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85-1390,共6页
目的:评价苦味掩味剂——3种口味的中药伴侣与β-环糊精对复方中药汤剂"清热化滞汤"的掩味效果。方法:以中药复方汤剂"清热化滞汤"作为苦味载体,采用经典人群口感评价方法,以"排序法+评分法"和"模... 目的:评价苦味掩味剂——3种口味的中药伴侣与β-环糊精对复方中药汤剂"清热化滞汤"的掩味效果。方法:以中药复方汤剂"清热化滞汤"作为苦味载体,采用经典人群口感评价方法,以"排序法+评分法"和"模糊综合评价"两种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掩味剂对"清热化滞汤"的掩味效果。"排序法+评分法"以清热化滞汤的"苦度"为感官评价指标;"模糊综合评价"以"甜度、香气、异味、整体口感"为感官评价指标,评语为"很好"、"好"、"中"、"差"、"很差"。结果:"排序+评分法"评价清热化滞汤掩味效果时:在概率P=0.05时,3种口味的中药伴侣>β-环糊精>原液。"模糊综合评价"评价清热化滞汤的掩味效果时:3种口味的中药伴侣的峰值均出现在"好"的位置,β-环糊精峰值出现在"中",原液峰值出现在"差",即3种口味的中药伴侣>β-环糊精>原液。结论:中药伴侣可用于复方中药汤剂的掩味,改善中药汤剂的不良口感,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掩味 中药伴侣 经典人群口感评价方法 排序法和评分法 模糊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电子舌的天然药物的四类味觉分类辨识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艳丽 陈鹏举 +7 位作者 桂新景 姚静 张璐 施钧瀚 张耀 王柯涵 李学林 刘瑞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3-433,共11页
目的:为探究基于电子舌进行具有不同味道的天然药物区分的可行性及不同类型电子舌区分效果差异。方法:本实验采用TS-5000Z和α-ASTREE两种类型电子舌对分别具有酸、苦、甜、咸4种味道的共35种代表性天然药物及12种食品类成分进行检测,... 目的:为探究基于电子舌进行具有不同味道的天然药物区分的可行性及不同类型电子舌区分效果差异。方法:本实验采用TS-5000Z和α-ASTREE两种类型电子舌对分别具有酸、苦、甜、咸4种味道的共35种代表性天然药物及12种食品类成分进行检测,通过提取的电子舌传感器数据以及经典人群口尝评价(THTPM)结果,分别利用判别分析(D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CA-D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4种算法建立四味的定性判别模型。结果:其中基于TS-5000Z型电子舌数据的上述4种算法的四味辨识准确率(交互验证)分别为72.34%、72.34%、76.60%、61.70%;基于α-ASTREE型电子舌数据的4种算法的四味辨识准确率(交互验证)分别为91.49%、89.36%、93.62%、80.85%。结论:总体上α-ASTREE型电子舌在天然药物四味辨识方面表现良好,同时在四味辨识中PCA-DA模型算法为最优,可以用于天然药物的四味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药物 电子舌 经典人群口感评价 四味 定性判别
原文传递
基于苦味阈值浓度的苦味中药分子苦度当量定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青晓 高晓洁 +9 位作者 桂新景 王艳丽 王君明 李晨旭 任延娜 姚静 张璐 施钧瀚 李学林 刘瑞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6698-6705,共8页
目的建立适用于苦味中药的苦度定量方法。方法采用经典人群口感评价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参比苦味物质,以不同浓度的23种苦味中药饮片水煎液为载体,采用“最小极限法”预测中药饮片的苦味阈值浓度(bitterness threshold concentration,BTC)... 目的建立适用于苦味中药的苦度定量方法。方法采用经典人群口感评价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参比苦味物质,以不同浓度的23种苦味中药饮片水煎液为载体,采用“最小极限法”预测中药饮片的苦味阈值浓度(bitterness threshold concentration,BTC),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苦味中药的分子苦度当量(equivalent molecular bitterness,EMB)和分子苦度当量指数(EMB-index,EMBI),进而实现对中药饮片的苦度定量测定;此外,以不同浓度的黄连和苦参水煎液为载体,对建立方法的重现性进行验证。结果建立了感知到苦味的人数比例与苦味中药饮片水煎液浓度的对数模型和威布尔模型,由拟合方程的R~2和P值可知威布尔模型优于对数模型,由威布尔模型的拟合方程计算出中药饮片的BTC,进而测得了23种苦味中药饮片的EMB和EMBI;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测得的黄连和苦参的EMB以及EMBI的RSD值均小于20%,重现性相对良好。结论采用经典人群口感评价法预测出了23种中药饮片的EMB和EMBI,建立了苦味中药的苦度定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味中药 经典人群口感评价 苦味阈值浓度 分子苦度当量 黄连 苦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