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植物经典分类学的综述与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温明章 杜生明 《生命科学》 CSCD 2008年第5期827-829,共3页
本文简单介绍了自2002年开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植物经典分类学的资助情况,包括项目数、队伍培养、研究类群、标本采集和植物修订状况等,并针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科学基金管理 植物经典分类学 资助效果
下载PDF
经典分类学的时代契合——纪念林奈诞辰300周年 被引量:5
2
作者 何家庆 《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52,共4页
自1735年《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一书出版始,自然科学有了经典的分类学。该书作者林奈(C.von Linné)的贡献在于,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名法则。《自然系统》的内容涉及植物、动物、矿物,历经270多年使用至今。
关键词 林奈 经典分类学 时代 发展
下载PDF
淫羊藿属经典分类学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4
3
作者 徐艳琴 许瑛 +1 位作者 刘勇 葛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9-577,共9页
对我国淫羊藿属经典分类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回顾,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淫羊藿属是分类学上较为特殊和困难的属,类群数量近30年迅速增长,且90%以上的物种为中国特有,但近一半的物种为外国研究者命名(其中Stearn命名了17种),且绝... 对我国淫羊藿属经典分类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回顾,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淫羊藿属是分类学上较为特殊和困难的属,类群数量近30年迅速增长,且90%以上的物种为中国特有,但近一半的物种为外国研究者命名(其中Stearn命名了17种),且绝大多数是依据少量栽培个体命名,种间界限模糊不清使复合体大量存在。其根本原因是缺乏足够的野外调查和形态性状统计,对各类群性状变异幅度、变异式样和分类价值研究不够。淫羊藿属存在分种过细问题,根据非间断性状命名的类群可能存在,大量种的"真实身份"还需进一步讨论。未来研究应充分重视并应用"居群"概念,应用现代化的技术软件DELTA进行分类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属 经典分类学 性状调查 复合体 居群
原文传递
谈加强经典植物分类学资助的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温明章 陈越 +1 位作者 于振良 杜生明 《生命科学》 CSCD 2002年第6期373-374,372,共3页
本文针对生命科学部向经典植物分类学进行倾斜的政策和我国经典植物分类学发展的具体情况;对资助过程中的具体策略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经典植物分类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研究项目 资助项目管理
下载PDF
凤尾蕨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东梅 王佳玫 +1 位作者 王小娇 王发国 《热带生物学报》 2018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凤尾蕨属(Pteris L.)隶属于凤尾蕨科(Pteridaceae)。由于自然杂交和多倍化的频繁发生,凤尾蕨属拥有多个复合群,属内种间界限模糊,部分类群孢子体形态极为相似。该属的分类学研究主要经历了经典分类学、微观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系统学4... 凤尾蕨属(Pteris L.)隶属于凤尾蕨科(Pteridaceae)。由于自然杂交和多倍化的频繁发生,凤尾蕨属拥有多个复合群,属内种间界限模糊,部分类群孢子体形态极为相似。该属的分类学研究主要经历了经典分类学、微观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系统学4个阶段。由于叶脉联结的不稳定性,经典分类学阶段主要以叶脉联结的情况作为该属等级划分的首要依据;微观形态学阶段发现,孢子表面纹饰有助于揭示该属的种间关系,而气孔器类型则是该属区分于其他属的有效依据;细胞学阶段揭示,该属主要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和无融合生殖,而且该属存在多个复合群;分子系统学阶段进一步揭示该属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目前正逐步对该属复合群展开研究,主要集中在条纹凤尾蕨复合群(P.cadieri complex)和傅氏凤尾蕨复合群(P.fauriei complex)上,其研究范围尚有待扩大。理清复合群的起源问题和成员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解决该属的分类学问题,还有助于推动该属物种起源与分化规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尾蕨属 经典分类学 微观形态学 细胞学 分子系统学
下载PDF
丝膜菌属的分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方媛 冯云利 +3 位作者 余金凤 李丹丹 马明 郭相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7期1-7,共7页
丝膜菌属[Cortinarius(Pers.)Gray]是在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的外生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主要从丝膜菌属的生态和经济价值,资源和分类学,分子系统学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丝膜菌... 丝膜菌属[Cortinarius(Pers.)Gray]是在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的外生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主要从丝膜菌属的生态和经济价值,资源和分类学,分子系统学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丝膜菌属的分类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用以划分种类的形态学标准不一致,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只涉及少数的基因片段,属以下的分类单元界限不清、分类混乱,现有数据库无法帮助人们准确识别物种,解决以上问题是今后丝膜菌属分类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膜菌属 经典分类学 属下分类 系统发育
下载PDF
金发藓目系统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1
7
作者 郑艳冰 沙伟 汪楣芝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5-80,共6页
结合经典分类学和同工酶、等位酶分析技术、随机扩增多态性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简单重 复序列和DNA序列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金发藓目植物的系统学研究概况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在金发藓目植 物系统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金发藓目 系统学 经典分类学 分子标记
下载PDF
被子植物起源于买麻藤目的相关证据
8
作者 黄圣卓 王利勤 +2 位作者 赵友兴 周俊 戴好富 《热带生物学报》 2020年第3期368-390,共23页
综述了买麻藤目与被子植物关系的经典分类学、化学分类学、古植物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结合买麻藤目与被子植物的基部类群中2类关键性成分:菧类和异喹啉类生物碱,对买麻藤目在被子植物演化中的地位进行了讨论,认同买麻藤目... 综述了买麻藤目与被子植物关系的经典分类学、化学分类学、古植物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结合买麻藤目与被子植物的基部类群中2类关键性成分:菧类和异喹啉类生物碱,对买麻藤目在被子植物演化中的地位进行了讨论,认同买麻藤目为被子植物姊妹群地位合理性,并认为被子植物应该起源于买麻藤目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起源 买麻藤目 化学成分 经典分类学 古植物学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