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文学的经典化与经典化文学——兼论生态文学经典化建构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1
1
作者 万凯艳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9-244,共6页
文学的经典化寓意着经典的形成是一个不断被接受、传播、评价、认可的动态历史进程,包含着人的自我建构指向,其形成最终要回归人,反映人的理想、价值和情感指向。作为关涉人的生活与生存,表现人的现实状况的生态文学无疑较好表现出经典... 文学的经典化寓意着经典的形成是一个不断被接受、传播、评价、认可的动态历史进程,包含着人的自我建构指向,其形成最终要回归人,反映人的理想、价值和情感指向。作为关涉人的生活与生存,表现人的现实状况的生态文学无疑较好表现出经典建构所具备的审美、社会、历史等因素,其主要表现为生态文学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然、是自然与文学的关系使然、是对现代性的反拨使然。当代生态文学的经典化需要从三个维度中去把握,即历史传统维度、审美价值维度和当代性评价维度,表现出经典所具备的历史传播度、审美厚重度和当代关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生态文学 文学经典 经典化文学 经典维度
下载PDF
中国文学经典化研究的新范式——评葛志伟《从汉魏到齐梁:中古五言诗的经典化研究》
2
作者 许芳红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19-322,共4页
中华民族向来崇尚经典。在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国策前,先秦诸子便通过建构经典或借用既往圣贤经典言论来著书立说。从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立学官、设五经博士讲授儒家典籍开始,《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即... 中华民族向来崇尚经典。在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国策前,先秦诸子便通过建构经典或借用既往圣贤经典言论来著书立说。从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立学官、设五经博士讲授儒家典籍开始,《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即因与政治权力相结合而获得更广泛的传播。正如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宗经》所云:“三极彝训,其书言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 [1] 以“五经”为代表的早期经典,是大道的载体,是圣人思想的外现,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历代学者似乎只能生活在“经典”的影响之下,并通过不断整理、诠释、践行“经典”的方式,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此,虽然中国传统学术中早已有“经典”的概念和知识体系,却并未孕育出“经典化”的问题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经博士 中国传统学术 宗经 齐梁 儒家典籍 《书》 文学经典 《礼》
下载PDF
“建国十年优秀创作选拔本”与新中国文学经典化的生产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根红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建国十年优秀创作选拔本”丛书,对新中国文学的经典化产生了重要作用。“建国十年优秀创作选拔本”丛书所表现出的对革命历史主题的偏重、篇目的增删、内容的修改和副文本中亲身... 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建国十年优秀创作选拔本”丛书,对新中国文学的经典化产生了重要作用。“建国十年优秀创作选拔本”丛书所表现出的对革命历史主题的偏重、篇目的增删、内容的修改和副文本中亲身讲述式的政治认同强化等现象,是“十七年”时期文学经典化的重要生产机制。“建国十年优秀创作选拔本”丛书的出版,奠定了“十七年”时期文学的基本格局,也成为后来“红色经典”的话语源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十年优秀创作选拔本 文学经典 生产机制 红色经典 革命历史主题
下载PDF
探究选本背后的百年新诗史——评郭勇《百年新诗选本与中国新诗的经典化研究》
4
作者 李文斌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百年新诗选本与中国新诗的经典化研究》是郭勇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以选本为对象,是文学研究的一条重要路径,它以接受、传播为研究视域,成为文学经典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书是以百年新诗选本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 中国新诗 新诗选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百年新诗 文学经典 郭勇 研究视域
下载PDF
论文学经典化中的文化权力转移与文明新识
5
作者 魏丽娜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3-129,159,160,共9页
文学经典的生成、演变与流传,与近现代社会制度、文化权利转移和审美体制形成有密切关系,具体呈现为“经典化”“去/反经典化”“再经典化”的相关机制与过程。秉承知识社会学立场的文化研究、跨文化研究以及文化人类学、女性主义、后... 文学经典的生成、演变与流传,与近现代社会制度、文化权利转移和审美体制形成有密切关系,具体呈现为“经典化”“去/反经典化”“再经典化”的相关机制与过程。秉承知识社会学立场的文化研究、跨文化研究以及文化人类学、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理论流派,以“上-下对冲”的文化权力斗争方式,破坏了现代主义构建的文化“板结”,“冲决”了知识领域的“割据”与思想领域的“等级”,并将传统经典生成的“潜规则”公诸于众——貌似严肃庄重和苦大仇深的历代经典其实是一种历史的“合谋”。不断涌现的文学经典的时代重构,蕴藏着文化权力的斗争与文学场域的博弈,也带来了思想视域的拓展与文明新识的构建。“二战”后兴起且至今盛行的女性批评,带来了性别政治的两性发现与两性平衡的文明更新,文学经典的历史浮沉与权力转移浸透着思想的能量和文明的忧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 权力转移 文明新识 性别政治 女性批评
下载PDF
《文学评奖与新时期文学经典化》内容简介
6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内容简介任东华、陈娟、文玲等著的《文学评奖与新时期文学经典化》一书于2021年12月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当代文学经典研究丛书”之一,主要以1978-2019年文学评奖(包括网络文学评奖)为研究对象,从理论探析与文本细读角度对... 内容简介任东华、陈娟、文玲等著的《文学评奖与新时期文学经典化》一书于2021年12月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当代文学经典研究丛书”之一,主要以1978-2019年文学评奖(包括网络文学评奖)为研究对象,从理论探析与文本细读角度对文学评奖与新时期文学经典化关系展开研究。既深入剖析茅盾文学奖、“非获奖作品”及网络文学奖助方式与文学经典化之间的多元关系,探究文学经典化的路径、模式、转型建构及视域规限,同时,也立足于《平凡的世界》《活动变人形》《第一次亲密接触》等经典文本的考证与剖析,探究文学评奖与新时期文学经典化的实践成效,为我们深入了解文学经典化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凡的世界》 文学评奖 茅盾文学 广东教育出版社 文学经典 《活动变人形》 陈娟 研究丛书
下载PDF
语文教材选编对当代文学经典化的意义——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当代小说选文为例
7
作者 赵玟涵 《最小说》 2023年第6期20-23,共4页
语文教材作为传播媒介有传播范围广、接受程度高的特点,意味着其对文学作品的经典化过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当代小说选文的编排特点分别为:主旨思想符合“主流价值观”,题材呈现多样性,符合教学要求。从当代小说选... 语文教材作为传播媒介有传播范围广、接受程度高的特点,意味着其对文学作品的经典化过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当代小说选文的编排特点分别为:主旨思想符合“主流价值观”,题材呈现多样性,符合教学要求。从当代小说选入教材的前后情况对比发现,文学史对其作家作品的评价变化甚微,且在编排过程中为符合新课标要求,会出现编者或者作家本人对作品进行删减和调整的情况。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教材选本对于当代文学经典化的确有影响,能为选文的经典化推波助力,但更多的是被动地反映,并非预设中的强大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材 小说选文 文学经典 教材分析
下载PDF
驯化与犹疑:建国后十七年经典化文学批评群体的身份认同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松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22,共4页
建国后十七年,周扬、邵荃麟、林默涵、张光年等文化官员作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阐释者与实践者,通过文艺批评掌控着文艺观念与创作的方向。该文学批评群体的特征表现在批评话语的权威性、文学阅读与接受的格式化以及文学批评方式的体制化... 建国后十七年,周扬、邵荃麟、林默涵、张光年等文化官员作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阐释者与实践者,通过文艺批评掌控着文艺观念与创作的方向。该文学批评群体的特征表现在批评话语的权威性、文学阅读与接受的格式化以及文学批评方式的体制化。在建国前后的身份转型中,这一批评群体既有接受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询唤"而自动驯化的主动性,又有着无法摆脱的精神焦虑。结合具体历史情境给予"同情之理解与理解之同情",可以揭示他们在驯化与犹疑之间摇摆不定的身份认同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疑 十七年文学 经典化文学批评 身份认同
原文传递
论金圣叹在《史记》文学经典化中的贡献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晓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126,共5页
金圣叹的"才子书"的观念,用文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来抗衡经史,将《史记》纳入了文学性研究的意义体系,完成了史学向文学研究方向的转换,成为《史记》文学经典化历程中最有意义的创举;金圣叹以《史记》为艺术价值尺度对《水浒传... 金圣叹的"才子书"的观念,用文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来抗衡经史,将《史记》纳入了文学性研究的意义体系,完成了史学向文学研究方向的转换,成为《史记》文学经典化历程中最有意义的创举;金圣叹以《史记》为艺术价值尺度对《水浒传》的品评实践,在《史记》、《水浒传》两个经典的对话中,文本的互文性相互阐释、相互印证,《史记》的经典重新归置了文学秩序,作为坐标尺度标出了《水浒传》在文学史的地位,强化了《史记》文学经典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 《史记》 文学经典
下载PDF
新移民文学的“经典”与“经典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江少川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移民文学是孕育文学经典的文化土壤,这从移民文学的边缘化状态、双重人生经验、创作的自由度、双语思维与创作能力等方面得以体现。在追溯新移民文学30年的发展轨迹与恢弘实绩、国际性影响之后,从跨域性传播、时代精神与经典的评价等三... 移民文学是孕育文学经典的文化土壤,这从移民文学的边缘化状态、双重人生经验、创作的自由度、双语思维与创作能力等方面得以体现。在追溯新移民文学30年的发展轨迹与恢弘实绩、国际性影响之后,从跨域性传播、时代精神与经典的评价等三方面可以确证新移民文学所蕴含的经典要素。新移民文学经典化面临一些困境,如厚古薄今、重"洋"轻"华"、解构多而建构少。新移民文学的研究现状也不容乐观:研究滞后,队伍薄弱,力量分散。新移民文学的经典化研究,要敢于挑战传统经典观念、走出困境,同代学者要勇做经典化研究的"发现者"与"拓荒人",要集结学术队伍,谋划研究策略、路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移民文学 文学经典 文学经典
下载PDF
论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 被引量:53
11
作者 方忠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9-193,共5页
文学经典指的是具有丰厚的人生意蕴和永恒的艺术价值,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反复阅读、欣赏,体现民族审美风尚和美学精神,深具原创性的文学作品。它们是文学史的支架和龙骨。文学的经典化必然会形成对原有文学史模式的颠覆,对新的现代文学史... 文学经典指的是具有丰厚的人生意蕴和永恒的艺术价值,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反复阅读、欣赏,体现民族审美风尚和美学精神,深具原创性的文学作品。它们是文学史的支架和龙骨。文学的经典化必然会形成对原有文学史模式的颠覆,对新的现代文学史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文学经典化影响着现代文学史的格局,其次影响着现代文学史的深度,再次决定着现代文学史的影响力。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和写作应该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由厚变薄,走向经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重构 文学史模式 文学经典 艺术价值 人生意蕴 美学精神 审美风尚 文学作品 删繁就简 原创性 影响力
下载PDF
文学经典化的语言学证据:金庸小说关键词的日常生活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邵斌 史慧琳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1-220,共10页
作家及其作品是否为经典,向有争议,因为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具有主观性,难免见仁见智。不过,大凡经得起历史检验和时间涤荡进而成为经典的作家,其作品多脍炙人口,深入人心,拥有广泛的阅读群。本文借助微博语料对金庸小说关键词的日常生... 作家及其作品是否为经典,向有争议,因为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具有主观性,难免见仁见智。不过,大凡经得起历史检验和时间涤荡进而成为经典的作家,其作品多脍炙人口,深入人心,拥有广泛的阅读群。本文借助微博语料对金庸小说关键词的日常生活化程度进行量化研究,从语言学证据角度考察文学经典化。具体而言,本文拟考察金庸小说关键词在非文学领域中使用的广度和深度,即其跨域映射的隐喻用法,从而揭示其日常生活化程度,进而论证金庸小说的经典化,为评判文学经典化开辟实证研究的路径。研究表明,大量的金庸小说关键词都拥有不同于小说中的隐喻义,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已经融入汉语并成为新的语言要素,由此可见金庸小说影响之深远。从语言证据来看,金庸小说已然经典化,它与四大古典小说一样,已成为汉语新表达的源头活水。研究也表明,从语言学证据这个角度考察文学的经典化是有效的,它可以为原本见仁见智的文学经典化判定提供一种相对客观的检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小说 关键词 日常生活 文学经典 隐喻 跨域映射
下载PDF
生活化:文学作品经典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一种文学研究新方法的可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敦基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9-210,共12页
文学的经典化,一方面由专业研究机构评骘认定,另一方面,则由读者大众百姓自发造就,而后者或许更为重要。大众百姓在生活中或有意或无意地频繁使用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和表达,使得文学作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广泛进入生活领域,最终使该作品获得... 文学的经典化,一方面由专业研究机构评骘认定,另一方面,则由读者大众百姓自发造就,而后者或许更为重要。大众百姓在生活中或有意或无意地频繁使用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和表达,使得文学作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广泛进入生活领域,最终使该作品获得经典地位。此即文学的生活化。这种文学经典化的独特过程建立于雅俗共赏的基本原则之上。而始生于唐、确立于明的雅俗共赏文学鉴赏标准,则是中国话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民族特性,与其他许多国家的标准有相当的差异。大众百姓需要优秀文学经典作品,是出于认知、交往、学习模仿、表达生命体验和精神追求等各种需求。文学生活化的表现途径十分多样,有专名、词汇、人物、场景、解读戏研、衍生等种种。在今天这个大数据时代,检测文学生活化的数据,为判别文学作品的经典性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依据。文学生活化的研究有可能打开文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 生活 雅俗共赏 计量方式
下载PDF
权力博弈与趣味区隔——论文学经典化与审美趣味权力化的交互式建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仲山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5-141,共7页
文学经典化过程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作家、批评家、受众审美趣味权力关系的演化轨迹。一方面,经典建构意味着趣味区隔与文化权力的斗争,对于经典的解构也是社会各阶层审美趣味权力化博弈的结果。另一方面,文学经典又形塑着各类人群的审... 文学经典化过程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作家、批评家、受众审美趣味权力关系的演化轨迹。一方面,经典建构意味着趣味区隔与文化权力的斗争,对于经典的解构也是社会各阶层审美趣味权力化博弈的结果。另一方面,文学经典又形塑着各类人群的审美趣味形态,产生趣味依附效应,表征着审美趣味权力化的格局,这样,文学经典化就与审美趣味权力化形成了交互式建构的关系。新时期文学理论关注文学经典重构的命题应结合审美趣味权力化这一视角进行重新审思,更加全面客观地分析相关问题,理解文学经典在当下的接受趋势和演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 审美趣味 审美趣味权力 区隔 交互式建构
下载PDF
从英语文学经典化到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沈弘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15
作者 裘禾敏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2,共4页
作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沈弘教授研究领域广泛,从英语语言文学到中外文化交流史,不仅跨学科性强,而且都颇有建树。沈教授就英美文学翻译与经典化、来华传教士研究、学术创新、哲社著作翻译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等方面提出了独到... 作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沈弘教授研究领域广泛,从英语语言文学到中外文化交流史,不仅跨学科性强,而且都颇有建树。沈教授就英美文学翻译与经典化、来华传教士研究、学术创新、哲社著作翻译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等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汉译英国文学及其选集编撰是英国文学在中国经典化的重要推手,传教士研究应以史实为根据,不能贴标签,典籍英译有助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 中外文交流 学术创新 翻译与中国文
下载PDF
南下影人、文学改编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影对现代文学经典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金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33,共9页
“二战”后,随即发生国共内战,大批大陆居民涌入当时的英殖民地香港,香港地区人口从1945年的60万,一路攀升到1961年的300万,①其中也包括了大批电影人,东西方冷战格局很快造就了香港政治局面的复杂和文化产业的多元,这些南下影人也分成... “二战”后,随即发生国共内战,大批大陆居民涌入当时的英殖民地香港,香港地区人口从1945年的60万,一路攀升到1961年的300万,①其中也包括了大批电影人,东西方冷战格局很快造就了香港政治局面的复杂和文化产业的多元,这些南下影人也分成“自由影人”和“进步影人”两大文化阵营。1950年,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了《外地电影输入暂行办法》,加强管制1949年以前无限制政策下输入的香港电影,1952年新中国政权加强管制香港电影的输入;而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只批准在港九电影戏剧事业自由总会(简称“自由总会”)注册成员所制作的影片才能输入台湾,如此看来,电影公司立场必须先明确,才能有生存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文学经典 中国现代 文学改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民国政府 1950年
下载PDF
《论语》文学经典化考论
17
作者 周晓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22-27,共6页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性论著的《论语》,既是思想经典,也是文学经典。《论语》之所以在20世纪初开始文学经典化的历程,既取决于《论语》本身固有的文学价值特性,"语录体"是其标志,同时也取决于历史发展所导致的观念变革与视...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性论著的《论语》,既是思想经典,也是文学经典。《论语》之所以在20世纪初开始文学经典化的历程,既取决于《论语》本身固有的文学价值特性,"语录体"是其标志,同时也取决于历史发展所导致的观念变革与视角转换。质言之,是由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建构了《论语》的文学经典"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文学经典 语录体 去经学思潮
下载PDF
“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学术研讨会暨潍坊学院“莫言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潍坊召开
18
作者 韩继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2017年4月15-16日,全国“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学术研讨会暨潍坊学院“莫言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潍坊隆重举行。会议由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潍坊学院承办。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文学经典 中国当代 潍坊 莫言 成立大会 学院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下载PDF
经典之路的多维观察——关于文学经典化的研究
19
作者 杨姿 陈剑雨 +11 位作者 牟雪莲 田璐 李疏桐 李红 殷洁 李信幸 彭时权 黄茂玲 刘超 徐向程 张红 程盼 《百家评论》 2016年第5期71-94,共24页
文学的经典化在西方文学理论界和文化研究界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展开对“文学经典”系列问题的讨论,20世纪90年代初期,荷兰学者弗克马来华讲学促使中国文艺理论界经典意识的觉醒,到90年代后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文学的经典化在西方文学理论界和文化研究界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展开对“文学经典”系列问题的讨论,20世纪90年代初期,荷兰学者弗克马来华讲学促使中国文艺理论界经典意识的觉醒,到90年代后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开始引入经典化研究。我们的这次讨论课,集中了中国古代、现当代,外国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 20世纪90年代初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文艺 新鲜话题 研究 西方文学 60年代
下载PDF
“去经典化”时代网络文学经典化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静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12年第5期50-52,共3页
目前,网络文学经典化以及"去经典化"时代网络文学作品经典化面临的困境及应采取的对策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经典化在学理层面的合法性危机,网络文学的星丛化使它的经典化过程并非意味着话语霸权;可以看出研究实践层面的... 目前,网络文学经典化以及"去经典化"时代网络文学作品经典化面临的困境及应采取的对策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经典化在学理层面的合法性危机,网络文学的星丛化使它的经典化过程并非意味着话语霸权;可以看出研究实践层面的生存危机,提出边缘模糊与"异质合成"在解决这一危机中可能起到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经典 经典 合法性危机 星从发展 生存危机 边缘模糊 与异质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