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典热”“泛经典”与经典重构 被引量:5
1
作者 夏秀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8-166,共9页
关注经典、强调传统是"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自主性的策略。"经典热"的产生与人们寻求文化记忆连续性的精神诉求有关。当前的"经典热"呈现"泛经典"趋势,在形态上表现为复杂命名、内容覆盖面... 关注经典、强调传统是"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自主性的策略。"经典热"的产生与人们寻求文化记忆连续性的精神诉求有关。当前的"经典热"呈现"泛经典"趋势,在形态上表现为复杂命名、内容覆盖面广但质量参差不齐等特征。"泛经典"现象是文化焦虑、身份认同焦虑的表现。经典主要通过"重构"的方式在当下语境中发挥价值作用,严谨的态度、批判性思维是重构经典的基本要求。在专业精神和特定艺术规律规约下,经典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资源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热 “泛经典 文化记忆 表现形态
下载PDF
一类带记忆项的非经典热方程的爆破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少华 吴迎东 程新 《数学杂志》 2021年第1期71-78,共8页
本文考虑了一类带记忆项的非经典热方程,证明解会在有限时间爆破,而且爆破只会发生在边界.主要结论是:首先利用Green函数与Banach压缩映射定理,建立了问题的经典解;其次,利用经典解,证明了解是有限时间爆破的;最后,证明了一个关于非经... 本文考虑了一类带记忆项的非经典热方程,证明解会在有限时间爆破,而且爆破只会发生在边界.主要结论是:首先利用Green函数与Banach压缩映射定理,建立了问题的经典解;其次,利用经典解,证明了解是有限时间爆破的;最后,证明了一个关于非经典热方程解的性质,利用这个性质,证明了解是在边界上爆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热方程 记忆边界 爆破
下载PDF
世纪之交“经典热”探因
3
作者 许海斌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60-63,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文学经典的讨论曾一度是文学理论界最热的话题。直到今天,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及重构问题仍是学术界不同学科共同关注的前沿论题。究其原因,是世纪之交文学转型期的出现导致了"经典"的论争不断。世纪...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文学经典的讨论曾一度是文学理论界最热的话题。直到今天,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及重构问题仍是学术界不同学科共同关注的前沿论题。究其原因,是世纪之交文学转型期的出现导致了"经典"的论争不断。世纪之交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社会已逐渐步入消费文化时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国际交往政策、文化交往政策、教育制度和学术制度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当前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探讨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及重构问题就具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 经典热 原因 意义
下载PDF
非傅立叶导热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4
作者 蒋方明 刘登瀛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8-140,共13页
对迄今为止有关非傅立叶导热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其中包括作者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空心球体介质双曲线非傅立叶导热模型的分析求解,室温条件下多孔材料内非傅立叶导热的实验结果及数值模拟,非傅立叶导热的“瞬时薄层”... 对迄今为止有关非傅立叶导热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其中包括作者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空心球体介质双曲线非傅立叶导热模型的分析求解,室温条件下多孔材料内非傅立叶导热的实验结果及数值模拟,非傅立叶导热的“瞬时薄层”模型,非傅立叶导热和非费克质量传递的耦合分析,非傅立叶导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文中还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傅里立叶导数 非费克质量传递 分子动力学模拟 空心球体介质 多孔材料 “瞬时薄层”模型 Founier定律 经典热质传递效应
下载PDF
大众传媒时代经典的普及与开发——关于于丹现象的反思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泽泉 《济宁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5-10,共6页
对于丹现象应当进行反思。首先应对于丹解读经典的方式提出质疑,在大众传媒时代,经典的普及与传播活动,应当坚持批判继承的立场。其次于丹现象从属于当代经典热现象,对这一现象应进行症候式阅读。最后从学者与大众传媒的关系看,对知识... 对于丹现象应当进行反思。首先应对于丹解读经典的方式提出质疑,在大众传媒时代,经典的普及与传播活动,应当坚持批判继承的立场。其次于丹现象从属于当代经典热现象,对这一现象应进行症候式阅读。最后从学者与大众传媒的关系看,对知识分子的公共角色与公共责任问题应当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丹现象 经典普及 经典热 大众传媒 知识分子
下载PDF
非均匀的建筑热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程远达 林成楷 +4 位作者 王昊博 魏进 秦智胜 吴璠 杨晋明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4-619,共6页
非均匀建筑热环境评价一直是现行热舒适研究的热点问题,与经典热舒适评价的先决条件不同,非均匀建筑热环境一般伴有各类环境参数的时间变化性和空间分布不均匀性,这决定了其评价方式或评价指标和经典热舒适评价方式有较大不同。通过介... 非均匀建筑热环境评价一直是现行热舒适研究的热点问题,与经典热舒适评价的先决条件不同,非均匀建筑热环境一般伴有各类环境参数的时间变化性和空间分布不均匀性,这决定了其评价方式或评价指标和经典热舒适评价方式有较大不同。通过介绍现行的几类非均匀建筑热环境的评价思路,揭示了非均匀建筑热环境评价的主要考虑角度和要点,为其进一步的准确评价提供整体性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建筑环境评价 经典热舒适评价 时间变化性 空间分布不均匀性
下载PDF
复合热致相分离制膜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祝振鑫 孟广祯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共6页
系统介绍了北京坎普尔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研发成功的复合热致相分离(complex 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简称为c-TIPS)制膜方法,并与经典的热致相分离(TIPS)制膜方法和修正热致相分离(m-TIPS)制膜方法作了比较.c-TIPS... 系统介绍了北京坎普尔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研发成功的复合热致相分离(complex 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简称为c-TIPS)制膜方法,并与经典的热致相分离(TIPS)制膜方法和修正热致相分离(m-TIPS)制膜方法作了比较.c-TIPS法以水溶性良溶剂和水溶性添加剂组成的混合物作为"复合稀释剂",在加热搅拌罐中,于聚合物熔点(Tm)以下的温度(一般为90~170℃)下形成聚合物/复合稀释剂体系的均相溶液,在相同温度或低5~10℃的温度下纺丝,通过控制芯液和冷却液的组成,利用同时或先后发生的热致相分离(TIPS)和非溶剂致相分离(NIPS)过程的复合相分离过程,制备了强度高、通量大、外表面有皮层(超滤膜)和没有皮层(微滤膜)的新型中空纤维(毛细管)多孔膜.该方法适用于几乎所有半结晶性和非结晶性制膜材料,例如,PVDF,PES,PS,PVC,PAN,PMMA,CA,等,所得膜的综合性能大大优于用NIPS法制备的同样材料的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致相分离 经典致相分离 修正致相分离 非溶剂致相分离 复合稀释剂 复合相分离过程 中空纤维 毛细管 超滤膜 微滤膜
下载PDF
非费克质量传递的“瞬态薄层”模型
8
作者 蒋方明 刘登瀛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5-99,共5页
提出了超常质量传递的“瞬态薄层”模型——在超常质量传递条件下 ,紧靠介质内受质量扰动的位置 ,存在一“薄层”区域 .该薄层内的质量传递必须考虑非费克效应 ;而在此薄层外 ,介质内其他部分的质量传递仍近似符合费克定律 ;“薄层”区... 提出了超常质量传递的“瞬态薄层”模型——在超常质量传递条件下 ,紧靠介质内受质量扰动的位置 ,存在一“薄层”区域 .该薄层内的质量传递必须考虑非费克效应 ;而在此薄层外 ,介质内其他部分的质量传递仍近似符合费克定律 ;“薄层”区域边界上的质量传递满足连续性边界条件 .文中以受脉冲质量源扰动的质量传递过程为例 ,采用类似于非傅里叶导热方程的双曲线非费克质量传递方程来描述该“薄层”内的非费克质量传递 ,并用有限差分结合 Mac Cormack预测校正法对其进行了数值求解 .在分析介质内出现的非费克效应的同时 ,得出了“瞬态薄层”厚度与介质的质松弛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线质量传递 非费克质量传递 质量法 数值解 经典热质传递 “瞬态薄”模型
下载PDF
香港的粤语流行曲——三个时期、三种不同风格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靖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共9页
"香港的粤语流行曲"这篇文章介绍粤语流行曲的发展概况,特别着重评论1970年代中在香港兴起的流行曲,其风格和特色是以粤语来演唱,朴实简练,充满了阳光、自信、实干精神,深得香港居民的喜爱,在短短的20年间传遍神州大地以至海... "香港的粤语流行曲"这篇文章介绍粤语流行曲的发展概况,特别着重评论1970年代中在香港兴起的流行曲,其风格和特色是以粤语来演唱,朴实简练,充满了阳光、自信、实干精神,深得香港居民的喜爱,在短短的20年间传遍神州大地以至海外华侨所在地区。香港的粤语流行曲在19世纪、20世纪初以粤曲的形式出现,而粤曲则源于粤剧和八大音的散曲、小品,既不需要布景也不用戏服,因此业余爱好者自发地组织民间音乐团体,工余聚在一起自拉自唱,蔚然成风。20世纪初,香港的一些游乐场和茶楼设有粤曲歌坛,演唱者多为名妓女。1950年代粤剧名伶开始形成不同风格的腔调,如新马腔(模仿新马师曾唱腔)、新艳芬腔、新红线女腔、新何非凡腔等。在粤曲歌坛演唱粤曲的也模仿这些不同的唱腔。此乃粤语流行曲在香港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太平洋战争时期(1941—1945),包括粤曲歌坛的百业萧条,1949年前后上海的电影明星、作曲家和导演纷纷南下香港,把上海的时代曲也带来了香港,一向以粤剧、粤曲为主流的香港听众被星光灿烂的人物和音乐所吸引,传统的清唱粤曲开始衰落,海派时代曲席卷香江。1960年代台湾的歌星又带来了一阵台湾时代曲,"披头四"访港又带来了欧美流行曲,这个时期(1945—1970)是过渡时期。1970年代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市民生活明显改善,香港居民,包括从内地移民香港的人们,对香港这个小岛开始有了安身立命之感,现代粤语流行曲在顾嘉煇和许冠杰带领之下开始兴起。在1970—1990这20余年里,香港粤语流行曲及其创作人(音乐人和填词人)和演唱者风魔了海峡两岸三地以及海外华侨地区,这是粤语流行曲在香港发展的第个二期。进入21世纪,过去的光辉不再,粤语流行曲已失去了魔力,是否像黄霑所说的那样已衰落了?粤语流行曲的内容与风格随着香港社会的变化而改变,不仅在风格上与1970—1990年代的不同,更失去了原有的香港的阳光、自信和实干的精神,这便是粤语流行曲在香港发展的第三个时期,前后也是20年。讲座还分析评论现代粤语流行曲的曲式、音域和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粤曲 粤语流行曲 撰曲人 海派时代曲 国语时代曲 经典
下载PDF
“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热的动因分析
10
作者 郑玉姬 《作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91-191,共1页
"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由来已久,20世纪90年代出现热潮。其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重要的是四个方面:一是政治语境下的再创作;二是当代文化语境下信仰焦虑;三是观众的怀旧情绪和审美心理;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驱动。
关键词 “红色经典”影视改编 动因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