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典重塑:记《野猪林》改编排演始末——《袁世海自述》之二十一
1
作者 袁世海(口述) 袁菁(整理) 《中国京剧》 2024年第10期64-71,共8页
(接上期)1948年年中,我突发高烧回北平治疗,养病期间,某天我吃过早点,在院子里透气,欣赏母亲种的一盆盆茂盛的花草,忽听得过道内响起了踢踢踏踏的脚步声,准是李少春!我迅速地做出了判断。只有他,在炎热的夏季仍然穿着那双冬季也可穿的... (接上期)1948年年中,我突发高烧回北平治疗,养病期间,某天我吃过早点,在院子里透气,欣赏母亲种的一盆盆茂盛的花草,忽听得过道内响起了踢踢踏踏的脚步声,准是李少春!我迅速地做出了判断。只有他,在炎热的夏季仍然穿着那双冬季也可穿的笨重的大皮鞋,还从不系鞋带,走起路来踢里踏拉的,人没到,声先到。我曾问过他:“你不嫌热,也不嫌累得慌吗?”“三哥,穿沉皮鞋不系鞋带的好处可不小哇。私下里天天穿,觉不出沉,也觉不出累,到了舞台上,我脱下这双沉皮鞋换上薄底,脚底下就会不轻自轻,不飘自飘啦!”有道理,这一点我还真没想到。“其实您也经历过,有时您演出,前边穿厚底,后边换薄底,马上感到脚下特别轻,对不对?”很对,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一个演员,在生活中也时时刻刻不能忘记舞台上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世海 李少春 真没想到 时时刻刻 经典重塑 自述 皮鞋
原文传递
跨媒介叙事传播中的经典重塑及当代价值——王阳明电视系列节目改编的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兵娟 杨美娟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47,共4页
随着媒介技术的融合及不断发展,王阳明的形象在跨媒介叙事和传播过程中得到了不断丰富和拓展,《百家讲坛》、纪录片《王阳明》、《典籍里的中国》等都对王阳明这一人物进行了影视化呈现,塑造了真实生动、立体多元、高风亮节、栩栩如生... 随着媒介技术的融合及不断发展,王阳明的形象在跨媒介叙事和传播过程中得到了不断丰富和拓展,《百家讲坛》、纪录片《王阳明》、《典籍里的中国》等都对王阳明这一人物进行了影视化呈现,塑造了真实生动、立体多元、高风亮节、栩栩如生的王阳明形象。王阳明形象的跨媒介叙事传播对当下有着“致良知”的道德意义、“知行合一”的实践意义以及榜样人格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跨媒介叙事 经典重塑
原文传递
举时代之匠力 重塑经典新生——评南昌采茶戏新排经典剧目《南瓜记》
3
作者 许爱珠 《影剧新作》 2020年第3期70-73,共4页
新排的南昌采茶戏经典剧目《南瓜记》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它初次亮相便受到业内专家与同行的高度赞誉,正式公演时获得满堂彩。现如今,在主旋律创作风行,主题至上的戏曲创作环境中,让观众看优秀传统戏过瘾的愿望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达成的... 新排的南昌采茶戏经典剧目《南瓜记》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它初次亮相便受到业内专家与同行的高度赞誉,正式公演时获得满堂彩。现如今,在主旋律创作风行,主题至上的戏曲创作环境中,让观众看优秀传统戏过瘾的愿望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达成的。这部《南瓜记》却以原汁原味、优美动听的音乐唱腔,全新的舞台艺术表演形态征服了现场的城市观众,让古老的南昌采茶戏,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采茶戏 经典剧目 音乐唱腔 艺术生命力 舞台艺术表演 重塑经典 戏曲创作 优美动听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电视戏曲晚会的创新——以2023年中央电视台戏曲春晚为例
4
作者 柯欣然 《声屏世界》 2024年第4期69-71,共3页
2023年央视戏曲春晚自播出以来首次走出演播厅,在南戏故里浙江温州进行录制,实现了电视戏曲晚会的创新,为观众新春看戏提供了新范式和新样本。本届戏曲春晚以实景与虚拟相结合的方式延伸了舞台,并通过科技赋能增强戏曲舞台的视听呈现,... 2023年央视戏曲春晚自播出以来首次走出演播厅,在南戏故里浙江温州进行录制,实现了电视戏曲晚会的创新,为观众新春看戏提供了新范式和新样本。本届戏曲春晚以实景与虚拟相结合的方式延伸了舞台,并通过科技赋能增强戏曲舞台的视听呈现,给观众以沉浸式观戏体验;在立足戏曲文本的基础上对戏曲经典进行创意重塑,丰富戏曲内容,实现电视戏曲节目时尚化、年轻化、潮流化的内容创新;通过全媒体矩阵实现晚会盛况在海内外广泛传播,推动“国潮”出海,将优秀的中国故事传播至世界,收获了海内外观众大量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戏曲 戏曲创新 舞台呈现 经典重塑 多元传播
下载PDF
重塑经典作品——记大型黄梅戏《祝福》创作 被引量:1
5
作者 黄依群 《黄梅戏艺术》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经典名著乃旷世之作,它超越时代,超越社会形态。鲁迅先生发表在1924年3月15日《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的小说《祝福》,是对封建文化的鞭挞,在迈向文明社会的今天,它仍有其巨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东方杂志》 《祝福》 黄梅戏 经典名著 重塑经典 超越时代 社会形态 鲁迅先生
原文传递
重塑经典
6
作者 王贝贝 Snohetta(图) atelje Lyktan(图) 《青年视觉》 2024年第2期226-231,共6页
设计是有关时间的产物。当与时间相关的技术和意识都在更新送代时,曾经在历史中被称为创新的物品,也要面对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需求。从20世纪70年代的Supertube到2024年的Superdupertube,即是如此。
关键词 重塑经典 TUBE Super
原文传递
重塑经典:新中国新发现书法主题大展书后
7
作者 丛文俊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5-172,共8页
缘起书法是文化的象征符号,时尚文化必然会作用于书法时尚,如思想观念、审美价值取向等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书法风气,展厅则为其提供了一个集中展示的平台。任何展示,都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追风潮,与米芾批评宋代的“趋时贵书”和“古法不... 缘起书法是文化的象征符号,时尚文化必然会作用于书法时尚,如思想观念、审美价值取向等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书法风气,展厅则为其提供了一个集中展示的平台。任何展示,都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追风潮,与米芾批评宋代的“趋时贵书”和“古法不讲”有几分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尚文化 象征符号 重塑经典 书法 审美价 思想观念 集中展示
原文传递
美的诉求与守望——沈从文文学批评理想探微 被引量:1
8
作者 冯陶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82-84,共3页
作为文学批评名家,沈从文以自己的人性乌托邦重新修复着人文精神生态,他以对美的诉求与守望实践着自己的文学批评理想,思考着文学创作,探索着文学的未来走向,想象设计着文学的现代形态。
关键词 沈从文 文学批评 人性 美与爱 经典重塑
下载PDF
中国古典小说在数字媒介下的叙事结构研究
9
作者 钟蕾 《科技传播》 2020年第21期62-65,共4页
在媒介数字化革命下,用数字叙事方式重塑中国古典小说叙事,使之能够在数字媒介中既保持原有的故事建构,又具备较好的交互性和阅读体验,对于经典重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列出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叙事理论及交互式数字叙事结构的特点,... 在媒介数字化革命下,用数字叙事方式重塑中国古典小说叙事,使之能够在数字媒介中既保持原有的故事建构,又具备较好的交互性和阅读体验,对于经典重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列出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叙事理论及交互式数字叙事结构的特点,通过比较分析提出用数字叙事理论改造中国古典小说叙事方式的实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小说 数字媒介 交互式数字叙事 经典重塑
下载PDF
曹植五言诗经典化重塑之反省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艳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28,共11页
后代对曹植五言诗的经典化塑造,主要体现在文献重塑、内涵重塑两方面。文献方面,随着曹集被不断重编,五言诗在曹集中地位愈趋突出:景初本集中四言诗占重要地位,辑佚三十卷本中四言诗、五言诗并重,南宋十卷本中五言诗数量则为四言诗五倍... 后代对曹植五言诗的经典化塑造,主要体现在文献重塑、内涵重塑两方面。文献方面,随着曹集被不断重编,五言诗在曹集中地位愈趋突出:景初本集中四言诗占重要地位,辑佚三十卷本中四言诗、五言诗并重,南宋十卷本中五言诗数量则为四言诗五倍以上。内涵方面,经后代评笺,曹植五言诗承担的抒情功能愈趋重要,原本以社群共享式抒情为主,被偏转为个体内省式抒情为主。评笺者常结合曹植失败的政治经历,以贤良不遇为核心,对之作自传式阐释。曹植五言诗以口传性歌诗为主要属性,本没有书面文学那样严肃的个体创造性追求;后代重塑曹植五言诗之核心,在于将口传性歌诗转化成严肃书面作品,从这一立场对其编辑、诠释,终而置之于五言诗的圣坛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五言诗 经典重塑 文献 评笺
原文传递
守根铸魂 重塑经典——舞剧《英雄儿女》(交响合唱版)音乐创作评议
11
作者 孙豪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2-35,共4页
2021年10月1日至2日,中国歌剧舞剧院创排的舞剧作品《英雄儿女》(交响合唱版)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这是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的指导下,由中国歌剧舞剧院于2020年10月推出的作品。
关键词 中国歌剧舞剧院 《英雄儿女》 交响合唱 音乐创作 重塑经典 舞剧作品 中国人民志愿军 抗美援朝
原文传递
京剧《孟丽君》导演创作谈
12
作者 孙桂元 《中国京剧》 2024年第10期21-22,共2页
京剧《孟丽君》日前在北京上演,获得了观众的良好反响。在此,我从导演角度谈谈创排此剧的一些想法和心得。《孟丽君》故事源自清代弹词《再生缘》,上世纪80年代越剧、黄梅戏等剧种的演出曾产生较大影响。此番在国家京剧院的舞台上呈现... 京剧《孟丽君》日前在北京上演,获得了观众的良好反响。在此,我从导演角度谈谈创排此剧的一些想法和心得。《孟丽君》故事源自清代弹词《再生缘》,上世纪80年代越剧、黄梅戏等剧种的演出曾产生较大影响。此番在国家京剧院的舞台上呈现这出剧目,我和主创团队的主要课题是如何发挥京剧特长,重塑经典传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 主创团队 重塑经典 导演创作 《再生缘》 京剧 剧种
原文传递
逆溯之法与开示门径——从《宋四家词选》到《宋词举》 被引量:6
13
作者 沙先一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6-105,共10页
源流探本,逆溯而上,是古人指示创作门径时常采用的方法,古代诗学如此,词学也不例外,周济《宋四家词选》、陈匪石《宋词举》就体现了这样的思路。《宋四家词选》提出"问涂碧山,历梦窗、稼轩,以返清真之浑化"逆溯而上的学词门径... 源流探本,逆溯而上,是古人指示创作门径时常采用的方法,古代诗学如此,词学也不例外,周济《宋四家词选》、陈匪石《宋词举》就体现了这样的思路。《宋四家词选》提出"问涂碧山,历梦窗、稼轩,以返清真之浑化"逆溯而上的学词门径,对晚清乃至民国词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宋词举》继承、深化了周济的思路,通过逆溯编排的方式与词法的讨论,具体而微地指示了由南入北,由流导源,由近而远,由易而难,由无形至有形的师法途径。逆溯之法既体现了晚清词家对师法门径的选择,也映现了他们对词学典范及其认定审美标准的新思考。同时,逆溯之法与"词史"理论一样,借鉴诗学批评,体现了向诗学靠拢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四家词选》 《宋词举》 逆溯之法 经典重塑 开示门径
原文传递
《智取威虎山》步步惊心剿匪传奇
14
作者 郭晔旻 《国家人文历史》 2021年第13期108-111,共4页
在中国电影史上,出现过两部名为《智取威虎山》的电影。1970年根据京剧《智取威虎山》改编的同名电影已然成为“红色经典”。时隔几十年之后,著名导演徐克将其再度搬上银幕,是为2014年版的《智取威虎山3D》……重塑经典“智取威虎山”... 在中国电影史上,出现过两部名为《智取威虎山》的电影。1970年根据京剧《智取威虎山》改编的同名电影已然成为“红色经典”。时隔几十年之后,著名导演徐克将其再度搬上银幕,是为2014年版的《智取威虎山3D》……重塑经典“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来自曲波的著名小说《林海雪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海雪原》 《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 中国电影史 重塑经典 红色经典 步步惊心 同名电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