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道梗阻经内镜引流术的体会 被引量:4
1
作者 苏进根 王建平 +2 位作者 龚彪 陆奕宁 陈彩芳 《腹部外科》 2005年第4期226-227,共2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引流治疗胆道梗阻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3月~2004年10月对96例胆道梗阻病例进行103例次内镜下胆道引流的诊治经过,分析其黄疸改善情况、支架通畅率及生存期.结果操作成功率为93.6%.良性胆道梗阻...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引流治疗胆道梗阻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3月~2004年10月对96例胆道梗阻病例进行103例次内镜下胆道引流的诊治经过,分析其黄疸改善情况、支架通畅率及生存期.结果操作成功率为93.6%.良性胆道梗阻者总有效率为86.7%,恶性梗阻者为88.0%.ERBD组3、6、12月生存率分别为45.8%、33.3%、0;EMBE组分别为100%、76.9%、30.7%.EMBE支架通畅率与平均引流时间均优于ERBD者(P<0.01).结论经内镜胆道引流治疗老年人良、恶性胆道梗阻疗效确切,可达到减黄、减压、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梗阻 经内镜引流术 胆道引流 引流时间
下载PDF
经内镜胆管引流术后并发症调查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书智 胡冰 +2 位作者 沈丽 李新萍 胡娜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7期21-22,共2页
目的 了解经内镜胆管引流术后引起感染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 随机调查经内镜胆管引流术后患者400例,记录并分析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同时提出相应对策;在临床应用2年后再随机调查400例患者,并与改进前进行比较。结果 改进组... 目的 了解经内镜胆管引流术后引起感染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 随机调查经内镜胆管引流术后患者400例,记录并分析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同时提出相应对策;在临床应用2年后再随机调查400例患者,并与改进前进行比较。结果 改进组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改进前组。结论 根据调查分析提出的改进措施能有效降低经内镜胆管引流术后的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胆管引流术 术后并发症 调查 术后感染 相关因素
下载PDF
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建辉 黄年根 +6 位作者 陈彬 王顺金 黄平 李凌 徐华 吴建兵 兰琼玉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9期42-43,45,共3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2例无法行手术根治性切除的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并观察血清胆红素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患者生存期和胆道...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2例无法行手术根治性切除的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并观察血清胆红素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患者生存期和胆道支架维持通畅时间。结果:42例患者放置胆道金属支架均获成功,成功率为100.0%(42/42);术后2周内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30例(71.4%),明显减退12例(28.6%);2例(4.8%)发生胆管炎,3例(7.1%)发生急性轻型胰腺炎;平均支架维持通畅时间为9.6个月;6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64.3%(27/42)和19.0%(8/42)。结论: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疗效较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胆道支架引流术 胆道梗阻 恶性 黄疸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管梗阻性黄疸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吴海珍 范惠萍 +1 位作者 陆芹 刘瞾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32期3624-3625,共2页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管梗阻性黄疸的影响。方法临床入选136例胆管梗阻性黄疸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68例予以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68例给予全方位的综合护理方法。干预后分...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管梗阻性黄疸的影响。方法临床入选136例胆管梗阻性黄疸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68例予以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68例给予全方位的综合护理方法。干预后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躯体化及敌对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状态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均<0.05);研究组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于采用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管梗阻性黄疸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还降低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胆管梗阻性黄疸 综合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临床路径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全厚菊 黄庆红 +1 位作者 李艳丽 方艳秋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5年第1期201-202,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临床路径表对病人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比较实施前后病人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脱管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后病...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临床路径表对病人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比较实施前后病人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脱管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后病人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脱管率及病人满意度优于实施前。[结论]采用临床路径可提高病人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脱管率,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临床路径 护理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前经内镜鼻胆管引流和经皮经肝胆管造影引流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辉 张振 +2 位作者 张海涛 张其坤 王孟龙 《腹部外科》 2017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对比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和经皮经肝胆管造影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and drainage,PTCD)作为术前减黄对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不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 目的对比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和经皮经肝胆管造影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and drainage,PTCD)作为术前减黄对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不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普通外科中心20例行ENBD并完成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与同期31例行PTCD并完成肝门部胆管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比较两组以下指标的差异:病人减黄时间,减黄前及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血总胆红素、血直接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白蛋白水平),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结果 ENBD组与PTCD组均能够显著降低胆红素水平(P<0.05);PTCD组除了能够降低胆红素水平外,肝功能酶学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ENBD组肝功能酶学减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总胆红素、血直接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TCD组与ENBD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2%比60.0%,P>0.05),其中PTCD组术后胆管炎发生率更高(48.4%比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 ENBD和PTCD均能够有效降低术前胆红素水平,PTCD引流更充分,减黄时间更短,肝功能恢复效果更好,ENBD术后胆管炎并发症更低;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应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引流方式,从而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经皮经肝胆管造影引流术
下载PDF
强化心理干预对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道梗阻性黄疸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汤红 周秋敏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22期3515-3516,共2页
鼻胆管引流术(ENBD)是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施行的胆管置管并经鼻腔引流到体外的减压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基础上开展的胆道治疗新技术。据相关研究显示,胆道梗阻性黄疸如不及时减除梗阻,病情恶化... 鼻胆管引流术(ENBD)是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施行的胆管置管并经鼻腔引流到体外的减压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基础上开展的胆道治疗新技术。据相关研究显示,胆道梗阻性黄疸如不及时减除梗阻,病情恶化很快,病死率很高。目前鼻胆管引流术( ENBD )是治疗胆道梗阻性黄疸的主要手段,以其安全、有效、微创的优势越来越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认可。在其治疗过程中及时有效的护理是ENBD成功的重要保证,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心理干预强化,可减少患者负性心理影响,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认识,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治疗有效。本研究对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道梗阻性黄疸的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胆道梗阻性黄疸 心理干预
下载PDF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与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嘉 宋越 +6 位作者 张彩云 徐继威 周焕城 温苑章 肖胜兵 曾华东 李舒凡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 drainage,PTCD)与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肝胆外...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 drainage,PTCD)与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肝胆外科住院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134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肝胆管引流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5 d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腹痛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黄疸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更显著,有助于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分型与经内镜胆道塑料支架引流术后并发症及退黄效果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章诺贝 黄年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9-532,共4页
目的:评估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分型与经内镜胆道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术后并发症及退黄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已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癌、且不能或不愿接受外科治疗的,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行ERBD的患者.分析各型肝门部胆管癌之... 目的:评估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分型与经内镜胆道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术后并发症及退黄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已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癌、且不能或不愿接受外科治疗的,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行ERBD的患者.分析各型肝门部胆管癌之间在行ERBD术后胆管炎、胰腺炎、出血发生率以及退黄效果的差异.结果:Bismuth Ⅲ型和Ⅳ型肝门部胆管癌ERBD术后胆管炎发生率显著高于Bismuth Ⅰ型和Ⅱ型(59.52%vs3.33%;59.52%vs4.00%,均P<0.01),而退黄有效率相对较低(71.43%vs96.67%;71.43%vs100.00%,均P<0.01);术后胰腺炎和出血的发生率在各型中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 Ⅲ型和Ⅳ型在ERBD术后更易并发胆管炎,且术后退黄效果不够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BISMUTH分型 经内镜胆道塑料支架引流术 并发症 退黄
下载PDF
经内镜鼻胰管引流术在非胆源性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炳良 郑铨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 :探讨经内镜鼻胰管引流术在酒精性等非胆源性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7例患者诊断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立即在十二指肠镜及X线下放置鼻胰引流管 ,鼻胰管引流同时还使用相关药物。对照组按常规内... 目的 :探讨经内镜鼻胰管引流术在酒精性等非胆源性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7例患者诊断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立即在十二指肠镜及X线下放置鼻胰引流管 ,鼻胰管引流同时还使用相关药物。对照组按常规内科方法处理。详细观察症状、体征、实验室及CT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白细胞计数、胰外渗液等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住院天数也显著减少 (P <0 .0 1) ,且发生并发症少 ,程度轻。结论 :鼻胰管引流术治疗非胆源性急性重症胰腺炎具有肯定的疗效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鼻胰管引流术 急性重症胰腺炎 早期治疗
下载PDF
经内镜胆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意义(附95例报告)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辉 李良庆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0年第1期8-10,17,共4页
目的评价内镜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0月-2008年11月95例胆道梗阻施行十二指肠镜下各种胆道引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91例引流成功,成功率95.8%(91/95),胆道梗阻症状得到缓解(腹痛缓解、黄疸减退、体温下降),E... 目的评价内镜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0月-2008年11月95例胆道梗阻施行十二指肠镜下各种胆道引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91例引流成功,成功率95.8%(91/95),胆道梗阻症状得到缓解(腹痛缓解、黄疸减退、体温下降),ENBD、ERBD、EMBE疗效满意率分别为93.5%(58/62)、93.5%(29/31)和100%(2/2),恶性胆道阻梗者带瘤生存平均10.2月(3-20)。结论经内镜胆管引流术是解决胆道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它既是胆道良性病变的有效治疗措施,又可延长恶性胆道阻梗者带瘤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内镜 经内镜胆管引流术
下载PDF
经内镜超声引导下胆道引流术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后患者血清CK1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殿宝 吴娜 高会斌 《分析仪器》 CAS 2022年第4期81-86,共6页
目的:评价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经内镜超声引导下胆道引流术(EUS-BD)后血清细胞角蛋白18(CK18)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EUS-BD治疗的22例低位MOJ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 目的:评价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经内镜超声引导下胆道引流术(EUS-BD)后血清细胞角蛋白18(CK18)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EUS-BD治疗的22例低位MOJ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术后1d、7d及出院当天测定各项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CK18浓度。采用动态变化图、Spearman秩相关法评价CK18水平变化及与其他实验室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术后1d[646.22(175.60,1025.67)pg/mL]、7d[419.25(144.56,959.80)pg/mL]、出院时[347.22(167.82,698.75)pg/mL]血清CK18水平与术前基线值[636.33(171.80,1664.57)pg/mL]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各个时间点血清CK18水平与总胆红素(TB)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术后各时间点较术前基线值相比的变化率和动态差值图显示,手术治疗胆道梗阻后,血清CK18水平逐渐降低。经EUS-BD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胆道梗阻缓解,出院。90.91%(20/22)患者在出院时血清CK18水平低于术前水平。结论:血清CK18水平可作为细胞凋亡的生物标志物,治疗前后的血清CK18水平变化提示低位MOJ患者存在肝细胞凋亡损伤,而经胆道减压后这种凋亡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内镜超声引导下胆道引流术 血清CK18 动态变化
下载PDF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4
13
作者 周剑英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3年第10期748-748,共1页
各种良、恶性病变引起的胆道梗阻是肝胆外科临床常见的病症,梗阻性黄疸病人过去常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达到减轻黄疸的目的,随着纤维内镜技术的发展,新的胆道引流方式: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在临床处理各种原因所致... 各种良、恶性病变引起的胆道梗阻是肝胆外科临床常见的病症,梗阻性黄疸病人过去常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达到减轻黄疸的目的,随着纤维内镜技术的发展,新的胆道引流方式: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在临床处理各种原因所致的胆道梗阻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院自2001-0l/2003-0l行ENBD共30例,均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护理体会 胆道梗阻 ENBD 疗效观察 病例分析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的配合与护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项爱英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2期1338-1339,共2页
关键词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护理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胆总管结石 胆源性胰腺炎 十二指肠 胆管造影
下载PDF
经内镜胆管引流术治疗胆道梗阻
15
作者 聂占国 范国军 +1 位作者 祁向军 王东霞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50-451,共2页
目的 :评价胆道梗阻的内镜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鼻胆管引流术 (ENBD)及胆道内支架置入术 (ERBD)进行胆道内、外引流。结果 :5 8例病人内镜下胆管引流 88例次 ,成功 84次 ,成功率 95 .5 % ,ENBD 37例次 ,ERBD 5 1例次 ,引流后黄疸均有减... 目的 :评价胆道梗阻的内镜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鼻胆管引流术 (ENBD)及胆道内支架置入术 (ERBD)进行胆道内、外引流。结果 :5 8例病人内镜下胆管引流 88例次 ,成功 84次 ,成功率 95 .5 % ,ENBD 37例次 ,ERBD 5 1例次 ,引流后黄疸均有减退 ,恶性胆道梗阻者带瘤生存平均 9.7月 (3~ 18月 ) ,生活质量较高。结论 :内镜下胆管引流是胆道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 ,是急性梗阻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的有效治疗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胆管引流术 治疗 胆道梗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胆道造影术后鼻胆管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金秀 董小敏 刘翠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经內镜逆行胆道造影术后鼻胆管引流术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胆石症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采用经內镜逆行胆道造影术后鼻胆管引流术,治疗组在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积极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结果两组手术均... 目的探讨经內镜逆行胆道造影术后鼻胆管引流术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胆石症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采用经內镜逆行胆道造影术后鼻胆管引流术,治疗组在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积极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都为胆道损伤或感染。两组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內镜逆行胆道造影术后鼻胆管引流术在胆石症中的治疗中应用价值大,而积极的护理配合能够降低并发症,有利于术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內镜逆行胆道造影术后鼻胆管引流术 胆石症 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经内镜胆管引流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82例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瑛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管引流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接受经内镜胆管引流术。结果:引流成功7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顺利治愈74例,治愈率90.2%,平均治愈时间10d。结论:经内镜胆管引流术简便、安全...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管引流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接受经内镜胆管引流术。结果:引流成功7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顺利治愈74例,治愈率90.2%,平均治愈时间10d。结论:经内镜胆管引流术简便、安全、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经内镜胆管引流术
下载PDF
用经内镜鼻胰管引流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永杰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2期195-197,共3页
目的 :探讨分析用经内镜鼻胰管引流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和研究组(34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保守治疗... 目的 :探讨分析用经内镜鼻胰管引流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和研究组(34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保守治疗,为研究组患者实施经内镜鼻胰管引流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均为100%,但研究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水平恢复正常时间、胰腺外渗液开始吸收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经内镜鼻胰管引流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鼻胰管引流术 急性胰腺炎 临床效果 分析
下载PDF
经内镜胆管内引流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
19
作者 王志勇 马世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 观察经内镜胆管内引流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效果。方法 对 180例ERCP诊疗患者中发现恶性胆管梗阻 2 2例 ,采用内镜下放置内支架术 (ERBD) ,选择 10 - 12Fr内支架并根据病灶狭窄长度选择引流管的长度。对 9例事先进行了乳头括约... 目的 观察经内镜胆管内引流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效果。方法 对 180例ERCP诊疗患者中发现恶性胆管梗阻 2 2例 ,采用内镜下放置内支架术 (ERBD) ,选择 10 - 12Fr内支架并根据病灶狭窄长度选择引流管的长度。对 9例事先进行了乳头括约肌小切开。结果  2 2例行ERBD成功 17例 ,成功率 77.2 % ,以减黄为目的的引流满意率 10 0 % ,生存期 5 - 8个月 ,平均 5 .6个月。结论 经内镜胆管内引流术具有创伤小 ,并发症少 ,效果满意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胆管内引流术 恶性胆管梗阻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术后胆漏-(附27例报道)
20
作者 李建国 宋海彬 《中国伤残医学》 2010年第3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术后胆漏 治疗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肝胆疾病 胆道疾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