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冠脉自体骨髓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一例
1
作者 金波 罗心平 施海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10期798-799,共2页
关键词 经冠脉自体骨髓细胞移植 缺血性心脏病 病例报告 心肌重建 心肌功能
下载PDF
经皮脾动脉自体骨髓细胞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5例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攀 吴正蓉 +1 位作者 田景伦 戚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355-4358,共4页
背景:近年来,不断有人尝试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尽管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是众多手段中最简便而安全的方法,但目前尚无治疗2型糖尿病的正式报道,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仅仅见于零星报道,目前还没有定论。目的:观察自体骨髓细胞经脾动脉移植治疗... 背景:近年来,不断有人尝试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尽管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是众多手段中最简便而安全的方法,但目前尚无治疗2型糖尿病的正式报道,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仅仅见于零星报道,目前还没有定论。目的:观察自体骨髓细胞经脾动脉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探讨其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09-03/07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ICU科收治的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并正在接受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而血糖控制不理想,实施了自体骨髓细胞移植。①患者俯卧位局麻,双侧髂后上棘行多点穿刺,抽取骨髓血100~150mL,要求在60min内完成。将采集的骨髓血进行骨髓细胞分离、洗涤,用生理盐水稀释单个核细胞悬液至20~30mL。②经股动脉插管,送入4.0cm judkins5或6F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至腹腔干,调整导管方向进入脾动脉开口处,注入优维显5~10mL后确定导管位置,注入骨髓细胞悬液。③分别于移植后3,9个月进行随访血糖控制水平及胰岛素用量。结果与结论:试验选取5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移植全部成功并完成随访。①自体骨髓细胞移植过程中无需要处理的不良反应,2例有腹部发热感,1例有轻度恶心感。②与移植前相比,自体骨髓细胞移植后3,9个月血糖平均下降23%和27%。③与移植前相比,自体骨髓细胞移植后3,9个月每日胰岛素用量平均减少22%和42%。提示经皮脾动脉移植自体骨髓细胞,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每日胰岛素用量,且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细胞移植 2型糖尿病 经皮 脾动脉 血糖 胰岛素
下载PDF
经冠脉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朱铁兵 张馥敏 +5 位作者 徐清斌 杨志健 王连生 陈波 周芳 马文珠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7-258,I005,共3页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植入幼猪急性心肌梗死 (AMI)区对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冠脉转运方法 ,将 5 溴脱氧尿嘧啶 (BrdU)标记的幼猪自体骨髓MSC植入心肌梗死区 ,8周后行99mTc 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心肌灌...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植入幼猪急性心肌梗死 (AMI)区对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冠脉转运方法 ,将 5 溴脱氧尿嘧啶 (BrdU)标记的幼猪自体骨髓MSC植入心肌梗死区 ,8周后行99mTc 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移植的MSC可通过毛细血管内膜并转化为心肌样细胞 ;8周后移植的MSC在心肌内微环境诱导下可心肌化及血管化 ;治疗组射血分数明显提高 (32 75 %vs4 9 86 % ,P <0 0 0 1)。结论 MSC移植通过促进血管及心肌再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冠脉细胞移植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动物模型 微环境
下载PDF
rIL-2激活的骨髓细胞抗瘤活性——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净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启发 刘晓力 +1 位作者 周淑芸 卫苏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14-317,共4页
用rIL-2激活未分离的骨髓外胞(bone marrow cell,BMC)观察其抗瘤活性和造血功能。经rIL-2激活24h后的未分离BMC即表现对NK细胞敏感的K562和NK细胞不敏感的Raji细胞均有杀伤活性;在一定时间内,随激活时间延长抗瘤活性增强,在第4天达高峰... 用rIL-2激活未分离的骨髓外胞(bone marrow cell,BMC)观察其抗瘤活性和造血功能。经rIL-2激活24h后的未分离BMC即表现对NK细胞敏感的K562和NK细胞不敏感的Raji细胞均有杀伤活性;在一定时间内,随激活时间延长抗瘤活性增强,在第4天达高峰。rIL-2激活的未分离BMC与分离BMC二者抗瘤活性无差异。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骨髓经rIL-2激活后,白血病祖细胞CFU-L生成能力下降;经rIL-2激活的骨髓细胞生成CFU-GM能力无下降。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提出,rIL-2激活未分离BMC可用于白血病ABMT中残留白血病细胞净化,其方法简便、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L-2 骨髓细胞 抗瘤活性 造血功能 白血病 自体骨髓移植
下载PDF
髓芯减压自体骨髓细胞移植与带血管蒂骨瓣转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克民 赵德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髓芯减压自体骨髓细胞移植与带血管蒂骨瓣转位两种方法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对48例(60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RCO分期:Ⅰc~Ⅱc期)分别采用带血管蒂骨瓣转位和髓芯减压自体骨髓细胞移植治疗。髓芯减压... 目的对比研究髓芯减压自体骨髓细胞移植与带血管蒂骨瓣转位两种方法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对48例(60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RCO分期:Ⅰc~Ⅱc期)分别采用带血管蒂骨瓣转位和髓芯减压自体骨髓细胞移植治疗。髓芯减压自体骨髓细胞移植治疗23例(30髋),带血管蒂骨瓣转位治疗25例(30髋)。术后采用髋关节的Harris评分及影像学稳定情况评定疗效。结果髓芯减压自体骨髓细胞移植与带血管蒂骨瓣转位两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分别为40.2±16.5min、57.4±18.5min(P<0.05)和180.0±20.5ml、260.6±19.5ml(P<0.05)。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获平均36.5个月随访,髓芯减压自体骨髓细胞移植与带血管蒂骨瓣转位两组的优良率为别为83.3%、90.0%(P>0.05);两组影像检查学分别显示24髋、25髋保持稳定(P>0.05)。结论髓芯减压自体骨髓细胞移植和带血管蒂骨瓣转位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优良率相近,但前者较后者出血少并且手术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自体骨髓细胞 髓芯减压 带血管蒂骨移植
下载PDF
四种载体吸附自体骨髓细胞移植成骨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练克俭 翟文亮 +2 位作者 丁真奇 郭林新 郭延杰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 比较骨基质海绵 ,羟基磷灰石 ,明胶海绵及海螵蛸结合自体骨髓细胞在兔肌肉中的成骨作用。方法 应用骨基质海绵 ,羟基磷灰石 ,明胶海绵及海螵蛸结合自体骨髓细胞经过孵育后 ,植入兔股部肌肉内 ,分别于不同时间通过X线及组织学观... 目的 比较骨基质海绵 ,羟基磷灰石 ,明胶海绵及海螵蛸结合自体骨髓细胞在兔肌肉中的成骨作用。方法 应用骨基质海绵 ,羟基磷灰石 ,明胶海绵及海螵蛸结合自体骨髓细胞经过孵育后 ,植入兔股部肌肉内 ,分别于不同时间通过X线及组织学观察 ,计算机图像分析 ,评价各不同组织的成骨情况。结果  12周时 ,骨基质海绵组成骨能力最强 ,羟基磷灰石组次之 ,海螵蛸组成骨能力最弱 ,明胶海绵组无成骨能力。结论 骨基质海绵吸附自体骨髓是修复骨折及骨缺损的较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细胞移植 成骨作用 载体 骨基质海绵
下载PDF
病灶清除自体骨髓细胞结合重组合异种骨移植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卫明 赵德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5期314-315,共2页
目的应用病灶清除自体骨髓细胞结合重组合异种骨移植的方法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探索距骨骨坏死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自2000年6月~2002年9月采用上述术式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17例,均为单侧发病。根据Ficat及Arlet分期标准Ⅱ期14例,Ⅲ期3... 目的应用病灶清除自体骨髓细胞结合重组合异种骨移植的方法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探索距骨骨坏死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自2000年6月~2002年9月采用上述术式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17例,均为单侧发病。根据Ficat及Arlet分期标准Ⅱ期14例,Ⅲ期3例,术后随访24~51个月,平均37个月,根据手术前后美国足踝关节外科协会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AOFAS)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17例踝关节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OFAS评分较术前平均提高29.9分,1例于术后25个月改行踝关节融合术。结论病灶清除自体骨髓细胞结合重组合异种骨移植治疗距骨骨坏死,手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细胞 重组合异种骨移植 距骨缺血性坏死 距骨坏死 骨髓基质细胞
下载PDF
体外定向诱导的骨髓细胞自体局部移植于缺血骨骼肌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何朝荣 黄从新 +3 位作者 王崇全 张群林 王玮 王为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7-357,共1页
关键词 体外定向诱导 骨髓细胞自体局部移植 骨骼肌缺血 实验 毛细血管密度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自体骨髓细胞移植和心肌血管新生
9
作者 陈玉成 曾智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22-625,共4页
治疗性血管生成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新方法,而自体骨髓细胞移植为血管生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并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结合最近几年内的相关研究,对于骨髓细胞移植与促血管生成的有关细胞学基础、相关机制作了分析,同时对于骨髓细胞移植... 治疗性血管生成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新方法,而自体骨髓细胞移植为血管生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并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结合最近几年内的相关研究,对于骨髓细胞移植与促血管生成的有关细胞学基础、相关机制作了分析,同时对于骨髓细胞移植用于促心肌血管生成治疗的有关动物和临床实验作了回顾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细胞移植 心肌血管 血管新生 给药途径 电力学图 冠脉搭桥术
下载PDF
经皮冠脉内支架植入联合冠脉内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欣 王姝丽 张红 《现代护理》 2005年第23期2014-2015,共2页
关键词 经皮冠脉内支架植入术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 细胞移植治疗 护理体会 联合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 瘢痕组织 心肌细胞 终末分化
下载PDF
自体骨髓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配合
11
作者 于锦绣 赵颖 蒋励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1期101-101,共1页
2010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对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采用自体骨髓细胞移植术治疗下肢缺血状态,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39岁-75岁,平均58岁。并发糖尿病4例,高血压病3例。病人双下肢皮温... 2010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对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采用自体骨髓细胞移植术治疗下肢缺血状态,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39岁-75岁,平均58岁。并发糖尿病4例,高血压病3例。病人双下肢皮温凉,静息痛,足背动脉摸不到。踝肱指数(ABI)0.1-0.3,平均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自体骨髓细胞 手术配合 移植治疗 细胞移植 缺血状态 临床资料 高血压病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前后骨髓细胞遗传学动态观察
12
作者 王伟光 纪树荃 +6 位作者 刘智明 刘秀林 吴祖泽 裴雪涛 申彪 顾惜春 朱玲 《空军总医院学报》 1991年第4期208-209,共2页
最近我们为一例复发期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患者实施了自体骨髓移植(ABMT)。其骨髓在体外经由胎肝小分子抑瘤物质短期悬浮培养法进行清除。患者经移植缓解后再度复发。我们对其作了骨髓细胞遗传学动态观察,报告如下。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移植缓解 复发 自体骨髓移植 骨髓细胞 遗传学 动态观察
下载PDF
自体骨髓细胞移植治疗病窦综合征一例
13
作者 胡春松 程晓曙 +6 位作者 吴清华 石庆芝 李菊香 苏海 罗伟 Douglas W.Losordo Jeffrey M.Isner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自体骨髓细胞移植 治疗 病窦综合征 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
下载PDF
髓芯减压术加自体骨髓细胞结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8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曾湘林 来全忠 《新医学导刊》 2008年第6期58-58,共1页
近年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明显增加,但其疗效不甚理想,如何早期诊断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努力的方向。其预后关键在与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有效的治疗。我院骨科通过MRI检查早期发现和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RCO分期Ⅰ、Ⅱ期),通... 近年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明显增加,但其疗效不甚理想,如何早期诊断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努力的方向。其预后关键在与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有效的治疗。我院骨科通过MRI检查早期发现和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RCO分期Ⅰ、Ⅱ期),通过髓芯减压术加自体骨髓细胞结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8例,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芯减压 自体骨髓细胞 股骨共缺血性坏死 髂骨移植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梗死心肌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单守杰 陈绍良 +5 位作者 刘煜昊 方五旺 叶飞 段宝祥 张俊杰 林松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3-65,i003,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冠状动脉内注射治疗的安全性以及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干预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冠状动脉内注射治疗的安全性以及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干预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抽取骨髓分离、培养、扩增后12~14d行冠状动脉内注射,选取10例PCI术后拒绝行细胞治疗的AMI患者作为对照组,PCI术后1周及3个月进行临床随访、超声心动图及18氟-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心肌断层显像。结果:治疗组未见与移植有关的体温升高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3个月后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和代谢缺损犤(132.8±23.1)mL,(65.2±19.7)mL,(120.3±58.7)cm2犦明显高于或低于对照组犤(145.4±27.8)mL,(75.1±25.3)mL,(158.6±78.6)cm2犦(P<0.05)。两组患者射血分数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自体MSCs冠状动脉内注射安全有效,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骨髓来源的心肌细胞生成及血管新生可能为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治疗 骨髓移植 移植 自体 骨髓细胞 再叠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原位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面积和心功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运贤 欧瑞明 +5 位作者 钟雪云 徐新 赵洪云 管慧红 陆英 韩忠朝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期568-57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进入心肌梗死部位原位移植以修复梗死心肌组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5例初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 目的:探讨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进入心肌梗死部位原位移植以修复梗死心肌组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5例初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后随机分为干细胞原位移植组(n=12)和对照组(n=13)。干细胞原位移植组于入院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进行心肌梗死原位移植;对照组按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方法治疗。于入院第1,28d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采用Wagner的QRS波群记分法评价心功能,于入院后7,28d行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G-CSF治疗4周,干细胞原位移植组QRS记分值明显降低(2.14±0.21),显著低于对照组(5.07±0.31)(t=5.2,P<0.05);心肌梗死面积由(36±8)%下降至(18±6)%,显著小于对照组(33±7)%(t=12.6,P<0.05)。结论:用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来修复坏死心肌组织的“干细胞原位移植”疗法,能减小心肌梗死的范围,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细胞原位移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骨髓细胞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原位移植治疗大鼠缺血性脑梗死(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运贤 陆英 +2 位作者 钟雪云 陈嘉榆 韩忠朝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9期164-166,共3页
背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强有力的动员剂,已经证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具有同时动员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的能力。目的:观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进入脑梗死部位,对缺血性脑梗死大鼠的治疗作... 背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强有力的动员剂,已经证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具有同时动员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的能力。目的:观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进入脑梗死部位,对缺血性脑梗死大鼠的治疗作用。设计:随机分组设计、动物实验。单位:中山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中心。材料:实验于2004-09/2005-01在中山大学(北校区)动物实验部和中山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中心完成。选择雄性Wistar大鼠200只,随机分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100只。方法:两组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缺血脑梗死模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于复制缺血脑梗死模型后1h腹腔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60μg/kg)。对照组于术后1h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①术前及术后24h,48h,1周测各组大鼠的体质量,计算体质量减轻率_并对大鼠进行神经病学分级。分级标准:0级:正常_1级:对侧前肢屈曲_2级:提尾时,对侧前肢抓力减弱_3级:自主运动无方向性,提尾时向对侧旋转_4级:自主运动时,向对侧旋转。②将两组大鼠各取15只,分别于术后24,48h和1周开颅取脑,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查脑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34阳性细胞浸润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体质量减轻率,神经病学分级,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病理变化,CD34阳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纳入动物200只,造模成功180只,造模后1~7d死亡48只,存活132只,随机选择120只进入结果分析。①体质量测定、神经病学分级:术后24h,48h两组大鼠体质量减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体质量减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分别为(10.5±8.2)%,(17.8±7.1)%,P<0.05]。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的神经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②梗死灶体积:对照组梗死灶体积和梗死灶体积占全脑体积百分比高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差异显著[分别为(251.69±52.77),(145.72±28.05)mm3,(17.00±2.69)%,(9.90±1.62)%,P<0.01]。③病理学改变:术后24h,两组大鼠均出现典型的脑缺血梗死病理变化,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大鼠的梗死区可见少量单个核细胞,而对照组则无。术后48h神经细胞大片消失,胶质细胞变性,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有大量单个核细胞浸润,对照组相对较少。1周后对照组梗死区脑组织液化变软,坏死灶周围可见较多的单核和淋巴细胞浸润_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大鼠部分坏死灶被新生毛细血管和胶质细胞增生修复,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④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术后24h,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大鼠的手术侧脑组织中检测到CD34阳性的单个核细胞,对侧脑组织及对照组大鼠的脑组织无此类细胞。术后48h,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手术侧脑组织除有CD34阳性单个核细胞浸润,还发现呈锥形并且带有突起的CD34阳性细胞。对侧脑组织、对照组大鼠的脑组织均未见CD34阳性细胞。结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进行自体干细胞原位移植治疗,可以减轻大鼠缺血性脑梗死程度,减少脑梗死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梗塞 移植 自体 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细胞
下载PDF
自体骨髓细胞移植加髓内固定治疗骨折不愈合
18
作者 苏连澍 张金存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骨折不愈合 自体骨髓细胞移植 髓内固定治疗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与单纯自体骨髓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的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茹 周淑芸 +3 位作者 伍柏松 刘启发 孙竟 牛京娜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比较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 (APBSCT +ABMT)与单纯自体骨髓移植 (ABMT)后造血功能重建及有关临床指标。方法 :以 10例APBSCT +ABMT及 10例ABMT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移植后APBSCT +ABMT组与ABMT组白细胞 >1.0... 目的 :比较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 (APBSCT +ABMT)与单纯自体骨髓移植 (ABMT)后造血功能重建及有关临床指标。方法 :以 10例APBSCT +ABMT及 10例ABMT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移植后APBSCT +ABMT组与ABMT组白细胞 >1.0× 10 9·L 1、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 1和血小板 >5 0× 10 9·L 1的中位数时间分别为 10、11、13d和 15、17、2 0d(均为P <0 .0 5 )。输血浆量及血小板量APBSCT +ABMT组明显较ABMT组为少 (P <0 .0 1)。伊米配能使用率ABMT组明显高于APBSCT+ABMT组 (P <0 .0 1)。出血发生率及程度两组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住层流病房时间APBSCT +ABMT组明显较ABMT组短 (P <0 .0 1)。但血红蛋白下降程度两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APBSCT +ABMT可加快造血功能重建速度 ,并降低严重感染和出血的发生率 ,减少血液成分输注及抗生素的使用 ,缩短住院时间 ,同时可利用骨髓进行体外净化 ,因此仍不失为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自体移植 造血重建 造血干细胞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章敬水 吴继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2期149-151,共3页
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数量大量减少。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及冠脉搭桥手术均不能挽救已经坏死的心肌。心脏移植由于手术复杂、供体受限、费用高且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等原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虽然近年来研究发现心肌有再生现象,但是这种能... 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数量大量减少。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及冠脉搭桥手术均不能挽救已经坏死的心肌。心脏移植由于手术复杂、供体受限、费用高且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等原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虽然近年来研究发现心肌有再生现象,但是这种能力非常有限。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分化成心肌细胞的能力,具有治疗心肌梗死的巨大潜能。同时MSCs具有易于分离和体外培养扩增,不存在伦理道德方面的争议,自体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等优势而在近年来倍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治疗 心肌梗死 自体 冠脉搭桥手术 免疫排斥反应 体外培养扩增 cell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