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肝癌患者首次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中重度腹痛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包建英 崔传芳 +4 位作者 林征 周卫忠 周春高 刘圣 施海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5-660,共6页
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首次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发生中重度腹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首次接受TACE治疗的219例HCC患... 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首次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发生中重度腹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首次接受TACE治疗的219例HCC患者。依据接受TACE治疗的时间先后顺序,按照7∶3将患者分为训练集(154例)和验证集(65例)。依据TACE术后是否发生中重度腹痛将训练集患者分为中重度腹痛组和无中重度腹痛组,比较两组的人口学及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CC患者首次TACE治疗后发生中重度腹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法评估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对TACE术后出现中重度腹痛的预测效能。结果:训练集154例中,42例(27.3%)HCC患者TACE术后出现中重度腹痛。Logistic回归显示,肿瘤距肝包膜距离≤1 cm(P=0.001)、碘油使用量>10 mL(P <0.001)和使用无水酒精栓塞(P=0.007)是HCC患者首次TACE术后发生中重度腹痛的独立危险因素。预警模型为2.199×肿瘤距肝包膜距离+2.252×碘油使用量+1.637×使用无水酒精-3.829。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预测中重度腹痛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5和0.853。结论:肿瘤距肝包膜距离≤1 cm、碘油使用量>10 mL和使用无水酒精栓塞是HCC患者首次TACE术后发生中重度腹痛的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可为HCC患者首次TACE术后中重度腹痛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中重度腹痛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经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免疫和靶向药治疗Child-Pugh B级肝细胞癌研究
2
作者 陈荔 吴大广 +2 位作者 朱光宇 仲斌演 郭金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8-973,共6页
目的 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和分子靶向治疗对Child-Pugh(CP)分级B级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筛选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等3中心接受TACE联合ICI和分子靶向治疗(联合治疗... 目的 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和分子靶向治疗对Child-Pugh(CP)分级B级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筛选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等3中心接受TACE联合ICI和分子靶向治疗(联合治疗组)或TACE单独治疗(单独治疗组)的CP B级HCC患者。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次要结局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和安全性。结果 12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联合治疗组64例,单独治疗组62例。联合治疗组、单独治疗组中位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7个月(95%CI:11.9~29.9)比13.2个月(95%CI:7.8~19.9),P=0.160],联合治疗组中CP评分7分患者获得了明显更好的OS[19.0个月(95%CI:13.6~NR)比13.2个月(95%CI:8.0~NR),P=0.024]。两组中位PFS、OR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20、P=0.960)。联合治疗组、单独治疗组分别有9例(14.1%)、6例(9.7%)患者出现3级/4级不良事件。结论 TACE联合免疫和靶向治疗CP B级HCC患者并未显示出比TACE单独治疗更好的预后,而联合治疗组CP评分7分患者OS明显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 Child-Pugh分级B级
下载PDF
浅析大柴胡汤在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栓塞综合征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丽娟 黄惠鑫 +1 位作者 刘家宇 方文岩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5期69-73,共5页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是目前被公认为非手术治疗肝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栓塞综合征是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术后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便秘、肝功能损害等。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多以对症支持治...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是目前被公认为非手术治疗肝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栓塞综合征是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术后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便秘、肝功能损害等。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方文岩教授临证三十余年,尤擅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对于肝癌的介入治疗及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栓塞综合征的临床处理颇有经验,深受患者好评。对肝癌患者的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栓塞综合征进行治疗,因患者体质不同,证型不一,当遵“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原则,灵活辨证处方。方教授认为肝癌的发生是以肝郁气滞为核心的长期缓慢病理改变的最终结果,认为肝瘀气滞、湿热内阻证是肝癌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栓塞综合征较为常见的证型之一。大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有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之功,气血同治之妙。方教授认为肝癌以肝郁气滞为发病基础,患者常伴肝络瘀阻和神不内守的临床表现,病性总属本虚标实,运用大柴胡汤化裁治疗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瘀气滞、湿热内阻型的栓塞综合征效果显著。兹就方师临床应用思想试作浅析,并附验案一则,以期为经方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胡汤 肝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栓塞综合征
下载PDF
ALT/AST及影像学特征预测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患者的预后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大伟 周振堰 +3 位作者 周长友 张宁平 尚海龙 王一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9-854,共6页
目的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前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比值(ALT/AST)及影像学特征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构建预测患者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诺模图模型。方法纳入2016年7月... 目的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前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比值(ALT/AST)及影像学特征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构建预测患者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诺模图模型。方法纳入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慈分院诊断为肝癌并以TACE作为初始治疗的患者211例,将其随机分为建模组139例,验证组72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确定AST/ALT的最佳临界值。在建模组患者中进行单、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肝癌患者OS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预后模型。通过Harrell一致性指数(C指数)评价诺模图对肝癌患者OS的预测能力,校准曲线用于评估预后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结果建模组与验证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中位OS分别为28.5个月(95%CI:22.1~34.9)和25.1个月(95%CI:19.2~2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5,P=0.322)。AST/ALT预测肝癌患者OS的最佳临界值为1.10,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674(95%CI:0.604~0.753)。Cox回归分析表明,肿瘤个数(HR=2.080,95%CI:1.245~3.475,P=0.005)、肿瘤包膜(HR=1.771,95%CI:1.128~2.780,P=0.013)、不规则边缘强化(HR=1.884,95%CI:1.190~2.984,P=0.007)和AST/ALT(HR=2.450,95%CI:1.506~3.987,P<0.01)是接受TACE治疗肝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基于以上变量构建预测OS的诺模图模型,其在建模组与验证组中的C指数分别为0.733(95%CI:0.650~0.826)和0.770(95%CI:0.688~0.862)。校准曲线显示预后模型对1、2和3年OS的预测曲线与理想参考线之间未见明显偏离。结论基于肿瘤个数、影像学特征及AST/ALT的诺模图对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预后显示了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 预后 诺模图
下载PDF
真实世界中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患者临床应用调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秦叔逵 邱文生 +4 位作者 熊建萍 古善智 荚卫东 王兴之 朱宏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13,共8页
目的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约占90%。中国是全球肝癌发病率和病死亡人数最高的国家。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HCC患者在病因、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与分期、治疗策略选择和预后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即高度异质性... 目的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约占90%。中国是全球肝癌发病率和病死亡人数最高的国家。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HCC患者在病因、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与分期、治疗策略选择和预后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即高度异质性。在HCC的治疗中,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作为一项重要的介入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中国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TACE治疗情况和临床结局等进行了系统调研和分析。方法以2012年至2019年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登记调查数据库中至少接受过1次TACE治疗的HCC患者为调研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TACE治疗情况等进行描述分析,并且观察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342例至少接受过1次TACE治疗的HCC患者。中位年龄为56.9岁(范围:18.6~92.1岁),以男性为主(占84.0%);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占75.7%,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占3.2%;94.3%患者在治疗前ECOG评分为0~1分。在可进行临床分期的患者中,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中0~A期占31.9%,B~C期占65.0%,D期占3.1%;而在全部患者中,选择TACE治疗作为首次治疗的患者达到89.7%。中位随访10.7个月,全部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2%、35.1%和25.6%。BCLC分期对接受TACE治疗患者的生存结局具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TACE治疗HCC时,可进一步考虑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临床分期,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 临床病理特征 临床结局
下载PDF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单用及联合靶向药物治疗中期肝癌的肝功能变化及预后比较
6
作者 王沫萱 程家敏 千年松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30-238,共9页
背景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是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治疗的常用手段,然而关于TACE与TACE-TKI对中期HCC术后肝... 背景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是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治疗的常用手段,然而关于TACE与TACE-TKI对中期HCC术后肝功能的影响及预后差异的临床研究仍缺乏。目的比较TACE与TACE-TKI(索拉非尼或仑伐替尼)治疗中期HCC的短期肝功能变化、并发症、生存情况[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及其关联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23年1月规律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脏肿瘤科的中期HCC患者149例,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TACE组和TACE-TKI组,研究随访至2023年6月,对首次TACE治疗前、治疗后48 h、治疗后2个月的肝功能、术后并发症及生存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49例患者中,TACE组97例,TACE-TKI组52例(索拉非尼组27例,仑伐替尼组25例)。两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 TACE-TKI组肝功能不全占比高于TACE组(42.3%vs21.6%,P=0.008);白细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均较术前升高(P<0.05),而血小板、白蛋白均较术前下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个月TACE-TKI组总胆红素水平高于TACE组(19.1μmol/L vs14.4μmol/L,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CE-TKI组的术后并发症占比高于TACE组(30.7%vs 15.5%,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6.08年,TACE组PFS优于TACE-TKI组(47个月vs 32个月,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甲胎蛋白≤647 ng/mL(HR=0.570,95%CI:0.357~0.909,P=0.018)、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1μ/L(HR=0.527,95%CI:0.319~0.872,P=0.013)、凝血酶原活动度≤93%(HR=0.507,95%CI:0.310~0.832,P=0.007)、TACE次数>2次(HR=2.104,95%CI:1.359~3.259,P=0.001)、单用TACE治疗方案(HR=0.598,95%CI:0.380~0.942,P=0.027)患者的PFS更长。结论相比于TACE,TACE-TKI治疗中期肝细胞癌时,发生肝功能不全和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更高。对于接受TACE或TACE-TKI治疗的中期肝细胞癌患者,甲胎蛋白>647 ng/mL、TACE次数≤2次、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1μ/L、凝血酶原活动度>93%、使用TACETKI方案在一定范围内与更差的PFS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期肝细胞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索拉非尼 仑伐替尼 肝功能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7
作者 李西山 陈国东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分析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 目的:分析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仅予以TACE治疗,研究组在TACE的基础上予以静脉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免疫学指标(CD3^(+)、CD4^(+)、CD8^(+)和CD4^(+)/CD8^(+))、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59%,高于对照组的6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ALT、AST均低于术前1 d,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研究组CD3^(+)、CD4^(+)和CD4^(+)/CD8^(+)高于术前1 d和对照组,而CD8^(+)水平低于术前1 d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61%,低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的6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能够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保护患者的肝功能,减少患者TACE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免疫学水平和临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参芪扶正注射液 经动脉化疗栓塞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预后研究
8
作者 王鸿飞 杨柳 +1 位作者 周解平 吴爱东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4例晚期HCC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IMRT联合TACE治疗,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4例晚期HCC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IMRT联合TACE治疗,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生存分析确定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影响因素。结果:经IMRT联合TACE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60.5%(69/114)。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直径较大、高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Ⅲ~Ⅳ型门静脉癌栓(PVTT)、肝炎治疗和白细胞计数升高均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影响因素(HR=1.085、2.627、1.891、0.531、1.134,P<0.05)。结论:肿瘤Ⅲ~Ⅳ型PVTT和肿瘤直径较大对患者的生存有很大影响;而患者身体状态、肝炎治疗及全身炎症也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采用IMRT联合TACE治疗晚期HCC具有较好的治疗的效果,但应充分考虑预后生存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HCC) 癌栓 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3D-IMRT)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复发预测模型的应用分析
9
作者 王昱棋 刘强 苏美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71-74,共4页
目的利用MRI建立人工智能(AI)模型,评价该模型对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是否发生肝内转移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161例,分为未发生转移组79例、肝内转移组82例。标记上述患者术前MRI图像... 目的利用MRI建立人工智能(AI)模型,评价该模型对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是否发生肝内转移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161例,分为未发生转移组79例、肝内转移组82例。标记上述患者术前MRI图像,并建立AI预测模型,评价模型预测准确率。筛选患者临床及影像学变量特征共13个,判断影响患者接受TACE治疗后是否发生肝内转移的临床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有无肝炎、肿瘤个数及肿瘤大小为术后肝内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多因素Cox生存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5 cm或>5 cm)是预测肝内转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0折交叉验证计算AI预测模型的平均正确率为(68.97±8.18)%(95%CI 0.659~0.841)。结论AI模型可以有效预测接受TACE治疗后的HCC高危复发患者,这些患者在治疗出院后应密切随访并指导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仑伐替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效果及对肿瘤微环境与血管生成的影响
10
作者 黄万里 许云朋 +1 位作者 黄书立 吴罗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4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仑伐替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效果及对肿瘤微环境与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6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 目的观察仑伐替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效果及对肿瘤微环境与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6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行TACE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初次TACE术治疗1周后予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治疗。比较2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治疗前后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炎性因子与免疫细胞[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4+T细胞与B细胞计数]差异,以及平均无进展存活期(PFS)与总存活期(OS)。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40.00%(χ^(2)=4.286,P=0.038);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67%,低于对照组的53.33%(χ^(2)=4.444,P=0.035);治疗后,2组VEGF、MMP-2、MMP-9、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CD4+T细胞与B细胞计数增加,且观察组上述指标降低或增加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平均PFS与平均OS均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效果显著,患者耐受性好,该疗法通过直接靶向肿瘤细胞,优化微环境并抑制血管新生以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中晚期 仑伐替尼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肿瘤微环境 血管生成
下载PDF
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对比碘油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黎 丁文彬 +3 位作者 徐管梅 钱静 江晓冬 王玲玲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2049-2054,共6页
目的:分析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对比常规经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在中晚期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92例实施DEB-TACE术(纳入DEB-T... 目的:分析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对比常规经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在中晚期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92例实施DEB-TACE术(纳入DEB-TACE组),125例实施cTACE术(纳入cTACE组),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DEB-TACE组术后1个月疾病缓解率高于cTACE组,手术前后TBIL、ALT、AST、AFP差值大于cTACE组,术后呕吐反应严重程度轻于cTACE组,预后1年生存率高于cTACE组(P<0.05)。结论:DEB-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更优,且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癌 中晚期
下载PDF
小剂量与常规剂量化疗药物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胡道予 李震 +2 位作者 王南 张玉琴 黄艳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2-506,共5页
目的 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中化疗药物的用量对患者生存期与肝功能、术后副反应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341例肝癌患者 ,随机分为A、B两组 ,分别行TACE术。化疗药物 :A组小剂量组 (16 8例 ) ,丝裂霉素10mg与碘油乳化栓塞。B组常... 目的 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中化疗药物的用量对患者生存期与肝功能、术后副反应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341例肝癌患者 ,随机分为A、B两组 ,分别行TACE术。化疗药物 :A组小剂量组 (16 8例 ) ,丝裂霉素10mg与碘油乳化栓塞。B组常规剂量组 (173例 ) ,给予丝裂霉素 10mg ,5 氟尿嘧啶 10 0 0mg ,表阿霉素 4 0mg ,羟基喜树碱 4 0mg中的 3种联用后碘油与化疗药物乳化剂栓塞 ,随后用明胶海绵粒或聚乙烯醇 (PVA)微球栓塞。TACE术前、术后 3d、7d、2 8d分别行肝功能检查 ,比较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白蛋白 (ALB)、白蛋白 /球蛋白比值 (A/G比值 )以及患者术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消化道出血等副反应的发生状况 ,并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有无显著差异。结果 两组 1年内平均生存率无明显差异。A、B两组术后 4周内肝功能ALT、AST和A/G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第 4周 ,A、B两组间比较 ,B组TBIL和DBIL高于A组 ,ALB低于A组 (P <0 .0 5 )。术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消化道出血等副反应的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 (P <0 .0 5 )。结论 小剂量TACE与常规剂量TACE组患者的生存率没有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常规剂量 化疗药物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治疗 肝癌 对照研究
下载PDF
槲芪散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6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杨薇 杨华升 +2 位作者 何秀娟 李秀惠 钱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槲芪散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生存时间、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槲芪散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槐耳颗粒,均治疗24周。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槲芪散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生存时间、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槲芪散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槐耳颗粒,均治疗24周。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生活质量(KPS评分)变化、生存时间及临床总证候疗效。结果槲芪散治疗组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生活质量(KPS评分)变化、生存时间及临床总证候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槲芪散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提高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对肝癌的介入治疗可发挥增效减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槲芪散 经动脉化疗栓塞 免疫功能 槐耳颗粒
下载PDF
术前经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肖恩华 李锦清 黄洁夫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 评价术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TACE)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 136例 ,其中行 1~ 5次TACE后Ⅱ期手术切除 79例 (TACE组 ) ,按治疗方式不同分 4组 ,A组... 目的 评价术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TACE)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 136例 ,其中行 1~ 5次TACE后Ⅱ期手术切除 79例 (TACE组 ) ,按治疗方式不同分 4组 ,A组 11例 ,仅灌注化疗药物 ,治疗 1~ 4次 ;B组 33例 ,化疗药加碘化油栓塞 ,治疗 1~ 5次 ;C组 2 3例 ,化疗药加碘化油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 ,治疗 1~ 3次 ;D组 12例 ,化疗药加碘化油、无水乙醇、明胶海绵颗粒栓塞 ,治疗 1~ 3次。单纯手术 5 7例 (非TACE组 ) ,用免疫组化检测各标本Ki 6 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蛋白表达。结果 TACE组的C组和D组较非TACE组Ki 6 7和PCN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P <0 .0 5 )。A组和B组较非TACE组Ki 6 7和PC NA蛋白表达显著增高 (P <0 .0 5 )。结论 多材料联合栓塞TACE后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受抑制 ,而单材料栓塞、单纯化疗后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动脉化疗栓塞 肝癌细胞 细胞增殖 TACE 肿瘤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防治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的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封颖璐 凌昌全 +2 位作者 李柏 陈喆 俞超芹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4-536,共3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及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防治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后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用安慰剂,B组用地塞米松,C组用人参皂...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及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防治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后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用安慰剂,B组用地塞米松,C组用人参皂甙,D组用地塞米松加入参皂甙。观察TACE后临床症状、理化指标等变化。结果地塞米松加人参皂甙可显著降低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的发生率及症状持续的中位时间,并具有缓解骨髓抑制的作用。结论地塞米松加人参皂甙可有效防治TACE栓塞后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防治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arterial 原发性肝癌患者 人参皂甙 地塞米松 栓塞后综合征 TACE后 对照方法 临床症状 理化指标 中位时间 症状持续 骨髓抑制 安慰剂 发生率
下载PDF
术前经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细胞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肖恩华 刘辉 +8 位作者 罗建光 伍玉枝 王云华 周顺科 谭利华 谭长连 朱晖 沈树斌 李德泰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78-581,共4页
目的 评价术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TACE)对肝细胞癌 (HCC)细胞凋亡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 136例 ,其中行 1~ 5次TACE后Ⅱ期手术切除 79例 (TACE组 ) ,按治疗方式不同分 4组 ,A组 :仅灌注化疗药物 11例 ,治疗 1~ 4... 目的 评价术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TACE)对肝细胞癌 (HCC)细胞凋亡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 136例 ,其中行 1~ 5次TACE后Ⅱ期手术切除 79例 (TACE组 ) ,按治疗方式不同分 4组 ,A组 :仅灌注化疗药物 11例 ,治疗 1~ 4次 ;B组 :化疗药 +碘化油栓塞 33例 ,治疗 1~ 5次 ;C组 :化疗药 +碘化油 +明胶海绵颗粒栓塞 2 3例 ,治疗 1~ 3次 ;D组 :化疗药 +碘化油、无水乙醇、明胶海绵颗粒栓塞 12例 ,治疗 1~ 3次。单纯手术5 7例 (非TACE组 ) ,用TUNEL(terminaldeoxynucleotidyltransferase (TdT) mediateddUTP digoxigeninnick endlabeling)法检测凋亡细胞 ,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标本Bcl 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TACE组的A、B、C、D各组HCC细胞凋亡指数及Bax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非TACE组 ;而Bcl 2蛋白表达及Bcl 2和Bax蛋白表达比值TACE组的A、B、C、D各组均显著低于非TACE组。结论 术前TACE通过上调Bax蛋白表达 ,下调Bcl 2蛋白表达及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细胞凋亡 经动脉化疗栓塞 药物疗法 碘化油 无水乙醇 明胶海绵颗粒栓塞
下载PDF
人参皂苷联合地塞米松防治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的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封颖璐 凌昌全 +3 位作者 朱德增 俞超芹 陈喆 李柏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及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防治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 bolization,TACE)后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 4组,每组20例。A组为安慰剂组,B组为地塞米...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及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防治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 bolization,TACE)后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 4组,每组20例。A组为安慰剂组,B组为地塞米松组,C组为人参皂苷组,D组为地塞米松加人参皂苷组。 观察TACE后临床症状、理化指标、肝功能分级等变化。结果:地塞米松加人参皂苷可显著降低恶心、呕吐、 发热等症状的发生率及症状持续的中位时间,并对肝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与安慰剂比较,地塞米松、人参 皂苷单药在改善某一症状方面有较好作用(P<0.05),但在全面防治综合征方面不及地塞米松加人参皂 苷。结论:人参皂苷联合地塞米松可有效防治TACE后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地塞米松 人参皂苷
下载PDF
门静脉金属内支架结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文涛 董生 +2 位作者 贾宁阳 欧阳强 严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71-773,共3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金属内支架结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肝穿刺途径置入门静脉金属内支架,同时(或1周后)行TACE。记录手术成功、狭窄开通、并发症和手术死亡... 目的:探讨门静脉金属内支架结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肝穿刺途径置入门静脉金属内支架,同时(或1周后)行TACE。记录手术成功、狭窄开通、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发生情况,随访支架通畅期和患者生存期。结果:门静脉通路穿刺成功率11/11;门脉支架置入成功率10/11;发生肝性脑病及肝功能衰竭1例。支架中位通畅期5.7个月(1~18个月);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5/11、4/11、2/11。结论:对巨块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但无远处广泛转移的患者,采用支架开通门脉主干及远端为非肿瘤所在肝叶的门脉,结合TACE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门静脉癌栓 金属内支架 门静脉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植入放射性支架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恶性肿瘤合并下腔静脉(IVC)梗阻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清慧 张雯 +4 位作者 颜志平 罗剑均 刘凌晓 杨敏捷 刘清欣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7-623,共7页
目的探讨植入携带粒子条支架及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治疗肝恶性肿瘤伴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IvC)梗阻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共97例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肝恶性... 目的探讨植入携带粒子条支架及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治疗肝恶性肿瘤伴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IvC)梗阻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共97例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肝恶性肿瘤伴下腔静脉梗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所有患者下腔静脉梗阻段植入携带粒子条支架,同时对肝内病灶进行化疗栓塞治疗。对下腔静脉症状缓解率、支架通畅性、生存期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下腔静脉支架及粒子条植入手术成功率为100%;IVC支架通畅率为98%,下腔静脉梗阻症状缓解率为98%;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77.6±251.4)天,中位生存期为(203.0±251.3)天;在随访期2~36个月期间支架通畅率为98%。结论植入携带粒子条支架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恶性肿瘤伴下腔静脉梗阻患者安全可行,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肝细胞肝癌 下腔静脉 近距离放疗 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
下载PDF
养正消积胶囊对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冯景见 檀军丽 +5 位作者 郭燕 王贵法 赵敬霞 吴小良 王晓燕 高彤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观察养正消积胶囊对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0例,只接受TACE;治疗组30例,给予TACE+养正消积胶囊;疗程均为28 d。于术前、术后采用QOL核心量表(QLQ-C... 目的观察养正消积胶囊对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0例,只接受TACE;治疗组30例,给予TACE+养正消积胶囊;疗程均为28 d。于术前、术后采用QOL核心量表(QLQ-C30)评估,评估其中5个功能领域、3个主要症状领域和6个单项条目。结果治疗组剔除2例,对照组剔除3例,治疗组临床获益(CB)为89.3%(25/28),对照组临床获益(CB)为92.6%(25/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功能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疲乏、恶心呕吐、疼痛、睡眠障碍、食欲减退、腹泻等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P<0.01)。对照组仅疲乏、食欲减退较治疗前改善(P<0.05)。对照组疲乏、恶心呕吐、疼痛、睡眠障碍、食欲减退、腹泻评分分别降低了7.83%、4.01%、2.78%、7.41%、7.41%、2.74%,治疗组分别降低了11.91%、5.07%、13.99%、15.47%、15.47%、9.53%,治疗组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TACE术后出现骨髓抑制,对照组WBC降低多于治疗组(P<0.05),ALT、AST 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正消积胶囊能显著提高肝癌患者TACE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正消积胶囊 肝癌 原发性 经动脉化疗栓塞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