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药微球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与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房芳 李俊娜 王前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96-599,共4页
目的:比较载药微球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与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研... 目的:比较载药微球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与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研究组患者采用载药微球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应激指标、生存质量、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3 d,两组患者AST、ALT、TBil、E、NE、IL-6较治疗前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CD3^(+)、CD4^(+)较治疗前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CD8^(+)较治疗前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腹腔积液、出血、肺部感染、胆瘘总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载药微球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与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进行治疗均取得较好临床效果,但载药微球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对肝功能调节效果更为明显,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度相对较高,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载药微球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 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基本模式的转变——经动脉导管栓塞化疗序贯联合消融治疗 被引量:25
2
作者 吴沛宏 张福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70-871,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介入治疗 经动脉导管栓塞化疗 序贯疗法 联合 消融疗法
原文传递
经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回输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3
作者 吕荣德 乔玉宁 +1 位作者 倪娜 梁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7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经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r artreial chemormbolization,TACE)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uduced killer cell,CIK)回输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1年1月至2012年6... 目的探讨经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r artreial chemormbolization,TACE)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uduced killer cell,CIK)回输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解放军第105医院收治的行TACE术联合CIK治疗的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ACE术联合CIK细胞治疗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新手段,护理内容繁多,合理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围术期 护理
下载PDF
双源CT及全肝脏灌注扫描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后残余病灶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娄雪磊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2期547-548,共2页
目的:研究双源CT及全肝脏灌注扫描(CTPI)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行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后残余病灶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行TACE后PHC患者42例,均行DSA造影和CTPI检查,以DSA造影作为金标准,分析CTP... 目的:研究双源CT及全肝脏灌注扫描(CTPI)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行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后残余病灶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行TACE后PHC患者42例,均行DSA造影和CTPI检查,以DSA造影作为金标准,分析CTPI检查残余病灶肿瘤生长情况的诊断价值[诊断准确率(ACC)、敏感度(SEN)、特异度(SPE)],比较残余病灶区与非瘤区肝组织血流灌注参数[肝门脉灌注(PVP)、血流量(BF)、肝动脉指数(HAI)及血容量(BV)]。结果:DSA造影检查出残余病灶46处,肿瘤生长39处,以DSA造影为金标准,得出CTPI检查残余病灶肿瘤生长诊断价值ACC为86.96%(40/46)、SEN为92.30%(36/39)、SPE为57.14%(4/7);残余病灶区BF、HAI、BV高于非瘤区,PVP低于非瘤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I在PHC患者行TACE后残余病灶监测中诊断价值较高,可明确病灶数量,清楚显示残余肿瘤活性,可为PHC患者行TACE后残余病灶肿瘤生长情况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 双源CT全肝脏灌注扫描
下载PDF
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廖运国 游箭 《西部医学》 2017年第8期1176-1179,共4页
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其发病隐匿、进展快,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其治疗方法是世界性的难题,以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为基础的综合微创介入方式,已逐渐取代外科手术治疗,成为治疗肝细胞癌的重要方法,特别是TACE联合... 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其发病隐匿、进展快,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其治疗方法是世界性的难题,以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为基础的综合微创介入方式,已逐渐取代外科手术治疗,成为治疗肝细胞癌的重要方法,特别是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PMCT)更进一步提升了疗效。因TACE联合PMCT治疗具有操作简单、适应症广、安全有效等特点被广泛接受。本文就TACE联合PMCT治疗肝细胞癌的原理、方法、适应症、并发症、预后等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 微波消融治疗 中晚期肝细胞癌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经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明 丁恩 《中国医药》 2022年第6期871-875,共5页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经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联合应...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经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联合应用阿帕替尼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帕替尼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肿瘤蛋白D52(TPD52)、高迁移率族蛋白B2(HMGB2)表达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47.8%(22/46)比26.1%(12/46)、80.4%(37/46)比65.2%(30/46)](均P<0.05)。治疗后1、3、6个月2组CD_(3)^(+)、CD_(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CD_(8)^(+)组间比较:(26.7±5.7)%比(30.8±6.7)%、(23.8±3.4)%比(30.9±6.8)%、(20.3±2.8)%比(26.4±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血清HSP90α、HMGB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TPD52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白细胞减少、腹痛、胃肠道反应、发热、肝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年期间,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9%(5/46)比21.7%(10/46)](P=0.026)。结论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其血清HSP90α、TPD52、HMGB2表达,抑制肿瘤进展,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阿帕替尼 经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
下载PDF
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白飞云 李庆元 +6 位作者 沈红霞 曹双占 石瑞霞 邢宏 冯牧 胡鹏娟 李树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7期820-823,共4页
目的评价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局部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内蒙古自治... 目的评价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局部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第二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肝细胞癌并行TACE联合RFA治疗的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截至2021年10月共计死亡14例,失访3例,生存20例(其中18例无活性肿瘤存在,1例出现肺转移,1例出现肾上腺转移)。随访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73.0%和54.1%。按照CNLC肿瘤分期分析生存率:Ⅰ期患者22例,第5年、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9%和63.6%;Ⅱ期患者13例,第5年、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3.8%和46.2%;Ⅲa期1例失访;Ⅲb期1例于次年死亡。按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24例,第5年和第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5.8%和83.3%;B级13例,第5年和第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0.8%和0。按照患者年龄≤60岁和>60岁分组比较,年龄>60岁组患者10年生存率为30.0%,远低于≤60岁组的10年生存率63.0%。结论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联合局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总体生存率良好,安全性良好,特别是肿瘤分期较低、肝功能A级和年龄小于60岁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联合局部射频消融术是治疗肝细胞癌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术 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在中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何昌霞 丁德权 曹齐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双侧子宫动脉经导管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在中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及对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 36例分期为ⅡB~ⅢB期的宫颈癌患者,行TACE术,化疗药物为:顺铂60~80 mg/m2;紫杉醇135~175 mg/m2。治疗2次...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双侧子宫动脉经导管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在中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及对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 36例分期为ⅡB~ⅢB期的宫颈癌患者,行TACE术,化疗药物为:顺铂60~80 mg/m2;紫杉醇135~175 mg/m2。治疗2次后,分期下降有手术机会者立即行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疗效不显著者,行同步放化疗。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MVD。结果 TACE术后CR 7例,PR 24例,SD 4例,PD 1例,总反应率为86.11%。术后30例临床分期降期,进一步手术治疗,其术前MVD为(60.35±4.51)条/mm2,术后(42.68±5.09)条/mm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至2015年1月,3、5年生存率(OS)分别为72.22%、44.44%。结论紫杉醇联合TACE术可使部分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获得手术机会,减少肿瘤组织血管生成,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经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 中晚期宫颈癌 免疫组化 微血管 生存率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吲哚美辛栓在晚期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中的应用
9
作者 单志斌 林丽香 +3 位作者 严子建 周立群 曾海波 梁明超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2901-2905,共5页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吲哚美辛栓在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收治且行TACE治疗的50例晚期P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吲哚美辛栓在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收治且行TACE治疗的50例晚期P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TACE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还原型谷胱甘肽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红素(TBIL)]、临床症状评分、免疫指标和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6个月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ALP、TBIL水平分别为(40.14±11.58)U/L、(40.02±7.57)U/L、(67.20±12.55)U/L、(10.36±2.10)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31±10.62)U/L、(45.15±9.63)U/L、(72.09±14.10)U/L、(13.01±2.3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恶心呕吐、肝区疼痛、腹泻、发热的症状评分分别为(0.55±0.18)分、(0.62±0.17)分、(0.50±0.15)分、(0.55±0.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0.32)分、(0.90±0.25)分、(0.73±0.23)分、(0.91±0.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CD8^(+)、CD4^(+)/CD8^(+)水平分别为(68.14±4.06)%、(34.61±2.23)%、(43.64±4.13)%、1.94±0.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13±3.37)%、(30.32±2.38)%、(37.41±3.92)%、1.41±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00%,略低于对照组的2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为96.00%,略高于对照组的88.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吲哚美辛栓在晚期PLC患者TACE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 还原型谷胱甘肽 吲哚美辛栓 肝功能 疗效
下载PDF
不可切除胰腺癌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治疗后的生存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启生 张卫平 刘明秀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32-134,共3页
回顾性分析61例不可切除的胰腺癌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患者生存情况。结果显示3、6、9、12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1.15%、13.11%、6.56%、1.64%。肝功能分级差及治疗后CA19-9水平升高是影响TACE治疗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 回顾性分析61例不可切除的胰腺癌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患者生存情况。结果显示3、6、9、12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1.15%、13.11%、6.56%、1.64%。肝功能分级差及治疗后CA19-9水平升高是影响TACE治疗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部位、病理类型、CEA水平变化与TACE后患者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提示TACE治疗不可切除的胰腺癌具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 回顾性
原文传递
肝癌微波消融术前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肝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永胜 刘俊彪 +3 位作者 赵娜 李峰 张萌 戴志坚 《医药论坛杂志》 2022年第24期1-3,7,共4页
目的观察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应用于肝癌微波消融术前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率的影响价值。方法纳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2016年2月—2020年2月。参照组(54例)患者实施肝癌微波消融术... 目的观察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应用于肝癌微波消融术前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率的影响价值。方法纳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2016年2月—2020年2月。参照组(54例)患者实施肝癌微波消融术治疗,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组(54例)患者实施肝癌微波消融术前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治疗。探析2组随访至2020年8月临床病情控制有效率、随访至2020年8月生存率。结果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组随访至2020年8月临床病情控制有效率64.81%(35/54),明显高于参照组的37.04%(20/54)(χ^(2)=8.3362;P=0.0039);随访至2020年8月,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组生存率18.52%(10/54),明显高于参照组的3.70%(2/54)(χ^(2)=6.000;P=0.0143)。结论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应用于肝癌微波消融术前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提高无进展生存期及总体生存期的影响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癌微波消融术 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 生存率
原文传递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TACE在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曦 冯苏 +1 位作者 李红 王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3,共4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是肝细胞癌(HCC)系统治疗的研究热点,ICI是指针对免疫系统中抑制性的信号通路和受体的阻断剂。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和ICI的疗效及适应证有一定差异,部分临床试验发现TACE联合ICI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是肝细胞癌(HCC)系统治疗的研究热点,ICI是指针对免疫系统中抑制性的信号通路和受体的阻断剂。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和ICI的疗效及适应证有一定差异,部分临床试验发现TACE联合ICI有协同抗肿瘤作用,能提高肿瘤应答率。这些临床试验主要是评估联合治疗的长期生存率和安全性。本文就ICI联合TACE在治疗HCC中的协同抗肿瘤机制和疗效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13
作者 谭志斌 赵明 +5 位作者 吴沛宏 张福君 顾仰葵 张亮 黄金华 范卫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588-591,共4页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对介入治疗后残留病灶的作用;分析碘油沉积状态和肿瘤残留灶的关系;探讨18F-FDG PET/CT的应用范围及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2例结节型或巨块型原发性肝癌患者(平均最大径8.1 cm),在动脉栓塞化疗(TACE)或动脉...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对介入治疗后残留病灶的作用;分析碘油沉积状态和肿瘤残留灶的关系;探讨18F-FDG PET/CT的应用范围及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2例结节型或巨块型原发性肝癌患者(平均最大径8.1 cm),在动脉栓塞化疗(TACE)或动脉栓塞化疗序贯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后行18F-FDG PET/CT检查。检查结果阳性者,分析残留灶和沉积碘油的关系,并在PET-CT指导下对其作进一步的介入治疗。检查结果阴性者,用影像学和血清AFP随访6个月,以判断是否为真阴性。结果全组有21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后病灶内有碘油沉积。其中3例TACE后的病灶在有无碘油沉积的部位均可见残留灶。18例TACE序贯RFA治疗的病例中有11例存在残留灶,其中9例位于碘油沉积区和非碘油沉积区;2例残留灶仅存在于非碘油沉积区;另外7例PET/CT显示阴性,但其中1例经随访证实为假阴性。按照PET/CT所示的残留灶作进一步的介入治疗,又有5例存在残留灶的患者达到了局部根治。结论18F-FDG PET/CT对大肝癌介入治疗后的残留病灶探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介入治疗后的病灶,无论是碘油沉积区还是非碘油沉积区都可能有残留病灶存在。18F-FDG PET/CT可以用于介入治疗后的疗效评价,并能对进一步的介入治疗起到靶向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动脉导管栓塞化疗 射频消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在肝细胞癌TACE术后残留或复发病灶检出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彭辽河 胡晓燕 +4 位作者 李杰 丁久荣 邱大胜 张建廷 魏崇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36-640,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肝细胞癌(HCC)TACE术后残留或复发病灶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3例经TACE治疗后HCC残留或复发患者临床及PET/CT检查资料,患者均于TACE治疗后1.5~7个月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1周内行DSA造影...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肝细胞癌(HCC)TACE术后残留或复发病灶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3例经TACE治疗后HCC残留或复发患者临床及PET/CT检查资料,患者均于TACE治疗后1.5~7个月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1周内行DSA造影并接受介入治疗。重点评价2种检查方法对肿瘤残留或复发的显示能力。结果全组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ET/CT显像检查及DSA造影检查。DSA造影证实肝内肿瘤残留或复发灶46个,PET/CT显像检出肝内肿瘤残留或复发灶共45个。以DSA作为参考标准,PET/CT显示肿瘤残留或复发灶的灵敏度为97.8%(45/46),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97.9%(46/47);PET/CT与DSA检出肿瘤残留或复发灶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检出肿瘤灶的吻合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吻合度较强(系数k=0.657,P=0.000)。另外,^(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新发现肝外转移3例,其中双肺转移1例,右侧肾上腺及肝门区、腹膜后区淋巴结转移1例,左髂骨转移1例。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经TACE治疗后HCC残留或复发病灶,且真实性和可靠性好;同时^(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是肿瘤远处转移探测最有效的方法,可较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协助临床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TACE后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加断流术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克坚 韩旭 +1 位作者 张清军 李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10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后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加断流术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2012年1月46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每例肝内病灶数目<3个,病灶直径3~5 cm,合... 目的:探讨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后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加断流术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2012年1月46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每例肝内病灶数目<3个,病灶直径3~5 cm,合并脾功能亢进、中度以上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且患者因全身状况或肿瘤位置或肝功能情况不能一期手术。全部患者先行TACE治疗,2周后行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加断流术,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了解术后血常规、AFP、肝功能变化,复查增强CT了解肿瘤完全缓解率,胃镜评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缓解情况,随访观察生存率。结果:本组病例病灶完全缓解率达84.7%,术后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脾功能亢进纠正,肝功能逐步好转,胃底食管下端静脉曲张明显改善。1、2年存活率分别为82.5%、34.4%。结论:TACE治疗后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加断流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射频热毁损 断流术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竭1例临床护理
16
作者 周娜 孙海鹰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2年第8期112-113,共2页
急性肾衰竭(ARF)是指在短时间内(多为数小时至数天)发生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产生氮质血症、水电解质代谢异常,从而引起内环境紊乱的综合征。其中肝癌患者经动脉导管栓塞化疗(TACE),引起ARF也有部分文献报道。2009年3月,我们收... 急性肾衰竭(ARF)是指在短时间内(多为数小时至数天)发生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产生氮质血症、水电解质代谢异常,从而引起内环境紊乱的综合征。其中肝癌患者经动脉导管栓塞化疗(TACE),引起ARF也有部分文献报道。2009年3月,我们收治1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并发ARF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衰竭 术后并发 肝癌介入 原发性 临床护理 经动脉导管栓塞化疗 肾小球滤过率 肝癌患者
下载PDF
双源CT全肝灌注成像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 被引量:25
17
作者 朱炳印 郭顺林 +4 位作者 姚永杰 郑玉荣 郭奇虹 翟亚楠 辛文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8期80-84,共5页
目的利用双源CT灌注成像评价肝细胞肝癌(HCC)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23例证实为中晚期HCC的患者。分别于术前1-2天行双源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及全肝脏灌注扫描,术后3-5天及术后... 目的利用双源CT灌注成像评价肝细胞肝癌(HCC)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23例证实为中晚期HCC的患者。分别于术前1-2天行双源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及全肝脏灌注扫描,术后3-5天及术后一个月行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及全肝脏灌注扫描。经肘静脉弹丸式注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碘帕醇370mg I/m L)50m L,随后追加生理盐水50m L,流速均为5m L/s,获得25个动态扫描;利用灌注软件处理分别产生术前及术后一个月病灶灌注伪彩图,分别测量其前后灌注参数:血容量(BV)、开始时间(TTS)、肝动脉灌注量(ALP)、门静脉灌注量(PVP)及肝灌注指数(HPI),评估TACE术后疗效。结果 23例HCC中5例HCC术后完全被碘油栓塞,18例术后部分被碘油栓塞,对碘油完全栓塞的病灶,灌注参数较术前原发病灶,BV、ALP、HPI明显降低(P<0.05),TTS、PVP明显升高(P<0.05);对比碘油栓塞不完全病灶的碘油沉积区与术前原发病灶的灌注参数值,TTS、PVP值明显增加(P<0.05),ALP、HPI值明显减小(P<0.05);对比残余病灶区与术前原发性病灶的灌注参数值,HPI明显增加(P<0.05),ALP轻度增加,PVP值明显减小(P=0.021);对比碘油栓塞不完全病灶的碘油沉积区与残余病灶区灌注参数,TTS、PVP值明显减低(P<0.05),ALP、HPI明显增加(P=0.00)。结论 CT灌注成像可用于HCC TACE术治疗疗效的评估及术后残余病灶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肝细胞肝癌 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8
作者 朱炳印 郭顺林 +1 位作者 姚永杰 郑玉荣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3期145-148,共4页
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通过形态学改变来对肝脏的疾病进行筛选、检查及对治疗疗效进行评估,但对病变早期形态学未发生明显变化时病变的检出及HCC治疗早期疗效的评估缺乏有效性。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肝细胞肝癌 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 分子靶向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的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聂德红 邵建民 +2 位作者 李洪义 张启暝 黄小飞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8期17-20,共4页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寿命的恶性肿瘤之一,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应用较为广泛的非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准确地判断肝癌TACE治疗术后的疗效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目前,临床上对肝癌TACE术...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寿命的恶性肿瘤之一,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应用较为广泛的非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准确地判断肝癌TACE治疗术后的疗效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目前,临床上对肝癌TACE术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众多,本文主要针对超声、CT、MR、DSA及PET/CT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肝癌TACE治疗后疗效评估中应用的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 超声 CT MRI DSA PET/CT
下载PDF
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TACE对肝癌的疗效和CT纹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吕银章 罗彦 +1 位作者 胡学梅 王南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7-442,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HCC的疗效,及其对肿瘤组织CT纹理特征的影响。方法:搜集89例HCC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其中37例(观察组)接受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TACE治疗,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TACE治疗。于治...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HCC的疗效,及其对肿瘤组织CT纹理特征的影响。方法:搜集89例HCC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其中37例(观察组)接受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TACE治疗,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TACE治疗。于治疗前4周内和治疗后4~8周内分别行三期动态增强CT检查。按mRECIST标准评价两组疗效。使用FireVoxel软件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门静脉期薄层CT图像上人工勾画病灶的全容积感兴趣区(VOI)后进行纹理分析,提取16个灰度直方图参数值。比较两组间疗效和治疗前、后灰度直方图参数值的差异。对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纹理参数,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疗效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和稳定(SD)和进展者,在观察组中分别为6、12和8例,在对照组中分别为4、10和14例,两组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5,P<0.05)。治疗后有6个灰度直方图参数值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括标准差、不均一性、峰度、熵、及第90和95百分位数。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熵、第95百分位数和标准差的诊断效能较高,AUC分别为0.701、0.677和0.670。结论:与单纯TACE治疗相比,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TACE治疗HCC可明显提高疗效,且肿瘤组织的纹理特征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血管内皮抑制素 纹理分析 灰度直方图 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