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近年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动物模型研究的逐渐深入,动物模型已然成为现代中医药研究的重要手段以及实验基础,因此了解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尤为重要。目的:分析国内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背景:近年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动物模型研究的逐渐深入,动物模型已然成为现代中医药研究的重要手段以及实验基础,因此了解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尤为重要。目的:分析国内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参考依据。方法:以“主题词=绝经后骨质疏松AND主题词=鼠+兔+犬+猪+羊+猴+鱼+实验动物+动物实验”为检索式,对1999-01-01/2023-10-01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的文章进行主题词检索;同时以“TS=(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AND TS=(mouse OR mice OR rat OR rabbit OR dog OR swine OR pig OR sheep OR monkey OR fish or flies OR“laboratory animal”OR“experiment animal”)”为检索式,对1999-01-01/2023-10-01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的文章进行主题词检索。应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作者、机构、国家、关键词以及文献共被引量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分析后筛选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共纳入1238篇文献,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共纳入3419篇文献。自1999年来,该领域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中心性最高的是美国,发文量最高的是中国,研究中心性最高的机构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②去除与文章主题直接相关的关键词,综合共现频率及中心性,“生物力学”“左归丸”“阿仑膦酸盐”“乳腺癌”“生化指标”处于该研究领域较为核心的地位。③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被引频次前10位的文献中有5篇文献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有关。④综合关键词与共被引文献分析显示,探究成骨细胞的形成以及骨形成的机制、代谢组学的作用机制、中药复方的治疗、信号通路、甲状旁腺激素治疗及硬骨素抗体治疗等方面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也是未来的研究趋势。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β-CTX)、总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及N端中段骨钙素(N-MID-OT)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102...目的探讨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β-CTX)、总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及N端中段骨钙素(N-MID-OT)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10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并根据是否发生骨折将其分为PMOP骨折组(39例)与PMOP未骨折组(63例),另选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β-CTX、t-P1NP及N-MID-OT水平并进行比较,用ROC曲线评价β-CTX、t-P1NP及N-MID-OT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的平均体重、体质量指数、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左髋总和BMD及L 1~4总和B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及绝经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β-CTX、t-P1NP及N-MID-O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依次为12.688、37.430、26.599,P<0.05)。β-CTX+t-P1NP+N-MID-OT联合检测用于预测PMOP的AUC值为0.978,敏感度为98.04%,特异度为97.00%,表明β-CTX+t-P1NP+N-MID-OT三指标联合检测用于预测PMOP的效能更高。PMOP骨折组的β-CTX、t-P1NP及N-MID-OT均明显高于PMOP未骨折组(t值依次为6.078、16.363、12.227,P<0.05)。β-CTX+t-P1NP+N-MID-OT联合检测用于评估PMOP骨折风险的AUC值为0.939,敏感度为94.87%,特异度为95.24%,表明β-CTX+t-P1NP+N-MID-OT联合检测用于评估PMOP骨折风险的效能更高。结论PMOP患者β-CTX、t-P1NP及N-MID-OT水平均明显升高,而PMOP骨折患者β-CTX、t-P1NP及N-MID-OT水平升高更为明显,且β-CTX+t-P1NP+N-MID-OT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对PMOP预测及骨折风险评估效能,值得借鉴。展开更多
目的在不使用骨密度的情况下探讨无锡地区相对健康绝经后女性最佳FRAX^(■)干预阈值,旨在不浪费过多资源的前提下有效地识别出患有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潜在人群。方法将在作者医院随机招募的符合纳排标准的124名50岁以上健康...目的在不使用骨密度的情况下探讨无锡地区相对健康绝经后女性最佳FRAX^(■)干预阈值,旨在不浪费过多资源的前提下有效地识别出患有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潜在人群。方法将在作者医院随机招募的符合纳排标准的124名50岁以上健康绝经后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以65岁为分界年龄分为50~65岁组(n=86)和>65岁组(n=38)。收集受试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既往骨质疏松性骨折史、慢性病史等个人信息。使用FRAX^(■)软件得出受试者髋部骨折的概率(probability of hip fractures,PHF)、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probability of major osteoporotic fractures,PMOF),以骨密度T值是否小于-2.5为状态变量,不输入骨密度T值的PHF、PMOF为检验变量,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其临床筛选OP的效能,确定无锡地区相对健康绝经后中老年女性最佳干预阈值。结果50~65岁组OP患者39人(45.35%),>65岁组OP患者23人(60.5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50~65岁组PHF AUC为0.771,灵敏度为0.718,特异度为0.681,最佳阈值为0.7%;PMOF AUC为0.748,灵敏度为0.667,特异度为0.723,最佳阈值为3.4%。>65岁组受试者PHF AUC为0.554,灵敏度为0.783,特异度为0.400;PMOF AUC为0.546,灵敏度为0.826,特异度为0.400,>65岁组PHF、PMOFAUC接近0.5,说明预测的准确性较低。按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推荐PHF、PMOF阈值划分骨折风险,50~65岁组全为骨折低风险人群,>65岁组30人为低风险、8人为高风险人群,此结果低估了本研究患者的骨折风险。结论推荐PHF为0.7%、PMOF为3.4%为无锡地区50~65岁健康绝经后女性FRAX^(■)干预阈值,大于该阈值者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测,适当给予治疗措施;对于无锡地区65岁以上健康绝经后女性建议直接进行骨密度检测。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近年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动物模型研究的逐渐深入,动物模型已然成为现代中医药研究的重要手段以及实验基础,因此了解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尤为重要。目的:分析国内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参考依据。方法:以“主题词=绝经后骨质疏松AND主题词=鼠+兔+犬+猪+羊+猴+鱼+实验动物+动物实验”为检索式,对1999-01-01/2023-10-01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的文章进行主题词检索;同时以“TS=(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AND TS=(mouse OR mice OR rat OR rabbit OR dog OR swine OR pig OR sheep OR monkey OR fish or flies OR“laboratory animal”OR“experiment animal”)”为检索式,对1999-01-01/2023-10-01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的文章进行主题词检索。应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作者、机构、国家、关键词以及文献共被引量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分析后筛选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共纳入1238篇文献,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共纳入3419篇文献。自1999年来,该领域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中心性最高的是美国,发文量最高的是中国,研究中心性最高的机构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②去除与文章主题直接相关的关键词,综合共现频率及中心性,“生物力学”“左归丸”“阿仑膦酸盐”“乳腺癌”“生化指标”处于该研究领域较为核心的地位。③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被引频次前10位的文献中有5篇文献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有关。④综合关键词与共被引文献分析显示,探究成骨细胞的形成以及骨形成的机制、代谢组学的作用机制、中药复方的治疗、信号通路、甲状旁腺激素治疗及硬骨素抗体治疗等方面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也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文摘目的探讨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β-CTX)、总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及N端中段骨钙素(N-MID-OT)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10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并根据是否发生骨折将其分为PMOP骨折组(39例)与PMOP未骨折组(63例),另选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β-CTX、t-P1NP及N-MID-OT水平并进行比较,用ROC曲线评价β-CTX、t-P1NP及N-MID-OT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的平均体重、体质量指数、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左髋总和BMD及L 1~4总和B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及绝经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β-CTX、t-P1NP及N-MID-O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依次为12.688、37.430、26.599,P<0.05)。β-CTX+t-P1NP+N-MID-OT联合检测用于预测PMOP的AUC值为0.978,敏感度为98.04%,特异度为97.00%,表明β-CTX+t-P1NP+N-MID-OT三指标联合检测用于预测PMOP的效能更高。PMOP骨折组的β-CTX、t-P1NP及N-MID-OT均明显高于PMOP未骨折组(t值依次为6.078、16.363、12.227,P<0.05)。β-CTX+t-P1NP+N-MID-OT联合检测用于评估PMOP骨折风险的AUC值为0.939,敏感度为94.87%,特异度为95.24%,表明β-CTX+t-P1NP+N-MID-OT联合检测用于评估PMOP骨折风险的效能更高。结论PMOP患者β-CTX、t-P1NP及N-MID-OT水平均明显升高,而PMOP骨折患者β-CTX、t-P1NP及N-MID-OT水平升高更为明显,且β-CTX+t-P1NP+N-MID-OT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对PMOP预测及骨折风险评估效能,值得借鉴。
文摘目的在不使用骨密度的情况下探讨无锡地区相对健康绝经后女性最佳FRAX^(■)干预阈值,旨在不浪费过多资源的前提下有效地识别出患有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潜在人群。方法将在作者医院随机招募的符合纳排标准的124名50岁以上健康绝经后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以65岁为分界年龄分为50~65岁组(n=86)和>65岁组(n=38)。收集受试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既往骨质疏松性骨折史、慢性病史等个人信息。使用FRAX^(■)软件得出受试者髋部骨折的概率(probability of hip fractures,PHF)、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probability of major osteoporotic fractures,PMOF),以骨密度T值是否小于-2.5为状态变量,不输入骨密度T值的PHF、PMOF为检验变量,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其临床筛选OP的效能,确定无锡地区相对健康绝经后中老年女性最佳干预阈值。结果50~65岁组OP患者39人(45.35%),>65岁组OP患者23人(60.5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50~65岁组PHF AUC为0.771,灵敏度为0.718,特异度为0.681,最佳阈值为0.7%;PMOF AUC为0.748,灵敏度为0.667,特异度为0.723,最佳阈值为3.4%。>65岁组受试者PHF AUC为0.554,灵敏度为0.783,特异度为0.400;PMOF AUC为0.546,灵敏度为0.826,特异度为0.400,>65岁组PHF、PMOFAUC接近0.5,说明预测的准确性较低。按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推荐PHF、PMOF阈值划分骨折风险,50~65岁组全为骨折低风险人群,>65岁组30人为低风险、8人为高风险人群,此结果低估了本研究患者的骨折风险。结论推荐PHF为0.7%、PMOF为3.4%为无锡地区50~65岁健康绝经后女性FRAX^(■)干预阈值,大于该阈值者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测,适当给予治疗措施;对于无锡地区65岁以上健康绝经后女性建议直接进行骨密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