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2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效果观察
1
作者 白志东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5期3263-3263,共1页
目的:观察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9例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法治疗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根据AOFAS关于... 目的:观察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9例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法治疗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根据AOFAS关于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治疗后患者得分为优39例,为良7例,为可3例,与治疗前无优、良,可为4例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在治疗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目前研究仅在临床实践中回顾随访,需进一步实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 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甘艺荣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4期62-63,共2页
目的:探究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治疗的60例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研究... 目的:探究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治疗的60例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以及手术时间。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AK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患者实施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术,能够减少手术时间,使患者骨折更快愈合,同时能够提高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后侧 劈裂骨裂 钢板 骨折固定术内
下载PDF
经三角肌入路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
3
作者 王汝武 曹克奎 +2 位作者 张明光 李祥义 毕超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82-82,共1页
2019年8月~2021年3月,我科采用经三角肌入路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16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9~58岁。均为新鲜闭合损伤。依据Neer分型均为二部分骨折。伤后至手... 2019年8月~2021年3月,我科采用经三角肌入路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16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9~58岁。均为新鲜闭合损伤。依据Neer分型均为二部分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3~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大结节骨折 经三角肌 微型锁定钢板 固定
下载PDF
改良八字入路钢板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的影响
4
作者 张欢迎 曾华群 施纯南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6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八字入路钢板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骨科收治的62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L”形切口组和改良八字组,各31例。“L”形切口组给予“L”形切口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探讨改良八字入路钢板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骨科收治的62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L”形切口组和改良八字组,各31例。“L”形切口组给予“L”形切口内固定术治疗,改良八字组给予改良八字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6周影像学指标,术后6周足部功能及相关指标,并发症。结果:改良八字组手术时间和下床时间均短于“L”形切口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形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上升,改良八字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大于“L”形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八字组足部功能改善率高于“L”形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改良八字组骨折愈合评分高于“L”形切口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L”形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八字入路钢板内固定能够降低患者术中风险,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足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八字钢板固定 跟骨骨折 影像学指标 “L”形切口内固定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外、后踝骨折
5
作者 何晶 高胜飞 +1 位作者 吴云刚 刘涛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34-438,共5页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外、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24例外、后踝骨折患者,记录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6...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外、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24例外、后踝骨折患者,记录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6个月。117例切口一期愈合,4例因切口渗出延长拆线时间至术后3周,2例因皮肤坏死行清创治疗,1例因切口感染行清创+负压引流。术后2例腓骨肌腱炎,均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未发现[足母]长屈肌挛缩者。124例骨折均愈合,时间3~5个月。末次随访时,124例均可完全负重行走,其中5例轻度跛行;踝关节背伸20°~28°、跖屈34°~45°;采用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优99例,良18例,可7例,优良率为94.4%。结论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外、后踝骨折简便易行,软组织损伤小,且内固定物可获得良好的软组织覆盖,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 钢板固定 空心钉内固定 外、后踝骨折
下载PDF
不同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指骨骨折疗效对比
6
作者 黎成成 殷子敬 区钰强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4期283-287,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肇庆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指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侧方入路组(46例)和背侧入路组(46例),侧方入路组患者采用侧...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肇庆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指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侧方入路组(46例)和背侧入路组(46例),侧方入路组患者采用侧方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背侧入路组患者采用背侧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程度、患侧手握力、患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侧方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背侧入路组无明显差异(t=0.839、1.909,P=0.404、0.059),患指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背侧入路组(t=6.516,P<0.001)。术后1、3个月,侧方入路组患者患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背侧入路组(t=3.032、1.998,P=0.003、0.049),患侧手握力均明显大于背侧入路组(t=5.095、2.220,P<0.001、P=0.029)。术后3个月,侧方入路组患者患指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48%,明显高于背侧入路组患者的患指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78.26%(χ^(2)=4.389,P=0.036)。侧方入路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70%,明显低于背侧入路组患者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26.09%(χ^(2)=4.842,P=0.028)。结论与背侧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相比,侧方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更能有效缓解指骨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侧手握力及患指关节功能恢复效果,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方 背侧 微型钢板固定 指骨骨折 骨折愈合
下载PDF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对肘肩关节功能、肌力恢复的影响
7
作者 方锐 郭建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AO-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AO-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手术,观察组行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Ne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肘屈曲、伸展60°峰力矩(PT)大于对照组,肘屈曲、伸展180°到达峰力矩时间(TPT)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可提高效果,有效促进患者肘肩关节功能改善和肌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尺骨鹰嘴截骨 钢板固定 AO-C型肱骨远端骨折 肘肩关节功能 肌力
下载PDF
改良前正中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II、III型尺骨冠状突骨折
8
作者 覃重航 高苏麟 +2 位作者 梁家柱 李彪 黄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28-0031,共4页
对II、III型尺骨冠状突骨折通过改良前正中入路复位冠状突骨折块,微型钢板内固定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分析我院骨伤科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的12例接受改良前正中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II、III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的术中、术后等情况... 对II、III型尺骨冠状突骨折通过改良前正中入路复位冠状突骨折块,微型钢板内固定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分析我院骨伤科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的12例接受改良前正中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II、III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的术中、术后等情况,并通过梅奥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定,以探讨该入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手术后的随访时间平均超过6个月,达到平均8.2个月。所有患者的手术切口均成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在7-11周之间,平均为8.1周。肘部的活动度表现良好,平均屈曲活动度达到135.4°(110°~144°),伸直活动度平均为6°(-4°~13°),前臂的旋前和旋后活动度分别平均为76.2°(65°~86°)和80.3°(72°~84°)。根据梅奥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分为87.2分(74~100),其中有7例评为优,4例为良,1例为可,优良率达到91.7%。改良前正中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表现出创伤小、暴露充分、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I III型尺骨冠状突骨折 手术 微型钢板固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前外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与后外侧Frosch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谭能贤 吴文正 +4 位作者 欧阳崇志 郑楚荣 罗列良 古鹏 郑晓辉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501-505,共5页
目的比较前外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与后外侧Frosch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前外侧解剖钢板组25例与后外侧支撑钢板组14例。前外... 目的比较前外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与后外侧Frosch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前外侧解剖钢板组25例与后外侧支撑钢板组14例。前外侧解剖钢板组采用前外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后外侧支撑钢板组采用后外侧Frosch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完全负重活动所需时间、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与Rasmussen膝关节解剖评分,以及术后1 d及术后6个月的胫骨平台后倾角(PTS)、胫骨平台内翻角(TP-TSA)。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完全负重活动所需时间、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HSS膝关节评分和Rasmussen膝关节解剖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后外侧支撑钢板组术后1 d的TP-TSA大于前外侧解剖钢板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1 d及术后6个月的PTS、术后6个月TP-TSA比较,以及各组内术后1 d与术后6个月的TP-TSA、PT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前外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或后外侧Frosch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均能取得满意疗效,两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术者习惯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前外侧 解剖钢板固定 后外侧Frosch 支撑钢板固定 疗效
下载PDF
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效果探讨
10
作者 郭小磊 佘恒 +1 位作者 刘亚威 宋文超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5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III型后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患者38例,对所有患者均使用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法进行治疗,比较患者... 目的:探讨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III型后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患者38例,对所有患者均使用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法进行治疗,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按照AOFAS对踝关节功能的评分系统,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分,其中患者得分是优的有31例,为良有6例,为可1例,为差0例。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相比,两者间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探讨分析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III型后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证明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其治疗研究仅在实践当中回顾随访,具体治疗效果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III型后柱骨折 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 被引量:109
11
作者 罗从风 姜锐 +2 位作者 仲飙 胡承方 曾炳芳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共4页
目的 探讨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的手术方法、骨折类型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7月~2005年7月,采用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11例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患者,男8例,女3例;年龄29~48岁,平均37.6岁.其中后内侧劈... 目的 探讨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的手术方法、骨折类型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7月~2005年7月,采用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11例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患者,男8例,女3例;年龄29~48岁,平均37.6岁.其中后内侧劈裂骨折3例,后外侧劈裂骨折4例,后内、后外侧同时累及4例.结果 11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7.4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X线愈合时间平均为14.1周(11~16 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6.2周(13~24 周).术后即刻Rasmussen评分平均为16.8分,术后12个月膝关节HSS评分平均为85.4分(68~95 分),优良率为90.9%.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8°~122.3°.所有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内、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例患者出现切口裂开,1例患者发生切口皮缘部分坏死,均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患者术后出现小腿内下方感觉麻木.无螺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败等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要熟悉腘窝区解剖结构、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后侧 劈裂骨折 钢板 骨折固定术内
原文传递
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 被引量:9
12
作者 谢鸣 方真华 +5 位作者 张松 赵晶晶 胡家朗 汤洁 郑琼 勘武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介绍胫骨远端后柱骨折的概念、解剖、分型,探讨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胫骨远端关节面近似梯形,将其前后分成两部分,前1/2较宽称为前柱,后1/2较窄称为后柱。包括原始的后踝以及胫骨远... 目的介绍胫骨远端后柱骨折的概念、解剖、分型,探讨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胫骨远端关节面近似梯形,将其前后分成两部分,前1/2较宽称为前柱,后1/2较窄称为后柱。包括原始的后踝以及胫骨远端后侧干骺,骨折线由后上斜向后下的波及远端关节面≤50%的胫骨远端骨折称为后柱骨折。根据其解剖特点结合CT平扫加三维重建将后柱骨折分为三型:Ⅰ型:后穹隆骨折,骨折线不超过后穹隆骨折,骨块〈后柱的1/4;II型:1/4〈骨块≤1/2;Ⅲ型:骨块〉后柱的1/2。自2005年3月至2008年9月共收治胫骨远端后柱骨折95例,其中27例Ⅲ型后柱骨折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并获得随访。结果27例患者获得12~50个月(平均35.7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时间10.0~13.5周(平均11.3周),完全负重时间11.0—14.3周(平均12.1周)。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术后1年的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平均(97±3)分,其中优19例,良7例,一般1例,优良率为96.3%。术后1例患者出现伤口浅表感染,经保守治疗痊愈。无螺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效以及腓肠肌挛缩等并发症。结论胫骨远端后柱骨折的概念及分型理念为胫骨远端后侧骨折的治疗提供新的指导方式,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是治疗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要熟悉胫骨远端后侧解剖结构、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骨折固定 后侧
原文传递
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KlammerⅡ、Ⅲ型后侧Pilon骨折 被引量:16
13
作者 邵加龙 许平 +3 位作者 杜薛平 蔡春岳 薛锦标 陈伟 《中医正骨》 2018年第8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KlammerⅡ、Ⅲ型后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18例闭合性后侧Pilon骨折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28~61岁,中位数40岁;车祸伤8例,扭伤10例;K... 目的:探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KlammerⅡ、Ⅲ型后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18例闭合性后侧Pilon骨折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28~61岁,中位数40岁;车祸伤8例,扭伤10例;KlammerⅡ型7例,KlammerⅢ型11例;左侧11例,右侧7例;18例均合并外踝骨折,6例合并内踝前丘骨折。均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切口愈合、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24个月,中位数20个月。所有切口均愈合良好。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7~11周,中位数9周。至术后12周时所有患者均已完全负重。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86~94分,中位数90分;优14例,良3例,一般1例。未发生腓肠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及内固定松动、断裂及失效。结论: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KlammerⅡ、Ⅲ型后侧Pilon骨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后侧Pilon骨折 骨折固定 接骨板 手术
下载PDF
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病人应用倒L入路联合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治疗对其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犇 李学军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7期666-669,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倒L入路联合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对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病人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2017年1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病人88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4例采用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研... 目的分析应用倒L入路联合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对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病人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2017年1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病人88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4例采用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研究组44例实施倒L入路联合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和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90.12±11.30)分钟,术中出血量(463.20±70.10)ml,住院时间(3.08±1.12)天,膝关节锻炼时间(3.08±1.12)天,骨折完全愈合时间(14.58±2.64)周,可完全负重时间(16.27±3.65)周,均短于对照组[(98.42±12.18)分钟、(502.41±77.10)ml、(20.36±3.12)天、(5.54±1.69)天、(16.06±3.27)周、(18.67±4.2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各项评分(87.06±10.06)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82.69±10.30)分、愈合优良率(93.18%)、膝关节活动度[伸膝(9.54±2.36)、屈曲(135.28±28.48)]均高于对照组[(80.26±9.20)分、(74.12±9.20)分、(77.27%)、(8.06±2.06)、(121.64±2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病人采用倒L入路联合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可提高膝关节活动度,促进骨折愈合,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固定 外侧 倒L 胫骨平台三柱骨折 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腹直肌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累及四边体的髋臼双柱骨折
15
作者 谢盼盼 黄淑明 +3 位作者 兰树华 吴泉州 叶方 叶积飞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74-379,共6页
目的探讨腹直肌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累及四边体的髋臼双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46例累及四边体的髋臼双柱骨折患者。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tta标准评定骨折复位... 目的探讨腹直肌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累及四边体的髋臼双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46例累及四边体的髋臼双柱骨折患者。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tta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系统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1例失访(所有指标不予考察),其余45例获得随访,时间10~24个月。术中出血量150~510(392.3±103.7)ml,手术时间79~132(111.0±35.6)min,住院时间15~32(21.2±2.9)d。8例发生并发症,其中2例浅表创面皮肤感染,4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异位骨化。骨折均愈合,时间6~12个月。术后X线和CT检查显示骨盆及髋臼骨折复位良好。术后10个月,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优28例,良9例,差8例,优良率为82.2%(37/45);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系统评定髋关节功能:优25例,良10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77.8%(35/45)。结论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累及四边体的髋臼双柱骨折,具有微创、术中暴露充分、复位固定良好、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的优点,患者可早期恢复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双柱骨折 四边体 钢板固定 腹直肌外侧
下载PDF
两种入路方式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干中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16
作者 郭龙 诸晖 +3 位作者 陶德刚 陈冰 赖爱宁 周嵘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2期262-265,共4页
肱骨干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占全身骨折的3%~5%[1]。儿童肱骨干中段骨折多数为闭合性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悬垂石膏、U形石膏、手法复位后夹板固定等,但存在固定不牢缺点,将导致骨折部位发生移位[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经皮微创... 肱骨干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占全身骨折的3%~5%[1]。儿童肱骨干中段骨折多数为闭合性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悬垂石膏、U形石膏、手法复位后夹板固定等,但存在固定不牢缺点,将导致骨折部位发生移位[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干骨折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折 肱骨干骨折 经皮微创钢板固定 前侧 外侧
下载PDF
三种入路掌侧钢板置入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
17
作者 黄晓夏 彭聪 +2 位作者 艾科拜尔·喀迪尔 滕勇 赵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67-3872,共6页
背景:既往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中需切断旋前方肌,修复旋前方肌失败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目的:探讨不同入路保留旋前方肌联合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6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入路分为传统Henr... 背景:既往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中需切断旋前方肌,修复旋前方肌失败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目的:探讨不同入路保留旋前方肌联合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6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入路分为传统Henry入路组(A组)、劈开肱桡肌腱入路(B组)、旋前方肌后方入路(C组),每组22例。观察3组患者术后内固定、骨折愈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3组患者术后腕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及前臂旋转角度;Dienst关节量表用于评估患者的手腕功能。结果与结论:①B、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上均显著少于A组(P<0.01),B组和C组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则无显著差异,但B组手术时间更短;②术后3 d及1,3个月行腕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检查,3组患者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组同一时期各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③术后12个月随访时,3组目测类比评分和前臂旋转角度均无显著差异;但术后1,3个月的评估结果显示,3组之间的目测类比评分和前臂旋转角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C组目测类比评分更低,前臂旋转角度更大;④依据Dienst关节评分标准,术后12个月A、B、C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估优良率分别为86%(19/22)、91%(20/22)、95%(21/22);⑤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及术区感染,A组出现肌腱激惹3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腕管综合征2例;B组出现肌腱激惹1例、关节僵硬1例;C组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腕管综合征各1例;⑥提示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将钢板放置在旋前方肌下方可以减轻术后早期疼痛,促进早期活动,恢复正常生活;肱桡肌腱入路在术中骨折暴露方面更有优势,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Henry 旋前方肌 掌侧钢板 固定
下载PDF
不同入路内固定在老年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中的应用及对骨折复位、疼痛介质的影响
18
作者 张云峰 时晓雨 +1 位作者 王广吉 王欣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27-230,共4页
目的对比不同入路内固定在老年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骨折复位、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9月确诊的老年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跗骨窦组、传统组,各40例。其中传统组行L形切... 目的对比不同入路内固定在老年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骨折复位、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9月确诊的老年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跗骨窦组、传统组,各40例。其中传统组行L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跗骨窦组行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状况、跟骨恢复效果以及围术期疼痛介质[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骨折复位状况(跟骨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结果跗骨窦组住院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少于传统组(P<0.05);术后6个月,跗骨窦组、传统组跟骨恢复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跟骨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均高于术前(P<0.05);跗骨窦组术后24 h、72 h血清SP、PGE2、5-HT水平均低于传统组(P<0.05);跗骨窦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可促进跟骨功能恢复,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形切口 跗骨窦“八”字切口 钢板固定 跟骨骨折
下载PDF
不同入路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腾 杨朝晖 +1 位作者 栗树伟 李家琛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184-189,203,共7页
目的对比Kocher-Langenbeck(K-L)、直接后方入路(direct posterior approach,DPA)用于髋臼后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2020年2月—11月收治的93例髋臼后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1例,女性52例;年... 目的对比Kocher-Langenbeck(K-L)、直接后方入路(direct posterior approach,DPA)用于髋臼后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2020年2月—11月收治的93例髋臼后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1例,女性52例;年龄18~74岁,平均54.0岁;骨折至手术时间1~4d,平均3.2d;高处坠落伤25例,道路交通伤44例,压砸伤19例,其他5例;骨折分型:后壁骨折28例,横行伴后壁骨折31例,后柱伴后壁骨折21例,T形骨折13例。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K-L组(K-L入路,n=43)和DPA组(DPA,n=50)。记录并对比两组临床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创伤应激指标血清水平变化[皮质醇(cortisol,Cor)、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K-L组:(8.6±0.3)周,DPA组:(8.5±0.3)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A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K-L组[(358.64±40.38)mL vs.(462.23±68.52)mL],手术切口、手术时间短于K-L组[(10.28±2.51)cm vs.(15.53±3.76)cm、(72.7±9.8)min vs.(134.3±25.8)min,P<0.05]。DPA组术后1、3个月Harris评分高于K-L组[(63.5±7.3)分vs.(56.8±6.3)分、(76.3±6.7)分vs.(68.2±7.1)分,P<0.05];术后7d血清Cor、NE、CRP、TNF-α水平均低于K-L组[(398.96±51.65)ng/mL vs.(447.67±58.37)ng/mL、(7.23±1.08)nmol/L vs.(9.37±1.74)nmol/L、(19.24±5.57)mg/L vs.(28.48±5.45)mg/L、(6.98±1.87)ng/mL vs.(9.76±1.63)ng/mL,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K-L组16.28%vs.DPA组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K-L入路相比,DPA入路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部骨折更有利于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后部骨折 钢板固定 疗效
下载PDF
经皮撬剥复位固定与扩大外侧入路钢板固定在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潘辉龙 张国如 吴兴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治疗中经皮撬剥复位固定与扩大外侧入路钢板固定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三亚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n=30... 目的对比观察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治疗中经皮撬剥复位固定与扩大外侧入路钢板固定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三亚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研究组行经皮撬剥复位固定治疗,对照组行扩大外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跟骨放射学指标[跟骨宽度、跟骨高度、跟骨交叉角(Cissane角)、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与手术、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愈合优良率及并发症(切口感染、皮瓣坏死、距关节僵硬、延迟愈合)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骨放射学指标水平与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跟骨宽度、跟骨高度明显低于术前,Cissane角、Bohler角与AOFA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跟骨宽度、跟骨高度、Cissane角、Bohler角与AOFAS评分、愈合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为(17.64±0.98)mL、6.67%,明显低于对照组[(65.17±8.31)mL、30.00%],手术、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为(52.18±3.96)min、(7.03±1.31)d、(6.89±0.32)d,明显短于对照组[(86.91±5.53)min、(11.52±2.98)d、(12.52±3.0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治疗中经皮撬剥复位固定与扩大外侧入路钢板固定的应用效果相当,但经皮撬剥复位固定可进一步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且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经皮撬剥复位固定 扩大外侧钢板固定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