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田俊华 袁宏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12期2236-2237,共2页
目的探究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在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9中心医院收治的20例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患者,均接受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手术前... 目的探究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在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9中心医院收治的20例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患者,均接受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脊柱Cobb角、神经功能(AISA)分级及C7~S1的距离进行检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为251~439 min,平均(332.4±71.3)min;术中出血1 200 ml^2 300 ml,平均(1 838.9±689.4)ml;患者术后平均Cobb角为(27.2±6.3)°,比术前平均Cobb角(82.3±11.4)°明显减少(P<0.05);平均矫正度数为(53.1±7.4)°,平均矫正率为(64.5±6.3)%;患者神经功能在术后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C级1例恢复到D级,D级所有患者均恢复到E级;术后C_7~S_1的平均距离为(20.7±4.1)mm明显低于术前的(48.6±3.9)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采用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可以获得显著的疗效,安全性高,创伤小,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 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治愈型 角状后凸畸形
下载PDF
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田华 汤逊 +4 位作者 苏踊跃 王毅 黄游 殴校冉 徐永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月,采用后路全脊椎切除手术治疗17例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患者,男5例,女12例,年龄9~40岁,平均23.6岁。病程16~122个月,... 目的:探讨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月,采用后路全脊椎切除手术治疗17例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患者,男5例,女12例,年龄9~40岁,平均23.6岁。病程16~122个月,平均37.5个月,其中2例病例既往有经肋横突入路结核病灶清除手术史。病灶累及1~2个椎体8例,≥3个椎体9例。后凸畸形顶椎位于胸椎(T5~T10)5例,胸腰段(T11~L1)10例,腰椎2例。术前Cobb角60°~90°者13例,>90°者4例,最大为102°,平均81.3°±12.8°。所有患者均可见驼背畸形,无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分别测量患者后凸Cobb角,并评估神经功能ASIA分级。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30~450min,平均364min;术中出血量1600~2500ml,平均2218ml;术中输血1000~2000ml,平均1863ml。术中2例患者出现胸膜破裂,及时予以修补,经观察未发现气胸或血气胸。所有病例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内固定未见松动,未见神经功能加重者。术后Cobb角矫正至10°~28°,平均17.3°±3.6°,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后凸畸形矫正率平均为(68.7±6.5)%;术后随访13~34个月,平均18.7个月,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10°~32°,平均20.6°±3.9°,较术后平均丢失3.3°(P>0.05),但与术前相比仍有明显改善(P<0.01);植骨融合时间5~9个月,平均6.5个月;术前神经功能为D级的5例患者,4例恢复到E级,另1例仍为D级,但后凸畸形及局部疼痛已明显好转。结论:经后路全脊椎切除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的矫形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后凸畸形 后路全脊椎切除 截骨术
下载PDF
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效果分析
3
作者 张永强 李东伦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29期4086-408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间入我院接受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的15例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间入我院接受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的15例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方法及手术疗效。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矫形术,手术时间320 min^460 min;出血量1 500~2 400 mL;术中仅1例出现胸膜破裂,经处理未发生血气胸;15例患者均Ⅰ期愈合,且恢复过程中未发生螺钉松动、神经功能损伤加重等不良现象。患者后凸Cobb角治疗前60°~101°,治疗后改善为10°~27°,畸形矫正率平均达(68.8±6.6)%,效果显著(P<0.05)。术前有神经功能损伤者均有所改善。结论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形象美观度,也使局部生理功能得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治愈型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 后路 全脊椎切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恶性肿瘤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农 李熙雷 +8 位作者 董健 周晓岗 林红 阎作勤 姜晓幸 张键 郭常安 方涛林 马易群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24-628,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收治的40例胸腰椎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其中分块切除23例,整...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收治的40例胸腰椎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其中分块切除23例,整块切除1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和临床治疗效果等。结果:分块切除组手术时间4.8~7h,平均5.8h,术中出血量1500~5000ml,平均2705ml,术中输血量平均1769ml,术后随访6~68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期内死亡5例,8例肿瘤复发,骨水泥陷入椎体和移位各1例;整块切除组手术时间6.5~8h,平均7.3h,术中出血量1000~2000ml,平均1678ml,术中输血量平均1087ml,随访期间未发现肿瘤复发,除1例钛网轻度移位外,余内固定可靠。两组术后VAS评分有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VAS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32例患者均有1级以上恢复。结论: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恶性肿瘤安全有效。整块切除法在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和局部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分块切除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全脊椎切除 整块切除 分块切除 后路
下载PDF
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环脊髓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肿瘤 被引量:8
5
作者 盛伟斌 刘忠军 +3 位作者 曹力 党耕町 马庆军 刘晓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65-469,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环脊髓减压、植骨及内固定治疗胸椎肿瘤的手术指征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累及胸椎(按改良Tomita分期为Ⅳ期和Ⅴ期)的肿瘤患者采取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环脊髓减压、植骨及内固定术,其中大块自体髂骨植骨9...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环脊髓减压、植骨及内固定治疗胸椎肿瘤的手术指征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累及胸椎(按改良Tomita分期为Ⅳ期和Ⅴ期)的肿瘤患者采取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环脊髓减压、植骨及内固定术,其中大块自体髂骨植骨9例,异体皮质骨笼+自体松质骨椎体间植骨2例;脊柱内固定应用CD 2例,TSRH 8例,AXIS 1例.结果:手术时间225~425min,平均285min,术中出血750~3200ml,平均1650ml.边缘或整块切除3例,病灶内分块+边缘切除8例.术后经8~36个月(平均18.3个月)随访,2例甲状腺癌转移患者1例于术后8个月发生多处转移,器官衰竭而死亡;另1例于术后14个月局部软组织内肿瘤复发及其它部位转移而放弃治疗,术后21个月死亡;1例滑膜软骨肉瘤于术后10个月发现肺部多处转移,术后17个月死亡;余8例存活,随访中无局部复发、转移或内固定失效等.7例术前伴脊髓神经功能损害者,术后6例获显著改善.结论:对累及胸椎的Ⅳ期和Ⅴ期肿瘤采取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稳定性重建,创伤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肿瘤 全脊椎切除:后路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后路全脊椎切除折顶椎管三维同心闭合矫形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 被引量:9
6
作者 李超 付青松 +2 位作者 周宇 于海洋 赵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87-893,共7页
目的:评价后路全脊椎切除折顶矫形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临床初步效果。方法:2004年6月至2008年5月,收治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11例。男4例,女8例,年龄16~42岁,平均27.9岁;其中先天性椎体形成不良6例,胸腰椎结核3例,... 目的:评价后路全脊椎切除折顶矫形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临床初步效果。方法:2004年6月至2008年5月,收治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11例。男4例,女8例,年龄16~42岁,平均27.9岁;其中先天性椎体形成不良6例,胸腰椎结核3例,陈旧性脊柱骨折2例,神经纤维瘤病1例。术前矢状面角状后凸Cobb角82°~150°,平均107.0°;10例合并侧凸畸形,冠状面侧凸Cobb角11°~128°,平均52.7°;6例先天性椎体发育不良中有1例合并神经损害,3例结核中有1例合并神经损害,根据Frankel分级均为D级。均采用顶椎全脊椎切除折顶椎管三维同心闭合矫形术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为7.9~14.7h,平均11.1h。术中出血2400~5100ml,平均3866ml。脊髓短缩1.6~2.7cm,平均2.1cm。融合固定节段为8~14节椎体,平均12.5节。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平均107.0°矫正至26.1°,矫正率75.6%。冠状面Cobb角由术前平均52.7°矫正至12.3°,矫正率76.7%。躯干矢状偏移距离平均矫正率76.4%。术前2例神经损害者,术后Frankl分级恢复到E级。随访9~61个月,平均25.9个月。所有患者获得良好的骨质愈合,无脊髓损伤,也无矫正度的丢失。结论:全脊椎切除折顶复位术矫正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疗效满意,椎管三维同心闭合技术保证了截骨面椎管在矢状面、冠状面及水平面的安全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角状后凸 后路全脊椎切除 折顶矫形 椎管三维同心闭合
下载PDF
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的围手术期非神经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迎松 解京明 +6 位作者 赵智 张颖 李韬 毕尼 施志约 蒋文斌 彭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分析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围手术期主要非神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13年12月来自单中心的105例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均接受了一期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目的:分析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围手术期主要非神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13年12月来自单中心的105例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均接受了一期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信息,围手术期及末次随访影像学资料,和围手术期非神经并发症进行统计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18.9±8.1岁。主弯侧凸Cobb角术前为108.9°±25.5°,末次随访时为37.2°±16.8°;节段性后凸术前为89.8°±31.1°,末次随访时为30.4°±15.3°。手术平均切除1.31个椎节,固定涉及13.6±2.8个节段。至末次随访时,冠状面平衡矫正70.9%,矢状面平衡矫正53.4%。共24例患者(22.9%)发生了31例次非神经并发症事件:13例患者发生16例次呼吸系统并发症;7例患者发生9例次心血管不良事件;1例恶性高热;1例单眼失明;3例创口感染;1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术后1d死亡。早期进行手术的患者(14/49),以及切除T6或者以上节段椎体的患者(4/10),显示了较多的非神经并发症的趋势。此外,非特发性畸形,超过150°的极度重度脊柱侧凸,术前用力肺活量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低于预计值40%,以及术中失血量超过5000ml是非神经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经后路全脊椎切除矫形的患者,围手术期中非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并与患者肺功能状况不佳及术中失血量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 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儿童脊柱后凸畸形(附10例报告) 被引量:5
8
作者 曹光彪 李明 +4 位作者 刘传康 康权 罗聪 郑超 杨琼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7-301,共5页
目的总结采用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儿童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经验、技术要点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1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接受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重建治疗的10例脊柱后凸畸形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男3例,女7... 目的总结采用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儿童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经验、技术要点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1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接受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重建治疗的10例脊柱后凸畸形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男3例,女7例,年龄6~15岁,平均11岁,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76°~112°,平均97.8°。2例术前有神经系统症状,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1例。所有患儿均行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经椎弓根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所有患儿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40~560min,平均373min;出血量550~2200ml,平均1115ml;术后后凸Cobb角10°~43°,平均29.3°,矫正率70.0%;患儿的躯干和双肩失平衡均得到显著改善,腰背部疼痛有明显缓解;术前有神经系统症状的2例患儿术后Frankel分级均恢复到E级。结论后路全脊椎切除+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矫正儿童脊柱后凸畸形安全有效,并可达到稳定的短节段内固定及优良的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 儿童 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植骨融合
下载PDF
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单节段原发胸椎肿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 被引量:21
9
作者 郑燕平 刘新宇 李慧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4-235,共2页
自2000年1月以来,对6例胸椎肿瘤累及全脊椎并压迫脊髓造成瘫痪的患者,施行后路病椎全切除、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TSRH系统内固定术,重建胸椎的稳定性,术后神经功能得到改善,近期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关键词 后路全脊椎切除 单节段原发胸椎肿瘤 脊柱稳定性 重建
下载PDF
后路全脊椎切除牵引后伸交叉棒加压矫治重度高位胸椎角状后凸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超 付青松 +2 位作者 周宇 于海洋 赵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19-724,共6页
目的:评价后路全脊椎切除牵引后伸交叉棒加压矫形治疗重度高位胸椎角状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临床初步效果。方法:2005年3月~2008年11月采用后路全脊椎切除牵引后伸交叉棒加压矫形治疗重度高位胸椎角状后凸畸形患者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 目的:评价后路全脊椎切除牵引后伸交叉棒加压矫形治疗重度高位胸椎角状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临床初步效果。方法:2005年3月~2008年11月采用后路全脊椎切除牵引后伸交叉棒加压矫形治疗重度高位胸椎角状后凸畸形患者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4~44岁,平均17.7岁;其中先天性椎体形成不良7例,陈旧性胸腰椎结核1例,神经纤维瘤病1例,陈旧性T3骨折1例。角状后凸节段:T3、T4和T5各3例,T6 1例。术前矢状面角状后凸Cobb角73°~155°,平均98.9°;腰前凸角24°~81°,平均48.2°;矢状位偏移距离-5.0~5.5cm。7例合并侧凸畸形,冠状面侧凸Cobb角11°~110°,平均56.0°;冠状位偏移距离0.2~6.5cm,平均3.24cm。2例先天性椎体形成不良和1例结核患者合并神经损害,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1例。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7.9~14.7h,平均10.6h;术中出血1400~5600ml,平均3750ml。切除椎体1~2个,平均1.5个。脊髓短缩1.6~2.6cm,平均2.1cm。融合固定5~12个椎体,平均8.7个。术后矢状面后凸Cobb角矫正至平均19.0°,矫正率80.3%;腰前凸角矫正至平均34.3°,矫正率33.5%;冠状面Cobb角矫正至平均12.0°,矫正率79.9%;躯干矢状位偏移距离矫正至-0.5~0.5cm,矫正率90.4%;冠状位偏移距离矫正至平均0.51cm,矫正率89.5%。术前2例Frankel C级和1例D级神经损害者,术后恢复到E级。随访25~69个月,平均38.2个月,所有患者获得良好的骨性愈合,无脊髓损伤和矫正度的显著丢失。结论:后路全脊椎切除牵引后伸交叉棒加压矫治重度高位胸椎角状后凸畸形可提供安全有效的矫正力并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胸椎角状后凸 后路全脊椎切除 牵引后伸矫形 交叉棒加压
下载PDF
后路全脊椎切除术后脊柱畸形患者主弯各段Cobb角变化及其对主弯矫形的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韬 解京明 +3 位作者 王迎松 赵智 张颖 毕尼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92-995,1005,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全脊椎切除术(PVC)后脊柱畸形患者主弯各段Cobb角变化、对主弯矫形的意义及主弯置钉情况对矫形效果的影响。方法:对应用PVC治疗的46例严重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前及术后所摄标准脊柱全长前后位X线... 目的:探讨后路全脊椎切除术(PVC)后脊柱畸形患者主弯各段Cobb角变化、对主弯矫形的意义及主弯置钉情况对矫形效果的影响。方法:对应用PVC治疗的46例严重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前及术后所摄标准脊柱全长前后位X线片,在冠状面将畸形主弯划分为主弯上段、主弯中段及主弯下段。采用标准Cobb角测量方法分别对术前、术后主弯及主弯各分段Cobb角进行测量。比较主弯及主弯各分段Cobb角的变化、计算主弯各分段对主弯矫形的贡献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观察主弯段椎弓根置钉情况及切除椎紧邻上下椎体的置钉情况与矫形率的关系。结果:患者术前主弯Cobb角平均为110.1°±18.1°,术后平均减小59.1°±16.4°(P<0.05),主弯矫形率为(54.1±12.2)%。其中,主弯中段平均减小28.1°±14.7°(P<0.05),对主弯矫形的贡献率为(49.1±27.3)%,主弯上段平均减小15.7°±13.1°(P<0.05),对主弯矫形贡献率为(25.2±16.6)%,主弯下段平均减小15.3°±12.4°(P<0.05),对主弯的矫形贡献率为(26.3±22.6)%。主弯上、下两段的矫形度数及矫形贡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切除椎的相邻的上下椎体至少各置入一枚椎弓根螺钉的患者有22例,该组患者主弯中段的矫形度要明显优于上、下椎体无钉的24例患者(P<0.05)。同时发现主弯节段置钉比率与主弯矫形率密切相关(r=0.82,P<0.05)。结论:主弯中段对主弯矫形的贡献率最大,主弯内椎弓根螺钉置钉数对矫形起重要作用,尤其在切除椎的邻近椎体置钉对脊柱矫形及重建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畸形 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主弯 COBB角
下载PDF
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联合阶梯矫形治疗僵硬性角状后凸: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华松 王晓平 +10 位作者 谭荣 陈志明 陆明 袁伟 徐启明 任冬云 麻巍 李龙 张敬 郑蕊 辛莘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5期5647-5653,共7页
背景: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可导致患者脊髓的损伤和早期退变等病理过程的加重,严重者会出现双下肢不完全瘫痪,甚至完全瘫痪。手术治疗是惟一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但难度大,风险高,并且极易出现术后并发症。目的:应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经后... 背景: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可导致患者脊髓的损伤和早期退变等病理过程的加重,严重者会出现双下肢不完全瘫痪,甚至完全瘫痪。手术治疗是惟一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但难度大,风险高,并且极易出现术后并发症。目的:应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联合阶梯矫形治疗僵硬性角状后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联合双侧钉棒梯次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矫形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共90例,男37例,女52例,平均年龄47岁。对患者术前术后的后凸角、脊柱矢状位失平衡、躯干侧方偏移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患者术前后凸角为31°-138°,平均90.1°;术后10°-90°,平均41.6°,改善率为65%。C7铅垂线距S1后上缘距离术后平均5.2 mm,矫正率为73%。术中失血量为1 200-6 000 mL,平均失血量为2 089 mL。手术时间为212-470 min,平均326 min。术后随访20-35个月,所有患者的截骨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无脊髓损伤并发症出现,无矫形角度丢失。提示根据细胞生物力学特点和脊柱生物力学原理设计的双侧钉棒联合阶梯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脊柱矫形治疗在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的矫正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保护脊髓细胞不受损伤,具有充分的细胞生理学基础,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和生理学特点。术中应注意对神经根的保护和松解,避免术后出现相对应的神经根刺激症状。充分的植骨融合是保证对后凸畸形矫正和避免脊柱侧方偏移,同时又是恢复脊柱功能和术后矫形效果的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僵硬性角状后凸 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 脊髓短缩技术 组织工程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矫形术神经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预防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季明亮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4-337,共4页
1922年MacLennan[1]首先提出了全脊椎切除截骨术(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VCR),他采用后路顶椎VCR配合支具治疗严重脊柱侧凸。1997年Bradford等[2]报道了应用前后路联合VCR治疗严重僵硬型脊柱畸形。
关键词 后路全脊椎切除 神经并发症 截骨矫形术 危险因素 预防 严重脊柱侧凸 支具治疗 前后路联合
下载PDF
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严重僵硬性脊柱畸形的手术策略 被引量:5
14
作者 解京明 王迎松 +4 位作者 施志约 赵智 李韬 张颖 毕尼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5年第6期461-466,共6页
背景:严重僵硬性脊柱畸形曾被认为是外科治疗的禁区,其手术治疗充满挑战与风险。目的:分析总结本中心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posterior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VCR)治疗严重僵硬性脊柱畸形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0月... 背景:严重僵硬性脊柱畸形曾被认为是外科治疗的禁区,其手术治疗充满挑战与风险。目的:分析总结本中心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posterior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VCR)治疗严重僵硬性脊柱畸形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0月至2013年12月来自单中心连续的105例采用PVCR治疗的严重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男47例,女58例,年龄10~45岁,平均年龄18.9岁。所有患者主弯柔韧度〈10%。12例冠状面和(或)矢状面畸形〉150°,术前接受4周持续颅-股骨牵引治疗。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手术相关信息,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影像学资料,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02±132)min,术中失血量(4694±1794)ml。主弯侧凸:术前站立位108.9°±25.5°,术后36.6°±15.7°。节段性后凸:术前88.8°±31.1°,术后29.9°±14.1°。12例冠状面和(或)矢状面畸形〉150°患者,术前站立位主弯侧凸为152.5°±14.3°,牵引术前仰卧位141.8°±16.3°,牵引4周时仰卧位93.4°±14.0°,牵引4周时较牵引前仰卧位主弯侧凸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为47.2°±7.2°。节段性后凸:术前站立位109.3°±42.3°,牵引术前仰卧位98.9°±40.0°,牵引满4周仰卧位67.3°±22.2°,牵引满4周较牵引前仰卧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站立位32.2°±9.5°。7例患者发生暂时性神经并发症,及时处理后均恢复正常,无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病例。24例患者发生了31项主要非神经并发症事件。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5年以上随访49例,患者满意度高,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PVCR术是治疗严重僵硬脊柱畸形有效手段之一,但因其应用过程面临着诸多风险,不应作为大多数脊柱畸形治疗的首选。PVCR是对术者手术技巧的全面考验和患者生命安全的严重挑战,有赖于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严密的手术策略及紧密协作的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严重 僵硬 经后路全脊椎切除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颈椎肿瘤前后路联合全脊椎切除及稳定性重建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资兵 曾荣 +5 位作者 魏劲松 林颢 钟环 吴少科 孙欣 郑鸿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4期2196-2197,共2页
目的探索手术治疗颈椎肿瘤有效方法。方法 2006~2009年间,我院骨科15例同时累及脊柱前、中、后柱的颈椎肿瘤患者采用前后路联合全脊椎切除,并通过植骨及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结果 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9.6个月。全... 目的探索手术治疗颈椎肿瘤有效方法。方法 2006~2009年间,我院骨科15例同时累及脊柱前、中、后柱的颈椎肿瘤患者采用前后路联合全脊椎切除,并通过植骨及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结果 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9.6个月。全部病例植骨均在3~6个月内获融合。术后颈肩剧烈疼痛症状消失。有神经症状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前后路联合全脊椎肿瘤切除并通过植骨及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是治疗累及颈椎三柱的颈椎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肿瘤 前后路联合手术 全脊椎切除 稳定性重建
下载PDF
后路全脊椎切除矫形手术治疗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生 杨明智 祁学强 《颈腰痛杂志》 2017年第5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究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全脊椎切除矫形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通过对并发症的治疗分析总结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1-2014-11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病历资料为研究组A,所有... 目的探究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全脊椎切除矫形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通过对并发症的治疗分析总结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1-2014-11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病历资料为研究组A,所有患者均后路全脊椎切除矫形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术后1年Cobb角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根据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制定相应并发症预防措施,选择2015-12-2017-02我院进行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并进行后路全脊椎切除矫形手术治疗患者35例为研究组B,比较两组术后Cobb角、矫正率以及ODI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前Cobb角平均(85.34±7.32)°,治疗后为(28.67±3.23)°,矫正率66.56%;随访1年Cobb角平均(30.54±3.54)°,矫正率60.70%;治疗后Frankel评级良好(D、E级)人数显著多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30.00%),其中3例钛棒断裂、4例神经根损伤、5例硬膜损伤、2例内固定松动、4例神经功能障碍;研究组B术后并发症发生4例(11.4%),无钛棒断裂、内固定松动发生,1例神经根损伤、1例硬膜损伤、2例神经功能障碍,显著低于研究组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全脊椎切除矫形手术治疗后疗效良好,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经过干预治疗后能够快速恢复,但仍需要在围手术期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全脊椎切除矫形手术 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 手术并发症 预防措施
下载PDF
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志才 邵增务 +2 位作者 杨述华 吴强 刘建湘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6期493-495,506,共4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行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41~72岁,平均65.2岁;累及胸椎10例,腰椎14例,均为单节段病灶。术...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行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41~72岁,平均65.2岁;累及胸椎10例,腰椎14例,均为单节段病灶。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6例,D级10例,E级6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临床治疗效果等。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5~5.4 h,平均4.2 h;术中出血量2 000~4 500mL,平均3 200 mL。术后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获得改善或保持原有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96个月,平均62.8个月,随访期间死亡8例,平均生存时间为45.3个月(11~72个月);其他16例患者存活,随访中无内固定失效。结论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比较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需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且对术者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脊椎切除 脊柱 转移性肿瘤 后路
下载PDF
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段结核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奇 廖雄 +4 位作者 杨铁军 唐国军 陈亮元 陈小明 唐晓军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1年第6期434-440,共7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PVCR)治疗胸腰段结核继发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9月,12例胸腰段结核继发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患者接受手术,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42.4岁。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之...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PVCR)治疗胸腰段结核继发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9月,12例胸腰段结核继发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患者接受手术,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42.4岁。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之后每隔1年分别测量脊柱后凸Cobb角,并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5h,术中出血平均2410ml;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发生。平均随访25.3个月,术前、术后测得后凸Cobb角分别为49.9°±12.5°、18.3°±3.4°,平均矫正31.7°±10.9°,矫正率为62.8%±5.8%。术前合并神经功能障碍5例,FrankelC级3例、D级2例,术后FrankelD级1例,神经功能改善率80%。围手术期发生脑脊液漏和切口感染各1例,发生率为16.7%;随访期发现内固定物松动1例,发生率为8.3%。术前VAS评分平均7.8分,术后平均2.9分,改善率62.3%。所有病例均未出现神经损伤并发症,植骨节段全部骨性融合。结论一期PVCR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胸腰段结核病灶清除、矫正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结核后凸畸形 后路全脊椎切除 截骨术
下载PDF
对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体会 被引量:2
19
作者 吕国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3-254,共2页
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是严重的脊柱三维畸形。广泛前后柱结构的僵硬,以及脊柱冠状面和矢状面的严重失衡。使得单纯传统后路内固定矫形或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技术不能获得满意矫正效果,并具有较高的脊髓神经损伤风险。虽然常用于强直... 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是严重的脊柱三维畸形。广泛前后柱结构的僵硬,以及脊柱冠状面和矢状面的严重失衡。使得单纯传统后路内固定矫形或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技术不能获得满意矫正效果,并具有较高的脊髓神经损伤风险。虽然常用于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治疗的后路脊椎截骨术(spinal osteotomy)(经关节突“V”型截骨或经椎弓根椎体截骨)在轻、中度成人僵硬侧凸或脊柱侧凸翻修手术中取得成功,但对于重度、僵硬的脊柱侧后凸畸形,由于截骨范围有限,该两种方法均不能取得畸形的满意矫正和躯干平衡恢复。基于先天性脊柱侧凸半椎体切除和脊柱恶性肿瘤后路全脊椎切除的经验,全脊椎切除术(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VCR)主要适应证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后凸畸形 后路内固定 全脊椎切除术 治疗 先天性脊柱侧凸 胸腰椎后凸畸形 后路全脊椎切除 脊椎截骨术
下载PDF
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治疗静止型胸椎结核后凸畸形伴强直性脊柱炎1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谌宏军 刘仲前 +1 位作者 万仑 胡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0年第6期152-152,共1页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全脊椎截骨 后凸畸形 胸椎结核 矫形治疗 后路 静止型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