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01篇文章
< 1 2 2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郭瑞清 李雪娟 +2 位作者 刘玉耆 雷亮 苏广志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3期197-198,共2页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联合使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胸腰椎前缘的高度比、胸腰椎后缘的高度比、脊椎的Cobb角(头侧端脊椎上缘的垂线与尾侧端脊椎下缘垂线的交角)和疼痛症状的评分。结果 :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胸腰椎前缘的高度比和胸腰椎后缘的高度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脊椎的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使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促进患者脊椎功能和形态的恢复,缓解其疼痛的症状。此联合手术方法可作为临床上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胸腰段骨折 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内植骨 联合 效果
下载PDF
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何传正 向峰 +1 位作者 张小卫 唐海燕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7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6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红绿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6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红绿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外侧植骨融合术)和观察组(80例,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内植骨术)。比较两组的胸腰椎功能恢复效果、椎体影像学参数、脊柱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胸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各项椎体影像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的上部、下部Cobb角均小于对照组,伤椎前缘、后缘高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Worter指数及Prolo、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Worter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rolo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促进胸腰椎功能和形态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胸腰段骨折 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内植骨 胸腰功能
下载PDF
联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赵雪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3期10-12,共3页
目的:对联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负责,其... 目的:对联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负责,其中20例采取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作为观察组,26例采取联合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外侧植骨融合术,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前、术后及随访10~35个月时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脊柱后Cobb角、神经功能及腰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分别为42.2%±2.2%、94.1%±3.1%,后缘高度比分别为86.7%±2.1%、96.3%±2.5%,Cobb角分别为24.1°±0.9°6、.7°±2.6°,相较于对照组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43.1%±2.3%、93.9%±3.2%,后缘高度比86.5%±2.2%、97.4%±2.6%,Cobb角24.2°±1.0°、7.1°±2.5°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0~35个月后,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92.2%±2.1%,后缘高度比95.4%±2.2%,Cobb角7.5°±1.1°,相较于对照组86.2%±2.0%、91.1%±2.1%、11.3°±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提高3级4例(20%),提高2级4例(20%),提高1级2例(10%),无改变10例(50%),相较于对照组5例(19.23%),5例(19.23%),3例(11.54%),13例(50%),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VAS疼痛评分5.8±1.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6.8±1.6分,P<0.05。结论:联合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进行治疗具有提高脊柱稳定性、降低脊柱后凸畸形发生率以及保持伤椎高度的作用,降低脊柱后凸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丢失率,从而有效缓解了患者胸腰背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内植骨 脊柱胸腰段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联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迎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6期93-94,共2页
目的分析联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即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 目的分析联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即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内植骨术治疗,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胸腰椎前缘高度比、后缘高度比高于对照组,脊椎Cobb角则明显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下降,对比对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联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减轻疼痛,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内植骨 脊柱胸腰段骨折 疗效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炎症因子及神经因子的影响
5
作者 李明 付姜峰 邱学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5年第1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究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炎症因子及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2020年4月—2022年11月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收治的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 目的:探究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炎症因子及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2020年4月—2022年11月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收治的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因子水平、神经功能、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术后1周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较对照组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1周神经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1年神经功能较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行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可有效促进炎症因子、神经因子和神经功能恢复,且具有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脊髓损伤 后路减压弓根内固定 炎症因子 神经因子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郭伟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3-145,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TLSF)患者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04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TLS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74例采...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TLSF)患者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04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TLS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74例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第1天、3天、7天的疼痛程度。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测量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影像学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第1天、3天、7天的VAS评分均低(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TLSF均有确切效果,但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微创弓根螺钉内固定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皮质骨螺钉与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比较
7
作者 赵瑞昭 吕鑫垚 +2 位作者 乔军杰 丁立祥 方秀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5-1163,共9页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下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CBTS)固定和传统椎弓根螺钉(traditional pedicle screw,TPS)固定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合并骨质疏松腰椎管狭窄症患...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下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CBTS)固定和传统椎弓根螺钉(traditional pedicle screw,TPS)固定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合并骨质疏松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机器人辅助下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113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55例采用CBTS固定的患者纳入CBTS组,58例采用TPS固定的患者纳入TPS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比、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髋关节骨密度]、手术相关资料(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围术期指标(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螺钉松动率、邻近椎小关节侵犯率、术前及术后血糖)以及术前和术后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身高、体重、BMI和髋关节骨密度均无统计学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前VAS评分和ODI、术后1个月和6个月时的OD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BTS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和术后6个月时的VAS评分均显著小于TPS组(500mL vs 600mL,P=0.007;8cm vs 10cm,P=0.006;2分vs 3分,P<0.001)。两组间术前血糖及术后1d血糖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CBTS组显著低于TPS组(4.75mmol/L vs 5.57mmol/L,P=0.041)。末次随访时CBTS组螺钉松动率和邻近椎小关节侵犯率均显著低于TPS组(1.68%vs 4.52%,P=0.044和13.83%vs 26.53%,P=0.029)。结论:对于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机器人辅助下CBTS固定PLIF比TPS固定PLIF的创伤更小,术后早期康复更快,螺钉相关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骨科机器人 皮质骨轨迹螺钉 弓根螺钉 后路间融合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
8
作者 朱霞 刘俊 +3 位作者 黄彦 黄平 马灿华 赵波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7期426-428,共3页
文章总结了27例“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下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合理规划机器人设备摆位、做好患者评估及物品准备,术中做好体位护理、手术配合及皮肤护理,术后做好患者安全管理及手术机器人相关器... 文章总结了27例“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下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合理规划机器人设备摆位、做好患者评估及物品准备,术中做好体位护理、手术配合及皮肤护理,术后做好患者安全管理及手术机器人相关器械管理。除1例患者因椎动脉出血改为徒手置钉外,其余26例患者均在机器人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置钉效果满意,患者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玑”骨科机器人 骨折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护理配合
下载PDF
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与传统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近期疗效对比
9
作者 王晋德 梁卫东 +1 位作者 蔡晓宇 郭海龙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173-1181,共9页
目的:比较斜外侧入路(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与传统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近期临床疗效并明确OLIF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54例符合... 目的:比较斜外侧入路(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与传统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近期临床疗效并明确OLIF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5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滑脱症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OLIF + 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组(21例)和TLIF + 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组(33例)。观察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同时,比较手术前后腰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影像学相关指标(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腰椎前凸角、融合节段前凸角和椎体滑脱率)。结果:54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与TLIF组相比,O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3 d VAS评分及ODI指数,均少于TLIF组,但手术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OLIF组术后3 d、3个月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优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LIF组与OLIF组术后3 d、6个月时腰椎前凸角、融合节段前凸角和腰椎滑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TLIF相比,OLIF的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失血更少、术后疼痛缓解更快、术后功能恢复获益更好,在轻中度腰椎滑脱且椎管内游离髓核较少的情况下推荐应用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 斜外侧间融合 间孔间融合 微创性 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传统开放手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0
作者 韩永锋 杨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2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传统开放手术)和研究组(36例,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目的分析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2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传统开放手术)和研究组(36例,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7 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研究组的伤椎矢状面指数、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脊柱后凸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研究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丝轻链及热休克蛋白7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能减轻对脊髓神经功能的损伤,促使脊柱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经皮微创弓根螺钉内固定 传统开放手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11
作者 马伟 闫芳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90-492,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围手术期的遵医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手术期的责任管理、病情观察、交流沟通、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14 d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患者的应用能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也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护理干预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骨折 遵医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疼痛Cobb角伤椎高度的影响
12
作者 胡滨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9期37-40,共4页
目的探析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进贤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均满足手术治疗指征)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析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进贤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均满足手术治疗指征)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相关指标、疼痛情况、恢复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1周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治疗可优化手术相关指标,减轻患者疼痛,加快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螺钉内固定 后路减压植骨 脊柱骨折 前缘高度
下载PDF
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应激指标、疼痛程度的影响
13
作者 薛龙海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75-78,共4页
目的探究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SSPI)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TV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56例TV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28,后路伤椎置钉SSPI治疗)、B组(n=28,跨伤椎S... 目的探究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SSPI)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TV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56例TV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28,后路伤椎置钉SSPI治疗)、B组(n=28,跨伤椎SSPI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手术耗时长于B组,卧床时长短于B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失血量多于B组(P<0.05)。术后3个月,A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AVHR)大于B组,Cobb角小于B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A组低于B组(P<0.05)。术后1、3 d,两组的去甲肾上腺素(NE)、肌酸激酶(CK)、皮质醇(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且A组高于B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跨伤椎SSPI相比,后路伤椎置钉SSPI治疗TVF患者可进一步减轻疼痛、提高腰椎功能、缩短卧床时长,但会略微增加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手术创伤,延长手术耗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 短节段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段体骨折 应激指标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术对脊柱骨折患者脊柱功能、疼痛和创伤应激的影响
14
作者 刘凯 郑忠 李超雄 《中外医疗》 2024年第8期1-4,9,共5页
目的 探讨脊柱骨折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后的脊柱功能、疼痛和创伤应激指标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选取于2021年4月—2023年1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2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研究... 目的 探讨脊柱骨折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后的脊柱功能、疼痛和创伤应激指标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选取于2021年4月—2023年1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2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47例),研究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术,对照组采用单纯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脊柱功能、创伤应激水平、脊柱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优良率(88.57%)高于对照组(6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5);术后3 d,研究组脊柱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创伤应激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个月,研究组脊柱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脊柱骨折患者,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手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脊柱功能恢复,缓解创伤应激和疼痛程度,改善预后,实用性和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内固定 体成形 脊柱骨折 脊柱功能 疼痛程度 创伤应激
下载PDF
术中CT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疗效分析
15
作者 高利峰 刘雅普 +4 位作者 李鹏 侯秀伟 徐永辉 郑笑臣 吴广良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4期657-660,共4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术中CT扫描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15年7月~2019年11月采用术中CT辅助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术治疗的25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22例为寰枢椎不稳或脱位,3例为新鲜...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术中CT扫描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15年7月~2019年11月采用术中CT辅助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术治疗的25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22例为寰枢椎不稳或脱位,3例为新鲜的齿状突骨折、脱位;16例患者合并颈脊髓受压症状。22例术中行寰枢椎固定后植骨融合术,3例仅行内固定而未植骨融合。结果2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寰枢椎各50枚螺钉,术中CT扫描后修正定位针10枚,调整后植入螺钉,术中CT扫描、术后CT重建示螺钉位置均良好;术中、术后均未发现椎动脉、脊髓、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复查示植骨融合满意,未植骨融合的3例患者均于术后10个月确认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术后CT重建显示,螺钉位置Gertzbein分级为0级96枚、1级4枚;经Kappa一致性检验,术中CT扫描和术后CT重建显示的螺钉位置Gertzbein分级结果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Kappa=1)。16例合并颈脊髓症状患者的术前JOA评分为(11.3±0.9)分,术后6个月改善为(14.6±0.8)分,术后1年为(15.3±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CT辅助椎弓根螺钉治疗寰枢椎不稳可以提高置钉的精准性和手术安全性,可以更好地判断寰枢椎复位,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不稳 弓根螺钉 中CT 内固定 植骨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价值
16
作者 朱亚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82-185,共4页
探究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本院骨科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腰椎骨折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47;常规护理)与试验组(n=47... 探究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本院骨科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腰椎骨折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47;常规护理)与试验组(n=47;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心理状态、疼痛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①心理状态评分:试验组分数更低(P<0.05);②疼痛情况:试验组低(P<0.05);③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0.00%)较对照组(10.64%)低(2=5.281;P=0.022);④护理满意度:试验组更高(P<0.05);⑤临床指标:试验组时间更短(P<0.05)。结论 针对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效果突出,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护理满意度提高,心理状态与疼痛情况得以改善,具有良好的护理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护理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骨折 心理状态 疼痛情况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手术室护理对策研究分析
17
作者 杨静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99-0202,共4页
探讨手术室护理对腰椎骨折病人进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收治的68名进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医治的腰椎骨折病人,为了便于研究的正常实施,把所选择的全部受试者分成研究组34名,参照组34名,... 探讨手术室护理对腰椎骨折病人进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收治的68名进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医治的腰椎骨折病人,为了便于研究的正常实施,把所选择的全部受试者分成研究组34名,参照组34名,当中研究组病人运用手术室护理医治,参照组则是给予基础护理,并对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概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被选病人的多项护理指标通过统计分析软件检验后,显示出:参照组34例病人在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都比研究组要高,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参照组相比,研究组中的病人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更高(x2=5.824 P<0.05);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在下床活动和住院方面的时间都更短,同时住院的花销也更为经济(t=6.895、16.731、13.065 P<0.05);并且研究组在接受护理后的Barid评分和AOFAS评分都有所提高,而NRS评分则明显降低(t=4.533、6.703、9.372 P<0.05);同时研究组在接受护理后在社会、身体、心理以及物质生活方面的评分都显著更高(t=5.294、7.741、5.940、4.634 P<0.05)。结论 对腰椎骨折病人实施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医治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在临床护理的过程当中起到正向的价值与效果,可以明显减少病人术中的出血量,降低病人的术后并发症产生几率,缩短病人的住院天数,因此其拥有很高的临床运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螺钉固定 骨折 室护理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行腰椎骨折手术室护理干预后的效果
18
作者 许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21-0124,共4页
为腰椎骨折患者实施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开展手术室护理,对护理结果进行探讨。方法 腰椎骨折是该研究的对象,研究时间介于2022.01-2023.12期间,共68人,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进行常规干... 为腰椎骨折患者实施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开展手术室护理,对护理结果进行探讨。方法 腰椎骨折是该研究的对象,研究时间介于2022.01-2023.12期间,共68人,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手术室干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较参照组高,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更少,生活质量、腰椎功能方面,观察组均较参照组高,疼痛和焦虑方面,观察组程度更轻,手术以及康复指标方面,观察组更优;组间差异相比显示,P值低于0.05。结论 将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在腰椎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当中,可以改善患者疼痛和焦虑程度,能够提高患者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骨折 室护理 护理干预
下载PDF
长节段与短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在退变性脊柱侧弯治疗中的对比分析
19
作者 孙健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长节段与短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在退变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后路椎弓... 目的探讨长节段与短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在退变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对照组行短节段融合,观察组行长节段融合.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影像学参数、疼痛评分、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32.41±28.68)min,长于对照组的(164.85±14.83)min,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透视次数分别为(554.96±52.41)mL、(156.32±14.82)mL、(6.32±1.15)次,均多于对照组的(449.65±45.84)mL、(123.41±13.35)mL、(4.21±0.83)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侧凸Cobb角、矢状面平衡偏移量、冠状位平衡偏移量分别为(18.15±1.63)°、(17.79±1.45)mm、(13.51±1.23)mm,均低于对照组的(22.34±2.49)°、(23.53±2.57)mm、(16.78±1.45)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DI评分分别为(1.42±0.24)分、(12.58±1.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98±0.27)分、(15.39±1.4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分别为(87.25±5.24)分、(88.26±5.19)分、(88.93±5.25)分、(90.76±4.1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0.62±5.21)分、(81.11±5.09)分、(82.04±5.18)分、(83.63±4.5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节段与短节段融合在退变性脊柱侧弯中各有价值,短节段融合手术创伤更小,长节段能更好恢复脊椎力线及功能,还需根据临床病情特点慎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弯 后路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 长节段融合 短节段融合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20
作者 刘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203-0206,共4页
本次研究围绕腰椎骨折患者为探讨对象,分析患者在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过程中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100例腰椎骨折为对象,患者经过检查确认病情程度后均在院内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 本次研究围绕腰椎骨折患者为探讨对象,分析患者在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过程中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100例腰椎骨折为对象,患者经过检查确认病情程度后均在院内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手术室护理,观察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期间心理状态、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低,且预后腰椎功能改善效果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腰椎骨折患者在接收住院后,评估病情程度满足治疗指征下均需要及时采取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而在手术期间配合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稳定患者心理情绪,降低并发展,有助于患者预后腰椎功能恢复,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护理 弓根螺钉内固定 骨折 功能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