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分析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跗骨窦小切口钢板内固定在治疗SanderⅡ型跟骨骨折中的效果
1
作者 宇文跃 张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35-038,共4页
本文比经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在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疾病的效果。针对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期间的54明病例患者数据整理,对以上两种手术多方面不同实施分析。方法 将54明患者按其接受的手术切口方式,将其划分为L形... 本文比经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在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疾病的效果。针对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期间的54明病例患者数据整理,对以上两种手术多方面不同实施分析。方法 将54明患者按其接受的手术切口方式,将其划分为L形切口组和小切口组两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手术中的失血量和术后24小时的疼痛评分(使用VAS系统)。而且要对参与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跟踪观察,评估了这些患者的玻勒评分、吉萨尼评分以及AOFAS指关节功能评分,记录了在此期间出现的所有并发症。结果 对比分析后,发现小切口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以及术后24小时的疼痛评分上均优于L形切口组,这些差异均达到了统计学的显著性(P<0.05)。虽然两组在玻勒角度和吉萨尼角度的改善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小切口组在AOFAS评分上表现更佳,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P<0.05)。结论 无论是经跗骨窦小切口还是传统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两者在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时均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但相比之下,小切口手术具有更多的优点,如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痛感轻、踝关节功能恢复得更好,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所以,在选择手术方法时,小切口内固定可能是一个更为优越的选择,特别适合追求快速恢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l切口钢板内固定 跗骨窦小切口钢板内固定 SanderⅡ跟骨骨折
下载PDF
外侧横弧形切口和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戚盈杰 郑光磊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9期33-37,共5页
目的:分析外侧横弧形切口和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2022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手术入路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和... 目的:分析外侧横弧形切口和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2022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手术入路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外侧横弧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观察组给予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均长于对照组,手术失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10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10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10个月观察组复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粉碎性跟骨骨折行切口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中,扩大L形切口手术损伤相对高于外侧横弧形切口,但是并未增加安全性风险,且复位效果与恢复结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粉碎性骨折 外侧横弧形切口 扩大l切口 内固定手术 术后恢复
下载PDF
经跗骨窦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余俊 胡磊 +2 位作者 周骏武 丁伟 李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目的分析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跗骨窦切口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9月至2021年3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分析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跗骨窦切口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9月至2021年3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2个月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以及Marland足部功能评分,并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2例患者均接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3~16个月。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分别为(53.1±10.3)min、(4.3±0.9)cm,明显短于对照组[(84.0±15.3)min、(11.1±1.2)cm],术后疼痛评分为(1.8±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2±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Bohler角、Gissane角、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切口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手术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骨折复位及内固定强度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足部功能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Ⅱ、Ⅲ跟骨骨折 内固定 经跗骨窦切口 外侧l切口 骨折复位
下载PDF
跗骨窦小切口与外侧L型入路手术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伟世 李智 尚建红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小切口与外侧L型入路手术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兰州手足外科医院收治的65例跟骨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采用外侧L型入路手术,... 目的:探讨跗骨窦小切口与外侧L型入路手术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兰州手足外科医院收治的65例跟骨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采用外侧L型入路手术,观察组33例行跗骨窦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围手术期指标、足踝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Gissane角、B?hler角高于手术前,跟骨内翻角、跟骨宽度低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采用跗骨窦小切口与外侧L型入路手术治疗均能促进足踝关节功能恢复,但前者作为微创术式,带来的手术创伤更小、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更少,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成本,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Ⅱ SandersⅢ 跗骨窦小切口 外侧l入路
下载PDF
外侧“L”形切口与跗骨窦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Ⅱ型跟骨骨折近期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钱志鹏 袁亚兵 周金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93-96,共4页
目的 比较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跗骨窦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Ⅱ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治疗的70例SanderⅡ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小切口... 目的 比较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跗骨窦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Ⅱ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治疗的70例SanderⅡ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小切口组(34例)和“L”形切口组(36例)。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切口愈合时长)、并发症、术前及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评分)、B?hler角、Gissane角、术后足部恢复优良率(Maryland足踝部评分标准)、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情况。结果 小切口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切口愈合时长均显著低于“L”形切口组(P<0.05);小切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L”形切口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AOFAS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小切口组术后6个月评分显著高于“L”形切口组(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B?hler角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Gissane角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小切口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BI及SF-36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小切口组显著高于“L”形切口组(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外侧“L”切口,跗骨窦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Ⅱ型跟骨骨折创伤小、并发症低、术后恢复快,更有利于足踝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l”切口 跗骨窦小切口 SanderⅡ跟骨骨折
下载PDF
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敬煌 王贤月 彭方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0期63-66,共4页
目的分析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58例(61足)收治并获得完整随访的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经典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的随访结果。结果58... 目的分析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58例(61足)收治并获得完整随访的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经典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的随访结果。结果58例(61足)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6.5个月;跟骨骨性愈合时间2~4个月,平均3.1个月;完全负重时间3~4个月,平均3.3个月。近期并发症:皮瓣坏死1足(范围1.0 cm×2.0 cm),在术后第10天,皮瓣坏死后积极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持续负压吸引,积极预防感染,术后2.5个月取出钢板,行局部旋转皮瓣术,术后恢复良好。远期并发症:距下关节炎并疼痛5足,腓骨长短肌腱肌腱炎3足。Maryland Foot Score系统评分:优29足,良24足,可3足,差5足,优良率为86.9%(53/61)。术后1年,患者的跟骨Bohler角(29.5±2.9)°、高度(57.4±3.8)mm、长度(57.2±3.2)mm大于术前的(8.2±8.6)°、(48.3±3.5)mm、(43.1±4.3)mm,Gissane角(123.8±8.7)°、宽度(35.3±2.3)mm小于术前的(142.2±10.2)°、(42.3±3.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通过经典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能够获得较满意的解剖复位,且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外侧“l”切口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术与经外侧“L”形切开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4
7
作者 简蔚泓 丁健 沈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9期83-85,89,共4页
目的比较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术与经外侧“L”形切开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与治疗B组各40例。治疗A组采用经典的经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治... 目的比较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术与经外侧“L”形切开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与治疗B组各40例。治疗A组采用经典的经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治疗B组采用经跗骨窦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效果。结果治疗B组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5)。2组术后跟骨Bohler角、Cissane角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2组术前及术后跟骨Bohler角、C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个月Maryfand评分及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典的经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术与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手术效果相似,但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术具有出血量少、引流量少和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Ⅱ~Ⅲ 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 外侧“l”切口内固定 影像学 随访
下载PDF
跟骨Sanders Ⅱ型骨折应用中药内服联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庆丰 武理国 李哲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65-1767,共3页
目的:探讨跟骨Sanders II型骨折患者应用中药内服联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58例跟骨Sanders II型骨折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并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给... 目的:探讨跟骨Sanders II型骨折患者应用中药内服联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58例跟骨Sanders II型骨折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并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药内服联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恢复情况,手术前后X线片Bohler角的测量值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4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Bohler角测量值(28.93±2.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49±2.8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6.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4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Sanders II型骨折患者应用中药内服联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Sanders II骨折 外侧l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 中药内服
下载PDF
跗骨窦微创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冰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1期142-145,共4页
目的:比较跗骨窦微创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72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微... 目的:比较跗骨窦微创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72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微创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侧L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前、术后随访12个月足踝功能指标[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分、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AOFAS)评分]水平,以及术后1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6.49%(32/37),高于对照组的65.71%(2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大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分、AOFA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0%(1/37),低于对照组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微创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可提高治疗优良率、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分和AOFAS评分,降低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外侧L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微创切口 外侧l切口 钢板内固定 足踝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经外侧“L”型切口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银凤 袁冰 +2 位作者 刘平 王晶 王希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33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外侧"L"型切口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SandersⅢ~Ⅳ型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40例(45足),均采用经外侧&q... 目的探讨经外侧"L"型切口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SandersⅢ~Ⅳ型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40例(45足),均采用经外侧"L"型切口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随访12~24个月,观察患者患足愈合情况(愈合率、切口愈合时间),并比较术前及术后即刻、12个月患足B?hler's角、Gissane's角及跟骨后部高度。结果术后,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术后1周出现皮缘部分变紫2足,及时给予局部创口间断拆线和换药处理后愈合;采用同体异种骨植骨12足中出现3足排异反应,放置负压引流管后换药好转。切口愈合时间为(16.21±4.33)d。术后即刻及术后12个月,患者患足B?hler's角、Gissane's角大于术前,跟骨后部高度高于术前(P<0.05)。结论经外侧"L"型切口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患足B?hler's角、Gissane's角及跟骨后部高度,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粉碎性 跟骨 锁定接骨板 “l”型切口 内固定 效果
下载PDF
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勇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S0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03~2018-12收治的86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 目的:探讨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03~2018-12收治的86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ohler角、Cissane角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aryland评分、AOFAS评分高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跗骨窦小切口内固术定应用于跟骨骨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小切口 传统外侧l切口 内固定 跟骨骨折 并发症发生率 术中出血量
下载PDF
外侧扩展入路和L形入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1
12
作者 祝文发 刘鹏原 +1 位作者 邱烽磊 苏省营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282-284,共3页
目的 探讨外侧扩展入路和L形入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3月收治的61例Sanders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病例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予以外侧... 目的 探讨外侧扩展入路和L形入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3月收治的61例Sanders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病例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予以外侧L形入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1例予以外侧扩展入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跟骨指标、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性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术前,两组跟骨高度、跟骨宽度、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以及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跟骨高度、Gissane角以及Bohler角较治疗前增大,跟骨宽度较治疗前减小(P <0.05),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量表及Maryland足部功能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32%)低于对照组(30.00%)(P <0.05)。结论 外侧扩展入路与L形入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关节面解剖复位疗效相当,但外侧扩展入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可以缩短骨性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加快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Ⅲ跟骨关节内骨折 外侧扩展入路接骨板内固定 外侧l形入路接骨板内固定 关节功能
下载PDF
跗骨窦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在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新宝 赵树东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7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在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采取...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在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采取外侧L形切口入路,观察组采取跗骨窦切口入路,两组均持续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足部功能、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分别为(89.73±6.14)分、(87.26±5.0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5.86±5.60)分、(82.89±4.1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跟骨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外侧L形切口入路,跗骨窦切口入路行钢板固定术进行跟骨骨折的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效用,利于改善患者足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切口 外侧l切口 入路钢板内固定 足部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跗骨窦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预后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14
作者 张茂林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跗骨窦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预后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诊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治疗组行... 目的探讨改良跗骨窦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预后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诊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治疗组行改良跗骨窦切口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足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跟骨宽度、Gissane角及Bohler角;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足功能优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Bohler角大于术前,Gissane角、跟骨宽度均小于术前,而术后治疗组跟骨宽度、Gissane角小于对照组,Bohler角大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相比,采用改良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可减小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促进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改良跗骨窦切口 患足功能 传统l切口内固定
下载PDF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术与外侧扩大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
15
作者 蔡明 曾令源 +1 位作者 韦卫甲 廖海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119-122,共4页
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研究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术与外侧扩大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54例跟骨骨折的患者,进行研究,试验组采用了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术定,而对照组采用了外侧扩大型切口钢板... 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研究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术与外侧扩大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54例跟骨骨折的患者,进行研究,试验组采用了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术定,而对照组采用了外侧扩大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较好,VAS得分较低;与对照组相比,手术并发症较少。两组病人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表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治疗,我们比较了采用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术和外侧扩大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的不同效果,临床效果佳,且术后骨解剖形态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Ⅱ、Ⅲ跟骨骨折 空心钉内固定 外侧扩大切口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比较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6
作者 温曙荣 刘志凌 +1 位作者 吴泳辉 鲁鹏 《当代医学》 2020年第5期177-179,共3页
目的对比跗骨窦小切口和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分组法"将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进行跗... 目的对比跗骨窦小切口和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分组法"将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进行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Bohler角和Gissane角以及AOFAS评分。结果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和创口愈合时间均更短,其术后第1天VAS评分更低(P<0.05);将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接受治疗前后的Bohler角和Gissane角的数值进行组内对比,其各项数值均高于接受治疗前(P<0.05);观察组SandersⅡ型骨折患者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其SandersⅢ型骨折患者的AOF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相比,为跟骨骨折患者应用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外侧l切口内固定 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 跟骨骨折
下载PDF
跗骨窦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琦 朱曙 薛明炎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6期741-743,共3页
目的比较跗骨窦切口空心钉微型钢板内固定和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25例,采用L形切口内固定)与B组(20例,采用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跗骨窦切口空心钉微型钢板内固定和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25例,采用L形切口内固定)与B组(20例,采用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影像学指标、术后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13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B组明显少于A组(P <0. 05)。术后跟骨长度、宽度、高度和B9hler角、Gissane角两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 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AOF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B组均优于A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跗骨窦切口与L形切口内固定均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式,与L形切口内固定比较,跗骨窦切口内固定具有微创复位固定距下关节面、手术时间短及切口并发症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切口 SandersⅡ 跟骨骨折 外侧l切口
下载PDF
经跗骨窦小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少宇 崔丙军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22期80-81,共2页
目的研究对比经跗骨窦小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对于Sanders III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所收治的Sanders III型跟骨骨折患者共计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各组患者均为40例,其中,... 目的研究对比经跗骨窦小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对于Sanders III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所收治的Sanders III型跟骨骨折患者共计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各组患者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外侧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术,试验组患者行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功能评价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术后,两组对比功能无显著性差异,但试验组患者并发症较少,且手术情况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anders III型跟骨骨折患者实施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相比于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术,患者并发症更少,且手术情况更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切口 l切口 复位内固定 SandersⅢ跟骨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对比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燕才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53-55,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及实验组(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各35例,给... 目的对比研究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及实验组(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各35例,给予3个月随访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关节功能评分、影像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相比较,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获得的疗效更佳,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小切口 传统外侧l切口 跟骨骨折
下载PDF
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泽钦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探究跟骨骨折的固定治疗中运用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在东莞市塘厦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跟骨骨折的患者,将其进行随机性的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 目的:探究跟骨骨折的固定治疗中运用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在东莞市塘厦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跟骨骨折的患者,将其进行随机性的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运用跗骨窦小切口固定的方式治疗,对照组用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的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Kofoed评分以及Maryland评分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的时间内,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观察组高,分别为50.5%和1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在治疗跟骨骨折中的优势更加明显,且出现的不良反应更加少,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临床上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小切口 跟骨骨折 外侧“l”切口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