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置管患者相关性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分析
1
作者 姜慧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9期10-12,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患者相关性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预防DVT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 9年1月—2021年1月玉山县黄家驷医院...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患者相关性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预防DVT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 9年1月—2021年1月玉山县黄家驷医院收治的80例PICC置管患者,根据有无DVT分为血栓组(21例)和非血栓组(59例)。单因素分析PICC置管患者相关性DVT的危险因素。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PICC置管患者相关性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组在性别、置入静脉、导管前端位置、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和吸烟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年龄、血小板(platelets,PLT)、置管肢体部位、穿刺次数、是否患有恶性肿瘤、血栓史和PICC置管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OR=2.962,P<0.05),PLT<350.23×109/L(OR=2.869,P<0.05)、有血栓史(OR=2.713,P<0.05)是影响PICC并发DVT的独立高风险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年龄≥60岁、PLT<350.23×109/L和有血栓史的患者,积极采取护理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管术 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下载PDF
早产儿经不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阙秋萍 吴芸 +1 位作者 彭婕 张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经不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早产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及头部静脉组,各30例。上肢... 目的:探讨早产儿经不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早产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及头部静脉组,各30例。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及头部静脉组均行PICC,位置分别为上肢静脉、下肢静脉、头部静脉。比较三组置管效果。结果:下肢静脉组PICC置管疼痛评分低于上肢静脉组、头部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3)。三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静脉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总胆汁酸、谷氨酰转移酶水平低于上肢静脉组、头部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上肢、头部静脉PICC置管,下肢静脉PICC置管能够减轻早产儿置管疼痛感,减少胆汁淤积风险,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 上肢静脉 下肢静脉 头部静脉
下载PDF
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的Meta分析
3
作者 钟学红 王晶晶 +1 位作者 吴旭红 王娟 《中国医药》 2024年第6期884-887,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与新生儿PICC相... 目的系统评价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与新生儿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率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5月17日。双人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研究,总样本量为4573例,其中共发生104例PICC相关性血栓。Meta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为1.7%(95%置信区间:0.5%~3.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发表年份为2017—2021年的文献、经下肢静脉置管的新生儿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更高。结论新生儿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为1.68%。经下肢静脉置管时,血栓的发生率更高,因此对于凝血功能障碍、血栓发生风险高的新生儿,应尽量避免选择经下肢静脉置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 新生儿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META分析
下载PDF
超声引导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失败的5年回顾性研究
4
作者 李琳 刘福丽 +1 位作者 赵一凡 王子轩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方法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接受超声引导PICC中置管失败患者32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60.12岁;身体...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方法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接受超声引导PICC中置管失败患者32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60.12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6.55~31.26 kg/m^(2),平均BMI 22.56 kg/m^(2);恶性肿瘤32例,消化系统疾病12例,血管疾病8例,高血压5例,心脏病4例,糖尿病2例;置管原因,化学治疗19例(59.4%),静脉营养15例(46.9%);病变位置,颈胸部18例(56.3%),其他部位14例(43.7%);既往相关治疗,肿瘤切除21例(65.6%),放化疗19例(59.4%)。置管失败后移至介入手术室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辅助PICC复位/重置者。统计PICC相关指标。评估超声引导PICC失败原因,并分析失败原因与其他指标[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血管病史、病变位置(颈胸部)、既往相关治疗、侧别和穿刺靶静脉]的相关性。结果左臂置入失败占56.3%(18/32)。穿刺贵要静脉者占65.6%(21/32),多于头静脉和肱静脉(P<0.001)。并发损伤仅为轻度痉挛或少量血栓占12.5%(4/32)。导管异位是置管失败主要原因占84.4%(27/32)。腋静脉最易发生异位(46.9%),贵要静脉(12.5%)、颈内静脉(9.38%)亦较常见。在DSA辅助下全部病例均复位/重置成功。导管异位与年龄、性别、BMI、血管病史、病变位置(颈胸部)、既往相关治疗、侧别和穿刺靶静脉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导管异位是超声引导PICC失败的首要原因,主要为血管变异所致。DSA辅助复位技术是解决超声引导PICC失败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 插管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效应分析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宫颈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
5
作者 李卉 解婷 +1 位作者 赵晶晶 赵蕾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效应分析(H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接受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23年1月-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接受PICC化疗的120例宫颈癌患...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效应分析(H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接受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23年1月-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接受PICC化疗的12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H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化疗期间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期间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H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宫颈癌患者在接受PICC化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效应分析 宫颈癌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并发心包填塞的护理
6
作者 彭泽华 陈旋 王敏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0期119-122,共4页
本文总结1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引起心包填塞的护理,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及预防。通过观察患儿局部与全身情况,采用胸部X线和心脏彩超进行检查,确诊患儿发生心包填塞及PICC异位,通过紧急行心包穿刺术,缓解心包填塞症状... 本文总结1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引起心包填塞的护理,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及预防。通过观察患儿局部与全身情况,采用胸部X线和心脏彩超进行检查,确诊患儿发生心包填塞及PICC异位,通过紧急行心包穿刺术,缓解心包填塞症状;及时拔除中心静脉置管,给予呼吸、循环、营养、重新置管等方面的支持治疗,并积极做好早产儿术后精细化护理。通过实施上述措施后,该患儿术后第7天心包腔无液性暗区、心影缩小,心率恢复正常,并在治疗68d后康复出院。积极预防深静脉导管并发症,在置管前应充分评估患儿,做好置管前准备。同时,置管及维护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根据个体选择合适的置管方式、护理方案,才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置管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出生体重儿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心包填塞 护理
下载PDF
晚期肺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风险因素
7
作者 王丽 韩娜 +1 位作者 郝正玮 孟宪静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7期833-835,共3页
目的分析晚期肺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风险因素。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20年9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623例行PICC的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发生CRBSI的32例作为病例组,591例未发生CRBSI者作为... 目的分析晚期肺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风险因素。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20年9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623例行PICC的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发生CRBSI的32例作为病例组,591例未发生CRBSI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基础资料、治疗情况,分析影响晚期肺癌PICC患者CRBSI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导管维护周期延长、多次置管、导管移动、接受化疗以及抗感染治疗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抗感染治疗是影响PICC患者CR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抗感染治疗是晚期肺癌PICC患者CRBSI发生的风险因素,临床应提供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降低PICC患者CRBSI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经外周中心静脉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导管移动
下载PDF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侧前臂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破裂患者一例的护理
8
作者 盛婉婷 杨小惠 +1 位作者 赵林芳 曹秀珠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113,共3页
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是由感染、创伤或医源性因素等造成动脉壁破裂,血液通过破裂的动脉壁渗入周围的软组织,形成一个被软组织包裹的动脉瘤囊腔[1].医源性因素是PSA形成的主要原因,如动脉穿刺不成功或穿刺后压迫止血时间不足[... 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是由感染、创伤或医源性因素等造成动脉壁破裂,血液通过破裂的动脉壁渗入周围的软组织,形成一个被软组织包裹的动脉瘤囊腔[1].医源性因素是PSA形成的主要原因,如动脉穿刺不成功或穿刺后压迫止血时间不足[2-3].PSA常见的并发症为感染、堵塞远端动脉、压迫邻近血管或神经、破裂引起瘀血和血肿[1,4].然而,PSA形成之初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使其难以早期发现,从而导致治疗延误或出现并发症.目前,国内外有关上肢医源性PSA破裂致使同侧静脉导管穿刺处大量渗血的病例报极为少见.2022年8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患者予左上臂留置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3h后其穿刺处持续大量渗血,4h后置管侧手臂形成瘀斑,1d后左上肢瘀斑扩散至左背部,并出现广泛血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护理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肿瘤患者拒绝二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内心感受的质性研究
9
作者 徐凯佳 杜理平 +3 位作者 李慧锋 王丽 郭亚男 王晓苏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拒绝二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内心感受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3例拒绝二次PICC置管肿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Braun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肿瘤患者...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拒绝二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内心感受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3例拒绝二次PICC置管肿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Braun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肿瘤患者拒绝二次PICC置管原因的真实感受可归纳为4个主题:支持系统薄弱、再次置管不确定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自我感受负担。结论拒绝二次PICC置管肿瘤患者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支持系统薄弱,自我感受负担较重,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其拒绝二次置管的具体原因与内心感受,给予必要的社会支持,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质性研究
下载PDF
留置针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应用于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中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李莉 陈玉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2期73-75,共3页
目的:分析留置针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应用于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于泰安市妇幼保健院行PICC的新生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留置针联... 目的:分析留置针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应用于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于泰安市妇幼保健院行PICC的新生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留置针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对照组实施常规盲穿法。比较两组置管效果。结果:观察组家属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留置针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应用于新生儿PICC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与家属满意度,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塞丁格技术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 新生儿
下载PDF
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相关性血栓的列线图构建及验证
11
作者 林晓君 冯桂银 胡雯 《当代医学》 2024年第8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PICC)相关性血栓(PRT)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48例PICC置管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3∶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48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PICC)相关性血栓(PRT)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48例PICC置管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3∶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486)和验证组(n=162)。采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训练组患者发生PR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对两组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发生PRT患者与未发生PRT患者糖尿病、置管前D-二聚体水平、置管位置、导管型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LASSO交叉验证法计算最佳λ参数,并在最佳λ参数处选择回归系数非零的变量作为潜在的预测因子,结果显示糖尿病、置管前D-二聚体水平、置管位置、导管型号是发生PRT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置管前D-二聚体>0.5mg/L、左侧置管、5Fr型号导管均是发生PR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训练组和验证组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显示,两组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754和0.774;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分别为χ^(2)=0.744,P=0.384和χ^(2)=6.199,P=0.401;绘制校准曲线显示两组的预测结果和实测结果一致性均良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判断PRT高危人群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 静脉血栓 列线图
下载PDF
不同固定方法在血液肿瘤化疗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12
作者 陈瑶 翟英俊 +2 位作者 谢小菊 张碧霞 黄继贤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8期93-95,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固定方法在血液肿瘤化疗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粤北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1、2、3组,各30... 目的:探究不同固定方法在血液肿瘤化疗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粤北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1、2、3组,各30例。研究1组采用贴膜固定,研究2组采用“C”形固定,研究3组采用“Ω”结合“C”形改良固定法。比较三组导管留置时间、置管舒适度评分、置管护理满意度、PICC置管相关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3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研究1、2组,研究2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研究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3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研究1、2组,研究2组VAS评分低于研究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3组护理态度满意度、护理内容满意度、整体满意度评分高于研究1、2组,研究2组护理态度满意度、护理内容满意度、整体满意度评分高于研究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3组PICC置管相关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研究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Ω”结合“C”形改良固定法进行PICC置管固定,可延长血液肿瘤化疗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提高置管舒适度和置管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PICC置管相关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血液肿瘤化疗 护理态度 满意度
下载PDF
叙事护理干预对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期间负性情绪的影响探究
13
作者 孙晓燕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06-509,共4页
目的研究叙事护理干预对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期间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1月至2023年08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6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并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叙事护... 目的研究叙事护理干预对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期间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1月至2023年08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6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并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希望水平、生活质量、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心理弹性评分。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AS、SDS及SCL-90分数均低于参考组;希望水平分数均高于参考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考组;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心理弹性评分均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行PICC肿瘤患者采用叙事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降低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心理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肿瘤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 负性情绪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及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价值分析
14
作者 姜振宇 孙义玲 赵腾 《大医生》 2024年第5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输液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输液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应用PICC)和观察组(32例,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满意度、置管化疗开始(T_(0))至化疗结束当天(T_(1))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手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T_(0)阶段两组患者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BR)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_(1)阶段观察组患者心理、躯体、社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症状/不良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效果优于PICC,可减少维护费用、时间及次数,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且易得到患者认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 乳腺癌
下载PDF
一种全方位调节的手臂消毒支架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黄桢 韦素雨 +3 位作者 黄丽芝 李君丽 农彩梅 韦艳桃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全方位调节的手臂消毒支架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并进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的8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全方位调节的手臂消毒支架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并进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的8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全方位调节的手臂消毒支架托举患者手臂协助进行消毒铺巾,对照组采用由助手协助抬举患者手臂的形式进行消毒铺巾。比较两组的消毒铺巾时间、患者舒适度及操作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消毒铺巾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者满意度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调节的手臂消毒支架能减少消毒铺巾所用的时间,节省了人力资源,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得到操作者的充分肯定,对临床工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 支架 消毒铺巾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护理体会——评《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
16
作者 张伟芳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4-I0004,共1页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由乔爱珍,苏迅,韩立存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72504228。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的是在患者手臂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由乔爱珍,苏迅,韩立存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72504228。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的是在患者手臂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进行穿刺置管,令导管到达临近心脏的大静脉,使药物能顺利输入到患者的体内。对于需要长期持续性进行静脉输液或是用药的患者,PICC置管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肘正中静脉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科学技术出版社 静脉 常见并发症 长期持续性
下载PDF
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中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静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7期59-62,共4页
目的研究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中运用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8月—2022年6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240例患者纳入研究,利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 目的研究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中运用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8月—2022年6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240例患者纳入研究,利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护理中采用传统测量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改良式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导管留置长度外测量尺进行术前复测,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风险、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定位准确度、置管安全性、拔管率、置管后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结果观察组整体置管前护理使用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置入导管长度预判留置长度,与送入导管后术中使用心电定位技术定位导管尖端最佳位置的符合率达到94.2%,同时,减少了术中调管而导致的不良情况发生风险、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拔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位准确度、置管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置管后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中运用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置管前的导管留置长度判断,降低术中调整导管发生率,且外测尺简单易操作,不同能力医务人员的操作能够同质化,能有效提高定位准确度,提升置管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PICC导管留长度外测尺 超声引导 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管术护理 管安全性
下载PDF
儿童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的Meta分析
18
作者 顾宇静 谢珺 +1 位作者 吴菲菲 范菊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2-1252,共11页
目的:对儿童病人使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通过对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 目的:对儿童病人使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通过对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儿童使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与输液港的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20日。由2名经过循证培训的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进行交叉核对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相关并发症的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使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比较,儿童病人使用静脉输液港静脉炎发生率[RR=20.69,95%CI(10.56,40.54),P<0.000 01]、堵管发生率[RR=4.44,95%CI(2.88,6.85),P<0.000 01]、血栓发生率[RR=3.08,95%CI(1.91,4.97),P<0.000 01]、导管脱出或移位发生率[RR=6.89,95%CI(3.56,13.31),P<0.000 01]、穿刺点渗血、渗液发生率[RR=10.06,95%CI(6.61,15.32),P<0.000 01]、感染发生率[RR=3.87,95%CI(2.67,5.62),P<0.000 01]、导管断裂[RR=3.01,95%CI(1.19,7.64),P=0.02]、一次置管成功率[RR=0.95,95%CI(0.90,1.00),P=0.04]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儿童病人使用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夹闭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40,95%CI(0.10,1.52),P=0.18]。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儿童使用输液港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可靠、具有优势的输液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儿科 并发症 META分析 循证护理
下载PDF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风险评估的最佳证据总结
19
作者 李月圆 高佩 +2 位作者 郭林芳 钱火红 曹洁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100,共4页
目的 检索、评价、汇结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风险评估的最佳证据,为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风险评估工具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及网站... 目的 检索、评价、汇结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风险评估的最佳证据,为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风险评估工具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及网站中关于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风险评估的临床决策、实践指南、最佳证据、横断面研究等。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分别为实践指南及专家共识各4篇、系统评价及横断面各1篇、证据总结3篇。总结内在因素、外在因素、评估内容、评估时机、评估工具5个主题,共34项最佳证据。结论 总结的最佳证据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对PICC携管期间预防皮肤损伤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皮肤损伤 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送管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
作者 谷林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3期106-111,共6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适用于肿瘤化疗患者及需要长期输液、静脉高营养治疗的患者。本文对PICC置管过程中送管困难的原因及处理对策进行综述,PICC...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适用于肿瘤化疗患者及需要长期输液、静脉高营养治疗的患者。本文对PICC置管过程中送管困难的原因及处理对策进行综述,PICC置管过程中送管困难的原因通常包括血管选择、血管痉挛、穿刺体位、操作者因素等,护理人员应针对相关的因素开展预防及实施高效处理方法,提高PICC置管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 送管困难 血管痉挛 穿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