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ava弹力胶贴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体外连接器中的固定作用
1
作者 吴竞一 徐玉芬 +1 位作者 王黎梅 陈静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15期10-11,共2页
目的观察Brava弹力胶贴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体外连接器中的固定效果。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该院肿瘤内科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PICC体外连接器加强固定观察组使用Brava弹力胶贴... 目的观察Brava弹力胶贴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体外连接器中的固定效果。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该院肿瘤内科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PICC体外连接器加强固定观察组使用Brava弹力胶贴,对照组使用3M胶带,比较两组胶贴或胶带有效固定时间、皮肤过敏、皮肤受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胶贴有效固定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皮肤过敏发生率(7.5%)、皮肤受损发生率(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0.0%、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rava弹力胶贴在PICC体外连接器加强固定中优势明显,不仅固定稳妥、操作简单,还可降低局部皮肤过敏、皮肤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体外连接器 固定 Brava弹力胶贴
下载PDF
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蕊 王晶 +2 位作者 王佳琦 王丽娟 陈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54,共4页
目的调查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PICC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 目的调查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PICC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人360例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其中有49例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3.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0周的早产儿发生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是胎龄≥30周的2.39倍;正中静脉/头静脉、大隐静脉/颞浅静脉置管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分别是腋静脉置管的12.32倍和9.85倍。结论极低或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推荐考虑腋静脉和贵要静脉作为PICC置管的穿刺静脉;在导管维护过程中应保证及时有效的指标监测,以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超低出生质量儿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长度体外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江方正 吴莉莉 +1 位作者 叶向红 彭南海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5期40-43,48,共5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具有操作方法简单、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对肢体活动度影响小等优点,适用于中长期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患者。适宜的导管末端位置更是导管留...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具有操作方法简单、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对肢体活动度影响小等优点,适用于中长期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患者。适宜的导管末端位置更是导管留置关键之一,临床护理专家根据置管经验制定了多种体外测量方法,准确的长度测量可以提高PICC穿刺的到位率,减少异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 管长度 测量 综述
下载PDF
应用正压接头和肝素帽两种连接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方法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姜红 赵姝杨 于凤英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9年第11期3053-3054,共2页
关键词 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 肝素帽 中心静脉导管 连接 接头 正压 低出生重儿 静脉药物
下载PDF
基于医联体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同质化维护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余菊 张艳 解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5期82-84,88,共4页
目的建立医联体成员单位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同质化维护模式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对医联体成员单位的29名护理人员进行同质化培训,考核合格后发放资质准入证书。建立医联体成员单位的PICC维护网络,对PICC带管患者实施... 目的建立医联体成员单位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同质化维护模式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对医联体成员单位的29名护理人员进行同质化培训,考核合格后发放资质准入证书。建立医联体成员单位的PICC维护网络,对PICC带管患者实施出院后同质化维护。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理论和技能成绩,并比较本院门诊维护患者与医联体维护患者的维护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医联体维护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理论和技能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院门诊维护患者的维护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与医联体维护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联体维护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8.41%。结论基于医联体的PICC同质化维护模式的建立与实施,能够为PICC带管出院患者提供同质化护理,有利于延续护理的开展,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 维护 同质化 延续护理
下载PDF
脐静脉置管联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钟文华 杨戎威 +2 位作者 黄华飞 徐晓燕 何缦 《浙江实用医学》 2016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UVC)联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中的应用。方法 192例VLBWI采用UVC+PICC作为输液通路,187例采用单纯PICC作为输液通路,观察两组的体质量增长、住院时间以及导管相关感染率。结...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UVC)联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中的应用。方法 192例VLBWI采用UVC+PICC作为输液通路,187例采用单纯PICC作为输液通路,观察两组的体质量增长、住院时间以及导管相关感染率。结果 (UVC+PICC)组每日体质量增长明显高于单纯PICC组(P<0.05),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单纯PICC组(P<0.05)。结论 UVC联合PICC置管技术有助于更好地解决的极低体重儿营养问题,降低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质量儿 静脉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平 杨占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35期4379-4380,共2页
目的介绍新生儿监护室(NICU)开展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11例的应用体会。方法采用1.9Fr规格导管对11例低出生体重儿(LBWI)实施PICC置管,按照PICC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11例患儿均置管成功,9例完成治疗拔管,2例非正常拔管... 目的介绍新生儿监护室(NICU)开展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11例的应用体会。方法采用1.9Fr规格导管对11例低出生体重儿(LBWI)实施PICC置管,按照PICC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11例患儿均置管成功,9例完成治疗拔管,2例非正常拔管中1例因放弃治疗,1例因导管堵塞。结论PICC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静脉置管技术,操作简单,易掌握,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 低出生质量儿 新生儿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敏 王真真 +1 位作者 简少霞 赵会景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3年第10期1201-1203,共3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将导管末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中心静脉导管,由于其具有安全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儿血管、减轻患儿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等优点,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已广...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将导管末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中心静脉导管,由于其具有安全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儿血管、减轻患儿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等优点,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科,为极低体质量儿胃肠外营养提供有力保证,有效地提高了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质量儿、超低体质量儿的生存质量。但它属于深静脉置管,且留置时间长,在使用中可能会有局部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导管破裂或断裂及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我科通过对96例置管患儿的观察与护理,总结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外周静脉 护理工作量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应用 极低质量儿 静脉穿刺 导管相关感染
下载PDF
心房内心电图特征性P波的变异范围及其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的意义 被引量:12
9
作者 于新颖 张娇 +1 位作者 赵京雷 范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45-1047,共3页
前瞻性研究296例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应用心房内心电图进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的敏感性、特异性,及P波振幅达到最大(特征性P波)时导管尖端的变异范围和临床意义。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法是一种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的... 前瞻性研究296例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应用心房内心电图进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的敏感性、特异性,及P波振幅达到最大(特征性P波)时导管尖端的变异范围和临床意义。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法是一种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的定位方法,术中应用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内心电图 极低和超低出生质量儿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定位
下载PDF
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体位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房芳 张静 +2 位作者 朱海冬 董璞 肖敬华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1年第8期2112-2113,共2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一种成熟、安全的中心静脉置管技术,近年来在国内逐渐推广和普及。PICC适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及反复采血、输入血制品等。有文献报道,采用经肘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一种成熟、安全的中心静脉置管技术,近年来在国内逐渐推广和普及。PICC适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及反复采血、输入血制品等。有文献报道,采用经肘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及头静脉)进针,有一部分病人尤其是女性病人,特别是乳腺癌术后以及幼儿病人肘部静脉状况差,缺乏可选择插管的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经颈静脉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管技术 长期静脉输液 肘部静脉 肘正中静脉
下载PDF
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院外自我维护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宋爱华 王育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5期854-856,共3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近年来临床上出现的一种新型治疗技术,具有低感染率率与危险性、高成功率、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小等诸多优点,同时留置时间长,在6~12个月之间[1]。临床应用该置管技术能明显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静...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近年来临床上出现的一种新型治疗技术,具有低感染率率与危险性、高成功率、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小等诸多优点,同时留置时间长,在6~12个月之间[1]。临床应用该置管技术能明显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将药物外渗发生率降低[2]。虽然该置管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但同时也有一定局限性存在。因患者需要长时间置管,随着时间延长,置管引发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也会明显提高[3]。部分患者因需要带管出院,为了确保PICC置管顺利,需要加强导管维护,所以对患者加强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十分必要[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 自我维护 延续性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PICC 管技术 药物 时间
下载PDF
小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预期带管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桂芝 赵翠芳 +2 位作者 赵孝先 陈璐 宿桂霞 《全科护理》 2017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预期带管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16年3月362例携带PICC导管的血液肿瘤患儿为研究对象,2007年7月—2010年12月置入150例为对照组,2011年1月—2016年3月置入212例为观... [目的]探讨小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预期带管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16年3月362例携带PICC导管的血液肿瘤患儿为研究对象,2007年7月—2010年12月置入150例为对照组,2011年1月—2016年3月置入212例为观察组,对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112例拔除导管患儿中有92例预期拔管,占本组拔除导管人数的82%;观察组141例拔除导管患儿中有131例预期拔管,占本组总人数的92.9%。观察组预期带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导管破损是影响小儿PICC预期带管率的主要因素。通过体外导管摆放位置的调整和植入深度的微调整,可提高小儿PICC预期带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小儿 预期带管率 导管破损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唐淑景 宁晓辉 王彦芝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4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外周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管技术 长期输液 周围静脉 肿瘤化疗 营养
下载PDF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胃肠外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宗桦 王俭 +1 位作者 吴彦 刘洁 《新疆医学》 2010年第11期107-109,共3页
关键词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胃肠营养 护理 应用 PICC导管 药物配伍禁忌 营养治疗 2009年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丽双 孙明华 梁学卫 《家庭护士(专业版)》 2008年第17期1565-1566,共2页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化疗药物 PICC 相关并发症 静脉输液通道 化学性静脉 机械性静脉
下载PDF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在极低体质量早产儿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莫革琴 王金秀 冯剑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29期3639-3640,共2页
关键词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极低质量儿 早产儿 护理
下载PDF
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置管的处理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丽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2期2231-2232,共2页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目前广泛应用于长期静脉输液、全肠外营养、化疗等治疗的患者,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少等特点。目前PICC尖端常规定位在上腔静脉下1/3与右心房交界处^([1])。永存左上腔静脉(PLS...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目前广泛应用于长期静脉输液、全肠外营养、化疗等治疗的患者,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少等特点。目前PICC尖端常规定位在上腔静脉下1/3与右心房交界处^([1])。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又称先天性双侧上腔静脉畸形,临床上较为少见,发病率约为0.3%~0.5%^([2,3])。在临床上,我院12年来约置管5万余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左上腔静脉 右心房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长期静脉输液 PICC 时间 全肠营养 双侧上腔静脉
下载PDF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换药实践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玉萍 王芹 +1 位作者 丁志娟 石岚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贴膜外换药方法对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中心首次置入PICC导管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换药方法或贴膜外换药方法进行局部换药,比较导管感染、皮疹皮炎与导管移位等并发症的... 目的:探讨贴膜外换药方法对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中心首次置入PICC导管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换药方法或贴膜外换药方法进行局部换药,比较导管感染、皮疹皮炎与导管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采用常规换药方法进行局部换药,发生导管感染13例占5.65%,皮疹皮炎36例占15.70%,导管移位10例占4.35%。采用贴膜外换药方法局部换药出现导管感染2例占0.86%,皮疹皮炎11例占4.74%,导管移位3例占3.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贴膜外换药维护方法局部换药,解决了普通换药消毒清理不彻底、局部皮肤损伤上的不足,减少了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导管使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贴膜换药方法 并发症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预防及处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丽萍 《实用医技杂志》 2014年第11期1205-1207,共3页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其以留置安全、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留置时间长等优点,用于全肠外营养(TPN)、肿瘤患者静脉化学治疗、长期输液患者等,而与其相随的安全性也受到越...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其以留置安全、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留置时间长等优点,用于全肠外营养(TPN)、肿瘤患者静脉化学治疗、长期输液患者等,而与其相随的安全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明确PICC导管相关血栓(CRT)形成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血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形成 预防 PICC导管 时间 肿瘤患者 全肠营养 医疗条件
下载PDF
脐静脉置管联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丽娟 邬艳萍 甘淑辉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11期1553-1554,共2页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联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萍乡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9月—2019年12月进行治疗的56例早产出生极低体重儿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联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萍乡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9月—2019年12月进行治疗的56例早产出生极低体重儿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行脐静脉置管。观察组行脐静联合PICC置管。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体重降至最低、恢复出生体重、体重达2000 g的时间,平均体重增长、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21.42%,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体重降至最低的时间、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体重达2000 g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平均体重增长速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脐静脉置管联合PICC可以减少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缩短体重降至最低的时间、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体重达2000 g的时间,提高平均体重增长速率,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质量儿 静脉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