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8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大隐静脉PICC置管在成人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徐爱萍 许敏菊 张汀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20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PICC置管应用于成人肿瘤化疗患者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56例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经股静脉PICC置管作为对照组,25例经大隐静脉PICC置管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PICC置管应用于成人肿瘤化疗患者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56例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经股静脉PICC置管作为对照组,25例经大隐静脉PICC置管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下腔静脉一次到位率、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下腔静脉一次到位率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大隐静脉PICC置管用于成人肿瘤化疗患者安全、可靠,可作为无法经上肢PICC置管的可靠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大隐静脉picc置管 肿瘤化疗 穿刺
下载PDF
经大隐静脉PICC置管在双上肢挛缩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庄鸣茹 蒋凤美 +1 位作者 曹燕 黄桂圆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7期66-67,共2页
老年患者因多发病、慢性病而处于长期输液治疗中,由于长期输液及机体退化导致其外周静脉充盈度下降,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要求成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首选上肢静脉穿刺[1]。但因各种原因导致... 老年患者因多发病、慢性病而处于长期输液治疗中,由于长期输液及机体退化导致其外周静脉充盈度下降,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要求成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首选上肢静脉穿刺[1]。但因各种原因导致双上肢挛缩的患者,不能充分暴露穿刺部位,给置管带来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老年患者 双上肢 经外周静脉入中心静脉导管 大隐静脉 挛缩 静脉穿刺困难 上肢静脉穿刺
下载PDF
经颈内静脉或腋静脉置入隧道式PICC临床实践
3
作者 张丽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09-0012,共4页
对隧道式PICC置管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均接受了经颈内静脉或者腋静脉穿刺置入PICC置管,建立皮下隧道。在合理调整PICC出口位置后,对置管的具体使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涉及到对照组与观察组两大组别,对照组是经颈内静脉或腋静脉P... 对隧道式PICC置管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均接受了经颈内静脉或者腋静脉穿刺置入PICC置管,建立皮下隧道。在合理调整PICC出口位置后,对置管的具体使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涉及到对照组与观察组两大组别,对照组是经颈内静脉或腋静脉PICC置管患者,有30例。观察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隧道式治疗,以及改变导管出口位置,总共有30例患者。收集两组患者的护理数据信息,分析PICC出口位置改变后的置管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了相关性感染与相关性血栓,但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发生率要低,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嗲白哦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存在并发症,但整体发生几率比对照组低。与对照组26.67%并发症率相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更有利于规避并发症。两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留置导管在体内的留置时间要更长些,方便了后续治疗。两组比较出现差异,差异明显,代表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穿刺点存在渗血问题,但与对照组相比较,渗血率要低一些,两组比较出现差异,差异比较有统计学价值(p<0.05);从治疗舒适度看,观察组的整体评分值要比对照组高,两组有差异,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在96.67%,相对于对照组的73.33%而言,要好很多。两组比较出现了差异,差异明显,意味着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经颈内静脉或夜静脉自主PICC建立皮下隧道与改变导管出口后,减少了不必要的局部感染,有利于防范导管脱出,也提高了PICC留置时间,减轻维管压力,提高患者舒适度。此项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推行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 静脉picc置管 效果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对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价值探讨
4
作者 林秀银 罗春霞 +1 位作者 苏连珠 姜玉清 《中外医疗》 2024年第9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Catheter Related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Upper Extremity,UEDVT)...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Catheter Related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Upper Extremity,UEDVT)的预防效果。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7月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行PICC置管化疗的9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基于对照组实施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的UEDVT及其他置管事件发生情况、干预前后的腋下血液流速、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参数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UEDVT及其他置管事件的发生率(2.22%和4.44%)均低于对照组(17.78%和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4.050,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两项腋下血液流速指标(最大血液流速与静脉平均血液流速)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TEG参数中的R值高于对照组,M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中的环境、社会、生理及心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的腋下血液流速,预防UEDVT及其他置管事件发生,提升患者置管期间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icc置管化疗 精细化护理 上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2s主动握球运动对PICC置管患者CRT的预防价值及其对腋静脉血液流速的影响
5
作者 葛朋莉 江雷振 梁梅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578-1581,共4页
目的:探讨2s主动握球运动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CRT)的预防价值及其对腋静脉血液流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09例PICC置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10... 目的:探讨2s主动握球运动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CRT)的预防价值及其对腋静脉血液流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09例PICC置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10s的主动握球运动,观察组55例给予2s的主动握球运动,对比两组患者腋静脉血液流速、血流动力学以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7d、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腋静脉最大血液流速(V_(max))、单位时间平均血液流速(TMFV)均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直径、血管压力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症状性CRT、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移位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10s主动握球运动相比,2s主动握球运动更有利于提高PICC置管患者腋静脉血流速度,改善血流动力学,且不会增加CRT及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s主动握球运动 picc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栓 静脉血液流速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护理体会——评《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
6
作者 张伟芳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4-I0004,共1页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由乔爱珍,苏迅,韩立存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72504228。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的是在患者手臂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由乔爱珍,苏迅,韩立存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72504228。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的是在患者手臂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进行穿刺置管,令导管到达临近心脏的大静脉,使药物能顺利输入到患者的体内。对于需要长期持续性进行静脉输液或是用药的患者,PICC置管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肘正中静脉 经外周静脉穿刺入中心静脉导管 科学技术出版社 静脉 常见并发症 长期持续性
下载PDF
脐静脉置管联合PICC置管方案在早产儿肠外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7
作者 赵蕾 李艳红 +2 位作者 王萍 宋娜 王婷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3期134-136,共3页
目的:分析脐静脉置管(UVC)联合PICC置管方案在早产儿肠外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本院收治的9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全部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PICC... 目的:分析脐静脉置管(UVC)联合PICC置管方案在早产儿肠外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本院收治的9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全部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PICC置管方案,观察组采用UVC联合PICC置管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经济支出。结果:观察组治疗情况中恢复出生体重日龄、达足量喂养日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中导管感染、导管堵塞、渗血及其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济支出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UVC联合PICC置管方案能够明显加快早产儿的恢复速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减少资源消耗,降低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置管 picc置管 早产儿 肠外营养支持
下载PDF
自制四黄消肿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防治效果观察
8
作者 徐芬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513-514,共2页
脑出血为临床常见病,临床对于该病多采取微创手术,能有效清除大部分颅内血肿,控制颅内压,迅速解除血肿占位效应,减轻脑组织损伤,但即使早期手术仍有4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需予长期药物治疗,但反复穿刺... 脑出血为临床常见病,临床对于该病多采取微创手术,能有效清除大部分颅内血肿,控制颅内压,迅速解除血肿占位效应,减轻脑组织损伤,但即使早期手术仍有4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需予长期药物治疗,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近年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临床广泛应用,减少了频繁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然而临床显示PICC置管时间长,加之患者血管脆弱、送管速度因素等,可能导致静脉炎、静脉血栓及穿刺点渗液等并发症[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占位效应 机械性静脉 静脉穿刺 临床显示 脑组织损伤 静脉血栓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的风险管控干预对预防PICC置管后深静脉血栓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黄影 姚燕 +2 位作者 扶庭敏 钟传群 童辉群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23-125,共3页
目的 分析以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理论为基础风险管控干预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21.01-2021.12在本院开展PICC置管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结合抽签法分成对照组(结合常规方案... 目的 分析以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理论为基础风险管控干预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21.01-2021.12在本院开展PICC置管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结合抽签法分成对照组(结合常规方案提供护理)和观察组(除对照组措施外以FMEA理论为基础开展风险管控干预)各40例,统计并比较两组各失效模式RPM值;干预后DVT等并发症出现情况;导管留置时间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因素、置管操作因素、导管因素、冲管及封管操作、健康教育及置管后护理等失效模式的.RPM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导管堵塞、感染以及静脉炎等并发症出现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出对照组(P<005)。结论 以FMEA理论为基础风险管控干预对PICC置管后DVT有着良好的预防作用,能减少并发症产生,使导管留置更长时间,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EA理论 picc置管 风险管控干预 静脉血栓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留置静脉中线导管与PICC在ICU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0
作者 史晓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28-0031,共4页
观察对ICU病人开展超声引导之下静脉中线的导管留置和PICC留置效果。方法 从我院2022.11~2023.04这一时间段众多ICU病例资料之中整理出100份,优选一种随机均分手段完成分组,最终分成了有着同等病例份数的甲组、乙组,甲组为PICC形式静脉... 观察对ICU病人开展超声引导之下静脉中线的导管留置和PICC留置效果。方法 从我院2022.11~2023.04这一时间段众多ICU病例资料之中整理出100份,优选一种随机均分手段完成分组,最终分成了有着同等病例份数的甲组、乙组,甲组为PICC形式静脉输液穿刺法,乙组实行静脉中线的导管形式静脉输液穿刺法,观察2组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甲组、乙组要比甲组更不易有不良反应,乙组不但成功置管之前穿刺失败数少,穿刺置管时长和留置时长短,并且,总置管费用也更少,2组可见有较大的差异(P<0.05);甲组、乙组这2组在置管满意度比较可见有较大的差异(P<0.05),乙组要比甲组更满意此次置管。结论 ICU病人开展超声引导之下静脉中线的导管留置无论在安全可靠性方面,还是在经济性方面均有着突出优势,实践中可结合病人具体情况予以合理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超声引导 静脉中线 picc 导管留
下载PDF
PICC置管化疗对乳腺癌患者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因素及护理对策
11
作者 杨新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96-0199,共4页
探讨PICC置管化疗对于乳腺癌病患上肢部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因素与其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4月来本院接受PICC置管化疗的80例乳腺癌病患纳入此次研究范围。结合是否形成UEDVT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已形成UEDVT为A组(n=20)、... 探讨PICC置管化疗对于乳腺癌病患上肢部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因素与其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4月来本院接受PICC置管化疗的80例乳腺癌病患纳入此次研究范围。结合是否形成UEDVT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已形成UEDVT为A组(n=20)、未形成UEDVT为B组(n=60)。对两组病患并发UEDVT的相关因素情况实施分析,并对两组病患UEDVT危险因素开展Logistic的回归分析。结果 A组与B组病患在肿瘤分期、PICC置管史和血栓史、穿刺部位、穿刺次数、导管前端具体位置、每日活动时间、APTT(活化部分的凝血酶原时间)、血红蛋白等层面对比差异突出,P<0.05;结合Logistic的回归分析最终结果可确定,每日开展活动时间<1h、穿刺次数≥2次、APTT<14s、血红蛋白≤110g/L均属于影响并发UEDVT独立的高风险性因素,P<0.05。结论: 临床工作中,要求护士尤为关注并发UEDVT各项高风险性因素,积极落实好健康指导、饮食及运动指导等各项护理措施,便于对UEDVT并发风险起到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icc置管 化疗 静脉 上肢 血栓 发生因素 护理
下载PDF
肿瘤患者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原因及护理干预对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12
作者 李美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01-0104,共4页
探讨导致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护理干预对于血栓发生率的干预作用。方法 纳入同期PICC置管的50例肿瘤患者作为样本并进行分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引发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及高危因素,为指定护理方案提供基础... 探讨导致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护理干预对于血栓发生率的干预作用。方法 纳入同期PICC置管的50例肿瘤患者作为样本并进行分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引发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及高危因素,为指定护理方案提供基础。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持续置管时间、应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糖尿病以及穿刺血管等信息对比结果符合统计学标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的静脉血栓独立因素同时包含年龄、持续置管时间、应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糖尿病以及穿刺血管等。结论 针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预见性护理方案,能够降低静脉血栓风险,提升置管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picc置管 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下载PDF
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3
作者 覃丽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13-0016,共4页
分析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2例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对比肿瘤化疗患者PICC并发症原因,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PICC护理方法,为观察组患者实... 分析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2例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对比肿瘤化疗患者PICC并发症原因,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PICC护理方法,为观察组患者实施PICC并发症风险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8.45%)PICC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14.08%),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水平、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有突出优势,配合临床护理干预手段,各类并发症发生几率更低,患者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水平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化疗 经外周静脉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肿瘤患者长期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与预见性护理对策
14
作者 倪伟慧 李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92-0195,共4页
分析肿瘤患者长期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与预见性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长期PICC置管肿瘤患者,其中30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30例患者未发生静脉血栓,分析肿瘤患者长期PICC置管静脉血栓形成... 分析肿瘤患者长期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与预见性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长期PICC置管肿瘤患者,其中30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30例患者未发生静脉血栓,分析肿瘤患者长期PICC置管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以及预见性护理的对策。结果 肿瘤患者长期PICC置管发生静脉血栓与年龄、糖尿病、持续置管时间、穿刺血管、促血小板药物、预防性抗凝药物使用情况等因素有关。结论 研究肿瘤患者长期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可以更好地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长期picc置管 静脉血栓 风险因素 预见性护理
下载PDF
肿瘤患者长期PICC置管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与预见性护理对策
15
作者 白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25-0028,共4页
在于探究并分析恶性肿瘤病患在长期植入PICC导管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危险诱因以及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 研究设计:本研究涉及的患者共30人,研究周期始于2022年的1月,终结于同年的12月。这些患者被均等地划分为两个小组,甲组与乙组各包含1... 在于探究并分析恶性肿瘤病患在长期植入PICC导管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危险诱因以及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 研究设计:本研究涉及的患者共30人,研究周期始于2022年的1月,终结于同年的12月。这些患者被均等地划分为两个小组,甲组与乙组各包含15名患者。甲组接受了常规护理,而乙组则接受了预防性护理。本研究旨在比较和评估两组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的风险因素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综合分析显示,病人若年逾叁秩,患有糖尿病,且导管维持期超逾拾肆日,倘若服用刺激血小板生成的药物而未事先采取抗血栓措施,则其发生深部静脉血栓的可能性将上升,统计学显著性水平低于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指标进行前瞻性的照护,能够减少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并增强治愈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长期picc置管 静脉血栓 风险因素 预见性护理对策
下载PDF
红外线治疗仪+水胶体敷料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的改善探讨
16
作者 王路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46-0049,共4页
探讨基于临床符合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且PICC置管患者,常规护理上行红外线治疗仪+水胶体敷料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的改善情况等的影响。方法 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就诊的90例符合非小细... 探讨基于临床符合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且PICC置管患者,常规护理上行红外线治疗仪+水胶体敷料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的改善情况等的影响。方法 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就诊的90例符合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且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样本,委托随机数字表法进行规范性分组,分为 对照组(常规护理,n=45)、观察组(常规护理基准上介入红外线治疗仪和水胶体敷料,n=45)。结果 编组中疼痛打分的类比,两编组病患执行护理前的疼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第3天,5天,7天,10天,观察组1例患者(有2.20%)罹患机械性静脉炎,对照组6例,占13.33%,差异有显著性质(χ2=3.873,P=0.049)。测评两组的生活质量,在干预前,两组之间的8维度评分数据未见差别(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等维度的评测分值均为更高水准(P<0.05)。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数据居于更高水准(P<0.05)。结论 基于临床符合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且PICC置管患者,常规护理上行红外线治疗仪+水胶体敷料护理干预,相较常规护理更具针对性优势,不仅仅可有效缓解患者PICC置管处疼痛感,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还可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促进护患关系的友好发展,价值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picc置管 红外线治疗仪 水胶体敷料 疼痛 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不同皮下潜行距离PICC置管的临床效果对照研究
17
作者 梁妙丽 富静 +2 位作者 陈圆圆 金丽红 张聪美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7期670-672,共3页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沿血管走向,导管尖端送至上腔静脉的导管[1],近年已被广泛应于临床。然而,PICC置管仍属于有创操作,不可避...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沿血管走向,导管尖端送至上腔静脉的导管[1],近年已被广泛应于临床。然而,PICC置管仍属于有创操作,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并发症,其中置管后穿刺点渗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会造成感染、导管滑脱等风险[2]。近年来,国内外开始尝试开展隧道式PICC置管技术,导管经穿刺下方潜行2~4 cm距离后进入目标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肘正中静脉 经外周入中心静脉导管 上腔静脉 导管尖端 导管滑脱 静脉 血管走向
下载PDF
超声引导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失败的5年回顾性研究
18
作者 李琳 刘福丽 +1 位作者 赵一凡 王子轩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方法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接受超声引导PICC中置管失败患者32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60.12岁;身体...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方法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接受超声引导PICC中置管失败患者32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60.12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6.55~31.26 kg/m^(2),平均BMI 22.56 kg/m^(2);恶性肿瘤32例,消化系统疾病12例,血管疾病8例,高血压5例,心脏病4例,糖尿病2例;置管原因,化学治疗19例(59.4%),静脉营养15例(46.9%);病变位置,颈胸部18例(56.3%),其他部位14例(43.7%);既往相关治疗,肿瘤切除21例(65.6%),放化疗19例(59.4%)。置管失败后移至介入手术室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辅助PICC复位/重置者。统计PICC相关指标。评估超声引导PICC失败原因,并分析失败原因与其他指标[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血管病史、病变位置(颈胸部)、既往相关治疗、侧别和穿刺靶静脉]的相关性。结果左臂置入失败占56.3%(18/32)。穿刺贵要静脉者占65.6%(21/32),多于头静脉和肱静脉(P<0.001)。并发损伤仅为轻度痉挛或少量血栓占12.5%(4/32)。导管异位是置管失败主要原因占84.4%(27/32)。腋静脉最易发生异位(46.9%),贵要静脉(12.5%)、颈内静脉(9.38%)亦较常见。在DSA辅助下全部病例均复位/重置成功。导管异位与年龄、性别、BMI、血管病史、病变位置(颈胸部)、既往相关治疗、侧别和穿刺靶静脉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导管异位是超声引导PICC失败的首要原因,主要为血管变异所致。DSA辅助复位技术是解决超声引导PICC失败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外周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插管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下载PDF
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在置入中出现送管困难的护理体会
19
作者 夏爱萍 朱凤林 +1 位作者 居燕 郭静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期79-81,共3页
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Power PICC SOLO)出现置管困难的6例肿瘤患者的置管护理过程。分析Power PICC SOLO置管时出现送管困难的原因,改进Power PICC SOLO导管的修剪方法,摸索患者个性化的置管体位,优化PICC导管... 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Power PICC SOLO)出现置管困难的6例肿瘤患者的置管护理过程。分析Power PICC SOLO置管时出现送管困难的原因,改进Power PICC SOLO导管的修剪方法,摸索患者个性化的置管体位,优化PICC导管推送手法等,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应急策略。在Power PICC SOLO置管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治疗方案及其静脉血管;完善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应急预案;备齐所需物品;静脉治疗核心成员及操作护士应做好充足的自身准备,便于当出现Power PICC SOLO导管送管困难时能在较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 送管困难 经外周入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护理
下载PDF
儿童PICC最佳位置置管长度与身高、体重的线性回归分析
20
作者 张婷 宋砚坤 +3 位作者 迟群 薄士荣 石敬敬 王薇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PICC最佳位置置管长度与身高及体重的线性关系。方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166例PICC置管患儿最佳置管长度与身高、体重的关系。结果166例患儿中PICC尖端处于最佳位置的有132例(79.52%),其中右上肢贵要静脉67例,置管长度与... 目的探讨儿童PICC最佳位置置管长度与身高及体重的线性关系。方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166例PICC置管患儿最佳置管长度与身高、体重的关系。结果166例患儿中PICC尖端处于最佳位置的有132例(79.52%),其中右上肢贵要静脉67例,置管长度与身高存在线性关系(P<0.05),回归方程为Y=3.476+0.263×身高;右上肢肘正中静脉17例,置管长度与身高存在线性关系(P<0.05),回归方程为Y=8.843+0.157×身高;右上肢头静脉28例,置管长度与身高和体重均存在线性关系(P<0.05),回归方程为Y=11.943+0.113×身高+0.156×体重;左上肢贵要静脉置管20例,置管长度与身高存在线性关系(P<0.05),回归方程为Y=9.001+0.152×身高。结论根据患儿置管静脉的不同,结合身高及体重,可采用回归方程指导PICC置管长度,提高尖端最佳位置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儿童 置管长度 线性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