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屈骚的经学化阐释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谢模楷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77-86,共10页
《离骚》称经,淮南王刘安已肇其端,王逸《楚辞章句》以五经比附屈骚,屈骚被奉为经典。刘勰论楚辞为“辞赋之英杰”,屈骚之为辞赋的观点被广泛认同,但屈骚的经学化阐释并没有中断,到清代更是达到了高峰。王逸最早以“依经立义”的方法阐... 《离骚》称经,淮南王刘安已肇其端,王逸《楚辞章句》以五经比附屈骚,屈骚被奉为经典。刘勰论楚辞为“辞赋之英杰”,屈骚之为辞赋的观点被广泛认同,但屈骚的经学化阐释并没有中断,到清代更是达到了高峰。王逸最早以“依经立义”的方法阐释骚旨,到清代发生具体而深刻的变化,促进了骚旨阐说的发展。屈原由东汉初期的“妙才”,到清代的“圣人之徒”,完成了由文到儒的身份转变,同时屈骚“诗教”从“讽谏”“寄托”说,到南宋朱熹形成“忠君爱国”说,到清代又完成“忠孝”说,至此屈骚“诗教”与五经教义完全吻合。清代屈骚阐释的“说经话语”和“经传体例”,从形式上阐扬了屈骚“并驱六经”的地位。清人屈骚的经学化阐释,加强了屈骚的经典位置,促进了楚辞学在清代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屈骚 经学化阐释 诗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