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经义》对汉唐经学传统的“承”与“变”——兼论“经汉学”与“经宋学”的学理分野问题
1
作者
杨韶蓉
《传统文化研究》
2023年第3期27-49,共23页
“经汉学”与“经宋学”的学理分野究竟是什么?其演进的逻辑主线和具体进路又是怎样的?基于这一问题,本论文将王安石主持修撰的《三经义》这部在北宋经学史乃至中国经学史上具有风向标意义的解经作品置于汉唐经学发展的知识框架和学术...
“经汉学”与“经宋学”的学理分野究竟是什么?其演进的逻辑主线和具体进路又是怎样的?基于这一问题,本论文将王安石主持修撰的《三经义》这部在北宋经学史乃至中国经学史上具有风向标意义的解经作品置于汉唐经学发展的知识框架和学术传统之内,通过对其在经义经说和解经方法两个维度上对汉唐经学传统“承”与“变”的观察与分析,最终把握到“解释策略”调整实际上是“经汉学”与“经宋学”学理分野的关键所在。正是通过“解释策略”的调整,将解经的重点调整到“大义”的构建上,才使得经学由“守训诂”的汉唐经学向“发明经旨”的宋代经学演进成为可能。而其背后那条支配着这一演讲的逻辑主线,正是11世纪的儒学者寻求给世界安排新秩序的政治理性自觉,正是这种自觉最终促成了对属于意识形态话语策略范围内的儒家经典的新解释。其具体进路则是通过改变解经体式,调整解释策略,抽绎出那些蕴藏在儒家经典中的能为现实社会中的政策制定、人伦重建等提供所以然的“义”,为现实的社会治理提供一套“义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经义》
经汉学
经宋学
学理分野
解释策略
政治理性
原文传递
经筵讲学对北宋经学的影响
2
作者
姜鹏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53,189-190,共8页
考察宋仁宗时代的经筵官构成,会发现其前后期有明显的变化。仁宗早期的经筵官仍然以注重章句训诂为主,到后期则注重经典诠释的新型经学家开始逐渐进入经筵。这一变化与北宋经学从汉唐旧传统中独立出来,逐步形成经学新传统的进程是同步...
考察宋仁宗时代的经筵官构成,会发现其前后期有明显的变化。仁宗早期的经筵官仍然以注重章句训诂为主,到后期则注重经典诠释的新型经学家开始逐渐进入经筵。这一变化与北宋经学从汉唐旧传统中独立出来,逐步形成经学新传统的进程是同步的。而经筵作为对帝王进行经史教育的制度,它的存在显然对宋代经学的具体内涵产生了重大影响。儒家士大夫把这个制度平台看作参与政治的渠道,希望通过诠释经典来规范帝王的行为准则,并进而影响政治。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的思想何以能被宋儒重新发现、反复言说,并成为经宋学的核心内容,才能得到理解。进一步而言,道学在宋代的产生,也是和经筵这一特殊的政治参与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筵
经宋学
道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三经义》对汉唐经学传统的“承”与“变”——兼论“经汉学”与“经宋学”的学理分野问题
1
作者
杨韶蓉
机构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出处
《传统文化研究》
2023年第3期27-49,共23页
文摘
“经汉学”与“经宋学”的学理分野究竟是什么?其演进的逻辑主线和具体进路又是怎样的?基于这一问题,本论文将王安石主持修撰的《三经义》这部在北宋经学史乃至中国经学史上具有风向标意义的解经作品置于汉唐经学发展的知识框架和学术传统之内,通过对其在经义经说和解经方法两个维度上对汉唐经学传统“承”与“变”的观察与分析,最终把握到“解释策略”调整实际上是“经汉学”与“经宋学”学理分野的关键所在。正是通过“解释策略”的调整,将解经的重点调整到“大义”的构建上,才使得经学由“守训诂”的汉唐经学向“发明经旨”的宋代经学演进成为可能。而其背后那条支配着这一演讲的逻辑主线,正是11世纪的儒学者寻求给世界安排新秩序的政治理性自觉,正是这种自觉最终促成了对属于意识形态话语策略范围内的儒家经典的新解释。其具体进路则是通过改变解经体式,调整解释策略,抽绎出那些蕴藏在儒家经典中的能为现实社会中的政策制定、人伦重建等提供所以然的“义”,为现实的社会治理提供一套“义的典范”。
关键词
《三经义》
经汉学
经宋学
学理分野
解释策略
政治理性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经筵讲学对北宋经学的影响
2
作者
姜鹏
机构
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
出处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53,189-190,共8页
基金
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人文学科整体推进重大项目“中古中国的知识、信仰与制度的整合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考察宋仁宗时代的经筵官构成,会发现其前后期有明显的变化。仁宗早期的经筵官仍然以注重章句训诂为主,到后期则注重经典诠释的新型经学家开始逐渐进入经筵。这一变化与北宋经学从汉唐旧传统中独立出来,逐步形成经学新传统的进程是同步的。而经筵作为对帝王进行经史教育的制度,它的存在显然对宋代经学的具体内涵产生了重大影响。儒家士大夫把这个制度平台看作参与政治的渠道,希望通过诠释经典来规范帝王的行为准则,并进而影响政治。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的思想何以能被宋儒重新发现、反复言说,并成为经宋学的核心内容,才能得到理解。进一步而言,道学在宋代的产生,也是和经筵这一特殊的政治参与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关键词
经筵
经宋学
道学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经义》对汉唐经学传统的“承”与“变”——兼论“经汉学”与“经宋学”的学理分野问题
杨韶蓉
《传统文化研究》
2023
0
原文传递
2
经筵讲学对北宋经学的影响
姜鹏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