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6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三维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卫兵 陈庄洪 +2 位作者 蔡贤华 黄继锋 赵卫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66-368,共3页
目的:评价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三维稳定性。方法:8具新鲜颈椎标本,对每一标本分别测定正常状态、齿状突Ⅱ型骨折、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后路Magerl螺钉内固定术4种状态下的三维运动范围。结果:前路经... 目的:评价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三维稳定性。方法:8具新鲜颈椎标本,对每一标本分别测定正常状态、齿状突Ⅱ型骨折、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后路Magerl螺钉内固定术4种状态下的三维运动范围。结果: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与后路Magerl螺钉内固定术均能明显减少寰枢关节各方向运动范围,经统计学检验两种固定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的三维稳定性与后路Magerl螺钉内固定术相当,为寰枢椎不稳定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前路 三维运动 稳定性 生物力学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 内固定
下载PDF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蔡贤华 万文兵 +5 位作者 陈庄洪 黄继锋 黄卫兵 徐峰 刘曦明 王华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68-770,共3页
[目的]为国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50套中国成人配套干燥寰枢椎标本上,对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的相关解剖学数据进行测量。[结果]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以枢椎前弓下缘与枢椎椎体侧缘交界点上... [目的]为国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50套中国成人配套干燥寰枢椎标本上,对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的相关解剖学数据进行测量。[结果]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以枢椎前弓下缘与枢椎椎体侧缘交界点上方4mm处为进钉点,在矢状面上螺钉植入的最小外偏角为(10.80±2.10)°,最大外偏角为(25.13±3.12)°,冠状面上最小后偏角为(8.85±2.12)°,最大后偏角为(26.96+3.09)°,枢椎正中至枢椎横突孔内侧缘距离为(14.12±1.28)mm,内、外侧钉道长度分别为(17.48±2.10)mm和(25.41±2.59)mm。[结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中,两侧置入螺钉的理想的钉道角度为外偏10°~25°,后倾9°~27°、理想的螺钉长度为17~25mm,由枢椎前缘正中向外分离显露不宜超过14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 寰枢椎不稳 寰枢关节 关节螺钉内固定 解剖学测量
下载PDF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卫兵 陈庄洪 +1 位作者 黄继锋 蔡贤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4-367,共4页
目的: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提供临床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0对中国成人干燥寰枢椎配对标本上,对与临床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相关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冠状面上螺钉植入最小外偏角(5.5&#... 目的: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提供临床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0对中国成人干燥寰枢椎配对标本上,对与临床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相关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冠状面上螺钉植入最小外偏角(5.5±2.0)°(0°~13.0°),最大外偏角(23.6±2.1)°(17.5°~32.5°),矢状面上螺钉植入最小后倾角(14.9±2.6)°(9.0°~27.0°),最大后倾角(25.6±2.5)°(17.5°~33.5°),内侧钉道距离(16.58±1.49)mm(13.78~21.86mm),外侧钉道距离(26.44±1.75)mm(21.81~33.78mm)。结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16~26mm长度的螺钉,外倾5°~23°、后倾15°~26°方向拧入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前路 关节螺钉内固定 解剖学
下载PDF
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的枢椎解剖学测量 被引量:18
4
作者 沙勇 张绍祥 +1 位作者 刘正津 谭立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为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0例中国成人干燥枢椎标本上,对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96.5%的标本椎弓根宽度大于4.5mm,11.5%标本侧块内侧高度小于2.1mm,20.6%标本椎弓根内侧高度小于... 目的:为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0例中国成人干燥枢椎标本上,对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96.5%的标本椎弓根宽度大于4.5mm,11.5%标本侧块内侧高度小于2.1mm,20.6%标本椎弓根内侧高度小于4.5mm,右侧占8.1%,左侧占12.5%,其中男性15.7%,女性40%的标本椎弓根内侧高度小于4.5mm。螺钉固定的上倾角和内倾角分别为39.2°±5.04°和5.79°±2.45°。结论:21.5%的国人不适合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枢椎椎弓根变异较大,术前应进行旁矢状位的薄层CT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关节螺钉固定 解剖学
下载PDF
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扬 李豪杰 +2 位作者 周树一 蒋伟宇 马维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29-1135,共7页
目的:评估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技术的力学稳定性。方法:选取成人颈椎新鲜标本6具,解剖剔除肌肉制备上颈椎完整模型(完整组),用生物力学测试及计算机视觉分析软件测量在1.5Nm力矩下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时C1-C... 目的:评估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技术的力学稳定性。方法:选取成人颈椎新鲜标本6具,解剖剔除肌肉制备上颈椎完整模型(完整组),用生物力学测试及计算机视觉分析软件测量在1.5Nm力矩下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时C1-C2的活动度(ROM);破坏寰椎前弓和侧块制备不稳模型(失稳组),再次测量相同力矩下各运动方向C1-C2的ROM活动度。随后暴露寰枢椎置钉点,根据先后顺序置入寰椎椎弓根螺钉+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C1P+C2P组)、单纯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TA组)、寰椎椎弓根螺钉+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C1P+TA组),依次分别测量相同力矩下各运动方向C1-C2的ROM,比较各组C1-C2 ROM的差异。结果:失稳组相较于完整组在六个方向上有更大的ROM,两组所有方向上的ROM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1P+C2P组、C1P+TA组、TA组与失稳组比较,所有方向上的ROM均有显著性减少(P<0.05),三组间比较,前屈、后伸、左旋转和右旋转方向上的ROM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1P+TA组<C1P+C2P组<TA组;左侧弯和右侧弯方向上的ROM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三种固定技术均可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在侧弯时的稳定性相似,C1P+TA固定在屈伸和旋转稳定性方面更好,在严重寰椎爆裂骨折时可以考虑采用该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固定 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钉道解剖学测量及临床意义(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蔡贤华 万文兵 +5 位作者 陈庄洪 黄继锋 黄卫兵 徐峰 刘曦明 王华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577-2581,共5页
背景: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在国外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一种新方法,国人相关解剖学数据文献报道极少。目的:测量前路经寰枢关节内固定术钉道的相关解剖学数据。设计、时间及地点:测量性实验,于2006-09/2008-04在南方医科大学解剖... 背景: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在国外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一种新方法,国人相关解剖学数据文献报道极少。目的:测量前路经寰枢关节内固定术钉道的相关解剖学数据。设计、时间及地点:测量性实验,于2006-09/2008-04在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和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骨科完成。材料:中国成人配套寰枢椎干燥标本50套,不分性别、年龄,外观排除畸形和破损,采用国产电子游标卡尺(精度0.01mm)及普通国产量角器(精度为0.5°)进行测量。方法:以枢椎前弓下缘与枢椎椎体侧缘交界点上方4mm处即枢椎上关节面下骨凹陷处为进钉点,分别向寰椎侧块后外上角中部拧入1枚长度适当的螺钉,螺钉尖不得穿透寰椎上关节面。主要观察指标:①钉道最小外偏角、最大外偏角、最小后倾角、最大后倾角。②内侧钉道距离、外侧钉道距离。③进钉点至枢椎正中的距离、枢椎体正中与枢椎横突孔内侧缘的距离、进钉点与枢椎横突孔内侧缘的距离。结果:50套寰枢椎干燥标本均进入结果分析。在矢状面上螺钉置入的最小外偏角左侧为(10.80±2.10)°,右侧为(10.76±2.40)°;最大外偏角左侧为(25.13±3.12)°,右侧为(25.12±2.86)°;冠状面上最小后倾角左侧为(8.85±2.12)°,右侧为(9.28±2.65)°;最大后倾角左侧为(26.96±3.09)°,右侧为(27.49±2.51)°;内、外侧钉道左侧长度分别为(17.48±2.10)mm和(25.41±2.59)mm,右侧为(17.49±2.23)mm和(25.58±2.42)mm;枢椎正中至进钉点距离左侧为(9.84±0.69)mm,右侧为(9.81±0.66)mm;枢椎正中至枢椎横突孔内侧缘距离左侧为(14.12±1.28)mm,右侧为(14.60±1.36)mm;进钉点与枢椎横突孔内侧缘的距离左侧为(6.28±1.38)mm,右侧为(6.79±1.39)mm。结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置入中,两侧置入螺钉的理想钉道角度为外偏10°~25°,后倾9°~27°,理想的螺钉长度为17~25mm,由枢椎前缘正中向外分离显露不宜超过14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 寰枢椎不稳 寰枢关节 关节螺钉置入 解剖学测量
下载PDF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前期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坚 刘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提出一种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新手术方法——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并通过建立模拟手术模型和评价安全性,验证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17具人体标本的术前颈椎X线片上作5条辅助线,取右侧颌下切口,根据术前... 目的:提出一种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新手术方法——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并通过建立模拟手术模型和评价安全性,验证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17具人体标本的术前颈椎X线片上作5条辅助线,取右侧颌下切口,根据术前计划,经枢椎椎体-寰枢关节-寰椎侧块方向置入螺钉。在术后X线片上测量螺钉轨道参数,与术前计划参数作t检验。在经寰椎横突上、下缘及枢椎上关节面下缘三个横断面上测量螺钉与椎动脉的距离。统计椎动脉、脊髓及枕颈关节损伤的例数。结果:①术前计划参数:内界角18°±1.4°,外界角33°±3.7°,标准外偏角26°±2.9°,后界角39°±4.1°,标准后倾角24°±2.0°。②螺钉轨道实际外偏角24°±3.5°,实际后倾角27°±4.0°,与术前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在经枢椎上关节面下缘的横断面上螺钉与椎动脉距离最短,平均值6mm,最小值3.5mm,无椎动脉及脊髓损伤,2例枕颈关节损伤。结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与后路内固定术互为补充。经应用解剖研究证明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大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入路 寰枢关节 内固定 创伤性 寰枢椎不稳
下载PDF
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损伤 被引量:1
8
作者 梁裕 龚耀成 +3 位作者 郑涛 曹鹏 张兴凯 吴文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66-36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5例寰枢椎损伤患者进行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包括C2齿状突骨折10例;创伤性寰枢椎前方不稳定5例.结果:术后随访时疼痛明显减轻,术前VAS评分5.5~9.0... 目的:探讨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5例寰枢椎损伤患者进行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包括C2齿状突骨折10例;创伤性寰枢椎前方不稳定5例.结果:术后随访时疼痛明显减轻,术前VAS评分5.5~9.0分,平均7.6分;术后VAS评分1.5~4.5分,平均3.4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1).随访6~42个月,影像学融合率为86.67%.结论: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前应进行严格的影像学形态观察,以排除手术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寰枢椎不稳定 寰枢关节 关节螺钉固定
下载PDF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定(附1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庄洪 蔡贤华 +4 位作者 黄卫兵 黄继锋 徐峰 刘曦明 王庆 《华中医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07-308,共2页
目的探讨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定的效果。方法对14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定患者施行了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在齿状突与寰椎前结节间或寰枢关节间植入颗粒状松质骨。结果1例颈脊髓完全损伤患者术后1月死... 目的探讨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定的效果。方法对14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定患者施行了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在齿状突与寰椎前结节间或寰枢关节间植入颗粒状松质骨。结果1例颈脊髓完全损伤患者术后1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余13例病例获得随访,时间5个月~3年,平均17个月,无椎动脉及脊髓损伤,所有病例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操作简便,损伤脊髓或椎动脉的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不稳定 前路 关节螺钉 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侧块关节间松解与后路螺钉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寰枢椎脱位
10
作者 申庆丰 李凌博 +1 位作者 夏英鹏 马诗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5364-5369,共6页
背景:寰枢椎脱位常通过椎板间植骨促进融合,但针对后路寰枢椎侧块关节间松解与融合治疗复杂寰枢椎脱位的研究报道相对匮乏。目的:探讨单纯后路寰枢椎侧块关节间松解与融合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 背景:寰枢椎脱位常通过椎板间植骨促进融合,但针对后路寰枢椎侧块关节间松解与融合治疗复杂寰枢椎脱位的研究报道相对匮乏。目的:探讨单纯后路寰枢椎侧块关节间松解与融合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入组的30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均行后路寰枢椎侧块关节间松解与融合术治疗,术中应用专利器械松解寰枢侧块关节,应用后路螺钉复位固定并在侧块关节间隙植骨。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0±5.4)个月,随访期间复查颈椎MRI观察上颈椎减压情况,复查X射线片及CT观察上颈椎复位情况以及内固定有无松动、断裂,同时评估侧块间植骨融合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脊髓功能的改善情况,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估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情况,测量寰齿前间隙、寰椎平面脊髓有效空间评估寰枢椎复位及减压情况。结果与结论:①3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未发生脊髓神经、椎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复查颈椎MRI显示脊髓压迫解除,X射线片及CT显示寰齿前间隙明显减小,寰椎平面脊髓有效空间明显增加,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明显减轻;②随访期间X射线片及CT显示内固定坚固,未出现断钉断棒,寰枢椎脱位无复发;③末次随访时患者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73.1%,平均颈椎功能受损指数为8.80%,所有患者寰枢椎侧块关节间均有连续骨痂连接,达到骨性融合;④结果表明:采用单纯后路寰枢椎侧块关节间松解与融合治疗寰枢椎脱位,可以显著提高融合率,缩短融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寰枢侧块关节 松解 减压 固定 融合
下载PDF
锁定钢板联合皮质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分离对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韦志坤 王旭东 +3 位作者 杨金杰 牛朋彦 邵菲 任少海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联合皮质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分离对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20年5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分离病人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联合皮质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分离对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20年5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分离病人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皮质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联合皮质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前、术后6个月对两组恢复功能对比,比较X线片、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生活能力(BI)评估两组病人生活能力。依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系统评估病人踝关节功能。结果 术前两组病人关节功能无差异(P>0.05),术后,对照组最远行走评分(15.89±0.85)分、足部对线评分(15.06±0.71)分、疼痛反应评分(29.03±4.48)分、地面行走评分(15.65±0.59)分;观察组分别为(16.19±0.87)分、(15.29±0.76)分、(31.24±4.55)分、(15.96±0.68)分。观察组最远行走、足部对线、疼痛反应、地面步行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愈合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BI指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锁定钢板联合皮质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可改善踝关节功能,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愈合,提高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骨折 下胫腓分离 锁定钢板 皮质螺钉内固定 关节功能
下载PDF
直接前方入路联合髋关节正前方辅助小切口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疗效分析
12
作者 吴勇刚 鲜成树 +4 位作者 付锦江 李俊春 付显根 李林吉 冯学旭 《骨科》 CAS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联合髋关节正前方辅助小切口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7年2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3例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病人的临床...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联合髋关节正前方辅助小切口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7年2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3例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6例,平均年龄41.6岁(28~57岁);PipkinⅠ型8例,PipkinⅡ型5例。病人经DAA入路联合髋关节正前方辅助小切口可吸收螺钉固定手术治疗。收集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术后X线片、CT随访了解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Harris评分、Thompson⁃Epstein评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结果13例病人平均手术时间103.7 min(86~116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6.3 mL(70~100 mL),平均随访时间14.6个月(12~18个月)。未发生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无切口感染。末次随访时病人VAS评分、Harris评分为(0.15±0.38)分、(95.00±7.15)分,均较术前[(5.38±1.19)分、(17.00±4.78)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病人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3~8个月)。末次随访时无股骨头坏死、异位骨化发生,1例病人发生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末次随访Thompson⁃Epstein评价结果,优11例、良2例。结论DAA入路联合髋关节正前方辅助小切口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软组织损伤小,骨折部位显露清楚,可吸收螺钉固定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骨折 DAA入路 关节正前方辅助小切口 可吸收螺钉 固定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3
作者 臧随政 雷联新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1期141-144,共4页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水平,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HH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创伤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水平、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首次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HHS、BI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E、β-EP、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IL-1β、CRP、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4/40),低于对照组的27.50%(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降低创伤应激指标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髋部骨折 关节功能 创伤应激 炎性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固定的临床解剖学测量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孔庆毅 李家顺 +3 位作者 贾连顺 陈德玉 纪荣明 宋滇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3期1328-1330,共3页
目的 :测量国人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固定的相关参数 ,明确固定时解剖学允许的最大前脱位程度。方法 :对 2 0套正常成人尸体标本的寰枢椎进行解剖 ,观察枢椎横突孔的形状、椎动脉在孔内的走行情况 ;测量经关节螺钉固定的相应指标。结果 :枢... 目的 :测量国人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固定的相关参数 ,明确固定时解剖学允许的最大前脱位程度。方法 :对 2 0套正常成人尸体标本的寰枢椎进行解剖 ,观察枢椎横突孔的形状、椎动脉在孔内的走行情况 ;测量经关节螺钉固定的相应指标。结果 :枢椎横突孔形状各不相同 ,椎动脉的走行也有相应的差异。测量进钉最大角 (53 .78± 4 .2 9)° ;标准角 (42 .84± 2 .42 )°;下限角 (32 .75± 3 .45)°;最小角 (2 6 .0 9± 1 .51 )°;标准角位置的钉道长 (38.81± 0 .85)mm ,最大脱位位置的钉道长 (44.2 0± 3 .0 9)mm ;脱位的移位距离 (8.93± 4 .1 7)mm ;占关节面矢状径的百分比 (50 .0 1± 1 8.2 0 ) %。结论 :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固定植入角的最佳角度为与水平面成 (42 .84± 2 .42 )° ;寰枢椎前脱位程度在一定范围内 ,仍允许经关节螺钉的植入。由于个体差异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 关节螺钉固定 临床解剖参数 最大前脱位程度 寰枢关节
下载PDF
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钉道与椎动脉的解剖学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蔡贤华 江斌 +5 位作者 陈庄洪 黄继峰 徐峰 黄卫兵 刘曦明 王华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92-695,共4页
[目的]探讨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钉道的安全性。[方法](1)在30套国人干燥寰枢椎标本上测量相关的解剖参数;(2)在6具国人尸体标本上行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术后行X线及CT检查,观察椎动脉与钉道的解剖学关系。[结果]干... [目的]探讨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钉道的安全性。[方法](1)在30套国人干燥寰枢椎标本上测量相关的解剖参数;(2)在6具国人尸体标本上行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术后行X线及CT检查,观察椎动脉与钉道的解剖学关系。[结果]干燥标本上枢椎上关节面下椎动脉沟深(5.86±1.45)mm;15侧椎动脉沟延伸到枢椎上关节面下内侧1/3,达中1/3和外1/3者分别为36、9侧,其理想钉道内倾角分别为(26.4±3.44)°、(16.1±2.44)°和(15.1±2.24)°。CT图像上测得钉道与椎动脉最小距离位于枢椎椎动脉沟顶点2.75~5.78mm。[结论]枢椎椎动脉沟的位置决定钉道的角度,在枢椎上关节面下钉道与椎动脉关系最为密切,但两者之间仍有一定的安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后路 关节螺钉内固定 椎动脉 解剖学
下载PDF
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颗粒状植骨融合治疗寰枢关节不稳定 被引量:38
16
作者 王超 阎明 +1 位作者 周海涛 党耕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C1、C2侧块关节螺钉固定、颗粒状松质骨植骨行寰枢关节融合治疗寰枢关节不稳的效果.方法:自1999年12月~2003年4月对58例因齿状突不连、寰椎横韧带断裂或松弛导致寰枢关节不稳定的病例施行了后路经C1、C2侧块关节的螺钉... 目的:探讨后路经C1、C2侧块关节螺钉固定、颗粒状松质骨植骨行寰枢关节融合治疗寰枢关节不稳的效果.方法:自1999年12月~2003年4月对58例因齿状突不连、寰椎横韧带断裂或松弛导致寰枢关节不稳定的病例施行了后路经C1、C2侧块关节的螺钉固定术,然后在C1、C2后弓间植入颗粒状松质骨.术中不用钛缆固定寰椎后弓与枢椎棘突.术后不需任何外固定.结果:无手术中损伤脊髓和椎动脉的病例.49例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3年10个月,平均20个月,全部获得了骨性融合.结论:当寰枢关节不稳定时用两枚螺钉由后路经C1、C2侧块关节固定即可起到足够的稳定作用;在C1、C2后弓间植入颗粒状松质骨可获得很高的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寰枢关节 关节不稳定 关节固定
下载PDF
国人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固定术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瞿东滨 金大地 +2 位作者 朱志红 陈文贵 钟世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1117-1119,共3页
目的 :探讨国人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固定术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5 0例枢椎干骨测量螺钉置入点 ,以及内倾角与上倾角 ;并在 15例 30侧尸体标本上模拟该术式 ,了解影响螺钉正确置入的因素。结果 :该术式的螺钉置入位置为枢椎关节突与... 目的 :探讨国人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固定术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5 0例枢椎干骨测量螺钉置入点 ,以及内倾角与上倾角 ;并在 15例 30侧尸体标本上模拟该术式 ,了解影响螺钉正确置入的因素。结果 :该术式的螺钉置入位置为枢椎关节突与椎板交界部 ,合适的内倾角为 10° ,上倾角为 5 0° ,83 .3 % (2 5 /30 )螺钉位置良好。影响螺钉正确置入的因素主要有椎弓根宽度、螺钉置入角度以及骨质疏松。合适的螺钉长度为 4.0~ 4.5cm。结论 :了解枢椎椎弓根宽度以及选择合适置入螺钉角度可以保证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固定术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寰枢关节 关节固定
下载PDF
前路经寰枢外侧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的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曹正霖 刘景发 +4 位作者 钟世镇 黄文华 赵卫东 李鉴轶 肖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28-330,共3页
目的 :评价不同方法前路经寰枢外侧关节螺钉内固定的稳定性和刚度。方法 :通过体外生物力学实验 ,对15例新鲜尸体标本的正常、齿状突切除、三种不同方法前路经寰枢外侧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后路Brooks法寰枢关节内固定术等状态进行三维角... 目的 :评价不同方法前路经寰枢外侧关节螺钉内固定的稳定性和刚度。方法 :通过体外生物力学实验 ,对15例新鲜尸体标本的正常、齿状突切除、三种不同方法前路经寰枢外侧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后路Brooks法寰枢关节内固定术等状态进行三维角度运动范围和关节刚度进行测试。结果 :前路经寰枢外侧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明显减少寰枢关节的各向角度运动范围 ;三种不同方法之间寰枢关节的各向角度运动范围和刚度无明显差异 ;前路经寰枢外侧关节螺钉内固定术较后路Brooks法内固定术 ,寰枢关节的旋转和侧屈运动范围减少更明显 ,寰枢关节的由前向后剪切和旋转刚度更高。结论 :前路经寰枢外侧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的稳定性和刚度达到了临床治疗的要求 ,术后对外固定强度的依赖较低 ,三种不同方法的生物力学结果相近 ,为简化操作和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经寰枢外侧关节螺钉内固定 生物力学 评价 寰枢关节不稳 治疗
下载PDF
双侧经寰枢关节螺钉寰椎椎板钩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中长期随访报告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珺 倪斌 +3 位作者 郭翔 郭群锋 杨军 赵文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共7页
目的:评估双侧经寰枢关节螺钉寰椎椎板钩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在我院接受双侧经寰枢关节螺钉寰椎椎板钩固定植骨融合术的可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64例;年龄25~65岁(... 目的:评估双侧经寰枢关节螺钉寰椎椎板钩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在我院接受双侧经寰枢关节螺钉寰椎椎板钩固定植骨融合术的可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64例;年龄25~65岁(44±9.4岁)。寰椎爆裂性骨折19例,C1、2旋转脱位畸形16例,齿状突骨折26例,齿状突游离15例,寰椎类风湿性关节炎致寰枢椎脱位9例。通过Ranawat分级、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以及颈部/枕骨下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颈椎正侧位X线片、MRI、CT三维重建等资料中,提取以下影像学数据:寰齿前间距(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有效椎管容积(space available for cord,SAC)、C1-2角、C2-7角,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及颈椎稳定性。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5年以上的随访。末次随访时24例术前存在脊髓压迫症状患者的Ranawat分级有所改善;95%的患者颈部疼痛得到缓解,VAS评分由术前7.56±1.03分下降至2.53±0.53分(P<0.05);NDI由术前34.76±5.45分降至13.13±1.21分(P<0.05)。ADI由术前6.5±1.0mm降至2.4±0.9mm(P<0.05);SAC由术前13.37±2.11mm增大至19.93±2.20mm(P<0.05)。手术前C1-2角为21.9°±1.2°,末次随访时为26.6°±6.9°;手术前C2-7角为19.8°±9.2°,末次随访时为15.5°±5.9°。术后6个月,81例(95.3%)患者获得良好的植骨融合,4例患者出现植骨延迟愈合。结论:双侧经寰枢关节螺钉寰椎椎板钩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的长期疗效优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经寰枢关节螺钉 寰椎椎板钩 固定 植骨融合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 被引量:12
20
作者 崔学文 田纪伟 +1 位作者 袁文 李家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393-1395,共3页
[目的]对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进行回顾总结.[方法]33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经Anderson-DAlonzo分类Ⅱ型31例,Ⅲ型2例,无Ⅰ型病例.所有患者行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其中9例同时行Gallie法内固... [目的]对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进行回顾总结.[方法]33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经Anderson-DAlonzo分类Ⅱ型31例,Ⅲ型2例,无Ⅰ型病例.所有患者行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其中9例同时行Gallie法内固定.[结果]术后进行颈椎正侧位片随访6~52个月(平均7.9个月),32例获牢固骨性愈合,融合率97%.[结论]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 陈旧性骨折 关节螺钉 寰枢固定 陈旧性齿状突骨折 螺钉内固定治疗 关节 寰枢 后路 Gallie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