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术的应用现状
1
作者 谢春梅 沈梦奇 +3 位作者 朱达 王首正 骆志玲 潘湘斌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三尖瓣反流(TR)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变。根据发病机制,TR可分为原发性(器质性)和继发性(功能性)反流,其中功能性TR占比超过90%。重度TR患者预后差,药物治疗效果差,外科手术(瓣环成形)是主要治疗手段。目前,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TE... 三尖瓣反流(TR)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变。根据发病机制,TR可分为原发性(器质性)和继发性(功能性)反流,其中功能性TR占比超过90%。重度TR患者预后差,药物治疗效果差,外科手术(瓣环成形)是主要治疗手段。目前,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TEER)已成为TR经导管治疗的重要方案,为广大无法接受外科手术或手术高风险的TR患者提供了微创治疗方式。T-TEER通过夹闭瓣叶进而降低反流程度,目前处于早期研发探索和临床验证阶段,主要用于功能性TR。T-TEER相关器械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TriClip,PASCAL),我国独立研发的T-TEER器械也正在进行临床试验(DragonFly-TTM,SQ-Kyrin-TTM,NeoBlazarTM)。本文对T-TEER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瓣反流 经导管尖瓣缘对缘修复 介入治疗
下载PDF
39例经颈静脉路径行经导管三尖瓣瓣环修复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霞 王华芬 冯洁惠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1-975,共5页
总结39例经颈静脉路径行经导管三尖瓣瓣环修复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主要内容如下:开展精准评估,优化术前准备策略;多学科团队协作,制订应急预案,预控术中风险;术后进行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监测、预防出血、严密监测术后心脏相关并发症... 总结39例经颈静脉路径行经导管三尖瓣瓣环修复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主要内容如下:开展精准评估,优化术前准备策略;多学科团队协作,制订应急预案,预控术中风险;术后进行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监测、预防出血、严密监测术后心脏相关并发症;实施渐进式肢体康复锻炼,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建立个性化管理档案,确保延续性照护的实施。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39例均康复出院,随访3~6个月,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瓣闭锁不全 心脏膜成形术 经导管尖瓣修复 心血管疾病护理
原文传递
经导管三尖瓣反流修复器械研究进展
3
作者 郝锋涛 何伊欣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5期519-525,共7页
三尖瓣过去被认为是“被遗忘的瓣膜”,但三尖瓣反流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随着介入医疗器械技术的不断发展,三尖瓣反流疾病的介入治疗逐渐引起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了三尖瓣反流疾病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该文就近年... 三尖瓣过去被认为是“被遗忘的瓣膜”,但三尖瓣反流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随着介入医疗器械技术的不断发展,三尖瓣反流疾病的介入治疗逐渐引起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了三尖瓣反流疾病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经导管介入治疗三尖瓣反流修复器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器械设计原理、操作步骤,临床研究结果及器械的优缺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瓣反流 尖瓣修复 经导管介入治疗 成形术 缘对缘修复
下载PDF
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治疗三尖瓣反流的现状和挑战
4
作者 徐荣丰 丁建东 马根山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心脏瓣膜疾病,既往常被忽略。近年来,随着对三尖瓣疾病的认识和研究的深入,目前已开发了多种经导管介入技术治疗三尖瓣反流,其中尤以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治疗三尖瓣反流(tricus... 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心脏瓣膜疾病,既往常被忽略。近年来,随着对三尖瓣疾病的认识和研究的深入,目前已开发了多种经导管介入技术治疗三尖瓣反流,其中尤以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治疗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transcatheter edge-to-edge repair,T-TEER)应用最多、证据相对充分、器械进展较快。其相关器械包括Mitra Clip/TriC lip系统、PASCAL/PASCAl Ace系统以及Dragonfly/Dragonfly-T系统等。尽管如此,由于三尖瓣特殊的解剖特点以及TR特殊的病理机制,T-TEER仍面临挑战。本文就T-TEER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面对的挑战作一综述,以期为T-TEER的应用推广及技术突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缘对缘 尖瓣反流 尖瓣修复
下载PDF
一种用于定位三尖瓣环不同方位起源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体表心电图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5
作者 黄金焕 孙瑜 +4 位作者 谢鹏 李世兴 国建萍 时向民 单兆亮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839-846,共8页
背景采用体表心电图对起源于三尖瓣环的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 of the tricuspid annulus,TA-VAs)进行定位较为困难,尤其是对起源点的精确定位。目的总结TA-VAs的体表心电图特征,提出一种应用体表心电图定位TA-VAs的方法... 背景采用体表心电图对起源于三尖瓣环的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 of the tricuspid annulus,TA-VAs)进行定位较为困难,尤其是对起源点的精确定位。目的总结TA-VAs的体表心电图特征,提出一种应用体表心电图定位TA-VAs的方法,并在临床病例中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23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经Carto 3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行射频导管消融的TA-VAs患者,以2021年8月为界,分为回顾组和验证组。收集回顾组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开发一种识别不同方向起源TA-VAs的心电图算法:对于考虑TA起源的VAs,可根据联合应用下壁导联和V1导联的QRS波群形态定位起源位置。应用上述算法计算起源点位置,并与实际消融位置对比,计算所得方位与实际消融方位误差,评估方法准确性。对于验证组患者,前瞻性应用本心电图算法对起源点位置进行预测,优先在预测方位±1点钟方向标测消融,若在此区域内成功消融则认为心电图算法应用成功。结果共纳入88例患者,其中回顾组62例,男性31例,女性31例,中位年龄54.00(IQR:35.00~64.25)岁;验证组26例,男性17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55.50(IQR:39.75~66.00)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顾组和验证组应用此方法判断TA-VAs起源点方位的准确率分别为85%和88%,总准确率为86%。应用此方法指导射频消融手术的验证组患者消融时间[(216.68±99.08)s vs(136.81±68.89)s,P<0.001]和手术时间[(99.82±36.87)min vs(69.96±30.51)min,P<0.001]均短于回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VAs具有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通过利用联合应用下壁导联和V1导联QRS波形态的心电图算法,可实现TA-VAs的更准确定位。采取本研究心电图算法指导TA-VAs消融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无效消融,提高手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 导管消融 尖瓣 心室流入道
下载PDF
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操作流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先宝 任凯达 +5 位作者 蒲朝霞 林心平 王力涵 胡泼 蒋巨波 王建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387-393,共7页
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TEER)是治疗三尖瓣反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该项技术刚刚起步,仍需更多实践经验推动其快速发展。本文对该术式的具体器械操作流程及对应超声切面进行介绍,以期为新开展该技术的中心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尖瓣反流 经导管尖瓣介入治疗 经导管缘对缘修复
下载PDF
经导管三尖瓣环成形系统治疗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汤卫红 杨晓慧 +4 位作者 史秋寅 马向南 欧健昀 丁建东 马根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 探索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经导管三尖瓣环成形系统(K-ClipTM)进行三尖瓣环成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2021年7至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应用K-ClipTM治疗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3例,通过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改善心力衰竭症状,... 目的 探索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经导管三尖瓣环成形系统(K-ClipTM)进行三尖瓣环成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2021年7至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应用K-ClipTM治疗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3例,通过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改善心力衰竭症状,重视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及制定并落实应急预案;术中密切配合手术和病情观察;术后强调体位、细化饮食管理,倾听患者主诉,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做好并发症风险管理,实施早期康复护理,重视出院指导。结果 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提高,TR程度减轻,B型利钠肽质量浓度下降,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增加,KCCQ评分增高。结论 K-ClipTM治疗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尖瓣成形系统 尖瓣成形术 重度尖瓣关闭不全 护理
下载PDF
左心瓣膜手术行不同方法的三尖瓣成形术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蒙伟平 谭宁 +2 位作者 简文靖 吴明健 韦江波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左心瓣膜手术采取不同方法进行三尖瓣成形术对患者术后三尖瓣反流情况、心功能的影响及手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23年3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左心瓣膜手术采取不同方法进行三尖瓣成形术对患者术后三尖瓣反流情况、心功能的影响及手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23年3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均为41例。常规组采用单纯缝线瓣环成形术,试验组采用三尖瓣整形环成形术,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三尖瓣反流情况、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术前及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试验组轻度三尖瓣反流患者占比高于常规组,重度患者占比低于常规组;NYHA心功能Ⅱ级患者占比高于常规组,Ⅳ级患者占比低于常规组;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LVEDD及LVEDV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常规组;LVEF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常规组;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缝线瓣环成形术,三尖瓣整形环成形术能够改善术后患者三尖瓣反流情况和心功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膜手术 单纯缝线成形术 尖瓣整形成形术 尖瓣反流 心功能
下载PDF
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与二次手术二尖瓣置换术疗效对比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洪序 刘光祖 +4 位作者 陈阳 卫治理 黎旭华 陈浩 宋兵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2,共8页
目的比较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与二次手术二尖瓣置换术(redo SMVR)对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或成形环失效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和中国生物... 目的比较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与二次手术二尖瓣置换术(redo SMVR)对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或成形环失效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检索有关TMVR对比redo SMVR对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或成形环失效患者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4.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项队列研究,共计14226例患者,其中TMVR患者3379例,redo SMVR患者10847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TMVR患者的术后院内死亡率(OR=0.76,95%CI:0.63~0.90,P=0.002)、院内脑血管事件(OR=0.48,95%CI:0.36~0.63,P<0.001)、院内出血事件(OR=0.24,95%CI:0.18~0.32,P<0.001)、院内急性肾损伤(OR=0.52,95%CI:0.45~0.60,P<0.001)、永久起搏器植入(OR=0.25,95%CI:0.18~0.35,P<0.001)、院内心原性休克(OR=0.49,95%CI:0.34~0.72,P<0.00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OR=0.41,95%CI:0.19~0.91,P=0.030)、新发心房颤动(OR=0.22,95%CI:0.07~0.74,P=0.010)、手术时间(WMD=-225.88,95%CI:-283.56~-168.19,P<0.001)、重症监护室时间(WMD=-2.02,95%CI:-2.32~-1.72,P<0.001)、住院时间(WMD=-5.97,95%CI:-7.87~-4.06,P<0.001)均小于redo SMVR患者,而TMVR患者的1年二尖瓣平均跨瓣压(WMD=1.30,95%CI:0.76~1.84,P<0.001)高于redo SMVR患者,且TMVR和redo SMVR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OR=1.06,95%CI:0.70~1.61,P=0.770)、2年死亡率(OR=1.90,95%CI:0.98~3.66,P=0.06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MVR与redo SMVR相比,短期安全性更高,早期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更快,但术后1、2年死亡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尖瓣置换术 二次手术 生物衰败 成形失效 META分析
下载PDF
国内首批经导管三尖瓣环缩术治疗重度三尖瓣反流的围手术期护理
10
作者 徐晓华 刘睿艳 +7 位作者 林颖 朱丽 章雯珺 黄晨旭 周达新 潘文志 孙鹰英 凌华兴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1-236,共6页
目的总结15例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接受经导管三尖瓣环缩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患者责任护士在术前密切观察病情、缓解心衰症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和心理支持;术中与医师做好手术配合;术后进行密切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监测,及时发现... 目的总结15例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接受经导管三尖瓣环缩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患者责任护士在术前密切观察病情、缓解心衰症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和心理支持;术中与医师做好手术配合;术后进行密切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并通过早期运动促进康复。同时,通过统计手术并发症数量,记录出现术后并发症患者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并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Barthel日常活动能力得分、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以此明确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术后监测发现2例冠状动脉缺血、1例急性右心衰和1例右颈穿刺部位周围皮下出血,均与手术并发症相关,因而针对性地使用冠脉扩张药物,进行强心利尿治疗和严密的容量管理,并对出血部位进行持续监测。措施实施后,患者病情均得以好转,15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患者的Barthel日常活动能力得分由术前的(35.32±6.50)分提升至出院前的(52.45±5.35)分(t=-7.88,P<0.01);出院当日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提升[(191.30±15.21)m vs.(153.51±18.57)m,t=5.45,P<0.01]。结论密切的病情监测、全面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措施能保证接受经导管三尖瓣环缩术患者安全地渡过围手术期,顺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尖瓣缩术 重度尖瓣反流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三尖瓣介入治疗进展
11
作者 陆方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25-231,共7页
三尖瓣关闭不全(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之一,患者基数庞大。疾病的隐匿性使得TR患者长期未受到重视,但随着严重TR患者表现出累及全身多脏器的临床症状、较差的生活质量以及较低的生存率,TR逐步受到关注。... 三尖瓣关闭不全(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之一,患者基数庞大。疾病的隐匿性使得TR患者长期未受到重视,但随着严重TR患者表现出累及全身多脏器的临床症状、较差的生活质量以及较低的生存率,TR逐步受到关注。当前对重度TR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患者常常由于高龄、合并症等手术禁忌而无法得到有效治疗。近年来,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技术(transcatheter tricuspid valve interventions,TTVI)蓬勃发展,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和推广。本文主要总结经导管介入治疗器械及其相关临床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瓣关闭不全 经导管尖瓣置换 经导管尖瓣修复 尖瓣关闭不全综合征
下载PDF
二尖瓣瓣环钙化与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薛佳 李冰 +5 位作者 蒋晨曦 王伟 汤日波 龙德勇 董建增 姚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74-1278,共5页
目的:探讨二尖瓣瓣环钙化(MAC)与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行射频导管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785例,根据术后有无心房颤动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 目的:探讨二尖瓣瓣环钙化(MAC)与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行射频导管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785例,根据术后有无心房颤动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采用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与心房颤动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MAC对心房颤动复发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16±10)个月,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患者190例(24.2%),未复发患者595例(75.8%)。与未复发组比,复发组患者年龄更大,非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比例更高,超声心动图中MAC和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比例更高,左心房前后径(LAD)更大,CHA2DS2-VASc得分更高(P均<0.001)。单因素分析表明,MAC与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具有明确的相关性(HR=2.530,95%CI:1.639~3.907,P<0.001)。在校正年龄和性别后,MAC与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风险增加仍具有显著相关性(HR=1.52,95%CI:1.14~2.17,P<0.001)。对年龄、性别、非阵发性心房颤动、高血压、糖尿病、LAD、中重度二尖瓣反流、CHA2DS2-VASc评分进行多因素校正后,MAC与心房颤动复发风险增加仍有关(HR=1.48,95%CI:1.13~1.95,P=0.001)。结论:MAC与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复发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尖瓣钙化 射频导管消融 复发
下载PDF
特发性三尖瓣环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和导管消融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舒茂琴 钟理 +8 位作者 冉擘力 宋治远 周扬 刘燕 朱平 李华康 刘建平 仝识非 景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三尖瓣环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IVAs)的心电图特征及导管消融疗效。方法对本中心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成功行导管消融IVA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共计246例进行了三维标测指导下的导... 目的探讨三尖瓣环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IVAs)的心电图特征及导管消融疗效。方法对本中心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成功行导管消融IVA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共计246例进行了三维标测指导下的导管消融术,22例IVAs(19例为室性早搏,3例为室性心动过速)起源于三尖瓣环,即本组三尖瓣起源IVAs占8.9%(22/246)。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34.5±6.8岁。15例(68.2%)起源于三尖瓣环游离壁,7例(31.8%)起源于三尖瓣环间隔部(其中3例在His束附近)。②所有22例三尖瓣环IVAs心电图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以及aVL导联正向或正负双向波。游离壁起源的IVAs较间隔部起源更常存在下壁导联终末部位顿挫、胸前移行导联常在V3之后。③20例消融成功(成功率为90.9%),1例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结论三尖瓣环IVAs并不少见,体表心电图有助于判断起源部位,CARTO指导下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可提高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早搏 尖瓣 心电图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应用硬质人工瓣环行三尖瓣修复术后早期资料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素红 秦太昌 +2 位作者 梁法禹 杨新卫 郭林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7期902-903,共2页
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FTR)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常继发于左心系统疾病,如二尖瓣狭窄等。三尖瓣反流是影响左心瓣膜病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人们开始应用人工瓣环行三尖瓣环成形术,其近、中期效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功能性尖瓣关闭不全 人工 术后早期 应用 尖瓣成形术 修复 尖瓣狭窄 尖瓣反流
下载PDF
起源于三尖瓣环顶部的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点和导管消融治疗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琎 龙德勇 +8 位作者 蒋晨曦 桑才华 汤日波 喻荣辉 李松南 刘相飞 杜昕 董建增 马长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第9期499-505,共7页
目的探讨起源于三尖瓣环(TA)顶部的室性期前收缩(PVC)体表心电图特点、腔内心电图特征和导管消融治疗效果。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263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220例行导管消融治疗,证实起源于TA... 目的探讨起源于三尖瓣环(TA)顶部的室性期前收缩(PVC)体表心电图特点、腔内心电图特征和导管消融治疗效果。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263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220例行导管消融治疗,证实起源于TA顶部的PVC患者共8例,分析8例患者心电图特点。结果 8例患者全部消融成功,随访6个月无复发。体表心电图QRS波均呈左束支传导阻滞样图形,Ⅰ导联R波高于窦性心律时[(0.75±0.12)mV比(0.93±0.17)m V,P<0.005],下壁(Ⅱ、Ⅲ、a VF)导联与窦性心律时相近,显著低于右心室流出道起源者(P<0.01);a VR导联以负向为主,a VL导联则多为正向,均与窦性心律时相似,而临近的右心室流出道前壁起源aVL导联多为负向;胸前导联移行通常在V3~V4晚于窦性心律时;QRS波常见切迹,以下壁导联和V4~V6导联多见。靶点处常可见到反转电位或负向起始电位。结论起源于TA顶部的PVC具有一定的心电图特征,本研究通过体表心电图早期识别起源部位,采用特殊的导管到位方式,均成功通过导管消融术有效终止PVC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瓣 室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特征 导管消融
下载PDF
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心房颤动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患者右心形态结构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碧君 赵萍 杨瑶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7-1133,共7页
目的:应用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心房颤动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TR)患者右心形态结构的改变。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长期(≥1年)持续性孤立心房颤动合并FTR的患者80例,根据三尖瓣反流缩流颈... 目的:应用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心房颤动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TR)患者右心形态结构的改变。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长期(≥1年)持续性孤立心房颤动合并FTR的患者80例,根据三尖瓣反流缩流颈宽度(VCW)分为轻度(VCW<3.0 mm,n=30)、中度(VCW 3.0~6.9 mm,n=30)、重度(VCW≥7.0 mm,n=20)FTR三组,选取同期33例窦性心律患者为对照组。将三维数据导入EchoPAC204工作站进行离线分析,获取右心房最大容积(RAVmax)与最小容积(RAVmin)、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三尖瓣参数[包括瓣环周长(AP)、三维瓣环面积(3D-AA)、二维瓣环面积(2D-AA)、瓣环面积变化分数(AAc)、瓣环圆形指数(SI)、瓣环收缩期位移(AsE)、幕状区高度(TH)、幕状区容积(TV)]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3D-AA与右心房、右心室容积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FTR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年龄、RAVmax和RAVmin,重度FTR组大于其他各组,中度FTR组大于轻度FTR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轻度、中度、重度FTR组3D-AA、2D-AA增大,AsE、TH减低,中度、重度FTP组AP、TV增大,重度FTP组SI增大;与轻度FTR组相比,中度、重度FTP组3D-AA、2D-AA、AP、TV增大,重度FTP组SI增大;与中度FTP组相比,重度FTP组3D-AA、2D-AA、AP、TV、SI增大;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D-AA与右心房容积的相关性比其与右心室容积的相关性更强(P<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RAVmin、3D-AA与FTR严重程度独立相关(P均<0.001)。结论:心房颤动合并FTR患者的右心形态结构改变不同于经典FTR患者,RAVmin、3D-AA是其FTR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 功能性尖瓣反流 心房颤动 尖瓣
下载PDF
Edwards MC3成形环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中至重度三尖瓣反流 被引量:11
17
作者 叶生爱 陈振强 +4 位作者 张辉 程亮 赵扬 杨海基 张颖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EdwardsMC3成形环在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患者中行三尖瓣成形术的近、中期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科收治心脏病(包括风湿性心瓣膜病、房间隔缺损、Ebstein畸形)伴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55例,... 目的探讨EdwardsMC3成形环在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患者中行三尖瓣成形术的近、中期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科收治心脏病(包括风湿性心瓣膜病、房间隔缺损、Ebstein畸形)伴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55例,其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50.50岁;三尖瓣中度反流22例,重度反流33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55例患者分为3组:DeVega成形组(DeVega组):18例,行DeVega成形术;硬质Carpentier成形环成形组(Carpentier组):12例,用硬质Carpentier成形环行三尖瓣成形术;EdwardsMC3成形环成形组(MC3组):25例,用EdwardsMC3成形环行三尖瓣成形术。术后比较3组的手术疗效,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在不同的时间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观察术后三尖瓣的反流情况。结果术后3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随访55例,随访时间0.5~4.0年。术后心功能分级均较术前改善2~3级;术后3个月、1年和3年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MC3组三尖瓣反流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与DeVega组和Carpentier组比较,MC3组患者三尖瓣反流的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EdwardsMC3成形环行三尖瓣成形术,其近、中期效果优于DeVega成形术和硬质Carpentier三尖瓣成形术,但其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瓣关闭不全 尖瓣成形术 硬质Carpentier人工 EDWARDS MC3成形 DE Vega成形术
下载PDF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M模式测量三尖瓣瓣环位移评估正常胎儿右心收缩功能 被引量:9
18
作者 林忠英 蔡爱露 +2 位作者 孙璐 李婧宇 王晓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9-283,共5页
目的应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M模式测量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探讨TAPSE定量评价胎儿右心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及STIC-M模式成功测量正常中晚孕胎儿TAPSE 170胎,每个孕周10胎,比较两种方法测量结果是否存... 目的应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M模式测量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探讨TAPSE定量评价胎儿右心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及STIC-M模式成功测量正常中晚孕胎儿TAPSE 170胎,每个孕周10胎,比较两种方法测量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分析TAPSE与孕周(GA)、胎儿体质量预测值(EFW)、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的相关性。结果应用STIC-M模式和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TAPSE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STIC-M模式测得的TAPSE与GA、EFW、E、A呈显著相关性(P均<0.001)。结论正常中晚孕胎儿TAPSE随GA、EFW增加而增长,与E、A等传统右心功能评价参数显著相关。STIC-M模式测量TAPSE具有简单、可重复性强、受胎儿体位影响小的特点,可作为一种新的准确评估胎儿右心功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心室功能 超声检查 尖瓣收缩期位移
下载PDF
三尖瓣环成形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245例总结 被引量:18
19
作者 周睿 徐方杰 +1 位作者 陈佩莉 徐志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对比DeVegar成形术与使用成形环三尖瓣环成形方法在治疗中、重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中的有效性。方法:自2003-01至2006-01,对245例中度至重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患者施行了三尖瓣环成形手术。其中,115例施行了DeVegar成形术(DeVegar... 目的:对比DeVegar成形术与使用成形环三尖瓣环成形方法在治疗中、重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中的有效性。方法:自2003-01至2006-01,对245例中度至重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患者施行了三尖瓣环成形手术。其中,115例施行了DeVegar成形术(DeVegar成形组),130例使用了三尖瓣成形环(成形环组)。成形环组选用的成形环包括:Sovering成形环(n=37)、Carpentier-Edwards Classic成形环(n=41)及Edwards MC3成形环(n=52)。结果:245例患者围手术期共死亡8名,死亡率3.3%。随访期末,DeVegar成形组与成形环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肺动脉收缩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Vegar成形组中度以上三尖瓣反流为21.3%(23/108);成形环组中度以上三尖瓣反流为12.7%(15/11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治疗中,使用三尖瓣成形环进行三尖瓣成形具有更良好的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瓣反流 尖瓣成形术 尖瓣成形
下载PDF
以三尖瓣瓣环径作为三尖瓣成形手术指征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朱鹏 肖锡俊 +3 位作者 唐红 袁宏声 钱永军 魏东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初步观察采用三尖瓣瓣环径作为三尖瓣成形术指征是否有助于减少二尖瓣置换术(MVR)患者术后中重度三尖瓣反流(TR)的发生。方法选择2005年4月至2006年6月期间我科56例术前无或轻度TR的MVR患者纳入研究。以三尖瓣瓣环径/体表面积≥21mm... 目的初步观察采用三尖瓣瓣环径作为三尖瓣成形术指征是否有助于减少二尖瓣置换术(MVR)患者术后中重度三尖瓣反流(TR)的发生。方法选择2005年4月至2006年6月期间我科56例术前无或轻度TR的MVR患者纳入研究。以三尖瓣瓣环径/体表面积≥21mm/m2将患者分为三尖瓣成形组(TA组)和非三尖瓣成形组(NTA组)。TA组:22例,男8例,女14例;年龄45.0±7.7岁;三尖瓣瓣环径36.8±3.8mm,体表面积1.57±0.15m2;心功能分级(NYHA)级18例,~级4例;窦性心律2例,心房颤动20例。NTA组:34例,男9例,女25例;年龄42.9±11.0岁;三尖瓣瓣环径28.5±4.4mm,体表面积1.58±0.13m2;心功能分级级28例,~6例;窦性心律9例,心房颤动25例。TA组患者采用Kay法施行三尖瓣成形术。术后随访及术后6个月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56例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11.0±2.4个月,除2例外54例患者完成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复查。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TA组比较,术前TA组患者右房径(49.3±7.0mm)、三尖瓣瓣环径较大(36.8±3.8mm),有三尖瓣反流的患者较多(P<0.05),术后TA组患者右房径(44.1±8.9mm)、三尖瓣瓣环径(28.9±6.1mm)明显缩小,三尖瓣反流程度明显改善(P<0.05)。NTA组患者术前、术后右房径、三尖瓣瓣环径和三尖瓣反流程度变化不明显(P>0.05),有3例患者出现TR。结论对术前无或轻度TR的MVR患者,采用三尖瓣瓣环径作为三尖瓣成形手术指征可能有助于减少这些患者术后中-重度T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瓣置换术 尖瓣反流 尖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