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难治性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12例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朱彬 曹然 +2 位作者 何耀强 李桂林 邝恒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43-1244,共2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难治性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价值。方法对12例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患者共行16次动脉内介入治疗,其中11例行上颌动脉和/或面动脉和/或颈内动脉栓塞。栓塞材料有明胶海绵、弹簧钢圈、PVA颗粒、可脱球囊;1例用...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难治性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价值。方法对12例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患者共行16次动脉内介入治疗,其中11例行上颌动脉和/或面动脉和/或颈内动脉栓塞。栓塞材料有明胶海绵、弹簧钢圈、PVA颗粒、可脱球囊;1例用带膜支架闭塞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结果7例患者至今仍存活,介入治疗后第2、3、5、21天因突然鼻腔再次大出血死亡4例,1例死于感染。5例术后出现复视、半边肢体肌力减退、面部隐痛、麻木等症状,经治疗后恢复。结论虽然经导管介入治疗后仍可能再次出血以及合并其他并发症,但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鼻出血 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 血管介入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基本原理及概述
2
作者 洪桂洵(译) 张小玲(校)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1年第5期388-388,共1页
经导管动脉内治疗以其微创性、低毒性及高肿瘤杀伤力而在对治疗原发与继发性肝脏恶性肿瘤方面显示极大的价值。这些治疗,包括经动脉内栓塞、经动脉化疗药灌注、经动脉化疗栓塞(带或不带药物洗脱的颗粒)及90Yt放疗栓塞,目的是杀死肿... 经导管动脉内治疗以其微创性、低毒性及高肿瘤杀伤力而在对治疗原发与继发性肝脏恶性肿瘤方面显示极大的价值。这些治疗,包括经动脉内栓塞、经动脉化疗药灌注、经动脉化疗栓塞(带或不带药物洗脱的颗粒)及90Yt放疗栓塞,目的是杀死肿瘤,而保存正常肝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介入治疗 导管 肝脏恶性肿瘤 动脉化疗栓塞 动脉内栓塞 动脉内治疗 药物洗脱 微创性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难治性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存活率及死亡率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阮德斌 张湛辉 +1 位作者 黎广庆 李凯滨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3期202-204,226,共4页
目的研究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难治性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存活率及死亡率。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观察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存... 目的研究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难治性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存活率及死亡率。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观察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存活率和死亡率。结果 24例患者从开始接受治疗到治疗结束共进行了32次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仅接受1次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患者有18例,接受2次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患者有4例,接受3次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患者有2例。截止到总结本次研究资料时,仍然存活的患者有14例,患者的存活率为58.33%,接受治疗后20天内因鼻腔再次发生大出血导致死亡的患者有8例,接受治疗后40天内死亡的患者一共有10例,其中有两例患者死于全身感染和衰竭,患者的死亡率为41.67%。术后有9例患者出现复视、面目麻木、疼痛以及肢体肌力减弱等情况,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对于难治性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患者,采用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虽然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再次出现大出血以及并发症的概率比较高,但是在降低难治性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方面,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内介入 难治性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 存活率 死亡率
下载PDF
循证护理构建的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方案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陈悦 吕新鑫 杨振宇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8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构建的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方案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1日~2021年5月31日收治的60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21年6月1日~2022年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构建的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方案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1日~2021年5月31日收治的60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21年6月1日~2022年6月30日收治的120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构建的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方案;比较两组围术期间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包括过敏性皮炎、体温升高、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加);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皮肤表面细菌与导管接口表面细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围术期间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P<0.01),皮肤表面、导管接口表面的平均菌落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证护理构建的围术期导管相关感染预方案可缩短置管时间,减少皮肤表面及导管接口表面的细菌菌落,从而有效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介入治疗 围术期 导管相关感染预防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的疗效研究
5
作者 李安馨 张松跃 +2 位作者 荣星 夏天和 吴蓉洲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6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4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2)、对照组(n=32)。对照组实施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患儿实施... 目的探讨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4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2)、对照组(n=32)。对照组实施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患儿实施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舒张功能[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峰值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环最大运动E'峰峰值之比(E/E')、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峰值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峰值之比(E/A)]、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E/E'水平为(10.09±1.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1.37),E/A水平为(1.24±0.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为(1.69±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后1个月的LVEDD、LVESD水平分别为(30.43±3.18)mm、(20.41±2.05)m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90±3.20)mm、(23.23±2.50)mm,LVEF水平为(58.40±3.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03±2.91)%,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具有显著的疗效,改善舒张功能与心功能,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经导管介入封堵 舒张功能 心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慢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分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救治策略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马玲 王婧雅 +1 位作者 徐倩伟 余小林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271-275,共5页
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已不仅仅是外科高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的优选替代方案,中危和低危AS患者也有所获益。近1/2的AS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疾病(CAD),因此在TAVR治疗重度AS合并CAD的患者中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 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已不仅仅是外科高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的优选替代方案,中危和低危AS患者也有所获益。近1/2的AS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疾病(CAD),因此在TAVR治疗重度AS合并CAD的患者中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为临床常见需求。当前TAVR与PCI孰先孰后亦或同期进行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将对行TAVR治疗的重度AS合并慢性CAD患者行PCI的时机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动脉瓣置换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一站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主动脉瓣反流一例
7
作者 陈祥洲 胡正 陈静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9-120,共2页
患者,女,71岁,因“喘气2月余,加重1天”于2021年3月21日入住我科。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喘气不适,活动后加重,偶有咳嗽、咳痰、头昏,无明显胸闷、胸痛、恶心、呕吐、咯血、盗汗,未做特殊处理,半个月前于外院就诊,予抗感染、止咳、... 患者,女,71岁,因“喘气2月余,加重1天”于2021年3月21日入住我科。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喘气不适,活动后加重,偶有咳嗽、咳痰、头昏,无明显胸闷、胸痛、恶心、呕吐、咯血、盗汗,未做特殊处理,半个月前于外院就诊,予抗感染、止咳、化痰、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1天前患者自觉喘气加重,遂至我院进一步治疗。既往史:外院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恶性肿瘤、脑萎缩、脑梗死、高脂血症;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体格检查:T 36.9℃,P 121次/分,R 20次/分,Bp 137/56 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瓣反流 冠心病 经导管动脉瓣置换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基于双联抗方案的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脑氧摄取率、神经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巨岩 贺晓磊 贾晓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70-73,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双联抗方案的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0例,常规抗凝+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 目的分析基于双联抗方案的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0例,常规抗凝+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和观察组(50例,基于双联抗方案的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常规组的84.00%(P<0.05)。治疗第1天、第7天、1个月后,观察组的脑氧摄取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及平均血流量(Qmean)均高于常规组,脑血管外周阻力(RV)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双联抗方案的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双联抗方案 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导管室护理流程优化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
9
作者 周美灵 韦丽萍 宁娜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的导管室护理流程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2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 目的:探讨优化的导管室护理流程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2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应用导管室护理流程优化,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服用抗凝药时间、转运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住院时间)、心理状态(SAS评分、SDS评分)、心脏不良事件(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服用抗凝药时间、转运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期间出现心脏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的导管室护理流程可缓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其救治效率及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室护理 护理流程优化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颅脑动脉瘤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申猛 岳四海 陈清亮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903-904,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颅脑动脉瘤患者的效果及预后。方法90例颅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血管内微导管介入)和对照组(开颅夹闭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血清指标、并发症和预后。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颅脑动脉瘤患者的效果及预后。方法90例颅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血管内微导管介入)和对照组(开颅夹闭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血清指标、并发症和预后。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NF-kB、VEGF、sICAM-1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颅脑动脉瘤患者的短期预后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微导管介入 颅脑动脉 效果 预后
下载PDF
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胡赞 姚永新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4月湘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采用夹闭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血管内微导管介入... 目的:分析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4月湘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采用夹闭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治疗后,两组核因子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微导管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较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血清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微导管介入 动脉 夹闭手术
下载PDF
同轴微导管PVA栓塞介入治疗动脉性下消化道出血的研究
12
作者 孙泽西 王洋 赵菲 《广州医药》 2024年第8期869-874,共6页
目的研究同轴微导管聚乙烯醇颗粒(PVA)栓塞治疗动脉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18例动脉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 目的研究同轴微导管聚乙烯醇颗粒(PVA)栓塞治疗动脉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18例动脉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9例。两组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出血情况,常规组予以内镜下注射止血治疗,试验组经同轴微导管PVA栓塞进行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试验组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分别为89.83%(53/59)、84.75%(50/59),均高于常规组[71.19%(42/59)、64.41%(38/59)](χ^(2)=11.071、10.911,P<0.05);试验组的止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分别为(50.25±10.37)min、(10.25±2.31)s、(16.33±4.47)s,均低于常规组[(55.36±10.72)min、(12.44±3.61)s、(19.35±4.23)s](t=2.632、3.925、3.769,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分别为(1.12±0.33)(0.51±0.21),均低于常规组[(1.65±0.41)(0.73±0.22)](t=7.735、5.556,P<0.05);试验组治疗7、14、30 d后的再出血率分别为5.08%(3/59)、8.47%(5/59)、10.17%(6/59),均低于常规组[20.34%(12/59)、25.42%(15/59)、28.81%(17/59)](χ^(2)=10.495、10.207、11.071,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47%(5/59)低于常规组22.03%(13/5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13,P<0.05)。结论与常规内镜下止血相比,同轴微导管PVA栓塞可显著提升动脉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成功率,对缩短患者止血时间、促进凝血系统恢复、降低再出血风险及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性下消化道出血 同轴微导管 聚乙烯醇颗粒 介入栓塞 止血效果
下载PDF
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13
作者 马志舟 李琳 +1 位作者 王辉 杨静 《北方药学》 2024年第8期45-47,共3页
目的:分析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时间段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均为至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总数为100例,选择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选择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50例,选... 目的:分析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时间段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均为至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总数为100例,选择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选择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50例,选择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治疗总有效率、ADL评分、NIHSS评分、神经因子指标水平、生活质量)。结果:(1)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6.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2)NIHSS评分、ADL评分:治疗前,两组ADL评分、NIHS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NIHSS评分相比对照组而言,分别上升与下降,P<0.05;(3)神经因子指标水平:治疗前,两组BDNF、NGF、GFAP指标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DNF、NGF均高于对照组,GFAP低于对照组,P<0.05;(4)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而言,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的临床疗效较好,便于调节神经因子水平,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微创介入导管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护理
14
作者 孙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01-0104,共4页
探讨微创介入导管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方法 选8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2组。均接受微创介入导管栓塞子宫动脉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不良情绪、临床指标等。结果 两组相比,观察组不良情绪、临床指... 探讨微创介入导管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方法 选8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2组。均接受微创介入导管栓塞子宫动脉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不良情绪、临床指标等。结果 两组相比,观察组不良情绪、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均优(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消除负面情绪,缓解症状,缩短恢复时间,促进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介入导管栓塞子宫动脉 子宫肌瘤 护理 不良情绪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通过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的效果观察
15
作者 王健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43-0046,共4页
观察急性脑梗死通过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15日至2022年3月1日本院接受治疗的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治疗转愈率高于参照组(P<0.05)... 观察急性脑梗死通过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15日至2022年3月1日本院接受治疗的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治疗转愈率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死亡率、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NSE表达水平、S100B表达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对神经系统以及小血管的损伤,对预防不良事件出现也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晓罡 杨世诚 +2 位作者 付乃宽 邵独婧 张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994-2999,共6页
背景达格列净是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药物,还具有降低T2DM肾病进展风险、减少尿蛋白以及心脏保护等作用,然而,达格列净能否降低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 背景达格列净是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药物,还具有降低T2DM肾病进展风险、减少尿蛋白以及心脏保护等作用,然而,达格列净能否降低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T2DM患者PCI术后CIN发病的影响。方法根据达格列净使用情况以1∶1倾向性匹配原则,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2023年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行PCI治疗的T2DM患者共48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达格列净组242例、对照组242例。收集2组患者PCI术前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同时记录2组患者PCI术前、PCI术后48 h及PCI术后1周的肾功能,包括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的变化。主要终点事件为CIN发病率,次要终点事件为PCI围术期肾功能的变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达格列净对T2DM患者PCI术后CIN发病的影响。结果达格列净组患者CIN发病率为6.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CIN发病率(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0,P=0.039);达格列净组患者CIN危险评分及B型钠尿肽高于对照组(P<0.05)。PCI术前、术后1周,2组患者BUN、Scr、Ccr、Cys-C、β2-MG、NGA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48 h,达格列净组患者Cys-C、β2-MG、NGA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IN危险评分高(OR=1.213,95%CI=1.085~1.358,P=0.001)、B型钠尿肽水平升高(OR=3.940,95%CI=1.479~10.494,P=0.006)是T2DM患者PCI术后CIN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达格列净(OR=0.338,95%CI=0.159~0.717,P=0.005)是T2DM患者PCI术后CIN发病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使用达格列净是T2DM患者PCI术后CIN发病的独立保护因素,达格列净并不增加T2DM患者PCI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病风险,并可能降低CIN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急性肾损伤 达格列净 对比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应用瑞加诺生负荷D-SPECT评价定量血流分数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柳 李晓燕 +3 位作者 高志超 郑庆厚 赵甫刚 王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48,共6页
目的应用瑞加诺生负荷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ynamic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D-SPECT)评价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目的应用瑞加诺生负荷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ynamic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D-SPECT)评价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6月31日至2023年6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行择期PCI术的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年龄(57.56±8.23)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100)和QFR组(n=100),试验采用双盲法进行。常规组根据医师经验行PCI术治疗,QFR组根据QFR测定结果行PCI治疗。所有入选患者术前及PCI术后7 d,应用瑞加诺生负荷D-SPECT,分别采集短轴、垂直长轴、水平长轴的图像,计算心肌17节段分布下心肌灌注总积分、心肌缺血总节段数情况。结果PCI术前两组患者心肌缺血节段数(7.59±3.14 vs.7.48±3.36,P=0.811)、心肌灌注总积分(15.87±7.61 vs.15.63±5.97,P=0.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FR组PCI术后7 d的心肌缺血节段数(5.58±3.36 vs.6.51±2.14,P=0.020)和心肌灌注总积分(10.55±4.41 vs.12.96±6.50,P=0.002)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QFR指导PCI可以更好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加诺生 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SPECT)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定量血流分数(QFR)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器械辅助支持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不良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明华 陈玉善 +6 位作者 王贺 关怀敏 解金红 邱承杰 宗永华 尚莎莎 王运蔚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197-202,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并且行PPCI的患者...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并且行PPCI的患者,收集其临床基线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及PPCI相关参数、器械辅助支持信息等。根据1年内随访生存与否,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各项因素。结果共入选40例患者,其中生存组26例,死亡组14例。两组在基线资料、入院诊断、危险因素及合并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组较死亡组有入院时心率较低、血压较高的趋势;生存组心肌酶显著低于死亡组(肌酸激酶峰值:496.00(198.25,2830.00)U/L比3040.00(405.75,5626.53)U/L,P=0.003;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峰值:52.65(31.75,219.50)U/L比306.00(27.25,489.63)U/L,P=0.006);两组间在冠状动脉造影及PPCI相关指标方面比较,生存组较对照组有更高的完全血运重建率(53.85%比21.43%,P=0.048);两组器械辅助支持方面比较,生存组较死亡组有更多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的比例(38.46%比7.14%,P=0.034)。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行PPCI的患者的预后与心肌酶水平、ECMO联合IABP支持以及完全血运重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原性休克 预后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酶 体外膜肺氧合 动脉内球囊反搏
下载PDF
应用D-SPECT评估红芪饮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柳 李晓燕 +3 位作者 高志超 郑庆厚 赵甫刚 王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8-362,共5页
应用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D-SPECT)评价红芪饮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心肌损伤的影响。红芪治疗后患者血浆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P<0.05),心肌缺血节段数和心肌... 应用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D-SPECT)评价红芪饮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心肌损伤的影响。红芪治疗后患者血浆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P<0.05),心肌缺血节段数和心肌灌注总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P<0.05)。红芪饮片可显著改善PCI相关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中药饮片 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损伤
下载PDF
选择性尺动脉持续循环压迫降低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桡动脉闭塞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小平 乔积民 +1 位作者 李凯 王志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22-125,130,共5页
目的 探讨选择性尺动脉持续循环压迫降低老年冠心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桡动脉闭塞的效果。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4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25例。对照组术后采取桡动脉非闭... 目的 探讨选择性尺动脉持续循环压迫降低老年冠心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桡动脉闭塞的效果。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4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25例。对照组术后采取桡动脉非闭塞性压迫,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定制的脉搏波血压计进行选择性尺动脉持续循环压迫,持续4 h。比较2组患者穿刺处出血、疼痛、拇指皮温、护士工作量、延时取压率、桡动脉血流速度、术后24 h桡动脉闭塞率和狭窄率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穿刺处出血、疼痛、拇指皮温、护士工作量和延时取压率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解除血压计前0.5 h桡动脉血流速度较快,术后24 h桡动脉闭塞率和狭窄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增加患者出血风险、疼痛、护士工作量和延时取压率的前提下,采用定制脉搏波血压计选择性持续循环压迫4 h可以增加桡动脉血供,降低术后桡动脉闭塞率和狭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动脉 持续循环压迫 动脉闭塞 动脉狭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